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舆情】56年后“九评”文章再现人民日报(继中苏关系后)一文在本号发布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后台显示:阅读数接近100W,该文首次提出的“新九评”这一个概念,也在网络上被常常提及。这一推文推出的当日,《人民日报》连续九天发表了“美国‘必将失败’”的评论,后来被《人民日报》海外版整版推出,标题为《九论美国“必将失败”》。“九论”之后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中美经贸有效期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非常时期。
“新九评”推文由本号的首席专家、教授TIM先生整理。现就他如何敏锐地发现“新九评”,以及中美关系的问题进行访谈。
量妹:你是如何发现“新九评”的?
TIM在中美贸易谈判发生变故,美国宣布对中国提高关税后,从人民日报、新华社到人民日报三大国家队级别的媒体都发表了言辞十分激烈的言论,这些言论(包括一些概念、腔调等)都是在1989后几乎绝迹了近30年。话语体系反映了社会背后强大的逻辑。
众所周知,在三大国家队的媒体里,人民日报的地位又非同一般,她在1949年后所有的言论具有定调的性质,譬如著名的《516通知》等。所以我去阅读其电子版,在同样的版面同样的位置发现以同样的排版开始陆续发布了“可以休矣”署名“钟声”的评论。直到第十天凌晨,我五点就守在电脑前看十分有同样的评论,如果有第十篇,就不能称“新九评”,性质或不一样了。
量妹:那么“九评”出台意味着什么?
TIM所有的史学家都会对数字有极大的敏感,有时数字就有定性的作用。如果人民日报发布了第十评论,就没有“新九评”一说。
为什么“九评”是一种政治定性?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人民日报(和当时的《红旗》杂志)在1964年发表了“中共九评苏共”的评论,中共党史称为“九评”。历史的”九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当时重要的国际关系定调,意味着与当时自己的盟友苏共的绝裂。
”新九评“出台后,也意味着中美关系进入一个非常时期,这个非常时期可以预见,一定是一个长期的时间,也可能是一年两年,或许会是更长的时间,当然网上有信息披露,可能会是三十年,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可能。
量妹:”新九评“与“九论”有什么区别?
TIM:从评论的主调来对比,”新九评“的主调是”可以休矣“,即美方在贸易磨擦中提出的九个论点是不成立的,”九论“的主调是”美国必败“。”九评“是表达一种立场,即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在这个基础上的”九论“则是一种决心,即中国与美国的较量中,中国不会输,美国一定会败。这样看,二者是一种递进关系。
量妹:中美必有一战的原因,外界有大概有两种:价值观说、修昔底德陷阱说。
TIM对于第一种原因,我去年采访著名的经济学家陈志武先生时,他提出过这个观点,这个观点也一直很流行,至少在中美相互加税后比较盛行。陈志武先生说,这种磨擦如果发生在美国、英国、日本间,只是内部的磨擦,可能通过心平气和的方式来解决。
另一种说法,也就是现在流行的”修昔底德陷阱“说,即历史上,世界的第一强国一定会压制第二强国,直到第二强国不会对第一强国有威胁为止。这个观点与特朗普及其智囊团在去年一直强调”美国优先“论调一致。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崛起还是有所忌讳,譬如莫迪马上继任印度总理,美国就宣布马上取消对印度的最优惠待遇。莫迪治下的印度成了世界经济的活跃区,不少中国企业可能入驻印度。如果印度崛起,可能成为第二个中国。这意味着世界第二、第三、第四大经济强国中国、日本、印度——亚洲的这条东北倾斜的经济带一旦形成,将亚洲将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美国到时十分难受。
量妹:你的观点呢?
TIM我观点是综合的,二大原因都有。价值观不同与中国给美国的压力都是重要的原因。因为二大原因迭加,所以中美关系与美英、美日关系的调整策略会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中国与美国这一论关系的调整十分考验人的智慧。会不会像当年那年相互封锁几十年后才再相互开放?在价值观与对压力的理解上,如果相互不调整心态,要想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关系,是比较困难的。
量妹:你如何预测中美关系恢复的可能。
TIM上一个世纪中美关系大转折的基础是中苏关系绝裂。现在中美是两个大国,中美之间的没有苏联了,中美就是世界的两极,相互搏奕的一个中间力量不存在了。
好声量曾发布过一篇中美关系解冻过程中一份鲜为人知的建议书的推文透露了1968年11月6日,美国中美关系研究的大家学者《致当选总统尼克松关于对华关系的备忘录》签署人是:杰罗姆·柯恩(Jerome Alan Cohen),哈佛大学法律系教授,系主任;费正清(John K·Fairbank),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罗夫·霍夫海兹(Rov Hofheinz),政治系助理教授;帕金斯(Dwight Perkins),经济学教授;赖肖尔(Edwin О Reischauer),教授;史华兹(Benjamm I.Schwartz),历史学与政治学教授;詹姆斯·汤姆逊(James Thomson),历史学助理教授;傅高义(Ezra Vo-gel),社会关系学教授;鲍大可(A.Dоak Barnett),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白鲁恂(Lucian Pye),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教授。(除来自哥伦比亚和麻省理工学院各一人外,其余都来自哈佛大学,由肯尼迪政治学院主其事。)
上一个世纪是美国智库在关系恢复前期美国的智库起了推动作用。新一轮的关系恢复,不仅仅是美国的智库,中国的智库的力量也不可小视。中美关系走到现在,何尝不是一些中国智库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量妹:当下的中美关系下,你对普通人有什么建议。
TIM首先是平常心对待,时局不是普通人能够左右的。
其次是不惊,从高层的发言来看,我们不可能彻底锁国回到四十年前,社会进入了消费时代,消费的规律一定要遵循,这也就为每一个人的生存提供了空间。
第三点,过习惯了好日子的人们,要学会节俭过日子了,尤其是年轻人。如果年轻不愿意过节俭的日子,或许也会起到另一种效果。
最后还是推荐一部名著《飘》。故事的背景也是一大变局时代,即美国的南北战争,在那个变革的时代,每一个人的命运都在发生改变,如果要有所作为,每一个人都不能墨守成规。
量妹:最后问一个问题,你现在的身份是策略师、创意大咖,为什么会这么敏锐,成为第一个提出”新九评“这个概念的人?
TIM这并不矛盾,其实有功力的创意公司、公关公司、策略公司都应该有这种能力。美国的总统大选都要找这样的公司进行策划,中国各级政府也开始问计智库机构了。我对所在的公司的定位是对国际关系、国家战略、区域经济(文化等)、行业规律、科技前沿、消费市场、用户心智有哲学洞见的服务公司。
我的本科是马克思主义基础专业,这个专业名称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了,但是马列现在成了显学,各种学校都有学院。我的专业的三大板块是马列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另外就是中共党史。这些专业的训练让我对这些信息的解读起了很好的作用。本科毕业后我马上读了新闻学专业,并且长期在一线采访,后来负责过商业网站与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编辑,这些工作经历也培养了我敏锐的时政判断。
量妹:谢谢你接受采访!
TIM也祝好声量能编更多理性而富有真知灼见的推文,拥有更多粉丝。
附:《人民日报》九论
从5月23日到31日,本报连续刊发署名钟声的评论。评论认为,从无视规则、零和博弈、逆势而动、拒绝竞争、唯我独尊到双重标准、言而无信、一意孤行、自作聪明,倘若美方由着性子定要“一条道走到黑”,那就是选择了一条自弃之路,这条路注定只有一个终点,那就是失败!

9篇评论文章标题如下:
国际秩序容不得任性妄为
——无视规则必将失败
公平合作是唯一正确选择
——零和博弈必将失败
狂风骤雨不能掀翻大海
——逆势而动必将失败
搞科技霸权就是阻碍发展进步
——拒绝竞争必将失败
玩弄强权注定失道寡助
——唯我独尊必将失败
“美国例外”是有害的文明优越论
——双重标准必将失败
信用破产是最大的破产
——言而无信必将失败
难道非要撞了南墙才回头
——一意孤行必将失败
机关算尽一场空
——自作聪明必将失败
编辑/量  妹
审核/声  儒
签发/阿  谷
【往期精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