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符琼尹、江宇琦
夸冯小刚,是有风险的——对于一个影评人,一个想登堂入室赢得权威首肯的影评人。”这是影评人周黎明写在《我所理解的冯小刚》开头的话。
在他看来,影评人夸费里尼、伯格曼、姜文、贾樟柯这样的名导是毫无风险的,而夸近年来受争议颇多的张艺谋、陈凯歌,只要加上一句“早年的作品”,也“依然可以散发出浑身的精英气息”。可唯独在夸冯小刚的时候,特别不容易受到专家、精英的待见,要么太俗没主见、要么就是收了钱——尽管从许多维度上看,冯小刚都是国内最成功的、最具观众缘的导演之一。
商业化得太早、太成功,似乎是冯小刚“俗”的源头。1997年凭《甲方乙方》打响了内地贺岁档,此后制霸贺岁档十多年,在观众们还不爱进电影院的年代,冯小刚自诩是把观众们请回了电影院;1999年,他将“中国银行”植入到了自己的电影中,开启了国产电影广告植入的先河,可广告植入到了2010年还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存在;而和华谊兄弟绑定得紧密、华谊上市时据传套现2亿多,更是成了一种“原罪”……
冯小刚与华谊高层、马云的合照
就在和市场、资本走得够近的同时,冯小刚丝毫不避讳谈钱、不遮掩对电影票房的关注,又成为了他“俗”的“铁证”。他曾经告诉媒体:“有票房的电影未必真的是特别好的电影,但是没有票房的电影一定不是好电影,因为你不能侮辱观众的智商。
如此“俗”的冯小刚,偏偏在大众面前还是个暴脾气。2010年前,“小钢炮”酷爱怼记者、怼同行,每次电影上映前总要说些对自己电影票房预测的“大话”;2010年后,创立个人微博并把微博作为“冯通社”,维持着至少两天一次的频率更新着,依旧是怼天怼地怼空气。为此冯小刚没少落人话柄,也更是加深了一些人对他的种种刻板印象——冯小刚这人,该骂!
2004年,冯小刚在接受采访时公然说某周刊记者“找抽”
可就是这么个暴脾气的“俗”人,最近却罕见地拍了部特别“不冯小刚”的电影。单从故事本身来看,任谁也不会想到《只有芸知道》这么柔和的文艺片,会出自冯小刚之手;而和这种反差相对应的,则是影片上映5天,仅获得不到9000万票房,二十年来冯小刚第一次在票房上“输”得这么惨。
“输”不是没理由的,因为相较于早期的冯氏喜剧,《只有芸知道》不仅风格大变,更重要的是这是部很个人向的影片。这就导致了影片口碑的极端分化,走进故事的人会不胜唏嘘、感慨岁月无常,而没能走进这种感情的观众便会觉得有些过于平庸——6.5分的豆瓣评分,便是最好的证明。
 《只有芸知道》
这一点,冯小刚想必也是早有预料。“现在有很多年轻导演非常棒,他们也会在各个档期里成为主力军,他们年轻,有活力,就负责猛烈、热闹,我们这个年龄的导演负责温馨”在毒眸(微信ID:youhaoxifilm)参加的某次活动上,冯小刚曾如此解释他拍这部电影的理由。“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觉得舒服的那些事要做,我快62岁了,再往后就奔70去了,现在非常想拍一些很美好的,对我的内心也有营养的电影。
一时之间,冯小刚的形象变得“模糊”起来。
冯小刚“挨骂”史
冯小刚在公共语境下挨骂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他的成名作《甲方乙方》。1997年,在内地电影市场一片萧条的情况下,《甲方乙方》平地一声惊雷,以600万的成本斩获了3600万票房,在社会范围内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可该片在学界、影评界得到认可却相对有限,还常常被当做批判的对象。
《甲方乙方》挨骂,主要是因为其表现形式和内核,都与当时业内的主流标准相左。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曾对媒体表示:“1993年、1994年的时候,评论家的目光还集中在《蓝风筝》、《霸王别姬》上。90年代初的艺术评论,承袭的是80年代思想解放后艺术要传递艺术家的思考。”在这样的行业思潮下,《甲方乙方》一经问世就被贴上了“小品合集”的标签,遭到不少批判。
《甲方乙方》剧照
但此前拍戏接连受挫的冯小刚,并没有因批评而止步,反倒是抓住机会将冯氏喜剧的招牌越做越大。“贺岁三部曲”的后两部《不见不散》与《没完没了》,在1998年和1999年上映后,分别收获了4100万和3500万票房。虽然在拍《没完没了》的时候,冯小刚和葛优都极其痛苦,一度有过放弃的想法,但迫于种种压力,冯小刚还是咬牙完成了这部作品,也就此坐稳了“内地贺岁喜剧第一人”的位置。
然而树大招风,随着冯小刚名气越来越大、作品影响力越来越广,他所受到的业内争议也越来越多,甚至就连一些曾经支持他、认可他的学者也开始改变立场、对他提出批评。在很多喜欢冯小刚作品的观众看来,《大腕》和《手机》是其极具代表性与批判、预言色彩的两部电影,但著名电影学者戴锦华却认为表示,从《大腕》开始冯小刚就在做各种层面的妥协和屈服。
《大腕》
戴锦华认为,由于《大腕》拿了哥伦比亚公司的投资,所以背离了“市民喜剧”,而《手机》则更是一个“超级广告”。“从《大腕》到《手机》,你会看到资金或者资本的力量,是怎么改变一个所谓艺术家的创作轨迹的……冯小刚在耗费观众对他的信任、期待、喜爱。”
也正是在拍《手机》的时候,外界对于冯小刚的批评,从单纯的内容创作开始延伸到个人。
由于人物原型风波(点此阅读:崔永元的翅膀,2004年崔永元曾就《手机》中严守一一角公开喊话“冯小刚,做人要厚道”,认为冯小刚“特别热衷于炒作,比方说他不久前郑重其事素衣素服,出现在吊唁梅艳芳的行列当中,但我实在不明白他的出现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同时他还表示,“希望冯小刚以后蘸着口水数钱的时候,还是应当想一想自己父母还有孩子,追问一下自己的基本良知”。
《手机》剧照
从那以后,冯小刚便开始被频繁贴上“过于精明”、“擅长炒作”的标签。2005年,冯小刚“转型之作”《夜宴》正式启动,不过坊间流传的主演却几度更换。这些细节被很多媒体所捕捉,某省级媒体甚至在一篇评论里声讨:“电影没出来,人民看不到,靠炒作搭建‘空中楼阁’有什么意思?”
但批评归批评,那些年里冯小刚作品依旧是市场上最卖座的存在。特别是2007年上映的《集结号》,不仅以2.5亿的成绩成为了当年的华语片冠军,最后还在金鸡奖、金像奖、金马奖上都各有斩获,成了当之无愧的年度大赢家。而冯小刚也在日后回忆称,差不多是在那个时候开始,他已经把钱赚足了,即便“不拍戏也能过体面的日子了”。
《集结号》
“不拍戏也能体面生活”的冯小刚,自此便变得“放肆”。一方面,他在创作当中开始加入了更多私人的情感、个人表达,不再拘泥于单纯的商业表达;另一方面,对于外界、行业的种种声音和现象,他也更愿意发声,并且在发言上也更加肆无忌惮。
在《集结号》的发布会上,他抨击中国编剧“一开始写剧本,那么鲜活的语言就都没了……中国电影百分之九十不说人话”;2009年称“国外的发行商都是骗子”,而后又说称娱乐圈是“婊子的行业”;在《唐山大地震》发布会上,他则放下豪言“我什么都能拍,拍什么都有票房,这一点上谁的票房能比过我?我特别独孤求败”,不被《唐山大地震》打动的人“是混蛋”……
《唐山大地震》
冯小刚的这些张扬,自然常常引发外界的不满。2010年,演员孙海英就曾在痛批文艺界浮躁之风盛行时激动地说道:“冯小刚他装什么洋蒜——当然了,他不是艺术片导演,是导娱乐片的,而中国已经是娱乐片的沙漠了!”
而就在这一过程中,冯小刚的作品慢慢开始和市场间出现了“分化”。
《一九四二》上映前,冯小刚发了一条微博:“我为此赌上之前12部影片积累的人气,我相信我对观众的判断。我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即使输得精光也无憾。”可这部投资高达2亿的电影最终只收获了3.6亿票房,而同期的徐峥电影处女作《泰囧》是一部小成本电影,却拿下了创历史的12亿票房。
《一九四二》
为了不欠人人情、出于对资方的愧疚,冯小刚转头又拍了《私人订制》。这部影片虽然卖了7.1亿,可却为他招来了无数骂声与两个金扫帚奖。对于批评,冯小刚也不客气,直接就回应:“那帮傻冒影评人连这都看不出,当什么影评人!别丢人了!有一帮人、尤其什么豆瓣上的,都些大尾巴狼,假装懂电影,狗屁!还在那还说什么他的镜头蒙太奇,你们知道什么是蒙太奇呀?”
针对《私人订制》,冯小刚于12月29日连发四条微博
自此,原本就在学界“不讨喜”的冯小刚,“彻底”站到公众舆论的“对立面”上。而这种情绪的加剧,也给冯小刚带来了更多偏负面的影响——此后口碑、票房都不理想的《我不是潘金莲》,在上映时遭遇了排片风波,结果很多矛头都反过来指向了冯小刚,某些同行也揶揄他说应该知足。
2017年的《芳华》虽然成功逆袭,可是冯小刚依然“不受待见”。影评人独孤岛主曾表示,在坦承自己第二遍看《芳华》时,每一段煽情点都热泪盈眶的事实后,“引发了朋友们的各种慰问和出口成章的玩笑”。而他在夸奖《芳华》前,也要解释一下被打动是因为“那日在连续多日跋山涉水进城看片之后,消化功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紊乱”。
《芳华》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舆论“逢冯必骂”的档口,《手机2》又掀起了新的浪潮,连带着整个内地文娱行业都掀起了大风暴。在这一过程中,冯小刚屡次因为“潜逃海外”等谣言而受到攻击,似乎“坐实”了此前外界对于他的诸多印象。虽然风暴席卷到后来,大家关注的都是阴阳合同、娱乐圈缴税、霍尔果斯大撤退,可是《手机2》还是在悄无声息中消失在了大众视野里。
与此同时,冯小刚本人也变得越来越沉默。
去年夏天,有人在网上散播冯小刚被通缉的消息,事后证明是谣言。冯小刚在微博上截图转发了辟谣的微博,并回了一句“这年头能承认自己错了就是好人了”。自那之后,冯小刚发微博的频率就越来越低,2018年冬至发了他和徐帆吃饺子的微博后,就几乎一年没有发过微博,也很少在大众面前发声了。
冯小刚的盔甲与“妥贴”
也正是在这“沉默”中,人们有了重新去审视冯小刚的机会。
你跟一个人认识,他没名的时候跟他认识,与他出了名以后再跟他认识,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我认识冯小刚没王朔那么早,但算起来大概有二十五年了。”这是马未都在长文《我所认识的冯小刚》里写到冯小刚时,给到他的一个评价。
“没名的时候”的冯小刚是什么样的?马未都和冯小刚相识于《编辑部的故事》,他回忆称:“这人特别会说话,一见我们立刻自来熟。我说这人是谁啊,王朔说画布景的。冯小刚来的时候,身份是北京电视剧制作中心美工。但这人绝顶聪明,东西不须多听,听几句马上就明白你要干什么。
 《编辑部的故事》中的冯小刚
聪明且会说话的冯小刚,私下里表现出的更多不是锐利,相反是种柔和。有次冯小刚邀请马未都来参加家宴,马未都犯了中国人送礼的大忌,买了根拐杖当礼物。结果冯小刚顺势自嘲道:“你怎么知道我快使上这个东西了?”马未都这才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情:“他就有自嘲精神……回想起来,和他相处时有过很多尴尬的局面,都是他用自我解嘲把事情化解过去了。”
由此可见,冯小刚私底下并不像他所呈现给大众的那般,有些“玩世不恭”,相反还有极大的反差——而这种反差的背后,正是冯小刚的一种自我“伪装”和“包裹”。
前新影联的副总经理高军曾对媒体说,内地贺岁片的时代由冯小刚开启,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让)已经成名的张艺谋、陈凯歌(拍贺岁片)?不可能,因为你的市场理念强加给他们是不可能的。而加给冯小刚当时是可以的。凯歌也好,张艺谋也好,都是科班出身,而且凯歌还是世家,所以他们有一种电影贵族的优越感。小刚没有,小刚在当年反而是有一些自卑感的。”
1980年的张述(《只有芸知道》男主原型)与冯小刚
“自卑感”的来源,或许和冯小刚的出身有关。
冯小刚是同代的大导演中,少有的非科班出身,同时也没什么过硬的背景。在戴锦华看来,这也就意味着“他是从这个行内滚出来的,就是一路摸爬滚打做过各种各样的行当”。2010年,《三联生活周刊》曾这样总结冯小刚:“在冯小刚身上,有中国平民阶层的一切特点:既重感情,讲义气,追求机会公平,也有着实用和精明的处世态度。
由于没背景、非科班,因此冯小刚在刚入行的时候过得特别不顺遂,为了获得机会就得常常跟在京圈里的大院子弟后面。坊间有说法称,冯小刚在认识王朔不久后就成了他的“小跟班”,他一口一个“王老师”叫着,十分谦虚且谨慎。
冯小刚的旧识、大院子弟叶京曾在采访时,认可过这种说法:“我戏里(《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冯裤子,动不动就哭,这个细节就来自冯小刚。我认识的冯小刚渴望成功,做梦都想出名,为了成功,什么架子都能放下来,他很会做人。多少次他都在王朔面前痛哭,光在我面前就有好几次。”
叶京还曾在采访中透露,《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的冯裤子演员外型也是根据冯小刚来找的
靠着谦虚、好学和聪明,冯小刚最终通过《编辑部的故事》成了名,但此后的职业生涯依旧不顺遂。因为内容过于现实与震撼,1997年之前冯小刚参与制作的三部作品《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月亮背面》《我是你爸爸》接连被总局“枪毙”,数千万的投资随之打了水漂,更让他成了叫投资人们望而却步的“投资黑洞”。
在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里,冯小刚曾经写过,当初为了给片子争取过审的机会,他请人吃饭时曾这样给人拍马屁:“您是谁啊,您是站天安门城楼上,看看北京城这边说这边灯太多有点晃眼,这边的灯就都要立刻给灭了。”冯小刚承认,自己是一个“什么都肯做的人”。
孟广美在《圆桌派》中讲述冯小刚在投资人前的低姿态
这也就不难理解,当贺岁片这样一种在当时的环境里,看似“不够体面”的内容摆在冯小刚面前时,他为何会格外珍重。也是在自传里,冯小刚曾经很夸张地纪录过《甲方乙方》过审时自己的心情:“喝酒!哥哥的剧本通过了!谁再说电影局不好我跟谁急!”
这些隐忍、让步、变通与妥协,使得冯小刚能够在很多同年代的导演,逐渐因无法被市场接受而淡出大众视野的时候,反倒一步步由一个美工成长为中国最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导演。但这也意味着,他必须像时刻承受妥协所带来的挣扎——而这也成了他最初挨骂的缘由。
“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我的创作是穿着盔甲,戴着面具的:嬉皮笑脸、嬉笑怒骂、讽刺挖苦,羞于表现深沉,羞于赞美,羞于一切肉麻的表达,怕观众起鸡皮疙瘩,怕被臊。”在接受Sir电影专访时,冯小刚直言,自认为穿上这样的盔甲就会觉得自己“刀枪不入”。“当然,也是因为被物欲、商业化等等外在的东西给冲击的,很多美好被贱卖了,被利用了,泛滥、廉价了。”
冯小刚曾说自己和《老炮儿》中六爷有点像,和时代都有些格格不入
一面在被包裹、在妥协,但另一面冯小刚又特别希望能够去证明自己。面对外界对于他过于商业化的评价时,他自己也说“一个人不能变成一个盈利的机器,贺岁片、喜剧好,你就没完没了拍这个”;后来拍《夜宴》,则是因为他觉得“很多人都说,冯小刚只能拍喜剧,别的电影都不行。我必须拍一个试试,来证明自己”;《集结号》后,他曾说:“2007年,我拍了《集结号》,从那儿开始我的创作转身了。”
往后的冯小刚作品,的确囊括了更多自我与温情的一面——例如《非诚勿扰》里,邬桑的高歌与哭泣。但同时他也开始遭到更多非议,并且从这一时期起,冯小刚和外界舆论直接交锋的频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地通过言论去反击批评,这也构成了他挨骂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非诚勿扰》的邬桑
但换个角度来思考,这或许是刚刚尝试脱下盔甲的他,选择的另一种自我保护。日后冯小刚自己也多次表示,曾经十分想要改变外界对自己的看法。
这种既想要追求自我,但同时又不希望“不被认可”的矛盾心态,直到《私人订制》的全网恶评与《我不是潘金莲》的票房失利后,才慢慢消解。“(我在思考当我)能够掌握一些资源,一些话语权之后,是不是还应该拍一些在我心里可能认为更有价值的东西。”冯小刚在《我不是潘金莲》上映后曾说,“现在票房前十名,二十名,都不是我,所以我觉得我倒反而一身轻松。”
《芳华》是冯小刚真正意义上卸下包袱或者悦纳自我的一部作品。业内曾有种说法,冯小刚的“思想和语言轮廓都来自王朔”,之前的许多作品,他也都一直在拍其他作家的故事。但在《芳华》当中,他罕见地以自己的情感体悟为出发点,创作了一部电影。冯小刚说,这部电影让他摘掉了“面具”。
冯小刚感慨,他已经很难迎合当下的观众了,所以他更想拍能给他带来更大乐趣的电影,拍一部年轻人们可以带父母到电影院里去看的电影。“他们看完这个电影可能会回到家里头,大家吃饭的时候,你会觉得父母可能突然变得想说话,想表达了。”
这种创作的状态延续到了《只有芸知道》,或者说在这部电影上又更近了一步。在毒眸参加的点映活动上,冯小刚曾说起一句印象深刻的评论——这部电影如同“棉毛裤掖进了袜子里那般妥贴”,冯小刚在现场又咂摸了好几遍,这个“妥贴”似乎甚得他意。因为他觉得,是《只有芸知道》让他脱掉了自己的铠甲。
冯小刚微博也转发了该观众的微博
有意思的是,《只有芸知道》虽然票房不算突出、口碑也很两极,但这反倒是多年来冯小刚新片上映后,他本人受到非议最少的一次。无论影片本身如何,很多人都认为从片子里看到了一个更叫人感到舒服的冯小刚——这并不是来自于他任何一副盔甲,而是卸甲后“顺心而为”的自己。
冯小刚在微博里写道:在芳华里我摘掉了面具,在只有芸知道里我脱掉了铠甲
“我觉得想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是非常徒劳的一件事,你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吧。做这件事你愉快不愉快?如果你愉快你就做,如果做这件事给你带来的全是不愉快,你何必做它?”在接受Sir电影采访的时候,冯小刚好几次提到了“内心”、“舒服”。
也许有时候,“妥贴”真的比什么都重要。
参考资料:
《我把青春献给你》 来源:冯小刚
《我所理解的冯小刚》 来源:周黎明
《冯小刚做不到自我》 来源:sir电影

《我所认识的冯小刚》 来源:马未都
《一棵叫做冯小刚的树》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