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是买房人群里的弱势群体。买房决策一有闪失,就会让整个家庭陷入极大的生活困境。
中年人买房,要在不影响生活现金流的情况下进行。
如果能够做出正确的购房决策,买房的确可以帮助中年人突破收入的天花板。
人到中年不如狗。
网易裁掉绝症中年员工,华为清退34岁以上的职工,中兴抛弃42岁的工程师导致自杀悲剧。
单件案例曝光背后,有无数相似遭遇在应援。
智联招聘上6000万个工作,80%以上只接受30岁以下的年轻人。
这个社会对中年人的恶意无处不在。
唯独在买房这件事上,中年人是所有年龄段里,最受欢迎的一群人。
比起年轻人,中年人的积蓄相对富余,比起老年人,还款能力更有优势。
但实际上中年人也是买房人群里的弱势群体。买房决策一有闪失,就会让整个家庭陷入极大的生活困境。
(点击图片进入海外购房交流群)
为什么这么说呢?
职场上升期有限,这是摆在无数中年人面前最现实的问题。
多数普通人的职业生涯上升期非常短暂,走到35岁就基本到头了。
如果在公司混到三十多岁,还是基层。
这时你面临的竞争对手,是一群能加班能熬夜,没有家庭琐事的年轻人,此时你的上升通道基本被他们堵死了。
如果有幸你混到了公司中层或者体制内小科长的职位。
在没有背景和人脉的前提下,晋升也没有希望了,只求不出大纰漏,混到退休,就阿弥陀佛了。
但此时的中年人,处境有多危险,很多人并意识不到。
如果你意识不到危机,在做买房决策的时候,常常会高估自己,结果往往会悲剧。
那中年人应该如何考量买房这件事呢?三个问题很重要。
NO.1
中年人适合买多少钱的房子?
第一批90后马上就要跨入而立之年,步入中年行列,这些人都经历过房价大涨的年代。
所以很多人在潜意识里,坚信“买房能赚钱”这样的理论。
我身边有很多中年人,都是这样的想法。
这种想法一旦付诸行动,就容易把全部积蓄作为首付款,押注在一套房子上,按揭也是越高越好。
有些人甚至会借一部分钱作为首付,买更贵的房子,把杠杆拉到更大。
然后,全家人在掏空全部积蓄后,承担着高额房贷,勉强过日子。
(点击图片进入海外购房交流群)
但这种做法可能会让你风平浪静的生活毁于一旦。
我身边就有一个真实的案例。
有个好朋友,在一家二线城市地方国企担任工程口的部门经理。企业氛围属于典型的国企做派,工作不忙,福利待遇不错。每月到手一万四五,过节费逢节就发,公积金缴到城市规定上限。年底奖金也有大几万元。小日子非常安稳幸福。
有了小一百万的积蓄后,他就开始考虑投资理财。因为自住房也是享受过上涨红利的,因此非常看好房地产,考虑再买一套房。
在售楼部被销售天花乱坠一顿海夸之后,直接买了一套总价超过400万的房产,不仅掏空了全部积蓄,还借了几十万首付款,月供也超过了收入。
买完不久,变故发生。
谁也没想到,地方财务出了问题,国企业务急剧缩减,冗杂的关系户太多,人员需要精简,曾经的铁饭碗,也面临失业风险。
裁员先裁谁?当然不是领导和关系户,这个没有背景的朋友就遭遇了只发基础工资的降薪逼退套路。
每个月的基本工资不足四千,这位朋友自然是呆不下去了。拿了点赔偿走人,但在国企安逸久了,想要再就业的难度可想而知。
这时候这套投资房产的房贷,成了他每个月最大的困难。生活一下子跌倒了谷底。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高估自己。
高估自己的职业预期和房地产的赚钱效应,盲目买房,教训很惨痛。
那么合理的购房标准是怎么样的呢?
中年人买房,要在不影响生活现金流的情况下进行。
不举债付首付,甚至要预留一部分积蓄作为家庭应急备用金或者预留三年的月供。
不用或者少用按揭杠杆。如果要用,也要保证自己的公积金或者被动收入,譬如名下的商铺或房产的租金收入,能够覆盖房贷。
这样,才不容易被负债压死。
NO.2
中年人需要什么样的房子?
人到中年,总是希望犒赏自己,优待家人。
譬如买一套海景房,某个度假区的房子,譬如买一套特别贵的学区房。这些都是对更好生活的向往。
但是否适合自己的情况呢?
我们生活在一个消费主义的社会,每天面对着各种消费诱惑。
买房也是一种消费,同样存在陷阱。
先说海景房,对于大多数北方人来说,海景房已经成为居住刚需了。
(点击图片进入海外购房交流群)
很多人都幻想能够和家人一起,住在海边的房子里,看日落和夕阳。
于是冲动之下,买了一套三亚,厦门,青岛,威海乳山等地的房子。
但现实情况里,大多数职场中年人,并没有足够长的年假能够享受到这套海景房带来生活质量的变化。
我曾经有一次借宿朋友海景房的经历,至今难忘。
这位朋友买海景房的经历也是一次冲动消费,当自己从冬季寒冷的北方来到海南,被温暖的气候和迷人的沙滩风光感动哭了。
一冲动就去旁边的售楼部买了一套海景房,花了小一百万,还配了二十万的家具。
聊天当中他得知我的计划,主动说可以把房子给我住。
结果当我抵达他的房子,发现由于一年住不了几次,屋内落了厚厚的一层灰,好不容易从十公里外的本地村子找来家政打扫完,才发现空调外机,早就被潮湿的海风侵蚀得无法制冷。周边的吃饭也不方便。
我果断第二天带着家人住去酒店了。
回来聊起这套房,这位朋友倒了一肚子苦水,房子一年住不了一个礼拜,因为家具崭新,也不愿意出租出去。每次去住都要找人打扫一遍。各种费用一算,住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套房都绰绰有余。
原本想购买一个资产,现在变成了一个累赘。
这样的买房大坑不仅是在海景房上,位置不佳的商铺,无法脱手的小产权公寓,还有一些不良的学区房,都是会让中年人陷入囹圄的错误购房选择。
需要非常警惕,慎重考虑。
NO.3
买房对中年人的意义
前边讲了那么多,并不是阻止中年人买房,而是希望大家要合理评估负债水平、远离收益不佳的不良资产。
如果能够做出正确的购房决策,买房的确可以帮助中年人突破收入的天花板。
(点击图片进入海外购房交流群)
绝大部分人都无法避免中年危机,原因在于我们极度缺乏安全感,于是在年轻的时候,就拼命追求稳定。
不管是旱涝保收的体制内工作,还是天天996的互联网从业者,或者是做点小生意,开个便利店。
这些行为,能让我们用时间换来一份过得去的收入。但同时,也没有精力再去做别的事情。
毕竟大多数普通公务员最多混到小科长退休,开个24小时便利店最多可以将店面拓宽一点,多招聘两个收银员来轮夜班。收入的天花板非常有限。
这时候买房的意义,就是让我们的天花板发生一些变化。
一方面,房产能够将积蓄沉淀下来,至少不会被P2P、杀猪盘、炒原油螺纹钢之类的套路收割。
另一方面,优质的资产能够让我们的财富不被通胀稀释,也不至于跑输大势。
最重要的是,买房的过程非常简单,不需要消耗你大量的心力和时间,留给工作和家人的时间更多。
好的结果需要提前规划。当我们搞清这三个问题,再面对“中年危机”这样的焦虑,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那么心慌了。
天上不会掉馅饼,想投资肯定要综合考虑而不是一时兴起,希望大家都能谨慎起来,毕竟这年头钱难挣。有时候把眼光放远点,看看外头的世界也未必不是一条路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