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觅食(restaurant_hunter)的第203篇文章
上海最严肃的谐星生活方式博主
加个⭐️就不会错过更新了
一年之中上海人最怕冷的时候,大约摸就是这两天。去广府澳门兜了一圈回来,色色艺艺的好日子一记头就么了,昨天还在凉鞋短袖,今朝露个脚背都嫌冷,长袖子衣服还没拿出来,全靠皮夹克挡风。开店的也一下子乱了套。这边厢The Cannery冷空调低低地吹,出门迎面一阵暖流,对面Stone Brew开制暖了。
与清水鼻涕、半咳不咳的喉咙和纠结穿什么的这个秋天,住在四处开挖的法租界,不是阴湿寡的就是尘土飞扬,难啊难过死了,也就楼下的桂花今年很争气,住在六楼都能闻到花香浮动,算是个安慰。其实等到真的冬天来了,也就没那么冷了。是啊,反正一些些就习惯了,人的适应能力很强的呀。
虽然还是很羡慕有暖气的北方。
天冷的时候,是不适合谈论减肥的。以前为了减肚子,试过一种非常激进的减肥代餐,主要成分,其实就是三年自然灾害扛饿的观音土,大冬天的坚持了三天就投降了,太痛苦了。去他吗的减肥,过冬需要能量!
人到了一定年纪,不再惶惶不可终日地惦记着肚子上的褶子和肉(反正这么多年了也没消失过对伐)。每天操完许多的心,不是想着赶紧冲回家平躺,就想搞点什么有味道的东西吃一吃。前一秒还狂躁到想扎小人的坏心情,好吃的东西一进到嘴巴,就瞬间平复了。
天气一冷下来,吃东西都根本不用找借口,胃口天天好了伐得了,连自己都吓一跳。夏天不要吃的物什,炸的咯,油的咯,太烫的,太厚的,吃下去会马上敦牢的东西,无底洞一样的往嘴里送,最多点个青菜刮刮油水意思一下,充其量也就是让是日poop稍微通畅一点。
一定要有的,是一碗热汤。
中国人一年四季喝热水养生,在我看来不置可否。但到了冬天,身体就自动调到了热水档,热水热汤,绝对是生理刚需。汤汁徐徐落到胃里,身体暖起来,心也定了几分,还能多吃两碗饭。
烦躁的秋天,就想喝点广东人的炖汤润润嘴巴。前几日去明阁吃晚饭,又喝了一次爵士养生汤,名字好听,但此爵士非彼Jazz,而是已故香港名流、捐了无数个逸夫楼的邵逸夫。这位拥有爵士头衔的传媒大亨,生前最爱这碗汤:瑶柱老鸡精肉螺头老火慢炖,最后加入蜜瓜,汤色透亮,微甜,鲜味温柔入喉,一点不抢席上大菜风头。苏师傅的汤里多了一味花胶,一人一小块的软糯可口,分量刚刚好。4人份488,很实惠的。
没胃口的时候,想吃酸辣味道。酸辣汤,其实是中国菜里流传最广、最为老外喜爱的菜色,美国犄角旮旯的偏僻中餐馆,再怎么不正宗,一碗hot and sour soup的味道,总归不会差到哪里去。住在曼哈顿的时候,有一腔常常工作到深夜,结束 concall 饥肠辘辘,就去楼下买一笼 "late night dim sum",配一碗酸辣汤,吃得人倦意全消,还好再打几个电话。
自此爱上这个味道无法自拔。宿醉的时候治头疼没精神也很管用,配合绿汁使用效果更佳。
最近吃到颇为满意的一碗酸辣羹,来自外滩 BFC 二楼的四方三川,奔驰做的餐饮项目,主打川菜,但花胶汤烤鸭什么都沾点边,算不上业内顶尖却也水平稳定。海鲜酸辣羹做得很正,用料也好,带子就是带子本人,不像一周前吃到的某个杭州名店的酸辣羹,有股泡发过头的金属味道。各位爷叔算我求你们了,冷冻虾仁跟带子什么的好不要发了伐,不好吃的呀。在这家杭州名店,还喝到了一点酸味都没有的宋嫂鱼羹,店员表示创新款就是如此,恩,还是随堂里做的好喝。不怕腥气的,也可以去试试甬府醋溜带鱼羹,那叫一个酸爽。
着凉了没精神,喝一碗出出汗就好了。
credit to 头师傅
我还喜欢一种汤,重口暖身,可以当饭吃,堪称“硬汤”。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甬府猪油渣芋艿羹,烛火煨着上桌,噗嗤噗嗤冒着细泡,颜色浑黄,质地厚腻,长得不大好看,却是人间至味:一年四季都想吃,一阵不吃就会想。舀半勺送至唇边,吹凉些再吃,芋泥绵密如沙,混着油渣,口感独特;香气更是惊人,一定要类比大概就只有烂糊肉丝,芋头猪油渣,肉丝大白菜,都是普通物什,碰在一起却有奇妙的化学反应,教人一想起来就馋,并不输高级食材。
这一碗喝下去,蛮顶饿的。然后可以咪咪小酒,一筷子一筷子吃宁波人那些海鲜小菜,鲜泥螺,鱼饼,小黄鱼,还有断生的小章鱼,啊呜一口切特……
这种厚厚的汤羹,外国人顶喜欢做。Paul Bocuse一碗带酥皮盖子的松露汤,被许多人奉为经典;昔人已乘黄鹤去,存世最妙的一碗,非 Guy Savoy洋蓟松露帕玛森芝士汤莫属。一定要趁着欧洲松露季去。洋蓟本是鲜美之物,水里煮一煮撒点盐和胡椒就是很好的下酒菜,做汤羹更是伐得了。厚切黑松露、半化不化的陈年帕玛森芝士幽幽浮在汤面上,汤色算不上迷人,喝上一口,却鲜得魂都要丢掉了:柔滑的汤汁在舌面缓慢流淌,黑松露馥郁迷人的香气,与陈年芝士不谋而合,鲜得劈头盖脸、铺陈直白,却有无穷回味。
不能急死辣齁喝完,要慢慢品,在摄人心魄的旨味之中,享受沉沦的滋味。
这么大一碗汤吃累了怎么办?吃到他的这块蘑菇Brioche,感觉老早的都白吃了。漂亮的大理石纹路,泛着高级黄油留下的(罪恶)光泽,这还不死心,赐你一坨融化了的黑松露黄油,简直穷凶极恶。
有个食客总结得好:这碗汤,就是Guy Savoy本人,洋蓟汤底是他谦卑的出身,黑松露代表他对极致的追求,而布里欧修包,则是他儿时的灵魂。
喝不上这么高级的洋蓟汤,还是可以去璞丽喝喝平民版的耶路撒冷洋蓟汤。好吧其实根本不是一个玩意儿,来科普一下这两个东西长什么样:
一个煮完类似于软软的腌笋一样的存在,另一个则是芋头和姜的私生子。这么解释能听懂吗?Phenix 的Michael Wilson 师傅把耶路撒冷洋蓟和奶油香草打成泥,变成一碗甜甜咸咸的浓稠“米粥”。
火候完美的肥美煎扇贝,鲜咸口味带点甜,配了甜甜的椰枣与菊芋脆,一碗亦甜亦盐、口感丰富的暖汤,这个冬天,你值得拥有。P.S. 最近他家还上了一个15种蘑菇大乱炖的蘑菇清汤,配了口感脆生的诸多菌菇,喝起来有点像素食版的肉骨茶,也很值得一试。
讲到甜口,就必须要提南瓜汤了。这种东西我一般么撒好印象,不就是把南瓜泥打碎了搅稀泥嘛,感觉是个卖西餐的都能做。但越是简单的菜,才越看得出厨师手里功夫哪能。一碗可以打满分的南瓜汤,来自西餐食堂 Oxalis
credit to 泰迪
这个丝滑有层次的黄金汤底,除了南瓜和奶油,还有洋葱和(微量)大蒜来增鲜。但重头戏是汤底的“饺子”,没戴眼镜还当是个橘色饺子,吃到嘴里才发觉不对。有人把南瓜肉挖出来煮了当饺子皮了,还脆脆的!蓝纹Gorgonzola配马斯卡彭,和梨子洋葱制成味道特别的甜口馅儿,和烤过的榛子一起入口,满嘴都是秋天的味道。讲真,一个bistro 而已,感觉做个饺子就能烦skr人……大概只能用爱岗敬业来解释了。
无论中西,一碗好汤都是人生必备。当然,这些极品又美味的汤,不一定每天都能吃到。最让人满足的,其实还是在家里用迷你电饭煲炖一夜的汤,春天的腌笃鲜,到了夏天就换成带点肥肉的小排骨,冬瓜莲藕白萝卜轮番入锅,一碗清汤落肚,就是一天到头最幸福的时刻。

回复合集,获取所有历史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