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风景更美好     比旅行更宽广  
关注灵魂   才是真正的方向
那光是真光
每年12月,人们看到闪烁的彩灯和缤纷的礼物,听到欢快悦耳的歌声,仿佛这些是节日的主题。圣诞节,是关于一个难以置信的因爱而生的故事,从至高而降卑,从富足到贫穷,也因为这份爱,后来激励了更多的人去延续这个故事,延续到了中国。关于这些人,关于他们所做的,是一份永远无法完整收录的感动……
教会的育婴室。主要收留弃婴,以中国人不要的残疾和女孩居多。
圣母院仁慈堂修女与孤儿们的合影。
在传教士的住处,中国儿童与西方儿童的合影(四川)。
厦门的中国女信徒:1895年,英国基督教长老会女传教士礼荷莲(Lilias Graham)从泉州再次来到厦门,那时厦门的基督教会已有较大发展,建筑扩充信徒增多,这是她在厦门岛内所接触到的基督教中国女信徒。
1895年,英国基督教长老会女传教士礼荷莲(Lilias Graham)从泉州再次来到厦门。那时,开放的厦门信奉基督教的中国人已经逐渐增多。为达到传教目的,教会也入乡随俗,不但采用一种称为罗马字标音的闽南白话文进行布道,还接纳培养本地人当牧师,这是她为厦门一个中国牧师家庭拍摄的合影。在当时,享受照相术大概是一种身份待遇,看图左小伙子的神气劲和图右小男孩穿着崭新的衣裳,就能了解这家子是多么重视这次合影,或许这位牧师还有后人生活在厦门。
女传教士与中国信徒同坐独轮车。
施洗
传教士在给中国儿童上音乐课。

从照片上可见有很多盲人儿童,不知道是否是因为残疾被自己父母抛弃而被教会抚养的儿童。
入乡随俗的传教士
女传教士外出宣教。
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为中国平民检查口腔疾病。

在缺医少药的中国,对于穷人,也许传教士是他们一生唯一可以得到免费检查和医治的经验。
传教士为中国百姓治眼疾。
威廉·哈维·杜布森(1870-1965)
出生在新泽西瓦恩,1897年,受美国长老会派遣,杜布森医生来到华南地区渡过了近四十年的职业生涯,在福尔曼纪念医院(the Forman Memorial Hospital,有资料翻译为化民博济医院,或福民医院)工作和在阳江行医传教。作为传教士中学习阳江方言第一人,杜布森在阳江从事传教、行医和教学工作,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完成自己的使命光荣退休。
20世纪初,杜布森的团队在广东阳江建立了一座教堂,一间综合医院,一间男女混合小学。他的教会学校和诊疗所经历的整个20世纪初期,历经义和团运动,内战,盗匪,排外,和地方社会风云变幻。杜布森在医疗资源简陋的条件下,为当地病人提供白内障手术而闻名阳江。
杜布森毕业于乔治华盛顿大学和费城综合医院(医学博士,1897年)。杜布森作为第一位医疗传教士派往阳江,在1897年秋天,经过一周的长途跋涉,乘船前往这个坐落在广东西南150英里的地方。
(上图:杜布森在阳江与他的医院的工友们。杜布森刚抵阳江,就有穿着西式服装的本地青年前来迎接。)
杜布森特别关注离综合医院几英里远的一条200年历史的麻风村。在阳江的岁月里,他每星期最少一次走访麻风村,为居民提供提供医疗服务和布道。
(上图:王母岗门口的麻风病患者。杜布森发表在1930年的《中国医学杂志》上的报告指出,王母岗由一些麻风病人聚居而成,离阳江东门约1英里,全部是泥砖屋。杜布森从自己每月90美元的薪水中拿出5美元来帮助他们。杜布森每天都会接触到麻风病人而不顾自己受其传染。)
清末时期,麻风病在西方国家已经灭绝,而中国的麻风病患者还有百万人之多。所以,这一情况得到西方医学界的关注,一些医生和懂得医术的传教士来到发病率最高的华南地区开设麻风病院,收治麻风病患者。
1891年,来自英国的傅特医生请求英国万国麻风救济会帮助,在广东北海伦敦会医院附设了麻风医院。这是中国最早的麻风病院,收容了一百多名麻风病人,强行注射,成效卓著。
1905年,德国长老教会的柯纳医生得英国万国麻风会之助,在东莞创设麻风院,收容患者有三百多人,广东省政府按月津贴五百元。
1907年,天主教康神父也在广州石龙建筑麻风院,1913年,因有省政府津贴得以扩充,收容七百人,有三十余幢房子供麻风患者居此,形成一个村落,男耕女织,各勤操作。
鸦片战争之后,传教士大批涌入中国,除传扬福音外,还大力开办教会学校。促进了我国在民国时期教会女子学校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后来开办女子高等教育,派遣女子学生到国外留学等活动,简单分析了女子教育对当时国内社会上一些陈旧封建现象的影响。这表明西方传教士对我国女子起初教育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大大改变了妇女的地位。
乡村小学,照片里很多女孩,不知道若没有教会,她们可能会受到教育吗?
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梅理士(Charles Rogers Mills)在登州(今蓬莱)传教34年,他于1887年与继室梅耐德(Mrs. C. K. Mills)共同创办了登州启喑学馆,是中国第一所聋哑人学校。1898年,启喑学馆迁往烟台。
梅理士夫人到中国前曾在纽约一所学校教聋哑学生,创办启喑学馆后,她采用训练聋哑人说话的标音法和手语进行教学。启喑学馆对中国的聋哑教育影响很大,梅理士夫人设计的手语字母表被中国聋哑学校采用,他们从美国图书中翻译的分级识字课本成为中国聋哑教育的最初教材。该校毕业的学生和他们的亲属或建立聋哑学校,或从事聋哑教育,为中国的聋哑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教会收养的儿童在做体操 
可以看到都是女孩子。教会收养的孩子,大部分是女孩和残疾儿童,因为她们会被抛弃掉,所以被教会救活后收养。
做针线活
教会学校在上课
烟台的教会学校女学童
教会小学通常是附设在教堂里的洋学堂,规模很小,学生主要为贫苦教徒子弟或无家可归的乞丐,学校不仅免收学费,并且还提供一切膳宿生活甚至路费。到1900年,在华的几乎所有重要传教中心都开设一所小学。在开办学校的教会及传教士中,来自美国的最多,其次是英国。
修会医院
传教士在偏远的农村传教
传教士救助中国病人
农家炕上的传教士JENNTE CLAPP(左)
山西浸信会的成员和孩子,后排左一是Farthing牧师。
传教士与孩子在一起
此情此景,这种来自上帝,超越血缘和肤色的爱,如母鸡抱小鸡一般,令人感动。
分发圣经的女孩(注意她还是缠足的女孩)
华西协合大学
华西协合大学的创办者虽然都以传教来华,但许多人更热心于教育的传播科技,促进中西交流。毕启在校任职30多年,是对学校有巨大历史贡献的。
热忱的教育家;正处于风华正茂的苏道朴,42岁就在华西坝付出了生命,影响了一家人以后的命运。
郁约翰——传教士医生、建筑设计师和木匠"郁约翰的“鸦片戒毒所" 鼓浪屿救世医院
戴德生
1832年5月21日生于英国普通家庭,1854年2月25日到达中国,1905年6月3日死于长沙。
戴德生名言:“我若有千磅英金,中国可以全数支取;我若有千条性命,绝对不留下一条不给中国”,表达他对中国的爱,彰显奉献与牺牲之精神。事实上英文裡面还有一句话他说「不是为中国,是为基督」
1865年,戴德生创立「中国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深入中国内陆,致力在未得之民中传扬福音,建立教会。内地会由一群热忱而有爱心的传教士自由组成,吃苦耐劳,不避艰辛,除信守基要真理外,并不象其它宗派执著于某些观点;他们所持守的严格的属灵原则至今仍是中国教会的祝福。他们深入内地传教,在短短的十多年里,将福音传到19 个省,并深入到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直至新疆西藏。
站立者:戴存义(二子)、戴存仁(长子)

坐下者:福珍妮(妻子)、戴德生、葛珍莉(戴存仁妻子)

前排者:戴存义妻子、戴存仁的子女
1866年随戴德生一起来华的16位宣教士
内地会传教士在家访
身穿长袍马褂的剑桥七杰,1885年,受到戴德生(Hudson Taylor)的影响,七人成为传教士,1885年2月5日前往中国,3月18日到达上海。临行前全国各地纷纷召开盛大的欢送会。他们的行动甚至影响到了美国,导致Robert Wilder发起学生志愿运动(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
七个人都是有重生经历的基督徒,出于信仰,前往中国,努力传播福音并帮助当地人。他们加入内地会后,讲道并且呼吁听众效法他们的榜样跟随基督。施达德的兄弟Kynaston Studd资助了他们的旅行费用。
内地会100名同工
聚会,中间老者为戴德生牧师
埃里克·利迪尔是1924年第8届巴黎奥运会的传奇人物,他因为坚守信仰守主日,放弃自己擅长的而且基本是稳拿冠军的100米比赛,却又意外地得到自己不擅长的400米赛冠军,并保持几十年的世界(奥运)纪录。

利迪尔于1902年生于中国天津,成长于苏格兰。他在1924年获得奥运冠军后,各方邀约,前程似锦。他却断然告别培养他成才的苏格兰,返回炮火连天的中国,来到天津新学书院,也就是如今的天津第十七中学前身,默默地当一个中学教师,之后又来到河北和山东的农村,服务当地百姓。
1943年,他与其他1000多名西方侨民被日寇抓到山东潍坊集中营。1945年2月,在抗战胜利的前夕,利迪尔因疾病与所受的折磨,死在潍坊集中营中。至今在天津十七中和山东潍坊还有利迪尔的纪念馆和纪念碑,热爱他的人们也组成了利迪尔基金会,继续从事慈善和关怀的工作。
这是一份永远无法完整收录的感动,
圣诞月,愿你明白这个节日的真意:
有一群人因着爱来到当时这个
落后贫困的国度,只为把上帝带给你!
箴言 · 金句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
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圣经》约翰福音12 : 24

Faith · Hope · Love

分享朋友圈 · 同行恩典之旅 · 同寻佳美脚踪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