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标这个公众号,据说食运会变好,还会瘦
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我都很少点 Risotto,因为比意大利面的死亡几率更高。意大利面最多煮得软,饭烧了糊嗒嗒就没法吃了呀。
听说上海浦东丽思卡尔顿酒店的Scena意味轩来了个新Chef,之前在上海待7年了,还娶了我们上海姑娘。
初次见面,Chef Natalino 眨巴着晶晶亮的小眼睛,“夸口”说他做Risotto和Pasta的水平,大概和黄浦江对面8 1/2 Otto e mezzo差不多吧。
这位大兄dei,就冲这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自信……我敬你一杯。
看出来我好像不大买账,他转身去厨房弄了两个小菜。回来的时候,托着一盘牛排和一张拿波里披萨,围裙毫无意外地溅上了几滴番茄汁和油渍。
食客与好厨师之间的惺惺相惜,往往只在一顿餐、一道菜甚至一口饭。
拍丑了,但真心好吃
一块普通的澳洲m3,用披萨烤炉烹熟,焦脆的外壳,恰好的温度,沁入肌理的浓郁风味,远胜沪上某些高级牛排馆出品;披萨好吃得直截了当,料和面粉都用得好,随便搭口正好。
他说,大家可能都觉得我是老外,在中国很好混,但我不想只做“Just another老外Chef”。
他的牛肝菌烩饭到底能有多好吃?我(又)对着镜头把道具吃完了,完全没在考虑其他工作人员的感受。
 人类本质真香复读机.gif
问他,你觉得做好这盘risotto的关键是什么?
他想了想,用坚定的眼神看着我说,食材的品质,花时间煮高汤,还有一样意大利厨师的小秘密,自制干蘑菇粉 🍄。其实不难弄,去进口超市买蘑菇干回来搅拌机里打碎,就可以get。
最后,用爱❤️和臂力💪,把这锅子饭搅熟。
今天,就有请这位超有爱的意大利小伙纸,为大家展示招牌牛肝菌烩饭的做法。按部就班的话,上海最好吃的这盘烩饭,你在家也做得出来。
 定妆照长这样
当然如果你和我一样懒,也可以去Scena餐厅吃现成的,顺便测试一下厨师的沪语水平自称半个上海宁的上海女婿 Natalino,其实上海闲话港了比普通话好多了。本质还是害羞的,看着镜头一句也憋伐出来。
P.S. 这次的视频依然由我的好朋友、多才多艺的摄影摄像师/夜半歌唱家大頭掌镜,我们还拍过:米其林厨师小龙虾意面椰林飘香冰淇淋提拉米苏刨冰续命冰咖啡快手早餐奶昔。欢迎品鉴。
   意大利牛肝菌烩饭  
  Porcini Risotto  
材料 Ingredient
______
蔬菜高汤部分
胡萝卜、芹菜、洋葱、冷水
烩饭部分
红葱头、牛肝菌、Risotto用米、盐、胡椒、蘑菇粉(在City Shop等进口超市即可买到蘑菇,回家自行打碎/研碎即可)
黄油、马斯卡彭芝士、帕玛森芝士、少量欧芹、松露油(可选)
步骤 Steps
______
1. 在一个锅中放入胡萝卜、芹菜、洋葱、冷水,煮约50分钟
2. 红葱头与牛肝菌切丁,炒至金黄香脆,撒胡椒与盐调味
3.在另一个锅中,以黄油炒热红葱头
4. 加入risotto米,并翻炒均匀
5.加入蔬菜高汤,烹煮15-18分钟,15分钟大约是al dente的半生口感,需要全熟口感请自行延长时间
6. 加入盐和蘑菇粉(超超超级提鲜!)
7. 倒入炒好的蘑菇,持续搅拌直至米粒变软、汤汁浓郁
8. 将锅从灶上移开,搅拌入黄油、马斯卡彭、帕玛森芝士
9. 最后倒入欧芹
10. 开动!
截完这些图,已经忍不住想回去再吃个饭了……很想去尝尝意面了。
勤奋的Chef Natalino,上任刚两个月,就在5月份相继搞定了新的单点菜单、下午茶和早午餐,就冲着他这逼死自己的节奏,给他做个友情小广告:

和艺术巧克力品牌合作,以调色盘为灵感诞生的“可可印象 · 艺术巧克力下午茶”,餐厅专门去订制了20套超美的餐盘,拍个Insta朋友圈必须是吸赞神器crowd pleaser,重点是也很好吃:Gin & Tonic口味意式奶冻、百香果棒棒糖蛋糕、薰衣草牛奶巧克力慕斯,一半樱桃一半鹅肝的小咸点,是我最喜欢的几样~


你可能还记得我写过flair的早午餐,但Scena的新款早午餐,诚意丝毫不输前者,看看菜单:
精选自制咸甜面包组合配果酱
分享前菜
海鲜拼盘
芬迪生蚝、蟹脚、鲍鱼、
自制烟熏三文鱼
炸鱿鱼配墨鱼汁
意面或烩饭
选择一款主厨优选意面或烩饭
选用当季新鲜食材精心烹饪
主厨推荐意式细面配龙虾和樱桃番茄
每位加收人民币188
分享主菜
碳烤混合海鲜拼盘加时令配菜
波士顿龙虾、扇贝、海鲈鱼、明虾、黄鳍金枪鱼
甜蜜滋味
任选甜品车上的甜点
每人508元就能get,价格还包含所有税费……很实诚了。不过更吸引我的是再加个320块,就可以无限量畅饮罗兰百悦香槟(Laurent Perrier Brut)和巴黎之花粉红香槟(Perrier Jouet Rosé)了!如果香槟喝腻了,还有一众白葡萄酒红葡萄酒啤酒果汁软饮水等着你……
文:喜北;视频:大頭
图:喜北、Judy & 官方提供
回复合集,获取所有历史文章
往期热门文章,点击可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