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缓缓君
首发 | 缓缓说
01
杨医生的死,真的太让人痛心了!
12月24日6时许,北京民航总医院急诊科杨文副主任医师在正常诊疗中,惨遭患者家属割喉。
现场视频我看了,行凶者手段残忍,恶意极深,看得我本能地感到头晕恶心。
因为实在太过残忍,这里就不放出来了。
用文字描述一下当时的场景:
行凶者悄悄地凑到杨医生身后,然后一只手摸出刀,一只手突然捂住杨医生的嘴巴,然后往她脖子上抹了过去。
坐在旁边的护士一开始有点吓傻了,反应过来之后很本能地往外跑,之后边上另一名工作人员上前阻止,但根本拉不住凶手。
凶手一直在对杨医生进行捅刺!
12月25日0时50分,杨医生经抢救无效去世。
一位参与救援的前同事发了下面这条朋友圈。
凶手不仅砍断了杨医生的气管、食管、颈动脉,甚至连颈椎骨都要被砍断了,真的是丧心病狂!
为什么下手如此之狠?
民航总医院急诊科一位医生对前因后果做出如下描述:
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宣传司新闻网络处副处长成义明确表示,这不是医患纠纷问题,而是一起非常严重的刑事犯罪!
昨天晚上,@央视新闻 发微博称,犯罪嫌疑人孙文斌,以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批准逮捕。
微博下方点赞最高的评论只有三个字:请死刑!
02
这两天收到了很多关于这件事的留言。
有学医的读者说,因为这起惨剧,大家都有了心理阴影,身边好多同学都萌生了退学的想法。
有的实习医生表示,自己陷入了迷茫,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还有坚持在医疗事业岗位上的医生,希望我能为医务人员说几句公道话。
类似于的留言还有很多很多,看得很让人心酸。
医生这个岗位,对理论和实践经验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培养周期特别长。
这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的投入,才能慢慢获得合理回报的职业。
如果连自己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优秀的人越来越不愿意去当医生,医疗人员的缺口变得越来越大,然后从业门槛被迫越降越低,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这不是危言耸听。
早在2017年的时候,我就专门写过《这个问题不解决,二十年后我们将老无所医》。
当时我引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列举的数据:
“欧美平均一万人拥有30-49位医生,古巴64位,中国只有14.6位;我们做的一个调研发现,现在医学学生招生也困难,去年河北兽医招生分数比医学生分数高出125分。”
宁做兽医,不进病房,各大高校医学院的录取分数越来越低。
你可以想象的到,等你将来生病的时候,给你看病的医生是什么水平了吗?
所以,千万不要对医护人员的遭遇抱以冷漠,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如果公众真的让医护人员伤透了心,导致看病越来越难,到时候吃苦的还是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
这里我想借助《人间世》这部纪录片,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和医生这个职业。
03
过去,电视屏幕里关于医生的纪录片和影视剧里,总是有一个固定的套路:
  1. 病人命悬一线
  2. 接诊后发现比预期的还危险
  3. 专家会诊,决定放手一搏
  4.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手术,病人转危为安
  5. 医生妙手回春,家属感恩戴德
这样的案例,为医生歌功颂德,可是赞颂地久了,就造成了公众对现代医学的认知偏差。
人们的潜意识里,以为医学已无所不能,这给医患关系埋下了隐患:医生被捧得有多高,救治失败后的失望就有多深。
《人间世》是一部聚焦医疗关系的纪录片,医院现场实地拍摄,历时2年完成,豆瓣评分9.6。
这部纪录片给了我们一个视角,去重新审视生命、疾病和医学。
纪录片的一开场,就呈现了3个救治失败的案例。
  • 一个年轻人早就有心脏问题,因为忙于打拼没及时做手术,在一次肠胃炎后,引发了心脏感染,拉肚子两周后才住院,可是已经晚了,急性心衰,没能抢救过来。
  • 一个24岁的小伙子,庆祝生日的那天吃了变质的海鲜,导致多个脏器衰竭,抢救无效。
  • 一个有先天性马凡综合征的患者,如果不做手术,大动脉随时会撕裂导致死亡。冒险做了特大手术,几乎把全身的主动脉都换成了人造血管,还是没能挺过手术后的第二天。
这3个失败的案例都发生在上海瑞金医院——全国最好的医院之一。
这里的医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他们拼尽全力,却依然无能为力。
生命有时很脆弱,仅仅是吃坏了海鲜就有可能会丧命。
医学是挽救人类生命的最后屏障,可这道屏障依旧千疮百孔。
有太多的疑难杂症至今都查不出致病的原因,有太多的医疗手段伴随着极高的风险,治疗能不能成功和患者的体质差异有关,但更受限于现代医学的局限性。
医生是一种怎样的职业?
妙手回春,悬壶济世,然后被人感恩戴德,为世人所称颂?
并不是。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纪录片中反复强调的这句话。
在3个救治失败的案例中,有一些细节让人印象深刻。
那个24岁年轻人,因海鲜中毒导致下消化道大量出血,医生决定为他做血液净化,以排掉身体内的毒素,但是因为就医太晚,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在凝血功能已经很差的情况下,血液净化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急诊科主任毛恩强医生说:
“我现在看不了那么远,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孩子只有24岁,我只能尽最大的努力,为孩子争取一线希望。”
治疗时需要大量的血液,临时调配来的血袋很凉,血液加温器又来不及调配,医生们就轮流用双手、胸口、腋下来把血袋暖到常温。
患者迎来了第一个好消息,血液净化后氧饱和度上来了,病情有了一丝好转,这给治疗带来了希望。
就在患者的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后,医生最担心的的情况发生了,患者的上消化道出现了应激性溃疡,瞬间出血1000毫升。
还要输血,可上海血液中心只同意给2个单位的血液,毛恩强医生以恳求的语气说:
“你再给我4个单位好不好?对对对,没办法了啊兄弟,24岁啊,24岁。”

从早上7点,到夜里11点,所有医疗措施都毫无保留地给患者用上了,可还是没能挽救这条年轻的生命。
有时候,医生拼到了机会,却还是闯不过最后那一关。
救死扶伤,医生的心理压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抢救失败后,毛医生脱下手术服离开:
“从医生角度来说,即使冒着很大的风险,总归想能够做点什么事情,体现你的价值存在。很多医生就是为了这个感觉(成就感)在干活。这次很可惜,我们没有能成功。”
参与抢救的另一位医生对着镜头说:
“我们还是希望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能够活过来,但是有时候,你没得选择啊。”
叹气、哽咽,最后只在镜头前留下一个落寞的背影。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对医生这个职业最好的注脚。
医生最困难的不是面对那些失败。最困难的是,面对这些失败带来的种种挫折,却不丢失最初的那份热情。
心脏外科的主任赵强,在第一例先天性马凡综合征患者的手术失败后,又有一位患者来求医。
答应还是不答应?
手术同样可能会失败,而接连的失败甚至会影响赵强做医生的声望,但他没有拒绝这家人。
“作为一家三甲医院心脏外科的主任,他也许是最后几位能够有力挑战这场手术的人了。”
12小时,31块纱布,22根血管缝线……第二位患者的手术成功了。
其实,虽然救治有时候会失败,但更多的人活了下来。
2015年,瑞金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病人1803人,70%为为重病人,死亡率为1.5%。急诊室收治病人7412人,死亡474人;急诊抢救室入院人数266人,231人抢救成功。
只是,纪录片为什么要这么拍?
为什么要突出那些失败的案例?
因为想告诉公众——医学具有局限性。
就像赵强主任对着镜头说的那一句:
“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让大家知道,每个人病人,医生都会倾尽全力去救治,但也要理解,总有一些医学尚未达到的地方。”
很多时候,医患纠纷起源于不切实际的期待。
有些家属似乎认为,只要把病人送到了医院,只要自己出了治疗费,医院就好像欠了他们家的一样,就必须把病人治好。
这是对医学的误解。
哪怕有钱、有名望如乔布斯,哪怕接受了美国最顶级的医疗资源,最终还是输给了病魔(胰岛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享年56岁。
(乔布斯后来已经非常消瘦了)
医学具有局限性,病人的身体素质也有个体差异,医生只是在医学范围内去尝试救治,但无法保证结果。
希望每一位病人以及病人的家属,都能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不要仅仅因为对结果不满意就去闹,去伤害医生。
这种行为,既蠢又恶!
04
《人间世》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纪录片,因为真实呈现了生与死,呈现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呈现了医学的困境和医生的坚持,但这部纪录片也遮蔽了医患矛盾的另一个根本性问题——中国的医疗资源严重不足。
制片人秦博在瑞金医院蹲守的近2年时间里,惊异地发现,从2016年7月4日到10日,仅内分泌科4间诊室就接诊3692人,这意味着每个诊室平均每天要接诊131人,而每个诊室上午和下午都只有一位医生。
医生平均分配给每位患者的时间能有多少?
5分钟不到。
看病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医疗资源的极度稀缺,而医疗资源稀缺导致的另一个问题是医生和病人的情绪冲突。
从病人的角度,不远万里来到医院,结果5分钟不到就被打发走了,有时还会遭遇医生的冷言冷语。
从医生的角度,人都是有忍耐力的极限的,接诊人数的过多,身心俱疲,有时难免失去耐心
这就很容易导致矛盾的发生。
能不能换一种方式,即降低医生每天的接诊数量,让医生给每一位患者多一点的时间去诊断,去救治?
可以是可以,但弊端就是要每个病人要等待的时间将极大地延长。
我们不妨来来看看加拿大的案例。
今年4月,有一位33岁的加拿大女患者玛丽莲在社交媒体上发视频哭诉:
三年前,她觉得自己身体有异常,就预约了家庭医生。
但因为排队预约的人太多,她一直等了两年才见到了医生,然后去做检查,被诊断为3期癌症。
如果能够早一点看上医生,病情绝不至于被拖到癌症晚期。
之后她做了30次盆骨放射性治疗,代价是终身不育,并且提前进入更年期。
其实中间有好几次她等不及了,跑到急诊去求助,但一次又一次被赶了出来。
今年1月,情绪崩溃的她去预约精神科医生,结果被告知要半年多后才能见到医生。
她在视频中哭着控诉新斯科舍省的医疗体系。
这样的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新斯科舍省。
有加拿大媒体做过统计,各省病人预约看病的平均等待期从10几周到40几周(注意,是“周”,不是“天”)不等。
当医疗资源不足的时候,加拿大并没有让医生每天超负荷接诊病人,而是让病人排队。
虽然这样医生有足够的时间给每一位病人进行耐心地诊断和治疗,但代价是病人的等待时间极长,等你见到了医生,可能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期。
当然,这是针对免费的公立医疗资源而言的,富人可以去私立医院享受到及时的、更好的医疗资源,但代价是价格昂贵,普通人根本去不起私立医院。
而中国是人口大国,如果采用加拿大这种模式,普通人看病要排队等待的时间可想而知。
中国的现行医疗模式,无疑是更适合中国的国情。
但代价是医生的超负荷劳动,以及每位病人能分配到的医生的时间可能只有短短5分钟。
这是由医疗资源紧张造成的。
只能说,相互理解吧。
如果不能相互理解,甚至还要用暴力伤透医护人员的心,医疗资源的缺口只会越来越大,到时候看病难的问题也会越来越严重。
你我,都会遭殃。
05
恶性伤医事件屡禁不止的另一个原因,我觉得是因为作恶没有付出足够高昂的代价。
2014年,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生一起暴力伤医事件。一名肺癌并多发转移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参与抢救的值班女医生和怀孕5个半月的值班护士被团团围住,患者家属逼她们下跪,并实施暴力殴打。医生王雅颅脑损伤,护士谭小飞晚期先兆流产。
2015年,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刘医生因制止患者插队,左眼球被插队者打裂。
2016年,山西长治一女医生因拒绝家属“按百度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被刺9刀,导致心脏破裂。
2017年,江苏人民医院肝胆科主任、长江学者孙倍成因批评黄牛代人挂号牟利,怀恨在心的黄牛多次踩点后将孙医生反锁在办公室,捂嘴殴打,然后拿刀捅。
2017年,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超声科主任经翔被曾诊治的一肝癌患者砍伤,导致颈静脉破裂,耳朵呈粉碎状。
2018年,南昌大学二附院一患者检查出艾滋病阳性,遂持刀捅伤抽血护士。
……
这些伤医事件的行凶者,后来被怎么处理了?
不知道。
至少并没有引发舆论的大规模关注。
这就缺乏对潜在伤医分子和犯罪行为的威慑。
甚至还有满身戾气的网民叫嚣:
“医生多的是,死就死吧,该,再吐口痰。”
(出自经翔医生的案子)
这么脑残的留言居然有5000多人点赞?!
这让我想到了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的一段话:
“这一年我没有毕业,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俄日战争片)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不是一件紧要的事情,凡是愚若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鲁迅先生说的没错,光靠学医救不了中国人,得先治治那些脑残才行!
06
这次的事件,还有一个让我比较在意的传言。
据说凶手行凶后,那位95岁的老太太被转到了更好的医院,接受严密的照料。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那你让那些守规则的人怎么想?
要知道医疗资源已经极为紧张了,不守规则,甚至是犯下严重罪行的那一方如果能够获得更多更好的医疗资源,那对守规则的人而言,真的公平吗?
难道为了息事宁人就可以肆意损害老实人的利益吗?
这难道不是在鼓励大家都跑出来闹吗?
我希望这不是真的。
如果是,那真的太扯了!
最后,对于行凶者,考虑到他作案手段极为残忍,恶意极深,我相信法院大概率会依法判处其死刑。
等结果下来了,希望新闻联播、各大卫视循环播放、反复报道,让那些潜在的医闹分子和犯罪分子明白:
不要作恶,作恶是要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的!
这也是给所有依然坚守在医疗事业岗位上的医护人员们的一点安慰。
别让他们的热血变凉,别让他们在战战兢兢中坚守岗位。
让医护人员能够安全地、有尊严地工作,保护的是不仅仅是医护人员,更是在保护我们有限的医疗资源。
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P.s
学学澳大利亚吧。谁要是对医护人员行使暴力,最高将会有14年的时间在牢里反思这件事。
缓缓君:985高校工科男,时代华语图书签约作者。有一些故事,也有一些观点;有一点理性,也有一点温度,已出版《我就喜欢这样的你》。公众号:缓缓说(huanhuanshuo520)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