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开始,她们就被各种各样的评价环绕着:长相平庸缺乏辨识度、做事细心但不够机智、身材太高或者太瘦、体重过重或者过轻……无论是外貌形象,还是个体能力,她们总是被认为达不到理想的高度。
她们是女孩,也是父权文化中的“瑕疵品”。
当大量阐述着“你不行”的主观判断向年轻一代的女孩们蜂拥而来,有人接纳了上述规训,并逐渐内化,愈发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感到强烈的不满意与不完美;但也有人,开始对这种批评提出自己的质疑,并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反思与反驳这些“瑕疵怨言”——是我不行,还是这个社会不行?
小布最近在准备给学校写第三封建议信。
尽管前两封信发出去没有收到有效的回应,也没有其他同学愿意一起加入写信的行动,但小布仍然决定一个人继续战斗下去。她想继续用书写的形式捍卫自己作为一个女生的权利,引起校方对课程中性别歧视现象的重视,最后提高校园环境的性别友好程度。
她说:“我打算在大学四年一直发,不断地切换邮箱发。直到学校领导感到厌烦,并因此做出改变为止。
变人生轨迹的一本书
踏入书店的时候,小布只是想买一本与化学有关的教辅书,但却被名字怪异的另一本书吸引了注意力——《是高跟鞋还是高尔夫改变了我的大脑?》。出于好奇,她购买了下这本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解构社会性别的书,认真地完成了阅读。读完后,她摘抄了其中一段印象深刻的话发表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
大脑,既不是你的理由,也不是你的借口。你的表现,并不是因为你是一个男人或女人,只和你以为自己是什么样、你觉得别人以为自己是什么样有关。挑战性别和大脑的常识,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破除错觉——不要被大脑刻板印象骗了,认识你自己,给自己更多的可能。
《是高跟鞋还是高尔夫改变了我的大脑?
一本书,一次意外的发现,一个偶然的机会,从此打开了小布以性别视角看世界的一扇门。书中探讨的内容很多,但令小布最震惊的是一场关于数学考试的实验:实验选择了两组数学水平一致的女生,第一组被灌输“女性数学水平低于男性”,然后与男性同在一个考场中考试;第二组则被告诉“女性和男性数学水平没有差别”的理念,也同样与男性一起考试。最终实验结果显示的是,第二组女性的数学平均成绩高于第一组。
这个实验的结果打破了小布过往的认知,让她迅速地想到了过去的一些事情。曾经的她也被相似的观念打压过,被极其否定式的言语贬低自己的个体价值。
在高中文理分班之前,班主任曾向小布的母亲失望地表达“她不能像男生一样能举一反三”,语气充满了满满的遗憾。然而当时的小布,明明已经在理科的学习中非常勤恳与努力,取得了化学、生物第一与物理前五的成绩,就是这样名列前茅的女生,仍然在老师的口中与男生大相径庭。
老师对二元性别的刻板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班里的其他同学。小布回想到,大部分女同学都觉得自己“数学和物理不行”,但是“男生一定比她们学得好”。所以,即使后来有女生主动向小布请教学习的问题,也大都忽略了自己真实的学习能力,反而在提问中多了很多消极的感慨、埋怨与自暴自弃。
除了在学校会听到性别歧视的言语,小布的家人也会时不时与她传输这种观念。在考虑未来发展方向时,他们给出的建议是“你应该选文科,女孩就是擅长背书但不喜欢动脑”;又或者,在小布考试失败时,安慰她“你是女孩,脑子迟钝”;甚至,后来小布的表妹考了年级数学第二,亲戚们信奉的还是这一套,继续无所顾忌地面对面讲给表妹听。
虽然经历这些事情,但小布之前并没有过多地察觉背后的原因,但通过阅读那本书,她开始意识到如何用另一种角度去观察身边的人与事。无论是家人还是老师、同学,都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地被灌输这种思想,最后渗透至认知与行为中,无法再进行更多的影响或者改变——这,也许就是性别不平等延续的原因之一。
因此,她决定开始向家人科普性别平等的相关信息。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家人再一次提起“女生学会计多好,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建议,小布则选择了学计算机——这个在大部分人眼中属于“男性垄断”的学科与行业。
她后来发现,自己与父母沟通多次,但对于一些学术理论,他们并不能完全理解。小布无奈地表示:“我希望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因性别而划分,但不知道可以做些什么。这种感觉很无助,想要发泄又找不到目标。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的心脏好像被什么东西堵上了,感觉很难过。”
一个计划不行,她还准备了第二个计划。小布准备通过搜集人物事例,凭借真实的故事说服父母,比如第一个编程的人是女性,又或者是一些女性科学家的成就,以此让他们意识到由性别导致的差别对待大部分都是社会构建的。
小布在社交网络上的发言
沉大海的前两封信
在与家人阐述性别平等观念之外,小布也在关注着大学校园内的性别歧视。
上了大学后,从军训开始,小布就注意到了有女性教官的存在。她很惊讶,也非常开心。但另一方面,她又发现明明大部分班级都在做各种训练,但女生最多的英语系却被“特殊对待”了。她们并没有学习军体拳、匕首操等各种需要体力的动作,而是在一个阴凉的地方学抖音上一个网红跳的舞蹈。
这种行为,无疑是对女性身体素质的质疑——除了过分担忧她们会太累晕倒所以安排在阴凉地方,更重要的是表明军训这么严肃的事情不需要女生来参与,她们只配去做娱乐活动,展示给大家看。
观察了三天后,小布想到了给校方写建议信。她先问了身边的一些女生朋友,是否有意愿一起参与这件事,但女生们的回应,却是十分羡慕别人可以跳舞的安排。尽管没有同伴的支持,小布还是向学校官网公示的邮箱投递了第一封建议信。
她说:“军训本身就是一种锻炼,但作为女性的我如果被这样安排,只会觉得是一种侮辱。写建议信可能没有太大的改变,但万一以后这种状况(排除女性参与军训)更严重怎么办呢?
不出所料,第一封信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但此时的小布,又遇到了新的困境:她发现自己的体育课选修申请中,只有排球和跳绳,却没有足球。作为一个足球爱好者,她带着不解咨询老师,为什么学校的男生可以选足球,但却不开放给女性学生。
但老师显然是习惯了学生的疑问,只是敷衍地告诉小布,由于学校的教学资源不足,所以没有办法开设更多课程。小布并不能接受这个解释,又特意问了在其它大学上课的同学,但他们都表示自己并没有遇到因性别而分课上的状况。
因此,小布开始着手写第二封建议信,描述了自己遇到的挫折、体育锻炼对学生的长处,以及其他学校的情况和相关建议。虽然有同学看了第二封建议信表示很赞同,但仍然没有一起发的想法。
后来,遗憾的是,这封信收到了与老师说法一致的回应:教学资源不足。显然,学校也没有考虑在未来的进行改进。
将继续的第三封信
两封没有引起任何波澜的建议信,并没有让小布打消继续写信的念头。
在接下来的学校篮球赛中,校方再次做出了明显涉及性别歧视的行为:呼吁男同学积极参加球赛,女同学则参与啦啦队为赛事加油。这不仅直接否定了女同学参与篮球比赛的权利,更是严重地打击了女生对运动的积极性——身处球场的她们,只能作为“花瓶”为别人加油,却没有机会赢得相同的掌声与荣誉
经过了前两封信没有有效回应和没有其他同学一起加入行动的打击,小布仍然决定一个人继续战斗下去,用书写的形式捍卫自己作为女性学生的权利。她希望她的第三封信能引起校方对课程和学校日常活动中性别歧视现象的重视,打造更加性别友好的校园环境。
倡导性别平等的这一路确实很难,小布也很清楚这个道理。所以现在的她也决定更加努力学习,争取未来可以做计算机领域的意见领袖,让女性的声音被更多人听见。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小布写下了自己的憧憬与期待:
我有一个梦想,女性可以不再被物化,不再被舆论用颜值和身材评估价值。她们不用逃避美味而保持身材;她们可以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被作为人而非“女性”来对待;她们可以自由地在各个领域、岗位工作。即使有性骚扰、性侵、性别暴力的事情发生,她们也不会在性别平等的社会里被大众第一时间苛责。甚至,女装的设计,并非是为了苗条和修身,而推出更多方便、实用的口袋。
欢迎关注作者的公众号⬇️
编辑| 李合子
回声计划
属于女人的时代之声
ID:huishengproject
留言功能暂未开通。如果有特别想和我说的话或者联络需求,请在公号主页下方的留言框直接发送消息。
联络邮箱:[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