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3846,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那是8世纪中叶的某个温暖下午,一辆马车驶过的石板路旁,喧嚣的东楼人影绰绰。已经入蜀6年的杜甫回首而望,看见了夕阳残照,这是帝国文化盛世的黄昏。一旁的好友杨使君已经酣然入梦,而不远处,岷江上运载着木器的船只正向北驶去。

“胜绝惊身老,情忘发兴奇。座从歌妓密,乐任主人为,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楼高欲愁思,横笛未休吹。”这是杜甫最后十年影像中的一瞬,距离他离开四川还有三年。而后,他死在北归的途中,留下上千篇诗作和重碧春酒的传说,被后来的人们热切地转述。
△图为岷江边宜宾夜景
越过战乱和严酷的年代,穿过岁月的时光走廊,昔日的重碧春酒演化成今时的第八代经典五粮液。夜晚7点到9点,灯火珊阑,酒杯的交错之间,那种醇厚甘甜味道透过舌尖,令人梦游仙境,成为宜宾这座城市千百年来永不消逝的风景线。
01
光影之隙:从僰姑造酒到经典五粮液
从成都出发坐高铁前往到宜宾,约两个小时左右,你可以轻松地打一个盹,也可以看看窗外由平原到丘陵延绵的地貌风景。而一下宜宾高铁站,你的目光就会被“五粮液”三个字所吸引,无论你走在宜宾的街道里,坐在出租车上,和来往的行人攀谈,亦或看见过往游客手里提着的伴手礼。在很多时候,五粮液已然成为人们对宜宾这座城市几乎所有的记忆。
沿着岷江向西前行,就来到了五粮液的主厂区,厂区中有一座酒圣山,山上伫立着一位风姿绰约的少女雕像,当地人告诉我这是发明造酒的僰姑。
△图为僰姑
时光追溯到上古时期,僰地洪水泛滥,大禹受命负责治水,但在治水期间,大禹操劳过度,夜不能寐、食之无味,这可急坏了负责膳食的仪狄,连忙找来僰姑帮忙,希望做一些当地的美食,可大禹依旧食欲不佳。在一次偶然中,僰姑闻到了数日前为大禹制作竹筒糯米饭散发出来的奇香,好奇的她尝了一口竹筒里面剩下发酵的液汁,感到香甜可口,又喝了一些,忧愁全无,渐入梦乡。于是僰姑将这液汁送于仪狄,让大禹饮用,大禹饮用后精力充沛,帮助僰地治理洪水。

值得一提的是,这被治理的洪水摇身一变成为了今天宜宾的母亲河,灌溉着四周肥沃的土地,商贾从此成群,形成了独特的马帮文化;同样,这被治理的洪水也化作成生命之泉,变成今日五粮液取水的水源地之一,造就了经典五粮液传奇之旅。
△图为“陈氏秘方”
当地人绘声绘色地向我讲述这则充满韵味的传说故事,也通过这则传说告诉我宜宾古人对于酿酒、品酒的认识。竹筒糯米饭(原料)、数日之久(时间)、发酵的液汁(酿造技艺)、香甜可口(香气味觉)、忧愁全无(感受)这些词汇组成宜宾古人对于白酒的认识,在若干年后五粮液的“陈氏秘方”中,仍能找到影子,例如在原料中就有“糯米酒纯甜味浓”的记载。
曹操在《短歌行》中,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使得酒神杜康名声大噪。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杜康的背后藏着一个同为酒神的仪狄,而在仪狄的身后藏着一个发明造酒的僰姑,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白酒最早的文化镜像。
△图为商周时期青铜器 “僰卣”
△图为“僰卣”顶盖“王饮西宫”铭文拓片
或许正是宜宾古人对于白酒独到的理解,使得僰地之酒备受世人喜爱。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青铜器目录中,有一件名为“僰卣”的商周时期青铜器,顶盖上刻着“王饮西宫”的铭文,表示当时僰地酿造的美酒已经成为西周王室的贡品。而在秦朝《华阳国志》中记载有一个盟约:“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锺”。盟约中“夷”要输的“清酒”是指窨酒通过贮藏,再经过滤和澄清等步骤制成的档次更高的酒,此时僰地的酿造技艺已经突飞猛进。
一面是历史的发展,酿造技艺不断推陈出新;另一面则是地域的联络不断加剧,原料的选择开始变多。据记载,经典五粮液原料由五种不同的主粮构成,其中糯米和大米产自中国,小麦产自西亚,高粱产自非洲,而美洲带来的玉米则为经典五粮液融入了冲香,“烈、甘、清、辣、甜、香、醇”七味开始融于一体,经典五粮液呼之欲出。
02
岁月之忆:110年,时光造就传奇 
2019年5月20日,这一天是网络情人节,宜宾的情侣们正享受着节日的欢愉,岷江边传来欢声笑语。而在这座城市的另一侧,五粮液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吴建军则小心翼翼地将第七代经典五粮液放进保险柜,由专车护送至跨版仪式现场,像是情侣之间的别离。眷恋和期望,在这一刻交织,意味深长。
这是伴随他走过16个年头的伙伴,这是一代人记忆的珍藏。仪式结束后,五粮液的工作人员,经销商纷纷上前和第七代经典五粮液合影,用照片记录这一历史瞬间。
事实上,翻开经典五粮液的历史画卷,110年,从第一代到第八代,曲折而漫长,光荣和荣耀。
   △图为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回到1909年那个夜晚,此时电灯还未在宜宾普及,昏暗的烛火摇曳在黑夜里,马车缓慢驶过碎石路面,发出吱吱的声音。岷江边的利川永作坊内,劳累了一天的作坊主人邓子均正在研习“陈氏秘方”,烤制杂粮酒。许多天后,一位名叫杨惠泉的举人将会与杂粮酒结缘,并把它命名为“五粮液”。这一段文人和匠人的不期而遇,造就了第一代经典五粮液26年荣耀的历史,也揭开了经典五粮液品牌的传奇人生。而后,经典五粮液沿着长江漂洋过海,并在1915年远渡重洋,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图为邓子均
1952年,因之前战乱收缩生产的五粮液迎来了新的时代,宜宾城的利川永、长发升等酿酒作坊,改制为川南行署区专卖事业公司宜宾专区专卖事业处国营二十四厂,融合各糟坊的技术特色,以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开始生产新的五粮液。经历太多风浪的邓子均,受感于政府领导三番五次的登门拜访,同意献出了“陈氏秘方”,并出任酒厂顾问。1956年,第二代经典五粮液被评为全国八大名酒,“经典五粮液”盛名于世。
1959年,国营二十四厂被正式命名为四川省地方国营宜宾五粮液酒厂,厂名和产品得以统一。1963年,第二届国家名酒评选,第三代经典五粮液以第一名的身份被评为名酒。在2012年杭州西汵拍卖会上,一瓶1963年产的第三代经典五粮液被拍出112.7万元人民币的高价,创下了单瓶五粮液拍卖价格的历史记录,足见消费者对它的认同和喜爱。
1978年,中国拉开改革开放的大幕,中国经济迸发出巨大的活力令世界震惊。而几乎在同一年,五粮液开始自己的扩建之路,伴随着第四代经典五粮液一路走来的是一代“中国酒业大王”的诞生。

一面是扩大生产,不断开拓新的征程;另一面则是扎根匠心,对于产品品质的无限探索。在第四代不断开疆拓土的同时,第五代经典五粮液悄然出世,它的出现完成了鼓型瓶向水晶瓶型的过渡,奠定了此后30年经典水晶瓶五粮液的模样。

跨越千禧之年,改革开放加速,经济获得持续快速发展,作为当时中国白酒的龙头老大,五粮液加快探路多元化发展,进入机械、物流、包装等领域。而这些变化也反映在第六代经典五粮液的产品上,第六代经典五粮液采用“晶质多棱瓶”,这一经典的瓶型一直沿用至今,同时,它还采用“三防”塑胶盖,这是经典五粮液首次采用现代化防伪手段,或许正是这些细致入微的变化,使得第六代经典五粮液一经问世,就备受消费者推崇,进一步奠定了“十里酒城”的行业龙头地位。
△图为五粮液“十里酒城”

经过110年的发展,五粮液已成长为年营收约千亿元的大型国有企业,同时也成为四川省营收最高的国有企业。作为五粮液品牌的旗舰产品,第八代经典五粮液传承了历代经典五粮液之精华,酝酿出五粮之韵味,承载了岁月的记忆和历史的使命。
03
回味之痕:酒中经典,半酣味悠长
去宜宾的那一天,正逢下雨,泛光的灯光勾勒出城市的轮廓,酒厂旁那些略有年代的建筑,伫立在细雨里,像被洗净的酒器;一旁的司机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白酒故事,宛如一个隐居的酒博士。不远处的饭店里,不时能听到酒杯的交错声,令人不由得想起8世纪中叶的那场著名酒局。
诗人杜甫从成都乘船顺着岷江到达戎州,戎州最高长官杨使君在东楼设宴,并用当地最好的名酒“重碧春酒”款待杜甫,老友相见,格外亲热。酒过半巡,略有醉意的杜甫回首而望,看见了夕阳残照;一旁的好友杨使君已经酣然入梦。
△图为杜甫雕塑
夕阳下,一群白鹅走过,牧鹅女的红色绣包和鲜艳的鹅鼻构成奇妙的呼应;不远处老妪在江边洗涮着青菜,江水缓缓流动,搅动着两旁翠绿树枝的倒影,载着木器的船只正向北驶去,那个杜甫渴望回去北方。
夕阳、船只、河流、气味和光线这些事物都在流逝之中,凝视着重碧春酒,诗人感概万分,“胜绝惊身老,情忘发兴奇。座从歌妓密,乐任主人为,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楼高欲愁思,横笛未休吹。”这是公元765年的影像日志,它被录制在时间的某个缝隙里,成为无数被翻开书页中的一部分。
令杜甫没有想到的是,这场老友重逢的酒局不但捧红了重碧春酒,竟还影响了后面几代文人。
△图为黄庭坚雕塑
300多年后,一个叫做黄庭坚的男人,像杜甫一样游历戎州,旅居三年。他跟随着杜甫的步伐,看见了杜甫所目击的一切景象,也品尝了杜甫所钟爱的重碧春酒。此情此景此地此酒,他体会到前人的感受。“拨醅葡萄未足数,堆盘马乳不同时。谁能同此胜绝味,唯有老杜东楼诗。”而后,他也消失在岁月的迷雾里,留下一段关于姚子雪曲的故事被后人传颂。
△图为黄庭坚《安乐泉颂》,诗中的“姚子雪曲”就是经典五粮液的前身
公元1177年,昔日的戎州早已更名为叙州,时任四川制置使的范成大沿岷江而下追寻先贤足迹,但最令他着迷的还是重碧春酒,他在诗中写到“东楼锁江两重客,笔墨当代俱诗鸣。我来但醉春碧酒,星桥脉脉向三更。”所谓的春碧酒就是杜甫所饮重碧春酒,其名则取自杜甫《东楼》诗中‘重碧拈春酒’。饮下春碧酒的范成大沿长江一路而下,经湖北、江西入江苏,从镇江转常州、苏,留下游记二卷《吴船录》,广为世人传颂,巧合的是,《吴船录》这一名字同样取自杜甫诗句“门泊东吴万里船”。
从重碧春酒到“杂粮酒”,从第一代经典五粮液到第八代经典五粮液,我们聆听到经典的延续,我们品味到思想的共鸣。善酿者,以时光雕刻经典,酝酿人生百味于酒中,酒、人、家、国在酒中共情。酒色至清,使人涤除尘虑;酒香至纯,让人率真性灵;酒味甘甜,令人直达合生之境。
(专题)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