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透过媒体,许多人都知道了蒙特利尔大屠杀的事情。在1989年12月6日,25岁的青年勒平携带14来福手枪进入蒙特利尔工程学院的一间教室,把教室内男生和女生分开。并对教室内所有9位女生进行枪击,其中6人死亡。出了教室后,他又相继对准女性攻击。总共导致14人受伤,15人死亡。勒平自己最后也吞弹自杀。
这栋大楼本来是凶手一直梦想能够进入学习的,但是当他的梦想破灭之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报复
整个恐怖袭击过程中,勒平明确表示了自己的举动其目的在于“对抗女权主义”,所以他攻击的目标是女性。此事件为加拿大历史上最严重的屠杀事件。事后,12月6日被定为了全国反针对女性暴力纪念日(National Day of Rememberance and Action on Violence Against Women),并且加强了枪支管理。而根据后续的研究,人们探讨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厌女”问题。有人认为勒平生父长期的仇视女性情结对于勒平的意识形态有深远的影响。
本案发生十年后,蒙特利尔工程学院立起了一个纪念碑,纪念在那次袭击中的死难者
就在大家在反思30年前发生的恶劣事件的时候,加拿大华人社区一位有些名气的年轻人在朋友圈发表以下言论:
这位年轻人显然把勒平视为了反抗“强权”的“英雄”,公开为杀戮做道德声援。这样的公开表达,值得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三个问题。
第一,到底什么是女权主义?其实女权的思想分许多种流派,各自对于女性问题的解读和解决方法各有不同。但核心就是追求性别的平权,俗称”男女平等“。如果你认为男女性在社会上应该受到平等待遇,某种程度你就可以自认为一个女权主义者。不知曾几何时,在互联网上“女权主义”被曲解为了“女性特权主义”。当然由于文字上对于很多没有接触过女权思想的人来说容易产生误会。也就造成了女权主义被污名化的问题。
其中我们不能否认有个别人举着女权主义的名义做许多本质上反女权的行为。此处建议大家还是从《第二性》等书籍入手,正确认知女权主义。就好像#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livesmatter)运动不是在主张黑人的命比别人金贵,女权主义并不是认为女性的权利要高于男性。
第二,政见不合就可以合理化杀人吗?这是一个涉及暴力正当性的问题。从政治哲学的角度看,暴力在某些情况下是有其正当性的,如革命就难免暴力。汉娜.阿伦特、法农、本雅明等等政治哲学家都有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哪怕一个个体对于当下“政治正确”的氛围极其不满,是否到了把支持“政治正确”者(自然包括女权主义)肉体消灭都是正当的地步了?这种优势群体,比如两性关系中的男性、西方社会中的白人,在一个积极追求平权的时代有人感受到所谓的“逆向压迫”。到底是真的矫枉过正,还是优势群体对于失去优势的极不自在所致?
第三,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位年轻人?是否要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向主流媒体告知?其实不少朋友在讨论这个问题。从法律的角度,他目前言论的尺度还不至于入罪。但的确可以建议进入观察名单。
我们是否要将这位年轻人的情况公开,向公权力告知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一方面,我们担心这位年轻人会有过激行为;另一方面,我们也担心我们反制行为也会毁了一个年轻人的前程。
其实写这个朋友圈的人在华人社区里也小有名气。大家可能还记得去年发生的“头巾事件”。当时个别华人和白人至上组织联合起来一起在渥太华国会前抗议特鲁多总理,据说这位年轻人有参与并且情绪非常亢奋,特别是极右翼媒体Rebel Media 前来采访的时候。他当时成为“川普粉”和“另类右翼”(alt-right) 支持者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从侧面了解到,他来加拿大有好几年了,常常在互联网上表达对于这个国家的不满。有网友回忆似乎一直是个在海外生活不那么开心的孩子。早期他会混一些“左派”的群组,2016年川普参选前后开始极度右转。针对有色人种、女性等少数族裔,在互联网上言辞开始极端化。近几年更是情绪进一步上升。他的政治立场演变或许跟其现实生活的一些不顺遂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不禁让我们想起许多其他移民社区走向极端主义的年轻人。很多也是从最开始的现实困境出发,在极端思潮里找到精神家园。
国内时间本周三晚上,加美必读小编尝试加这位年轻人微信,询问他可否完整阐述对“女权主义”的观点,以了解他的思想脉络。遗憾的是,他没有添加小编的微信,只简单回复“不必了!本人是父权主义。”
2017年,加广中文在《一个前白人至上主义者经历和思考》文章中介绍,29岁的魁北克青年马克西姆.菲泽(Maxime Fizet)曾是白人至上主义者。他在回顾这段时期时说,激进化不是凭空发生的。一个身心舒畅的人不太容易受激进思想影响。“哪里有激进化发生,哪里就有一个生活在痛苦中的人。”
菲泽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想明白,你奉为神圣的东西为什么神圣,你认为是真理的东西为什么是真理。
我们不清楚华人社区这位年轻人的经历,唯祝愿他生活顺遂,能持开放心态,有更多深入的思考。如果他愿意完整阐述自己的观点,可发送到文末加美必读的投稿邮箱。(完)
阅读更多(点击可看):

蒙特利尔工程学院大屠杀30周年:枪手为何连杀13位女学生?

  • 本公号欢迎读者来稿,采用即有优厚稿酬,稿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海外华人关注的热点分析;
    华人在海外的生活感悟与奋斗故事,本人亲历与采访他人均可;
    移民留学亲历过程与经验教训。
  • 稿件要求真情实感,不能做假,也不可有歧视言论
  •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 加交流群请先加投稿微信ID:yiqijianada 转发必读文章并截图,验证后可入群。
商业推广需求请发邮箱:[email protected]
点击关键词,看更多资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