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9年11月11日,《少年的你》电影票房突破14亿。虽然这部电影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校园霸凌议题的讨论,但是从一名倡导性别平等的女权主义者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中的性别安排还是有着很多缺失,甚至在性别歧视的边缘试探着。
电影的故事主要讲述了女主角陈念(周冬雨 饰)在高考前夕因为同情遭遇霸凌而自杀的同学继而也遭到了以魏莱(周也 饰)为首的三人组霸凌。一次偶然下,陈念认识了一个叫小北(易烊千玺 饰)的小混混。随着熟络,两人逐渐惺惺相惜,小北也答应陈念在暗中保护她免受欺凌。没想到这一决定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最后陈念也为了反击霸凌,失手将魏莱推下天梯……
《少年的你》剧照
百度百科是这样定义“校园暴力”的:
“将同学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单从电影的艺术性来说,本片很完整地呈现了一个校园霸凌的故事,也将校园霸凌中受暴者、施暴者、旁观者、暴力的转移、老师同学和一些公职人员的冷漠很好地展现出来了。但令人不太满意的地方在于,在展现校园暴力事件中的性别角度上,电影缺乏更多丰富、深层次的思考。
看见性别
什么是性别视角?简单说来,就是看到存在与发生的各类状况、事件中对象的生理性别(sex,基于生理性特征而划分的性别)和社会性别(gender,基于生理性别的社会要求和规范),探讨这两者会对人或事件产生怎样的影响。
虽然在世界范围内,女性的经济地位已经普遍有所上升,但是难以撼动的父权制使得隐含在文化里对女性的要求仍旧没有改变,女性缺少支配自我的自由——这种蕴含在文化里的“潜规则”就是社会性别规范。虽然没有“明文规定”,这些规范还是牢牢地活在很多人的脑子里,要求和约束着人们的思想。
举个例子,被简单地划分为男或女两种性别后,人们会要求女性温婉、长发飘飘、三从四德、要结婚生小孩、散发母爱、富有同情心……对男性则形成了与之相对的另外一套要求。即使现在的审美趋于多元,但当一个人真的脱离要求,我们会听到诸如“不检点”、“铁T”、“重病快死了”、“坏女人”等很多有明显歧视的评价,隐性的性别道德评判一直都在。
达到这些要求和规范的人,会获得男权社会下的一部分红利,可以相对感觉不到压迫地过上“普通”的生活;而没有达到要求的人,则被贬低、排挤与打压,甚至可能派生出同为“不合格”,稍微强势的人去压迫更弱势的人的局面。
我们在父权文化的氛围中长大,这种文化排斥多元价值观与审美趣味,消解主观能动性的自由与解放内涵,固化着性别的二元对立和不平等,缺乏对多元性别人群的关照
这也正是《少年的你》在性别问题上所缺乏的“更进一步”。霸凌一个女生,采取的方式除了排挤与拳打脚踢,还有拍裸照、剪头发……仔细想想,这些方法不正是为了“让一个女生不再是女生”吗?随着传统意义上的女性特征(或者说是“好女孩”特征)被破坏,受害者被排除在女性圈子外,也挤不进男人的圈子,而带着这样的形象生活又可能会招致更多的暴力,所以影片中这样的行为才会对一个女孩产生致命性的打击。
性别暴力在校园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的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霸凌事件接近2.46 亿。这些霸凌的受害者,广泛地存在与各种性别与性取向的人群中。即使为了过审等因素不选择多元性别人群,影片最后仍是仅仅呈现了一个女孩对女孩的霸凌故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9年世界教育论坛上发布的报告《数字背后:结束学校暴力和霸凌》(The Behind the numbers: Ending school violence and bullying)指出32%的学生在上个月被学校的同龄人欺凌至少一次。这份报告同时显示,在任意某种方面被视为不同的儿童更容易受到欺凌,当然也就包括性倾向与性别气质不符合主流标准的人群。
民间公益组织同语2017年的《校园性别暴力研究报告》显示,1018 名调查对象中,有78.2%的人表示(曾)在中学校园中遭遇过性别暴力,24.6%的调查对象则会经常性地遭受某种形式的校园性别暴力。2012年,国内数家公益组织针对校园内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欺凌现象进行联合调查并发布报告,有77%的受访者遭遇到17类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校园欺凌。
跨性别群体的遭遇则更为严峻:在中国,有超过99.7%的跨性别者曾经遭受过不同形式的暴力,家庭暴力、校园暴力常伴ta们左右;70%的跨性别者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即使完成了学业,也有68%的跨性别伙伴面临失业,失业风险比其他人群高4倍。
与此同时,校园中的性侵等恶性事件也层出不穷,这都与社会整体的性别平等状况息息相关。
校园霸凌对受暴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学业与人际关系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青少年性少数人群每年的自杀率是同龄人群的4倍。2015年发布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上的论文《性少数学生心理健康与遭受校园欺凌之间关系研究》指出,在遭受过校园欺凌的所有性少数学生中,有23.6%的学生会因此对老师失去信任。
而我们又是怎么对待这些校园霸凌的呢?不只影片,社会各界其实对校园性别暴力的关照也不足。同语2016的校园状况调查显示,在预防性和支持性政策方面,中学和大学为学生提供的心理咨询辅导中仅有23%的服务被学生明确定义为是面向性与性别少数学生提供的友善服务,仅 17%左右的学校有禁止歧视和欺凌女性的具体举措,仅7%左右的学校有禁止歧视和欺凌性与性别少数群体的具体举措。而在课程教学方面,少于三分之一的学校开展过关于性/别议题的公共活动,而在这些课程或活动中只有约30%的内容包含了对多元性别友善的知识。
性别视角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一个孩子既可能因为性别气质遭受暴力,也可能在被“选为”暴力对象后采用性别化的欺凌方式。性别因素其实是校园霸凌问题中很重要的一环,更好的性别教育和平等的环境也能帮助解决校园中暴力的问题。
“我保护你”解决不了校园暴力
电影缺乏性别视角的另一个表现就在于那句经典台词——“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这句台词一说出来,故事马上就又落回到了老旧的王子救公主套路,变成了刷上新漆的旧物、用校园暴力装点起来的翻新机。
女性不需要靠一位“英雄”式的男性保护者来拯救自己的危机,这既不现实也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况且未免对女性也太没有信心。反而笔者觉得处理最好的是女主开始和跳楼自杀同学的关系——即一个受暴女孩向另一个女孩的求救与反过来的反思。可惜的是电影没有顺着这条线,讲述一个女性互助或者自我探索与拯救的故事。
况且,现实中遭受校园霸凌的女孩,多数也不可能以这样的方式被“拯救”。试问,易烊千玺这种长相的男生来保护你上下学,老师、警察、男同学即使不能很好地帮助自己,但至少都对霸凌事件有所表态,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谁的身上现实呢?
一些研究者将性别歧视分为敌意性别歧视、善意性别歧视、物化。善意性别歧视(Benevolent Sexism)是觉得一些性别的人需要被珍惜或被保护,这种看似美好的描述方法却暗示着ta们无法自己照顾自己,其实还是为了维持性别不平等的局面。《少年的你》也许就是出于刻板印象,给出了这样一个看似美好、实则无法改变根本性权力关系的结局。
影片的最后,在呼吁学校、教师、社会、教育部门等多方面能关注校园暴力的问题。但如果依旧缺乏性别视角分析,没能看到性别对校园暴力产生的影响,类似的暴力可能就依然不会消解。
电影是个好的开始,但我们不应该只停留于此。更多地关注校园性别霸凌,甚至是所有的性别暴力,一起带入性别视角,终止性别暴力吧!
参考文献:
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校园暴力与欺凌:全球状况报告》
陈键,赵晓华.家庭暴力的“父权制”传统背景分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01):31-33.
同语2017年的校园性别暴力研究报告
同语2016校园状况调查
友心人,《男人怎么能让女生买单!你也在享(ren)受「善意性别歧视」吗?》
作者| 予妙
“二手”性学家,双鱼座情绪记录者,女权主义者,多元性别平等建设的小透明。
编辑| 李合子

回声计划
属于女人的时代之声
ID:huishengproject
留言功能暂未开通。如果有特别想和我说的话或者联络需求,请在公号主页下方的留言框直接发送消息。
联络邮箱:[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