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溢 Vera
      作为一二级市场价值投资推崇者,Vera曾带领50名+国内外名校研究员进行开源地毯式研究,深度挖掘大消费、科技、交运、教育等行业。她的原创深度文章充满思辨精神和犀利视角,受到36kr、亿欧、前瞻经济学人等头部媒体热载,明星案例包括:PIDAN宠物,W野狗内容文娱营销,ZOO COFFEE咖啡连锁等。Vera的从业经历从世界500强咨询、央企券商机构投行业务,到和君集团合伙人。
   放眼全球,见证中国最具成长性的优质企业成长,陪跑未来的企业家,指引价值投资项目,推动社会进步,穿越一二级市场,是我们在当代创新如火如荼时代中的最高成长目标。
—— 一百亿研究所CEO 王溢 Vera Wang
本篇采访由梦小轩主持和写作
SoGal上海团队诚挚出品
从生命意义谈起
轩: 我知道您20多岁就开始学佛,并遇见了南怀瑾先生,从此解决了生命目的的问题。可以具体谈谈南先生对您的影响吗?
    今生对我影响最大的人,除了父母,就是南怀瑾老师。他曾将我的生命观全部打破。在二十多岁时,我对他的书看得如痴如醉。南老师能够剥去宗教的外衣,让佛法直达本心。他让我明白,学佛的目的绝不是寄托世俗欲望的方便,而是为了证悟生命——通过寻找生命本源,以掌握生命的开关。因而,佛法跟我息息相关。
    此外,我认为中国文化是旨在悟道的,是向内求的——这跟佛法所谓的静定慧一脉相承。同时,中国文化也是多维度的,是文史哲合一的,在单一外在层次似乎逊于西方文化。只有当你真正地深入领悟,才能感受到极其丰富深厚的内涵。然而对于初学者,很容易被表象所蒙蔽。比如我小时候一进寺庙就看到阿姨们背着土黄包包,设计的很难看。但一进教堂,就会被里面的灿烂的建筑艺术所吸引。而我最终之所以选择皈依佛法,得益于友人的推荐,亲近南老师的教诲。他没有在形式里打转——而是抛去表象,直达本质,将儒释道全部打通,再明明白白讲出来。这解决了我的很多困惑。
南怀瑾先生

    就我现在的理解来看,佛法、佛教、佛学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佛法讲的是如何通过修行的方法来进行生命科学的实证。几大宗教的共通性质,比如静定(禅修)、祈祷(礼拜)、行善、茹素,都只是前端的加行和修道的积粮,后端才是各大门派的分水岭。每个宗教指向终极问题的指引手法各有不同。由于修行层次各有深浅,人们产生了很多宗教的意识形态纷争。佛法的特点在于——虽然从修学对比角度来说,佛法是泛神论的;但它最终破了所有众神有形有相的形态,直达大圆满境地。整个根基、次第是最圆满丰富的。八万四千法门,每一条路都有实在的步骤去检验其境界。实在感慨其智慧之伟大。有机会一定要去读南怀瑾先生的《楞严大义今释》。
佛法不止于宗教
轩: 在科学实证主义者面前,你如何阐述自己的信仰?
    这些学问对我有吸引力,终究是因为超越了语言文字的实证。我想表达的是,佛法既不是人生的安慰剂,更不是老太太般的迷信。我认为,佛法是因明逻辑学。对于科学实证主义,唯识就是最好的展现。
    我自己是十几岁就开始搜索所有图书馆的书,读了西方的尼采、黑格尔、荣格等几大派别,后面再读到唯识,互相对比起来,那真的不可说不可说了。从唯识学的角度而言,现代心理学仅能了解“第六意识”的正反两面作用,而佛法里已经深入到了作为人我生命中枢的“第七识”,以及能为宇宙万有自主的“第八识”,也就是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根据的“阿赖耶识”。 
电影《超体》经典台词
    宇宙万有都是众生的八识所变现的,并且把最深的心意识都打破,证得空有无二的究竟。电影《超体》真的很懂这些。所谓众生平等、皆有佛性,是指内在。而外在是根据业力在生命每一阶段显现的境遇不同。只是,人有能力通过修证自己通向更高的生命层次。佛法对唯识的理解并非仅限于语言文字,而是层层延展的实证。即使所有的西方心理学、哲学加总都无法比拟这个层次。因而我认为,中国应该极度重视唯识学。对于生命科学或量子力学的专家,如果尝试将科学实证方法与唯识哲学结合,更有可能研究出突破性的成果。
出是为入,入是为出
轩:你如何理解入世和出世的辩证关系?它们是对立的吗?
     用入世或出世的心态做事,的确会有不同的结果。这一命题曾经困惑我。现在我的理解是,行事的最终标准在于运用智慧因缘变通,而非存于对绝对善的执着。因而最根本的问题并非在于入世或出世这一选择,而是我们身而为人,最终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自由。我所谓的自由,是指超越意识所限的生命境界。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入世还是出世都可以作为证悟的方便。其实衣食住行、行住坐卧都是修行。
    修行的入门在于观照——每时每刻我们都要能够觉知自己的呼吸和念头。你可能会觉得,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或在做什么不是很正常吗?其实不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往往是身处无明的状态万念纷飞。你并非有意识地觉察到前一念、后一念,以及前后念头之间的空间。更甚,复杂环境中的种种诱因常常将各种头脑中的思维范式打破重组,以更加不可控的方式映现在意识层面。这是为什么我们常常感觉自己难以全身心活在当下。而通过修行,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每一个念头都观照清楚。倘若能将这种境界给磨出来,我们就能重获对意念的把持力和对生命的主导权。
以超越的心态做入世的事业可以让你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你更能够通过长远的视角来审视自己当前生意场上的利益得失,并始终铭记自己做一切事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证悟智慧,将生命过得更加幸福饱满。要敢于承担起短期的得失,不要有太多束缚。保持对长期目标和大方向的信心能让你笑到最后,这也是你最可控的制胜法宝。
    此外,受佛法影响的长期主义思维方式也反映在人际交往的层面。我一直要求自己跟所交往的人建立真实的深度连接——尽量少戴面具,而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去开展直指内心的对话。我敢于摘下面具的勇气并非得益于“露出脆弱一面”的态度(英文中所谓的be vulnerable),而是来源于观照到本质之后所产生的信心。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当你看清了现实表象的虚无实质,并将生命安住在当下,专注于事物的本质——自然有信心不再畏手畏脚、曲意逢迎等刻意社交,而是坦荡荡地立身处世,和他人建立真诚实在的交往。人生是一场游戏一场梦。成功或者失败都是幻境,但我们还是努力要去做。
    有趣的是,因为我对形而上的一些追求,我的人生道路恰恰相反,是从务虚转向近年来的务实(笑),说明人生之路我还有很多要学习的智慧。
追寻内心驱动,花开五叶结果自然
轩:介绍一下你的公司一百亿研究所吧,这个有趣的名字是怎么诞生的?
    我之前带领一群来自海外名校的优秀小伙伴,对中国新经济面貌进行了地毯式研究。从那时起,我就想做一个既潮又很专业的研究平台。我们的研究能力是穿越一二级市场的,并且有核心买方精准判断力,这是和一般机构最大的核心不同。不算二级,我基本每年还保持看一千多个早期项目BP,和很多新经济企业家与顶尖同行交流,并持续进展对行业供需格局变化的研究。穿越一二级投研的视角,不仅提高了我对市场前沿趋势的感知能力,还增强了我通过后端成熟眼光,分析和挖掘到不同阶段优质企业的能力。
    我们的判断和认知不断在飞速进化。然而,其中99%的认知是被浪费的。我们积累了大量的买方角度研究体系,但最后能自己去做的项目很少。因此,我想将这99%被浪费的认知进行输出或变现。我们陆续开展了投研和咨询业务,为投资机构、各类企业担当新经济顾问,帮助他们少走弯路;或开办研讨会,分享行业报告。市面上的咨询公司很多,但我坚持的差异点在于以买方视角做项目研究分析和伴随的新经济战略、品牌策略。现在“一百亿研究所”主要专注于资本咨询业务,还会定期发布行业研究报告,通过双微、36kr、投资界、前瞻经济学人等专栏发声。
一百亿研究所在36kr的连续刊载
    “一百亿”寓意为——我们想凭借自身系统性的研究能力,挖掘到未来百亿甚至千亿级别的新经济企业。一方面,我们持续关注有潜力的早期项目;另一方面,
我们想建造起一架连接新旧世界的桥梁。用一级市场的新经济业态为二级市场提供敏锐视角,同时用二级市场价投的分析能力去挖掘各类优质资产。
既得老学究,也要萌萌哒
轩:您经常在公众号和微博上发布对新经济研究的硬核文章,每篇都梳理得相当系统。但同时我觉得你的内容实而不涩,从设计到话语风格都很引人入胜。你如何平衡好研究报告专业性和市场性的关系?
    流量和专业度似乎是一个悖论。因为打动C端用户主要靠故事和情感;而折服B端或专业人士更需要靠逻辑和观点。这也是区分媒体人和分析师的一点。我对自己的基本要求是,所发表的文章必须符合两点:具有系统性、核心观点鲜明。如果我们像媒体一样追热点,就不可能有时间去做扎实的研究。所以无关10W+,每一篇只力求掷地有声的炸裂。因为这些,朋友给了我一个外号,叫老学究。当然,我也在锻炼自己写出兼具幽默感和人情味的网文,以更加接地气、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笑)。
各大平台转载一百亿的行业分析报告
    我们过去写的《社交电商、微商与直销的区别》三大系列、《投资、咨询、投行FA的区别》三大系列、《中美消费与消费金融》三大系列、《为什么美国有REVOLVE中国只有如涵》、《为什么美国有头有脸的互联网不放贷》等文章,既有定量分析也有定性判断,都是基于产业变迁和企业微观层面上的系统性解构。一篇文章就足以折服懂行业的人。虽然从短线来看,将研究成果市场化输出这一途径的投入产出不成正比,但我会坚持做下去,因为这是我的终身热爱。希望人们读了我写的文章后,不仅可以获得新知、理清思路和提升见解,一段时间过后再回溯时,依然还能有所收获。
投资界是人性放大器
轩:我想听您谈一下关于当前投资市场的见解。首先,您认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关联和区别是什么?
    资本市场是人性的放大镜,一级和二级各有各的浮躁。大家都是聪明人,但一些人因为没经过系统研究,对项目的分析非常浆糊,判断人云亦云。还有一些人凭借江湖影响力,就出来乱说,这是很严重的误导。土老板、还有明星们有了一点钱就出来乱投,这个后果就是深套巨亏,导致再也不投。除了行业研究,还有看人。常说“看人”对于一级市场很重要,但其实对于二级市场同样重要。通过企业家资本运作的手法,对待员工股东的态度,发言谈吐的方式,以及对未来的见地等等,都能看出企业底色。
    一级市场投资人捕捉好项目一半靠研究,一半靠人脉圈子。大多数投资人时间精力有限,对手上的项目可能基本上是来一个看一个,再去做一些对标分析,是较被动的研究体系,系统性视角偏弱。当下行业变化逐渐加快,创新迭代周期急剧缩短,投资人捕捉好项目的难度随之加大。难度之一是由于过往成功的路径依赖,导致难以再捕捉到新的变化;难度之二在于由于缺乏长线的发展分析,挖掘的项目都是阶段性的、强周期性的,等到上市时天花板就到顶了。当然不是不可以做,但你要对市场有长周期的研究并设立足够高的安全边际时再全身而进,才有更大的胜算。
    相比于一级市场,不少人认为二级市场更加公平。因为更多公开信息,能够凭借自身的分析能力买入优质资产;如果没有,也可以等掉落到合理的区间再买。很多人说A股没有价值投资,但依我来看,这种观念的形成是由于他们缺乏对企业内在价值的深刻认识。价值投资的精髓是对安全边际和风险管理的深度把握。不过,企业发展和估值不是线性的,当一个企业绷紧了弓的时候,你无法简单通过推测未来两年的净利润来测算估值的无限上升。这才考验行家的功夫,既靠估值分析能力,也需要经验。此外,真正的价值投资和营销型的价值投资有根本的区别。很多知名机构打着价值投资的旗号,抱团搞核心资产运作和产融互动。在牛市疯炒,退潮后裸奔。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似乎看不到两者的差别;但在环境恶劣的时候,就能看出谁是真懂价值投资的本质。
弥合看不见的鸿沟需要史观
轩:您刚说的投资界存在一个鄙视链,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会看不上新经济,新经济认为巴菲特是古董投资人,您如何认识这个现象背后的根源?
    这归根结底是由于行业研究方法不同而产生的隔阂。从阶段性的角度来看,一级市场的价值投资追求项目的成长性为主,价格优势为辅;而二级价投追求低估值为主,同时最好兼具成长性。这是价投在一二级市场博弈的区别。同时,二级市场价投者对确定性要求更高,偏带一些固定思维。
    从传导周期来看,以前从一级市场传导到二级市场要至少三年时间,现在创新迭代周期加速,传导速度加快,因此打通思维模式变得愈加重要。但依然存在很多认知维度差。比如二级市场最近被吹捧很火的MCN,在一级市场早就投完了。
    优秀的一级市场投资者需要结合史观、数据、供需结构等角度来综合捕捉企业发展动态。对于一级,最难的一点是在于很难用经验去做可复制性且事后验证,所谓“你投得对并不是因为当时你投出的逻辑”。而二级能通过推测企业拐点,具备很大流动性迅速验证。 一百个投资人有一百种观点,只有深度去学习投资者的思维观,才能判断成功的研判是偶得性因素还是稳定性实力使然。
    因为能打通投资界任督二脉的人不多,一二级市场存在一个有趣的双向鄙视链,但未来这个鄙视链会加速瓦解。最近五年来资本市场苦果已然显现,一二级市场隔阂导致项目出现估值严重倒挂。比如一些AI企业订单收入极低,但估值已经顶到天上去了。如果你剥掉弄潮科技这层属性,这类项目本质上就是企业服务。然而对越是神秘不可确定的事物,投资人越是倾向于给予莫名的高估值。这是我们避而远之的。
    我认为,待新经济企业的成熟,同时伴随注册制趋势,中国市场一二级估值有望得到弥合。当它们能将自身逐步纳入二级市场价值投资的框架体系之后,估值体系就趋近统一了。另外,待伪科技股泡沫的周期破灭后,一二级市场投资者也会成为港股与美股的专业机构投资者,没有深度研究能力的都会被市场教育淘汰。
    讲故事的逻辑套用PE项目,估值奇高(IPO破发)淘汰了,对于未来的PE机构也会有更大的挑战。第一,PE需要对于价值投资和风险管理的深度认知。第二,必须懂得二级资本市场。对于投资人来说,所需的投研能力是不一样的能力。这意味着,深懂企业内在价值,不仅是静态的财务模型,更需要捕捉外在竞争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未来变化、战略应对,了解资本市场博弈情绪、估值变化,持续追踪,才能先前一步高瞻远瞩,保持不败之地。
    说到底,这一方面有赖于整个产业的成熟,另一方面也需要投资人自身超强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迭代。如能去掉博弈的成分,以穿越一二级市场研究的眼光建立长周期的变化观测,则有机会成为顶尖投资人。这也是逆向投资思维的精髓。所谓“别人大胆的时候你要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你要大胆”听上去很炫酷,但其实你的信心得基于对数据的长线跟踪和对确定性的把握,建立起系统化的认知体系之后,才能在实际操演中对自身所持的理论进行交叉验证,并做出更加贴合实际的趋势判断。
以终为始,革新咨询
轩:之前经常在朋友圈看到你对传统咨询的批判。你认为新经济咨询相比于传统咨询的根本优势在于什么?
    传统咨询的本质是一套方法论,在过去工业革命主导的企业体系是可循的。在新经济世界中,创新环境变化加剧,所需解决工具轻而多元,对咨询师的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认识的一些传统咨询师是会讲案例的说书高手,包括国内名气最大的机构,但很误导企业和年轻从业者,他们实际上对新经济和买方逻辑的了解几乎为零。
    对传统企业和新经济企业都需要新范式的新经济咨询。对于高速成长的新经济企业通常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洞悉外部竞争,在企业内部运营琐碎时企业家还要把握融资节奏和花钱节奏,配套战略和组织文化,以保证激烈竞争中战略的适变和存活。有的明星项目没有吃过苦,一路光环加持,拿到一手好牌却打烂了,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是对社会资本和LP的极大浪费。对于渴求创新的传统企业通常面临的问题需要做的更多,单纯数字化的升级是不够,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企业思维的突破和工作方式的革新。很可能传统企业想去进入或投资的新战略线条,我们早就看过无数了,能精准预判他们面临的问题。而这类咨询师的要求不亚于一个投资人的见地。
    我通常说,在互联网下半场,企业也不要太焦虑,如果懂得运用认知还有“后发优势”,现在的工具都性价比极高,可以解决以前投入很大的固定建设。但难点是新经济咨询师要懂得因时制宜、因事制宜,通过不同元素的组合重构,设计出符合项目需求的分阶段战略。对此,我写了系列七篇对于新经济咨询的系统性阐述,需要更多有识之士来共识,真正为从业者谋略出组合拳策略,兼备从买方视角出发的项目发展经验,才是合格的新经济咨询师。
繁华之后
轩:今年十月出了红头文件,qukuailian将作为国家战略大力推行。您如何认识qukuailian领域近些年来的投资乱象以及当前上级参与的目的指向?
    当人们趋之若鹜的时候,我们需要用智慧才能看清实相。如果你经历过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看到泡沫是怎么起来又灭下去的,就能意识到这个弄潮的虚无本质。
    因为有做股权和互联网的基础,研究深了看清这里面的几点现象,整个圈子里是龙蛇混居,所以才易混淆见地。前几年的饭局经常碰见一些行业大佬,将自己视为中国最懂溯源的人,最懂物联网的人。实际上,溯源需要分不同场景的解决方案,有没有系统性梳理过,哪些才是需要上链的核心数据?物联网从传感器、智能终端到消费电子等上中下游竞争格局如何?都很茫然。似乎可以撇去行业原有逻辑去凭空造一个qukuailian世界。
一个最重要的认知是,qukuailian是用来增加企业能力,而不是用qukuailian去颠覆式经营企业。一个创新企业仅凭借qukuailian技术而没有行业的挖掘要颠覆式创新目前不存在。所以,qukuailian公司的可行点是在于有技术,为zhengfu和一些大企业做订单。而对于掌握业务的大企业,他们只要一个嵌套qukuailian架构即可。对于zhengfu要推行的金融税收+qukuailian,这是管治需求,但不是小企业参与的。之前还看过一个创始人融了很多钱,要做音乐+文娱+朋友圈等集成产品,不亚于一个腾讯的体量,就是因为多了qukuailian积分系统吗?这是很可笑的,很多qukuailian颠覆式的新事物,都不考虑实际世界摩擦成本和运营逻辑,这是这个行业大部分项目现状。
    一些朋友还问我,qukuailian里真没有好项目吗?目前,绝大多数是垃圾资产, 不要看有多少明星资本加持,都不值得花一分钟的时间。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犀利的分析了张首晟教授的投资行为。科学家有可能误人误投资,是因为把投资和项目看成完美无摩擦的世界,也缺乏对长周期价值投资的逆向思维和资本管理能力。那么外行人很难对这个项目的价值有清晰界定,再加上圈内的大佬或既得利益者又不愿挑明。所以某种程度上,qukuailian比传销更坏,是因为他的似是而非。所以,zhengfu的积极参与会把这些东西出清。很多人需要跳出这个世界,多看核心资产,就会少浪费时间。
另一种可能
轩:你如何看待3G Capital在中国的发展?
    现在来看,做得比较好的中国就那么几家,真正将价值投资精髓能吃透,穿越一二级市场的能力。当然,他们之所以能做得好,主要跟其背后的长线资本支持有关。大多数投资机构都是追求短期回报的,于是发展3G Capital非常困难,更多的变成了上市企业的市值管理和产融互动。我想未来的3G资本更需要新经济策略的运营人才,这就是今天介绍到的新经济咨询的用武之地了。
    除此之外,我倒是认为在国内3G资本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即新经济互联网巨头的战略投资部——通过自建生态系统来投资+运营。比如小米的战略投资以AIOT为中心投遍了4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其他BATJ也是,有长钱,有渠道和人才,再根据战略变化进行事业部组织结构的重整,新经济巨头更比3G资本迈进了一步。
何以为自由
梦轩:我们从佛法谈到投资,最后似乎又回到了佛法。我感觉学佛和投资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对于本质的追求。
    是的,投资和佛法相似之处不仅在于追求本质,还在于追求独立性。一个投研逻辑必然面对很多不一致的观点。没有人能告诉你是对是错,只能靠自己的头脑去判断,去分辨,去信。当你将事物发展变化的奥妙看得很通透的时候,就会达到一个特别宁静的点。对我来说,这个点是最有趣的,也是最吸引我的。不断接近本质的过程就是投研的魅力。
建议反馈或商务合作:
微信公众号:yibaiyiyanjiusuo
微博:一百亿研究
研究员微信号:investflower
想申请人物专访,联系梦小轩 (@MaxZhang122)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