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之前特地翻出了去年的新年感言,当时的中心思想叫做“走出舒适圈”。
然而今年我要推翻它。
所谓舒适圈不只是《Friends》里Chanlder和Joey躺在椅子吃薯片喝啤酒看电视,这太形而上了。很多时候舒适圈往往代表了一种状态,意为把喜欢和习惯做的事情一再重复。
这其实蛮微妙的。重复是坏事吗?谈恋爱和结婚不能接受日复一日就问题严重了;吃饭的时候喜欢固定点一个菜也是正面形象,不然《深夜厨房》根本拍不了这么多集。

所以成天讲要走出舒适圈,归根结底还是出于那熟悉的恐慌——时代变化太快了,尤其是职场。
去年这个时候我的文里还提到ofo,现在网易被裁掉的哪个员工都不知是否安好。年轻人不要洋洋得意,15岁的时候觉得25岁是中老年,等到了25会猛然发现35岁就在不远的前方。同样是十年的时间,感受完全不一样,就像骑着车从上坡不知不觉到了下坡,呲溜一声滑落得很干脆。

等那时候再往外走,狼狈程度可能等同于净身出户。而且还很委屈,又没做错什么事凭什么要这样分开……很多男人在这一刻才能体会到女人为何成天计较《婚姻法》和疑神疑鬼防小三,因为真的没什么保障。
但没事给自己找不痛快显然是违背人性的,好在还有折中的区域。瞎取个名字叫做“潜在舒适圈”,意思是基于舒适圈之上的缓冲区。
其实还蛮好理解的,很多情况下其实早就操作起来了。比如写字的人开始写公众号;有私家车的没事去跑个滴滴。精髓在于已经会做了某些事情,那就可以想想有没有什么新的打开方式。
或者还可以再进一步,琢磨琢磨有没有什么一直感兴趣的,或是别人曾经夸过的领域,加以开发也许能获得惊喜,起码能感受到愉悦。
这点我现在深有体会。曾经为了培养爱好付出很多半吊子的努力,买过吉他吹过单簧管结果都在积灰,想学调酒咣咣咣摇半天后意识到我压根就不喜欢喝酒;低筋高筋面粉黄油奶油试了一圈始终无法做出好吃的甜点,种死过多肉甚至仙人掌后断了插花的心。

但是手账没有停,想来可能跟从小喜欢出黑板报和买杂志有关系,哦还超级爱逛文具店。由此又开始想画画,虽然还是小学鸡的水平,但起码能给这个号配点自娱自乐的插图,希望明年这个时候可以有进步。包括现在学日语比当年学德语积极多了,后者现在只剩打招呼的能力……
坚持本身没有错,但坚持和静止是两回事。潜在舒适圈的“潜”字是潜力,有朝一日也许能变成新的可能性。
很佩服那些能180度转行的人,我反正是做不到的。要让我思考人生其他出路,整个思维模式应该是“因为我喜欢A——所以大概率也会喜欢B——或者至少不讨厌C吧”……此刻要是突然冒出来一个XYZ,肯定会疯狂摆手表示“不不不真的算了”。
总之就是苏格拉底那句振聋发聩的座右铭:人啊,要认识你自己。
点菜的时候可以随便,但考虑人生的时候还是有主见为好。当然这个问题一时半刻不会有答案,也许一辈子都没有板上钉钉的答案。重点在于始终在思考,算是新时代的自省方式。

最后还是要坚持。不管大环境怎么样,自己总归要坚持些什么,可以是大原则也可以是小事情;以及保有一种无来由却执着的信心。
关于这一点,我脑海中时常会想到一件往事。当年我的物理成绩非常不怎么样,卷子发下来都不好意思看老师,可物理老师(记得是个老头子)偏偏在教室里兜来兜去。
他在我桌边绕了一圈后走回讲台,然后带着浓重口音突然说了句,“同学们,请千万不要丧失信心。
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的力量一直在延续。可能是上年纪后语调中的笃定,以及看破不说破的体贴,让我记到现在。某些时刻真理就是以如此朴素的姿态存在,那把这句话也送给你们。
同学们,请千万不要丧失信心。
因为新的一年还有很多好事情在等着我们。
新年第一天就迎来了暴击:Netflix上《Friends》正式下架。昨天看到一半突然黑屏,接着变成了《You》第二季的预告。当时我正好看到Chandler要搬去跟Monica住,Rachel要搬走那集。几分钟前这两个女人还在相拥而哭,台词正好是“That's the end of an era”,“I KNOW!!!!”。
《Friends》是我的美剧舒适圈,所以正在思考要不要为此订个HBO……大概率是会的。
以及新一年不打算多立flag,什么多多更新的话不敢讲,但每个月的读书观影笔记一定不会少。感谢还在看这个号的人,你们让我坚持的事情多了一件,新年快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