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标这个号,据说食运会变好,还会瘦
其林餐来上分店,上海人见怪不怪了。讲穿了不就是觉得上海钱多速来,都想在这里再拿颗星星。但现实往往很打脸:上海人对新餐厅是有热情的,但尝过鲜打完卡生意就落下来了,开了一年半载就销声匿迹的,也不是没有。
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上海开餐厅,会是一场硬仗;光靠本店的米其林光环,是远远不够的。
前两个月都各种旅行出差,一直拖到最近才正式拜访了Da Vittorio。与同类型的餐厅相比,它显然有备而来:
它并没有低估竞争激烈的上海餐饮市场,也没有居高临下,试图用老外那一套驯服中国人的味蕾;对上海摸得很透,外滩江景、包房、得体的服务,加之不错的菜品和酒水,印象高级,感受舒适。
Da Vittorio 的确是那种很容易让人有好感的餐厅。我去的那一晚,还看到了思聪,据餐厅的工作人员介绍,都去了好几回了……看来也是近期心头好。
但是吧,看过其他人体验的菜品照片,就像我所担心的那样:要不是餐前的意式面包篮、和迷饺子我还以为自己吃的是法餐。无处不在的法式酱汁,Rossini 鹅肝牛排,甚至一块变形的经典苹果派,这实在是太不意大利了!

不过 Da Vittorio 本来就不是什么原教旨主义意大利菜,至多是主打海鲜的创意意大利菜。饭后和主厨闲聊,哥们还真的在法国厨房里工作
撇开到底是什么菜,这张菜单的确诚意满满:食材靠谱,菜品大多也照搬自本店菜单;因为进口限制,部分“非常意大利”的菜品无法按原样呈现,也是情有可原。量也很实在,已经胃扩张的我表示吃很饱。
老实说呢,如果千里迢迢去意大利本店吃这些,我可能是会生气的。好比你坐在成都的川菜馆子里,餐厅却给你上了一堆粤菜,即便真的很好吃,也会觉得匪夷所思吧?
但是在上海,出品对得起价格。我也乐得忽略这是一家纯意大利菜馆,姑且就当它是风格融合的欧陆菜好啦又不是清真餐厅见不得猪油。说句大实话,就算是纯法餐,又有几家敢说自己的菜做得比DV好吃?
 本 店 名 菜 大 象 耳 朵
我会再去吗?Yes。想去吃 pasta、午市套餐和据说 9 月会上的本店名菜“大象耳朵”,米兰小牛排。不过,我心目中全上海最好吃的正宗意大利菜,另有他人。
 菜 单 
菜单非常一目了然,只有两页单点、一页套餐。
单点价格不菲,但好在贵的招牌菜都能在 1388 元/ 6 道菜的 Tasting Menu 里吃到。
Tasting Menu 的菜并未具体列出,据说是方便厨房随机应变,还挺聪明的。于有的人不做功课,硬要花 888块的零点价格,去吃一套餐里有的鱼子酱蛋,完了还说餐厅好贵,我也只能摊手了。
 前 菜 & 面 包 
上来三样小菜。打头阵的蜜瓜冷汤,无比惊艳。热情果泡沫带来酸度,彩椒西芹碎咀嚼之后,香气与果味完美融合,再配上增香的橄榄油,层次丰富而细腻;最妙的是温度控制得也很好,不是太冰,但一下子就打开了味蕾,准备好要吃好东西了。
腌渍过的青苹果,酸度褪去,还以为是糖渍冬瓜,上置生蚝塔塔配姜丝,炸九层塔是神来之笔。
苋菜籽脆片配吞拿鱼慕斯,调味轻柔,手工精致。很期待接下来的菜品了。
以为要开始主菜,结果来了一道我国群众非常熟悉的,樱桃鹅肝……中间包了一块白巧克力。据说是 DV 本店最早开始做的一道分子料理,所以还是坚持出了。
面包么,网上吹得天花乱坠,我是没感受到有多好。比上海中心强点,但要跟 Otto e Mezzo 或者半岛比的话,还差点意思。酸面团挺好吃的,但不如以前Phenix 来的香。拿着原来的配方来上海做面包,还是得摸索一阵才能好吃啊!
 正 餐 
意大利本就有食鱼生传统,蓝鳍金枪鱼也是各家高星餐厅的爱。但与人们青睐的中脂大脂不同,这款金枪鱼面条用的是更瘦的赤身。我倒是很能理解这种选择,地中海风味的鳀鱼大蒜奶酱,咸香丰润的口感,与自带微酸解腻的赤身,是很相宜的。鱼肉鲜甜突出,很有记忆点。
我最欣赏的一道菜,是这款新上的鳌虾。虾肉极新鲜,杏仁酱铺底增加香气,杏子酱点背提亮酸度,以番茄、橄榄油和鳌虾精华制成酱汁,惹味而不抢味;番茄的好朋友罗勒,则与晶莹西米同煮,带来一抹清新醒神的香草气息。海鲜与意大利元素的极致结合,在食材有限的前提下,完美诠释了 Da Vittorio 的美学真谛。
肥美的北海道扇贝连壳烤留了“扇贝黄”,人的碳火香,几近完美的嫩度,啊啊啊 ~ 然而竟然放在了一坨厚厚的 Bearnaise 酱上……法国菜,这绝对是法国菜。旁边的白芦笋搭配脆脆的藜麦,肥腻之余,稍微清清口。
本店来的招牌菜 Egg “a la Egg”(发现了没,名字是法语!,苹果泥、溏心蛋与奶酱,如分层鸡尾酒般静置杯中,贝母勺中工工整整码放着一勺鱼子酱,吃时用勺子蒯到底,一口气吃到所有层次,很有趣味性的一道菜;溏心蛋层中还藏着一点小心机,一颗颗腌渍三文鱼籽,在唇齿间炸裂,释放出美妙的鲜香与油润。据说在本店这道菜要卖 160 欧元,上海单点是 888 元……
一路高歌猛进到现在,终于迎来一款非常传统的芝士烩饭,搭配腌渍洋葱与海鲜泡沫。配菜的红虾配橙汁其实更好吃。煮得偏软了,口感有点木然。无功无过吧,个人也不怎么好这一口。
可能是我俩风卷残云的速度太过惊人(基本上三分钟光盘一道菜),在肉菜之前,厨房意外加赠了一道迷你鸭肉饺子,搭配正在季节的澳洲松露。
不得不说澳洲松露这两年真是的起来了,香气完全在线,就是贵。但与其一年四季都有松露吃,我还是更愿意享受欧洲冬季松露季时,那一点小小的雀跃与心动。这才是每年冬天最美好的期待,不是吗?
鸭肉饺子靠谱的,调味和口感都对,想吃大的!
Beef Rossini,牛里脊配鹅肝,真的是法国名菜,撒点黑松露就更法国了……厨房里新到了小牛肉,就给我们用上了;侍者介绍的时候还是说牛肉里脊,泛着珍珠色泽的淡粉切面,更集中的鲜度和更细腻的肉质……这,绝对是个宝宝啊!
后来侍者发现自己错了,专程来道了歉,碰上任性换菜的厨房团队,也是蛮难搞的哈。
厨后来解释说,来上海后,一直在找合适的小牛肉,想复刻本店的米兰小牛排来着。可惜中国能拿到的小牛,同一部位只有他们意大利小牛的三分之一大小……本店小牛排别名“大象耳朵”,在中国做大概只能做出猪耳朵?
到了甜点,我已经波澜不惊了,就当个法餐吃吧……法式经典甜点苹果派新编,一只伪装成小苹果的青苹果果泥冰,还有一块看起来是酥皮,其实是超薄苹果肉绕圈圈的的苹果塔。
比起前面高潮迭起的正餐,甜点表现偏弱,塔皮太硬,超薄果肉也是中看不中吃,我还是比较乐意吃到酥皮卷呢。
Petit Four 扳回一城,但这个小慕斯小choux 泡芙小巧克力小椰子球的配置,真的,不能更法国了……下面那一坨松软如云的棉花糖,可以 ca 下来吃,还是挺有趣的。
 后 记 
需要提醒各位。最佳观景的窗边位,另一边就是可以看到厨房的玻璃窗。风景是不错,但来来往往的传菜员、服务生也是络绎不绝,
私密性是差了点
,看得人心里有点烦。

最后,如果你是鸡尾酒控,不妨在餐前或餐后,到入口处的酒吧喝一杯鸡尾酒。反正,我那天喝到的那杯 White Negroni,大概是今年在上海喝过品质最出色的鸡尾酒了。
图文:喜北
 往 期 文 章 
回复合集,获取所有历史文章
往期热门文章,点击可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