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亚洲鲤鱼让美国人招架不住,大闸蟹把德国搞到苦不堪言的。那我们来看看那些入侵中华家生物的下场吧,结果会惊掉你的下巴,请给人家留一个入侵者的尊严。
一: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

克氏原螯虾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是甲壳类中分布最广的外来入侵物种。
关于小龙虾的来源。一般认为是从鹰家的货船逃逸过来的,也有说是脚盆当成生物入侵武器扔过来的,不管是那一种,反正这玩意因为生命力极其顽强,加上食腐,所以没人吃它,于是导致了这玩意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横行霸道无人能治理————除了我大吃货帝国。
后面的事情就很简单啦,聪明的吃货发明了麻辣小龙虾这一菜肴,用重味掩盖了小龙虾本身的腥味。加上中华家的人早就练就了一身铁齿铜牙金刚石胃。区区污染,算个P!于是在全世界横行霸道的小龙虾就栽倒在吃货帝国的嘴下....
二:巴西龟

巴西龟是世界公认的生态杀手,已经被世界环境保护组织列为100多个最具破坏性的物种之一,多个国家已将其列为危险性外来入侵物种!
这个破玩意能蔓延开来主要是无良商贩觉得这东西繁殖力强好养活,于是用他代替了原来土生土长的乌龟卖给游客,然后一些善心发作的人拿去放生。所以在中华家迅速泛滥...

不过个人觉得,这玩意能泛滥是因为太小了没啥吃头....
等到数量多到一定的时候,一样是小龙虾的下场
三:牛蛙

跟小龙虾一样悲情的入侵者,因为恐怖的外表和生腥的味道让他在欧美一些国家横行霸道,但是进入大吃货帝国后.......聪明的厨师们用泡椒、辣椒、花椒这些东西轻易的化解了牛蛙肉的腥膻。
至于外表?吃货们表示切碎下国后管你以前长啥样,好吃就行。。
“啊啊啊啊啊,请让我保留一个入侵者的尊严死去吧”
四:福寿螺
1981年引入中国。其肉质细嫩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餐桌上的佳肴,由于含脂量低,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优质滋补品。
这个应该算不上入侵物种,毕竟在中国家里,一旦贴上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之类的标签,那等于“你已经死了”。不过与小龙虾和牛蛙相比,这货因为体内有大量寄生虫,加热不充分的话吃了会得病,所以还勉强能保留一点入侵者的尊严。
五:白玉蜗牛
原产于非洲东部,中华家似乎一直没有吃蜗牛的习惯!这么看起来的话这个家伙将在中华家里横行霸道了么?答案是,NO,虽然自己不吃,但是聪明的家伙发现老外似乎特别喜欢这玩意。
于是,蜗牛菜肴、蜗牛冻肉、蜗牛罐头、蜗牛糕点、蜗牛饮料、蜗牛**、蜗牛化妆品、蜗牛饲料、蜗牛酶、蜗牛醋蛋液、蜗牛酒。。。。可以换小钱钱有木有。。。
图片估计会让某些人反胃来着。。。
六:罗非鱼
罗非鱼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原产于非洲,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
其实这东东倒也真不算啥入侵物种。就是为了吃而引进的,而目前的的生存状态么。烤鱼馆里相对多一点。。。
七:野茼蒿

原产地热带非洲,中国分布于广东、香港、广西、江西、浙江等地。
嫩的时候味道不错..............然后你懂得!!
八:食人鲳

食人鲳也译做水虎鱼,并非指某一种特定的鱼,而是一个类群,包括近30个种。通常说的食人鲳,指该亚科中的肉食性红腹锯鲑脂鲤,该鱼体长 30厘米(不计尾鳍)。
因为这玩意需要在16度以上的水里才能存活,所以在中华家倒是很少,但是也不排除变异的可能。所以千万不要把这玩意放生啊!不过捏。
看到这段介绍大家应该就放心了“ 食人鲳的口感类似鲳鱼,鱼身比白鲳厚实,口感不像鲷鱼、石斑鱼那麼细致,但是较有嚼感,鱼腹肉最嫩,鱼皮胶质厚。”
之前在柳州有烤鱼摊悬赏1000元一条,然后一天被抓完了
九:缅甸蟒

这是一种大型无毒蛇类。性情很温和,很适合作为宠物饲养,可以轻易的长到4~6米长。
就这么一个战斗力为5的渣渣。跑到鹰家去后把鹰家当地的物种打的屁滚尿流。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据当局统计,有3万多条缅甸蟒蛇出没于沼泽地国家公园,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这种外来的蟒蛇天敌很少,而且当地许多濒临灭绝的动植物时常受到它们的侵害。
至于在中华家包括中国周边缅甸之类的国家么,这玩意属于濒危物种。
这个你懂的!
十:灰松鼠

是一种原生於美国东部及中西部的松鼠族,成为了英国的入侵物种,
入侵牛牛家的灰松鼠虽然没给当地人带来什么麻烦,但是把当地红松鼠搞得快灭绝了,牛牛政府不得已要求国民见到这个玩意就杀。但还是不能抑制其数量疯长。。。。
至于在中华家,虽然这东西肉少,但是毛皮和尾巴都能卖钱,所以已经开始人工养殖中。
十一:斑马贻贝

原产于黑海地区,而现在这种软体动物已经遍布英国、西欧、加拿大和美国。以浮游生物为食,由于繁殖很快可以影响整个水体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入侵鹰酱家的一个小东西,主要是附在船底、水下设施、河底等上面,造成损毁,夸张的时候某些地方甚至达到每平方米1万到2万个,严重挤占其他生物的活动空间。。
至于在中华家么,亲,你听说过一种叫淡菜的东西么。。。。
十二:飞机草

20世纪20年代作为香料植物引入泰国栽培,1934年在云南南部首次发现,飞机草高度达15cm或更高时,就能明显地影响其他草本植物的生长,还能使昆虫拒食。叶有毒,是叶斑病原的中间寄主。
有毒是吧?这玩意能使昆虫拒食?好东西啊,提炼一下这不就是上好的农药了么还纯天然无污染捏,于是就出现了下面这个新闻
“我们利用飞机草的初提物直接研制成的微乳剂,经室内试验证实该制剂对荔枝蒂蛀虫具有良好的产卵驱避作用,综合防治效果较为理想,为飞机草的综合利用和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该制剂目前正在申请专利。”小钱钱对咱们的诱惑力仅次于食物,木哈哈哈
好多标记为外来入侵物种的东西在网上一查,全是人工养殖相关的信息!壮哉我大吃货帝国。。。
下面列出一些失去尊严的入侵者。
獭狸(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然后就被吃掉了)、
麝鼠(虽然不能吃,但这玩意能分泌麝香,于是被切JJ了)、
鰕虎鱼(味道鲜美,下场不用我说)、
加拿大鹅(虽然是入侵物种,但是似乎是保护动物,原因么,大家都懂的)
基本上,动物很少有能成功入侵中国的。
澳大利亚弱爆了
澳大利亚原本是没有兔子的,殖民者在开发澳大利亚的初期,引进了欧洲的兔子:澳大利亚温暖的气候、丰富的牧草,为兔子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加上澳大利亚缺少兔子的天敌,兔子就开始以惊人的速度繁殖起来。
几年过后,在澳大利亚的草原上到处都可以找到野兔的踪迹。野兔的灾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庞大的数量消耗大量的牧草,另一方面野兔在草原上到处挖洞筑穴,毁坏了牧草的根,造成草场的大面积退化,并严重威胁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产值开始大幅度下降。澳大利亚政府紧急号召人们捕杀野兔,并出资制定奖励措施。人们开始用各种方法来对付野兔,如枪杀、投毒、设置陷阱等等。
但是由于野兔数目实在太多,繁殖又快,结果收效甚微。正当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发现有一种可以在野兔中间传播致命病毒的蚊子。此病毒只对野兔造成致命危害,而对其它动物影响较小。科学家开始在实验室中大量的培育繁殖这种携带有病毒的蚊子。在随后的几年里,由蚊子传播的病毒迅速蔓延至整个澳大利亚,野兔的数量才逐渐减少下来。
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科学家开始利用转基因技术改造病毒进行防治。科学家对黏液瘤病毒做遗传改造,并释放到野兔身上。若雌野兔感染了这种病毒,会产生抗自身卵子的抗体,可以损坏卵子并阻止受精,从而减少野兔的繁殖,最终达到减少野兔数量的目的。随后的几十年里,通过科学家不懈的努力,野兔的密度终于减少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如今,澳洲野兔虽被控制,但远未绝患。去打野兔还是被合法允许的。如果你没有持枪证,但有一手棍子功夫,照样可以收获丰盛,至少你汽车后备箱可以放满。
放到我大吃货帝国,哪用的着那么麻烦去研究什么基因病毒。。。才不管你神马同类相残呢,照吃不误
中华家的优良传统
这么多外来入侵物种,有没有发现一件很欢乐的事?那就是在国外被视为洪水猛兽的一些动物植物甚至昆虫到了种花家就变成了美食、饲料、绿肥等等等等,入侵者变成了被保护者,原因何在?
原因很简单,中华家是世界上最勤劳最聪明的民族,没有之一。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过的更好,所以当外国人看见毛毛虫吐丝结茧只觉得恶心的时候,我们发明了亮丽的丝绸;当外国人烧出陶器觉得就够用了的时候,我们改变了火温和泥土,做出了精美的瓷器;
当外国人将味道苦涩的生姜弃之敝履的时候,我们知道了这个东西可以替代昂贵的香料消除腥味;当外国人面对种种难以下咽的动物植物无可奈何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火的魔法”将其变成一道道美味佳肴;当外国人面对各种毒物敬而远之的时候,我们的老祖宗早就知道什么叫以毒攻毒;当外国人觉得麻烦将粪便到处乱丢的时候,中华家却将这些肮脏的东西收集起来变废为宝。
正是这样勤劳聪明的人民,才能创造出唯一一个延续数千年不曾断绝的中华文明。“吃货”,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这是一个民族顽强生命力的象征——我们的征途是吃遍星辰大海~~~~
上面说的都是被利(吃)用(掉)外来物种,但同样有很多给国家和环境造成严重损失,并且难以利用的入侵物种,希望看到的网友传发出去,让身边的人不要乱去放生,比如:放生鳄龟、眼镜蛇之类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