在看理想《现代的诞生:启蒙运动经典》节目的推荐语中,杨照说了这样一段话:
“启蒙”的英文是Enlightenment,最重要的核心是中间的light,也就是光,光亮。
启蒙就是找到了那个光,把原来很多黑暗的地方照亮。
这份光亮可以把过去我们认为蒙昧不明,甚至感到恐惧的东西都予以排除。
光亮,同时带来的是自信,带来的是安全;当然,也带来个人理性和智慧的成长。
《现代的诞生:启蒙运动经典》目前已经完结,但启蒙作为一项驱逐黑暗、散发光明,唤醒人的自由意志的事业,远未结束。
主讲人徐贲特意整理了节目里各位听众的提问,一一作答。在这些提问里,有时代的困惑,有人心的质疑,而每一份心声,都无法轻易忽视。

1.
我们正身处普遍缺乏真诚的社会之中
提问:
为什么有人对任何事都抱有怀疑,用阴谋论解释一切?这会不会模糊了正义和邪恶界线,也稀释了愤怒和悲伤的情绪?愤世嫉俗是一种消极厌世的自暴自弃吗?在世道不好的时候,我们该不该愤怒呢?做隐士是不是也是一种犬儒主义呢? 
徐贲:
对于这些问题,我想,一个人对任何事都抱有怀疑、用阴谋解释一切,大概会是这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对待别人的批评,采取这种态度,而对自己则不一定采取这种态度。
在这种情况中,持阴谋论的人并不用怀疑的眼光看待所有的事,而只是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对自己不利的,自己觉得不爽的事情。
如果别人赞美他,奉承他,把他吹到天上,他会觉得那是别人在真心喜欢他,崇拜他。他并不会怀疑别人有什么不良的动机。
我们知道这种吹捧可能是低级红或者高级黑,但受捧的人自我感觉良好,他在飘飘然的时候,是不会觉得吹捧者有坏心眼的。就算他知道这是拍马屁,他也照样会觉得很受用。
受到批评的时候就不一样了,越是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就越是难以接受别人的批评;在遇到批评的时候,也就越是会用阴谋论和敌对势力攻击来为自己辩护。
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被人批评都是一件不爽的事情。他们会觉得被人揭了短,把不想让世人看见的东西故意暴露出来。他们如果觉得被别人打了脸,丢了脸面,自然会把对方提出批评的原因归结为“不良动机”,认为对方是在“恶意攻击”,或者对自己抱有“敌意”。
第二种情况是,有的人生性多疑,这已经成为了他们固定的心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对负面特征的关注超过正面特征是正常的。这叫“负面偏向”(negative bias),也称“负面效能“(negative effect)
负面偏向是指,即使在同等强度的情况下,负面的事情(令人不愉快的感觉、情绪、想法、人际经验)对人的心理或思考所产生的影响也要强过中性或正面的事物。
如果不对这种情况保持警惕,负面倾向可能变成一种负面思维,一种偏执和偏见,常见的表现是阴谋论、诛心的动机论、愤世嫉俗。
因多疑而逃避人群,逃避社会,看上去是独善其身,其实是一种犬儒主义——不相信世界上有真诚的,不隐藏恶意和歹毒的东西,或者不承认自然界或人类当中可能有任何美好的情感。
第三种情况是,一个人本来并不是生性多疑,而是性格挺开朗,也很真诚。可是,他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人心难测,世道险恶,所以学会了事事警觉,处处防备。这是在不良社会生态中产生的自我防卫心态,这种心态是无可厚非的。
今天,社会和日常生活中之所以会普遍缺乏真诚,不是因为人们不懂“真心换真心”的道理,而是因为“真心换不来真心”的现实。
如果你真心诚意地帮助一个倒霉的人,结果却被他“碰瓷”;如果你推心置腹地对待你的朋友或学生,结果却被他们诬陷、举报或告发,那你就不会对“真诚必然换来真诚”充满信任了。
2.
“善”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实现,
而教育要以善为目标
提问:
爱和恨属于道德范畴吗?恨是一种不道德吗?“心”是不是另一种脑呢?认为“心”可以“认识”是不是另一种对脑的崇拜呢?除了“罪”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不是还有“人在做,天在看”这样的“良心”“良知”一类的概念?强调不管别人知不知道,都不能做坏事。老师怎么看呢?如果对人的定义过于苛刻,会不会是另一种冷酷?
徐贲:
怎么做人、做什么样的人,这些是人文主义和人文教育关心的主要问题,我们对社会的认识和期待,离不开对人自己的认识和期待。
要增进对人性和良心问题的认识,靠的是启蒙,因为这样的问题,人不是一生下来就能自己认识的。就算自己能够认识,也需要摸索很长的时间。
这些问题其实涉及两种不同的人文主义,一种是基督教人文主义,另一种是世俗的人文主义。关于爱恨是否属于道德范畴、“心”是不是另一种脑,这类和帕斯卡尔思想有关的问题,涉及到基督教人文主义;而谈及亚当·斯密时谈到的,关于罪感、良知和对人的定义,则涉及到世俗人文主义的问题。
“人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义。
人文的理念始于文艺复兴,当时是要确定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它是向后看的,要重新燃起对古希腊和罗马思想和知识的热情。它注重人的“尊严”(dignitas)的观念,注重于人与上帝的关系。它“把人当人来研究”,不满足于污秽现状的人,而是向往高尚和崇高的人,也就是有天使般美好灵魂的人。
人类在“上帝之梯”(注:“上帝之梯”是上帝为了人变得越来越高尚和崇高安置的一个标准、梯子)上没有固定的梯阶,在宇宙中没有确定不变的位子,可以向下堕落成野兽,也可以向上攀升,获得“神性的更高本质”,成为伟大的奇迹。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观念。
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则是把人放在自然之中,而不是放在上帝与人的关系中来看待,是向前看的人文主义。它宣扬的是,人的理性是至高无上的。这个观点后来受到了浪漫主义的批评,浪漫主义强调,人类的情感才是至高无上的。
今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的人文理想已经混合起来,其中,文艺复兴的“上帝之梯”(天使/魔鬼)在世俗人文主义那里,已经只是一个比喻,比如斯蒂芬·平克说“人性中的善良天使”,这事实上只是一个比喻,也不再有实质的意义。
在世俗人文主义里,人类不是一种无知和堕落的生物,不是没有外力的督促规范就不能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迷途羔羊”。人是能够自我塑造,也能够自我优化,但人需要启蒙,不只是理智的启蒙,而且也是心智和感情的启蒙。
世俗人文主义的基本信念是,人的意义不是来自神启或自然,而是由人自己创造的。人类自己就是意义的本源,因此,自由意志也是最高的权威。
人类创造意义依靠的,是自己不断在经验和实践中检验和修正的理性思维能力,是自由人的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尽管人文主义在过去几百年中经历了很多变化,但始终包含着它的拉丁词源两个基本意思,一个是“善行”(φιλανθρωπία,philanthropy),另一个是“教育”(παιδεία, paideia)
善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实现,而教育则是一个以善为目标的事业。人文教育以“善的教育”为根本,所以自然会特别关心人性和良心的问题。
《绿皮书》
3.
任何一个社会的腐败和堕落,
都是从精英阶层开始的
提问:
听了《利维坦》那几集,感觉民众的素质对于民主的施行似乎不那么重要,不用等人民素质高,就能够施行民主。但托克维尔基于对19世纪美国的观察,却说“对于民主的施行,气候与地理条件没有法律重要,法律没有民情重要”,俨然把民情视为民主施行的首要条件,这里的民情不就是民众素质吗?请问徐老师怎么看?
徐贲:
我认为民众的素质对于民主的施行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不那么重要,但同时,政治家和社会精英的素质对于民主的施行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更加重要。
如果政治家和社会精英的素质低下,那就不仅会造成政治腐败,而且会在整个社会里引发对政治和社会制度的不信任,乃至犬儒主义。 
可以说,任何一个社会的腐败和堕落都是从精英阶层开始的,然后才扩散为社会中普通人的道德虚无主义和犬儒主义,苏联的勃列日涅夫时期就是这样的。
勃列日涅夫时期,整个苏联社会的冷漠、腐败和道德危机与政治衰败日益外露,成为犬儒社会的并发症。
当今的美国还没有到这个程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普通美国人对美国的制度还没有失去信心,更多的指向仅是个人,而不是统治集团。
而当年的勃列日涅夫统治集团,已经变成了一个纯粹由利益和特权所维系的集团。研究这个时期苏联问题的专家,布鲁斯·亚当斯(Bruce Adams)指出,当时的苏联精英阶层口是心非,说一套做一套,老百姓看着眼里,心里都明白,只是不敢说而已。
勃列日涅夫时期,人人都想当官,并不是因为他们对未来有什么明确的理想,或是对实现这一理想有什么坚定的信心。
就像亚当斯说的,“党早已成为机会主义和投机钻营者的家园,他们巩固了地位,并随着勃列日涅夫的上台,掌握了大权。统治这个国家的是一些靠个人保护伞和任人唯亲关系网冒出来的自选自举的精英”,所谓精英,也就是享有政治、社会、经济特权的阶层。
在普通民众眼里,这样的名人、这样的精英,虽然冠冕堂皇地自称代表人民,但实际上却根本不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只顾自己的利益,因此当时有许多讽刺苏联制度和政治精英的政治笑话。
现在在美国,也有不少关于特朗普的笑话,但却很难见到直接讽刺美国制度的笑话。
这就像,特朗普面临着国会弹劾调查的危机,其中就有不少涉及他权力腐败的问题。弹劾调查这件事情就说明了,美国现有制度对遏制政治腐败还是在起作用的。
这也就让美国人不至于像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人那样,普遍地陷入道德虚无主义和犬儒主义之中。
4.
女权主义的意义,
应该从人权、公民权、人的尊严去理解
提问:
女权运动想要争取的结果到底是什么?近代的女性运动带来的解放,只是从男性的手里拿回了追求“美”的话语权吗?这是不是资本刻意要给我们灌输消费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价值观呢?女权运动的扩大,会导致女权矫往过正吗?一个可能不恰当的例子是,女士优先——如果男女平等,那么为什么还要区别呢?男女处于什么状态下才是完全平等的呢?不分男女的时候,不平等就没有了吗?
徐贲:
在这个问题上,我是这样理解的,女权主义作为人权和公民权利的一部分,提出权利要求是完全正当的,这是一种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女权如果只是作为一种“身份政治”,只是强调特殊的身份,那就可能就会走向反面。这个身份政治的问题不仅在女权主义那里有,在强调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上也是一样。
我认为不能仅仅从审美的,消费的,或交际礼仪的角度去看待女权主义的意义。女权主义的意义应该从人权、公民权、人的尊重去理解。
例如,几乎席卷全世界的#MeToo 运动,就与审美、消费、礼仪等等无关。
#Metoo 运动的核心是女性的尊严,即使在号称人权和公民权都有法律保障的自由民主国家,如美国,女性的尊严仍然缺乏保障,仍然经常被践踏。
在中国,不尊重女性的情况也很严重。2018年5月,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的一本《高中生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在社交网站上引起争议。这《读本》针对的是女性对男性的“性骚扰”,认为,女性的以下几种行为有性骚扰男性的嫌疑:
1. 女性在公共场所穿着暴露,乃至衣不遮体,对男性是首当其冲的性骚扰。
2. 女性在男性面前说话粗放,或过分大方,说些令男性敏感的字眼……对男人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
3. 女性举止不端,或搔首弄姿,或动作夸张,惹人眼球,容易使男性想入非非。
这些都是《读本》里举出来的几点女性对男性的“骚扰”。这是根据男性对女性的偏见来界定的“性骚扰”,它会造成对问题的认知误导。
它把本来是性骚扰的受害一方(女性)变成的性骚扰的始作俑者,而性骚扰的一方则成了受害者。有网友说,这“颠倒了自己对性骚扰的认知”。
什么是“穿着暴露”、“ 说话粗放”、“ 过分大方”、“ 搔首弄姿”?这样界定性骚扰,误导性地预设立场,认为是女方挑逗在先,男方才被诱使犯错。这是在猜测行为的原因,而不是对行为本身作界定,导致的结果是,性骚扰的实质问题本身被悄悄转移掉了。
说女性被骚扰是因为自己不检点,这是一种可笑的男性自我辩护。就像小偷自我辩护说,他本来不是窃贼,也不想偷窃,是因为别人没有看管好自己的财物,他这才“顺手牵羊”的。
这样的逻辑看起来很荒唐可笑,但是,一旦涉及到男性的自私利益时,却又会变得非常合理和正常。这是一个所有男性都需要避免的思想误区。
《汉谟拉比小姐》
说到男女平等的问题,应该是指在人权、公民权和人的尊严这些方面的平等,当然,这些政治权利应该落实为社会权利,如同工同酬、工作和升学机会平等、在家庭里免于被家暴的恐惧等等。
至于男女分工、兴趣爱好等等的差异,我认为不属于男女平等的范畴。
5.
好的公民教育,教人批评和质疑
提问:
在今天的世界里,还没有被启蒙过的国家是什么情况?日本已经被启蒙了吗?美国宪法的公民教育深入人心吗?美国人民有没有过大范围怀疑宪法不真诚,只是政治工具的时候?精英阶层会不会更容易受到美国宪法的保护?有没有可能从宪法的角度解释美国对外的霸权呢?
徐贲:
看到这些问题,我想到了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写的 《安娜·卡列尼娜》,书里的第一句就是“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套用这句话,我们可以说,启蒙的人们是相似的,未启蒙的人们各有各的愚昧。
启蒙或不启蒙是按照个人的情况,而不是按照国家来区分的。
英国、法国、美国、德国都可以说是受到了启蒙洗礼的国家,但是,每一个国家里也都有没有启蒙的人。启蒙对个人来说,第一个条件是他愿意要求启蒙,而这样的要求和愿望恰恰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
宪法的公民教育在美国是一种启蒙。作为一种制度,宪政民主应该说是深入人心的。至于有没有人认为宪法有名无实,或者在一些问题上已经不再适用,我想肯定是有的。例如,宪法第二修正案规定,公民有持枪的权利,但现在许多美国公民要求禁枪,因为美国的枪击事件实在是太多了。
又例如,根据美国选举制度,美国总统由选举人团选举产生,并非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上一次选举,特朗普比希拉里少了200多万张票,但还是当选为总统了。许多美国人都要求改变这个制度,他们显然不相信这是一个公平和公正的制度。所以这个问题在美国有非常多争议。
还有,许多美国人对现有的两党制度非常不满。两个政党互相扯皮,浪费国家的政治资源,效率也很低。
当然,还有美国人反对在海外的战争,指责美国在国外的军事干预是帝国主义霸权。几十年来,麻省理工学院的著名教授乔姆斯基,一直在批评美国政府的一些外交政策。
凡此种种,都是美国现实中存在的批评声音。然而,为什么在美国能发出这样的批评声音呢?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美国宪法在保护公民的自由权利,集会的自由、信仰的自由、言论的自由、选举的自由。
如果你去问任何一个美国人说,美国政府要是有理由,可以不可以取消你的权利?我敢说,他一定会以为你在开他的玩笑,他也一定会回答,不可以!
至少在这一点上来说,美国宪法是深入人心的,美国人是启蒙了的。
如果你问,在今天的世界里,还没被启蒙的国家是什么情况?回答其实很简单,在还没有被启蒙的国家里,有许多人会人云亦云地跟着别人说:自由和民主不能当饭吃。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从启蒙运动,寻找今天的答案
延伸阅读
(更多徐贲主讲精彩内容,可点击“阅读原文”)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