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格隆博士会经常在格隆汇APP的专栏里,或者格隆微博里,写一些短小精悍的思考与感悟。未见得严谨,但读之,当有海滩徒步,捡拾珍珠的惊喜与喜悦。小编将最近几篇集思于此,以供争鸣。阅读更多,请移步格隆汇APP的格隆专栏,或者格隆微博。
2020年即将到来之际,无论你是谁,我的朋友,
格隆都祝福你:
即使生命如尘,也愿岁月如歌!
【12月18日 】星期三
阿里、腾讯等互联网龙头股,最近的涨势,堪称惊艳!

多数时候,投资其实都没有多么复杂。如果说投资,或者说价值投资,有一个唯一原则的话,那就是买入一流的好公司,尤其是那些从全球视野来看,代表着人类进化趋势与方向的一流公司。至于要不要一直持有,需不需要做timing,则是可以商榷的。
逻辑并不复杂。投资者面对的永远是一个随机因素诸多的混沌系统。你首先要假设你并不够聪明,无法驾驭和handle这种复杂局面,并没有能力获取超额收益,而只会用最笨的方法获取确定的基本受益。符合这种确定原则的,就是一流公司——因为谁是一流公司,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哪怕你确实很笨,你在这个上面犯错的机会,也微乎其微。
一旦你放松标准,觉得一流公司太少了,还有点小贵,下不了手,试图退一步,去往数量更多的1.5流公司里,甚至二流、三流公司里,寻找价格短期看起来更有折让与吸引力的,你的投资风险就会几何级数放大——因为不像一流公司一眼可以确定,一旦你退一步,1.5流,或者二流公司,会是过江之鲫,且各有优势,各有瑕疵,你并不能轻松确认谁更优秀——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而一旦你开始放低标准,你前期无数次的利润,也就只是为未来某次巨亏做好了准备而已。
绝大多数投资者,并不是没有遇到好公司。这就像绝大多数单身狗,并不是没有遇到过爱情——他们之所以单身,只是因为他们滥情而已。

阿里香港上市第一天,一个上市公司的朋友问我,买不买?我的回答是:如果阿里你买不下手,中国还有哪家公司,你下得去手?
【12月19日 】星期四
2020年全国硕士学位报考人数出炉:341万,历史首次突破300万,创历史新高(图一)。
(图一)
而研究生报考密度(该年份考研人数/四年前高考录取人数),从十年前的24.72%一路窜升到今年的46.08%。这意味着,接近一半的大学生毕业时选择了继续留在校园内,而不是步入社会就业(图二)。如果考虑到每年高考录取人数里有超过一半是专科生,我们实际可以理解成所有大学生都选择了留校。
(图二)
朋友问我,是不是风气在变,年轻人都更爱学习了?

大概率不是。前路迷茫,推迟就业而已。

在经济学里有个专有名词叫就业弹性,即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中国每年新增就业人数大约在1500万左右,但这些年每年能解决的就业人数基本都在1300万左右,而我们中央政府的经验数据是,经济每多增长一个点,则可以解决额外多100万个新增就业。

看起来,矛盾并没有那么大。但以上所有数据的一个瑕疵是:都是顺周期的。而且都是顺着增长周期的。这些年来,我们从来没有经济下行周期的数据经验。换句话说,没有人知道,GDP每下一个点,我们的经济会减少多少就业需求?

正常年景,中国大概每分钟会倒闭两家企业,但这是正常情况,下行时期企业的死亡速度可能远超这个数值。另外,下行初期,企业倾向用缩减开支来熬和观望,而不会马上裁员。但如果企业家一旦确定经济下行是一个长周期,裁员就是必然,且会呈现一个自我加速的过程。

人社部的最新数据是,截止2019年11月,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同比负增长1.08%,创过去十年新低(图三):
(图三)
而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积同比,进入2019年来,前11个月全部转负(图四):
(图四)
所以,大学生会一边在百度上搜索就业,一边全力备考研究生。2019年找工作的百度搜索指数,是过去十年均值的5倍——看似岁月静好的考研,背后其实是焦灼不安的负重前行。

不要轻易辞职,请珍惜你的工作岗位,哪怕你对它一度恨之入骨。
【12月20日 】星期五 上午
今天澳门回归20周年。
(图一)
澳门人,尤其老人的福利也借势进一步加强,达到一个令绝大多数大陆人艳羡的水平(图二)。
(图二)
澳门人均GDP也达到8.6万美元,远超内地9000美金的人均水平(图三)。有朋友开玩笑说,澳门看起来,其实更像社会主义。
(图三)
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提法:澳门模式。大致意思是,紧紧跟随、融入和借力大陆步伐,然后日子就会比蜜甜。
这种归纳,明显不是逻辑严密的经济学推理,更像是一种曲线自捧的公开宣教。能称得上模式者,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1,模式具备内生的生长能力与延续能力;2,模式具备可复制性;
澳门明显不具备以上两点。
从图四可以看出,澳门总GDP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图四)
至于澳门与内地水乳交融,回归以来琴瑟和谐,人均GDP也迅速增长,这是事实。但基本不说明什么。澳门除了赌博还是赌博(见下图五,回归20年,赌博占GDP比重,不减反增),剩下的就是旅游会展之类,也微乎其微。
(图五)
拿掉赌博,澳门会一贫如洗。澳门非常清楚自己的份量与定位,也非常清楚该怎么做。以澳门之小(区区32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区区67万的可怜人口),以中国之大,但凡对任何一个小地方给予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其他各种政策支持,它想不盆满钵满,都难。
生而为澳门人,是幸运的。但幸运只是他们的,没有任何示范作用,更没有可复制性。
澳门不是标兵。怎么说呢?澳门更像一个在父阴庇佑下做垄断生意,闷头赚钱的二代。
但无论如何,还是祝福澳门。也祝福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更多国人,能过上澳门人的生活。
【12月20日 】星期五 下午
我在《归去来兮》的年终演讲里提到,现在我们的经济,或只是依靠惯性在前行。形势或比我们多数人想象的要严峻。但我们依然有被救赎的机会,前提是,我们上上下下,都不折腾——尊重人性,尊重经济基本规律,尊重人类进化的基本趋势。
很多朋友说这表达太文艺,听不懂,问格隆能不能更简单直白说清楚,不折腾,到底是什么内涵?

治国如居家,折腾难免。很多时候的折腾,比如去年要求各地把散养猪都灭了,今年又要求各地确保多少多少头的出栏量,这都是小事,无伤大雅,死不了人。

格隆说的折腾,是指那些试图忤逆、颠覆经济基本规律,破坏人类财富创造机制与原动力的大折腾——这种折腾,会根本性破坏财富密码,令族群陷入匮乏、混乱、贫穷与轮回。

在我们这块土地上,最大的折腾,或许就是施加于占企业总数90%以上的民企身上的身份歧视。

这种歧视体现在诸多方面,但最大的体现在于融资。过去十年,民企一直都以超出地方国企、央企差不多200个BP 以上的信用利差在融资——这在任何一个正常的商业社会,都是一个无法想象,令人惊悚的天文数字,但我们习以为常(图一):
(图一)
即使举债成本超出国企如此之多,但过去两年,民企的净融资额也没几个月是正的。2018年1月到2019年11月,民企债券市场净融资为-2981亿(图二)——也就是说,债券市场不仅没给民营企业供血,反而抽了血。这还是考虑了结构化和房地产企业融资的结果,如果再把这俩排除,那数字只能更难看。民企的债券融资能力基本丧失。
(图二)
同期(2018年1月到2019年11月),国企债券市场的净融资量是近乎天文数字38433亿。

天壤之别。

如果创造了我们这个社会70%的利润(图三),解决了我们这个社会86%的就业(图四)的民企一直是在这样一种歧视下度日,我们哪来的信心能保证我们这个族群能拥有持续性的财富创造密码?
(图三)
(图四)
事实上,我们所有人上路的初衷(终极目标),一定是这个族群能更加富足、更有尊严地活着,而不是任何其他形而上的中间目标。

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国家,同一块土地,我们有共同的肤色、语言和祖先,我们一样在挥汗如雨,一样辛苦劳作,我们共同创造财富。我们能不能放下所有制的“身份”争论与歧视,但凡在这个国家之内遵纪守法、勤恳耕耘的企业,就都应该理直气壮做大做强,就都应该给予尊崇、赞赏与荣耀?!

果如是,以这个民族的勤劳坚韧,什么样的坎,我们会迈不过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