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未成年人犯罪的文章,我们写过不少了。
但不管这些文章写多少次,回头看这些案子还是很让人愤怒。
之前发生的大连少女被害案中,今年刚满10周岁的淇淇,上完补习班回家的路上被蔡某某骗去了他的家。
然后,这位快14岁,已经长到140斤,堪比成年男性的“男孩”,就在自己家里试图强奸年仅10岁的淇淇。
在淇淇的奋力反抗下,他丧失人性,恼羞成怒,连捅7刀杀死小女孩,抛尸灌木丛。
更可怕的是,在杀了人之后他通过社交软件伪装不在场证明;他竟然还三番两次地去找被害女孩的父亲打探案件的进展,面对的是被害死者的父亲,他有一种可怕的冷静。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恶魔,因为未满14周岁,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还有2014年,那个强奸了女孩,却被免于刑事责任的黑龙江男孩赵力宝,在被释放之后,夜闯受害者的家,当着女孩的面连桶19刀杀死了女孩母亲。
2015年湖南省三个13岁的孩子,在抢了老师的钱之后,用木棍把老师打到在地,之后用毛巾捂住老师口鼻,将老师杀害,这三个人因为没有达到刑事年龄被送去学校工读。
去年10月的时候,广西有个13岁女孩子,因为嫉妒同窗长得漂亮,就把同学活活打死,还把同学肢解抛尸了,同样因为年龄问题,法院又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这样的案子太多了,我们就不一一细数了,我们一次次得到了血与泪的教训——
有些孩子是孩子,有些孩子是禽兽。
而这些案子让人愤怒的地方还在于,这些未成年禽兽在犯罪之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能让他们逃脱惩罚的恰恰是《刑法》中有关“保护未成年”的条例。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规定,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只对八种较为严重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这是一个巨大的现实困局。
02
人性是自私的,虽说人类会有情感上的共鸣,但总的来说,伤痛如果不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很少有人会重视。
因为孩子欺负别人受到的惩罚小,所以我们就不用教育孩子,不能欺负别人,不能为非作歹了吗?
当然不是的。
就算法律无法制裁你,你孩子在欺负别人的时候,就是把自己放到了危险之中。因为孩子被欺负去报复的家长比比皆是,如果你不管好自己的孩子,自然会有人用残暴得多的方式来帮你管教,到时候,谁也难保会发生什么。
昨天看的电影就讲了这么一个和未成年犯罪有关的故事。
电影叫《误杀》,是一个印度电影的中国版翻拍,虽然光这个故事在印度就已经被翻拍多次且我几个版本都看过了,但我依然觉得中国这版是最好的,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作为一部犯罪推理片,印度版本的最大问题就是拖沓,影片的前30分钟实在有点无聊。而中国这版就好了很多,不但节奏更紧张,真正的毫无尿点,我朋友看电影憋尿憋得都快哭了也没去上厕所,而且中间设置的机关也更巧妙。
你如果相信我的话,这篇文章看到现在直接就买票去看就行了,看完了再回来看完这篇文章。
因为我觉得这种犯罪片,最适合的就是什么资料都不查就去看,这样带来的体验是最好的,你会发现电影里让人拍案叫绝的设置目不暇接,让人捧腹大笑的梗一个接一个。各种出人意料但情理之中的反转、各种演员超神一般的演技、以及许多在中国电影院上非常难得的镜头,都会让人达到HIGH点。
你甚至不要去查这部电影翻拍自什么印度电影,因为光知道那部电影的名字,就已经剧透一半了。
下面我简单说说电影为什么好看,可能会有点剧透,我建议你们看完电影再来看这一部分。

电影发生在一个边陲小镇,在这里,警察滥用私刑,为所欲为,各种权力碾压公平正义。
肖央饰演的李维杰,是一个网络公司的老板,为人善良与邻居关系都很好,他唯一的嗜好就是看电影,尤其是犯罪类型电影。
他的至理名言是:“当你看过一千部电影后,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离奇的情节”
他与谭卓扮演的阿玉,打拼17年,膝下还有两个女儿,本来一家人过着甜蜜幸福的生活。
然而大女儿平平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被警察局局长的儿子素察下药迷奸并且拍下了视频,还以此要挟平平继续为其提供性服务。
母亲阿玉看出了女儿的不安,问出实情后与警察局儿子发生一番争斗。
在打斗过程中,平平失手杀死了素察,惊恐和不安笼罩住了母女俩,一方面因为出了人命,另一方面这是警察局局长的儿子,即使是正当防卫,他们也没法报案,“法律”绝对不会站在他们这边。
而爸爸回来以后,要做的,就是帮他们脱罪。
他一遍遍模拟警察审讯的场景,教妻子和女儿怎样不露破绽地回答警察的刑讯逼问,还用了一种特殊手法,来让所有人都无意识的为他作伪证。
正所谓,掩人耳目,瞒天过海。
而另一边则是一位心狠手辣、不怒自威,侦办过一千个案子,办案手法利落,善于推理和捕捉细节的警察局局长拉韫。
痛失儿子的她恼羞成怒,不惜私自动用所有警察局的警力和资源调查此案,她相信这个世界上绝对不存在完美犯罪,没有一个罪犯可以不留下任何证据。
正所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于是,一场节奏紧张刺激,情节悬念迭起,充满了矛盾与匪夷所思反转的好戏就要上演了。
这是一千个难逃法眼的案子和一千部高智商犯罪电影的冲突,这是权贵阶层和底层人民的冲突,这也是炙热父爱和冰冷的法律的冲突。
整部电影给我冲击最大的是三个点。
一是剧情节奏非常紧凑,全程无尿点。
这部电影翻拍自印度电影,但印度电影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节奏非常拖沓,进入剧情高潮之前过于累赘,而《误杀》整体节奏就非常好。
案发之前对于电影背景、角色的铺垫干脆利落,案发之后每一次李维杰与拉韫的斗智斗勇、矛盾冲突都被展现的淋漓尽致,你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来的剧情走向。
二是电影充满了隐喻和伏笔。
再自由的鸽子,也飞不过塔顶。替罪的永远是无辜的羔羊。电影开始肖央讲监狱的故事,电影最后他确实到了监狱里。有人被我们误杀,我们也会被别人误杀,在一个法律无法伸张正义的地方,人们就会站出来伸张自己的正义。
你甚至在电影的最后,能看到宛如《小丑》一样的镜头,人们冲上街头,砸车烧街围攻警察局长家,我在电影院里看这一段的时候,一度怀疑我到底是不是坐在电影院里。
有人统计出,这部电影至少埋下了17部电影的经典画面或者经典梗,你会惊讶于整部电影没有一句多余的台词和画面,诚意满满。
三是全员演技在线,注意是全员。
而找不出破绽的拉韫情绪也是一点点地失控,最终,她完全爆发,对着小女儿安安大发雷霆,带着整个剧情走向一个转折点。
谭卓和陈冲的对手戏太猛了,一颦一簇都充满张力。
看了这部电影,你会明白为什么肖央被称为“东北宋康昊”。
每一次警察的询问的戏,李维杰一家每一个动作和神态,每一个故意露出的破绽与隐瞒,不仅仅是演给警察看,更是演给观众看。
都是戏。
全剧最精彩的地方,是墓地前的那场雨戏。
一面是武装警戒的警员,一面是为正义呼喊的集会群众,一面是火冒三丈志在必得的局长拉韫,一面目光冰冷,面无表情的李维杰。
一静一动,一冰一火,影片运用精致的慢镜头,把“开棺不见尸”的各方反应放大,冷静的李维杰、惊讶的家人、崩溃的拉韫、暴动的民众,剧情被推向高潮。
至此,李维杰在法律失去作用的情况下,他用高智商的犯罪,用以暴制暴的手段做到了他所承诺的那样:挡在家人的前面
本以为电影会在李维杰完美犯罪的情节下结束,但最终李维杰还是去自首了,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就连这个改动也埋好伏笔。
因为这部影片里,李维杰是一个信徒,经常去寺院里布施,他是一个善良正义的人。
但在这个案子中,出于对家人的保护与爱,他不得不那么做,而在这么做以后,他再去布施,僧人就不收了,说他心不诚。
影片的最后,素察死了,拉韫丢了职务,都彭也竞选失败,他们受到了惩罚,而且在他自首前,他的女儿带着修改过分数的试卷让他签字,他突然醒悟过来,要给孩子做一个正确的榜样,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所以,他选择了自首,用豆瓣一位影评人的话来说:
好于印度原版,将不痛不痒的现实主义裹脚布改造成高度浓缩的社会寓言。羊命、蒙太奇、架空国度、多重人物身份,可以置放在任何政治语境下进行解读。对准面孔的长久凝视,是试探和挑衅,也是控诉和审判。陈冲太猛,狰狞的表情犹如恶魔附体。
深以为然。
03
当然了,一部好的电影,仅仅有紧凑的节奏,丰富的伏笔,以及在线的演技,还是不够的。
好电影,一定是当下时代的映射,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
电影中谭卓在压抑了一整部电影,柔弱了一整部,最后终于吼出了台词“有些孩子是孩子,有些孩子是禽兽”,让人看得酣畅淋漓。
电影中女孩的妈妈会这样怒吼,电影外很多家长看到这里,可能也会发出同样的怒吼,那是对自己孩子被欺负的恐惧,也是对当下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控诉。
电影给了那些嚣张跋扈,纵容孩子作恶的家长一个警示:你不管孩子,自然会有人来管你的孩子,而且还会连你一起管了。
电影很好,然而电影毕竟是电影,现实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一方面是未成年人的人性之恶,而另一方面是制度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束手无策,毫无疑问,这是法律的耻辱和社会的悲哀。
而这部电影给我们的第二个思考是:当法律失去作用时,以暴制暴是不是唯一的反抗途径?
我的答案是,连法律这最后一道防线都失守的时候,暴力确实是唯一的反抗途径。
但极端情况下唯一的反抗途径,并不是最好的反抗途径。
因为当暴力被合理化的时候,就会滋生黑暗,你很难保证自己不是变成“合理受害者”。
所以,最高效,最公平的解决途径,依然是正确的教育和公平的法律。
万幸的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媒体和组织在呼吁改善未成年人保护法。
这是一件好事。
现在有这样一部电影聚焦这个话题,用电影去表达问题,去引发社会的思考,这也是一件很好的事。
我们要明白,法律应该是笼子里关起来的猛兽,守法的人不把手伸进笼子,就安然无恙;不守法的人,擅自伸进笼子被咬伤,怪不得谁,哪怕他是未成年人。
总之,无论是紧凑的剧情、在线的演技、背后的立意,亦或是引发的思考,我都推荐大家去看一下这部电影。
-END-
下面是一个抽奖
很快开奖
(最近会有比较多的抽奖)
【推荐阅读】
回复晚安
可以看到一篇
“性瘾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