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肥肥猫
在知乎上看到有人问中国和美国的大学教育有什么差距。
本科阶段中美的差距,首先是授课水平的差距,关于这一点,如果没有在国内和国外都念过书的经历不会有很深的体会。
即便在Top4的中国大学,能以专业精神进行授课准备的的老师也只是少数,而有相当比例是本学校近亲繁殖出来的混子,尤其是许多女讲师(这里没有任何性别歧视的意思),把大学当婚介所+养老院,之所以选择毕业留校purely只是因为学校安逸好混,轻松有闲,方便自己找老公生孩子,本身对科研和教学是没有任何创见和热爱的。
这种普遍性的水货泛滥导致了很多人对大学翘课毫无负罪感(至少从2000年代初开始的风气),因为单位时间的效率还不如自己去图书馆看书。
除了老师水平这个差异之外,更重要的是中美在本科教育上有一些根本性的理念差异。可以概括为两个问题——“大学是干什么的”,以及“怎样才算一个完成度高的人”。
这种理念上的巨大分歧直接导致在美国的大学本科阶段是没有法律和医学的。你想读法律,先读完四年本科再去考LSAT进法学院从零开始;你想学医,先读完四年本科再去考MCAT进医学院从零开始。这至少说明他们并不认为一个没有完成本科通识教育的人是一个完整的人。连出厂设置都没有调教好半成品硬件,是没可能托付性命的。
我们现在这种大学的专业主义有个很大的问题是:一个人很容易在18岁填志愿的时候,懵懵懂懂就把自己一辈子做什么给定下来了。
毕业10年20年回头看,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人生在那个当时看似寻常的夏天下午居然产生了如此严重的分叉。大学读什麽专业好像签下卖身契一样,彻底改变了自己后半生做什么,去哪里。
但一个人在 18-22 岁这个年纪所做出的选择,真的应该被赋予这么大意义么?教育是一个野人“格式化”成为文明人的过程,从考虑到兼容性,可扩展性,和未来升级的可能的角度看,美国人的那套博雅而非专业主义的理念有独特的优势。
比如对“大学是干什么的”这个问题,美国大学明显要更为精英主义甚至稍显迂腐,有点类似中国古典时代对士大夫的要求:因为你被考察过是精英,所以才有被培养的必要,又因为你是精英,当下做什么反而变得不重要了。
反正你先进来,我们用一个士大夫共同体的小圈子像玩养成游戏一样慢慢修炼你升级你,增加你的各种属性,以便将来你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做的太离谱 —— 也即给你的人生兜好最低下限,这就是博雅(通识)教育的内涵。
过去有能力贯彻博雅教育思想的学校一般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小型学院,大部分集中在美国东部和东北部,这些学校通常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小镇,一两千人的规模,有历史、有名望、有校友、有人脉,不愁生源,不愁资金,博雅教育作为学校的传统不断传承。
这种精英主义就是靠不是短时间的经济报酬率为目的来体现,它提倡的个体的逻辑、思考、及创意能力这些没法短时间内被量化的软实力。这些看似抽象的能力,却往往是社会、文化、甚至科技进步的最大原因。
而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思路大致来说是苏联和美国的杂交,你不能说他完全没有精英主义的部分(毕竟近代大学是美国人从零开始帮着建立的),但是毛子的集体主义思路已经深深刻在骨子里。
在集体主义下每个人都是流水线产品,就像从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一出厂就直接开赴前线的T34一样,实用性价值(工具属性)是第一位的,反正都是消耗品,不需要太多独立的个体精神内涵。
当然在美国也有工具化思维的声音,但总的来说教育界顶住了企业界的压力,把古典传统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博雅(通识)教育是成年之后可能唯一的一次系统学习“big Picture”的机会。而在大部分时间里,个人是被培养成工具的。个体的螺丝钉化是人类目前无法解决的悲哀,而博雅(通识)教育是自古以来教育阶段仅有的反工具化手段。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罗马人管教育要叫“liberal education”—— “自由民教育”。
我的理解是,人一旦智力在某个分界线以上,就意味着对你来说更高层次的意识自觉比某个职业技能要重要的多。因为精神的自我觉醒意味着对内对外都进行更深的探究的可能,这种边界扩展的重要性碾压单个技艺对人生的意义。
这就是为什么越是顶尖大学越是喜欢探讨无用之术,层次越低的学校看着越像职业技术学院。
事实上,所谓的“无用之术”也没有那么无用。达拉斯小牛队老板在最近一个 Bloomberg 专访中,被问到对于未来就业市场的想法时,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预测,他认为在十年后,互联网行业就业市场对 Liberal Arts主修的需求量会高于计算机专业本身,逻辑是AI的发展会替代掉许多当下需要人来完成的工作,而当很多事情都被自动化时,拥有宏观、独立、自由思考能力的人,或者在艺术领域有才华的人,反而能创造出不同的岗位。
教育的目的是输送劳动力,不同政经体制下有不同的劳动力需求和配置方式。前几十年我们尚处于“追求发展速度”的野蛮生长状态,对劳动力的专业性和创新要求低,劳动力质量需求决定了教育质量,劳动力配置方式决定了螺丝钉属性比较强。现在这个局面已经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行业岗位在逐渐摆脱螺丝钉式的机械结构。通识教育在蓝海市场更容易带来收益,因为相比于红海市场,前者市场中的很多领域/技术仍是未知的,可能性的边界还没有被探知。
就像乔布斯曾回忆说,苹果外观和字体设计的灵感来源于Reed College的博雅教育,尤其是书法和美学方面的薰陶。
抓住消费者痛点,需要一个人在美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方面跨界的能力,科技的前沿应用需要的对伦理学有基本的了解;深刻的理解一个行业甚至需要政治和历史学的广泛阅读。有人统计过整个硅谷的大佬们大概只有不到40% 拥有计算机背景,其余全散落不同领域。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 北美这边有非常多的second degree 而往往修second degree的很多都是转cs的精英 无论各行各业都会有所建树之人 。但国内对于高等教育依然停留在学历学位上面,如果让很多人再花两年拿到的只是本科学历 大抵很多人是不愿意的。
一个人的成功跟他们的学校、主修没有太直接的关联性,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对改变世界的热情、以及从错误中学习的能力。大学终究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小阶段,真正的学习绝不会因为你毕业就停止。
————————————————
当然,要知道读什么书,首先就能过滤掉一大部分人。
喜马拉雅联合Lyceum耗时3个月精心打造,历经访谈授课、转录、翻译、编写、润色、录制、配乐等多个工序,整合了100本,覆盖八大学科,与你息息相关的经典名著,为你和家人在繁忙生活中,开辟一片灵魂的高地,看得更远,看得更深。
这些书是由来自世界名校哈佛、MIT、斯坦福的100位学者选出来的,他们当中有普利策奖得主、畅销书作家、中外敬仰的学术大师,比如:
包弼德Peter Bol,他是比许多中国人更理解中国的汉学家,他的老师是末代皇帝溥仪的伴读
马丁·普克纳Martin Puchner,他的书获《纽约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等各大媒体推荐
弗雷德里克·罗格瓦尔Fredrik Logevall,他是2013普利策奖得主,也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著名撰稿人
包括了:
历史:潘恩《常识》——点燃美国独立战争的书,读懂它,才能读懂美国精神
文学: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穷尽了人性的一切可能性,值得你不断“重读”
哲学:萨特《存在与虚无》——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奠基之作,追问你每天忙忙忙的意义
社会学: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东西方最核心的差异在哪里?
心理学: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学奠基之作,掘开你不知的“潜意识”深渊
美学:席勒《美育书简》——“美”如何让你成为更完整的人?
科学:达尔文《物种起源》——改变人类史的“进化论”,告诉你职场和人生的真相
经济:亚当斯密《国富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解密财富增长的内在逻辑
长按图片扫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