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和医生合作公众号,请点击上方蓝字订阅

这年头,惊人的消息层出不穷啊。
最近一篇文章很吸引眼球,题目叫《中国科学家用疟疾治愈病危晚期癌症》,里面报道的是广州的陈小平教授的一个演讲。
慢着,中国的科学家难道在争当网红吗?几个月前,深圳的贺建奎就是激动得等不到在科研大会上公布结果,提前接受记者采访,把基因编辑婴儿昭之于天下。
现在,这个报道也类似,科学家通过一个公开讲座宣布了他们的发现。
朋友来问,真的吗?
我只能回答“不知道”。因为他就是做了个演讲,爆炸式地发布了新闻。既没有专业的描述和详细数据,也没有在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无法了解更多细节。
再说,医学上,治愈的定义一般是癌症消失五年而没有复发。文章中说的病人,看来观察最长的也就两年,根本谈不到”治愈“啊!
果然有的转贴文章下面有不少这两类评论,一是家里有癌症病人觉得有救了激动得热泪盈眶,二是大声赞赏陈教授应该得诺贝尔奖。
其实,2017年10月,陈的合作者钟南山已经向记者透露“疟原虫治疗晚期癌症获初步疗效”,在网上也热了一阵。
这项研究,听起来很让人振奋,但是也有不少疑惑。
1,比如其中的一张表格。
大家知道中国肺癌发病年龄高峰在50~65岁之间。
陈小平介绍说他们试验的病人是“任何其他方法都没有效”的,照理这批病人年龄会更大一点。但他的表格显示,第一批接受治疗的9位肺癌病人中,竟有四位(将近一半)才四十几岁,三位五十几岁。
是不是科研人员选择病人时特意挑了不少年轻的患者?那这样不能代表大多数癌症病人。五例治疗有效的病人里,其中一位反而自杀了,具体什么原因没有提。
2,再比如,陈教授的结果有没有经过专家审核?科学研究,自己团队觉得再惊艳的结论,也必须经过同行审核、在专业杂志上发表,以确定实验设计合理、方法得当、结果详实。
3,还有,怎么没有对照组?严格的临床试验通常都会有对照组。如果是早期试验倒也可以理解。只有两组病人随机分布、客观对比,才能真正证明新疗法比标准治疗更有效。
4,公众号的文章说“且病人还没有什么副作用”。哇!效果惊人居然还没什么副作用?医学上比较罕见。陈小平的演讲并没有提到这一点,是小编特意采访了陈教授?这点需要核实。

所以,中国科学家到底有没有用疟疾治愈了癌症?
没有。
这只是一项很初步的研究,需要更完善的实验、更长期的观察才能得出结论。
最后,推荐一篇好文,看看上海华山医院的徐文东教授是如何努力研究、精心改稿,终于在《新英格兰医学周刊》发表论文的。
文章有用吗?感谢支持!
前文导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