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文字,未经授权禁止商业转载】
陈文业在讲解如何降低车祸伤亡(林菁摄)
三星警司陈文业(Chief of Transportation Thomas M. Chan)是纽约市警局警衔最高的亚裔,大学毕业后他从一名救护车医务员做起,在东百老汇为华人母亲紧急接生过双脚倒着先出的婴儿。加入警队后,在125街地铁站巡逻守护夜归的乘客,后来荣任华埠5分局首任华人局长。有一次他自如处理一桩学生示威阻碍交通事件,被暗中观察的前警察局局长凯利亲眼目睹并大为赏识,随后他获提拔为二星警官,在掌管布碌仑南区期间成功控枪。晋升为警局交通总监后,受市长委托执行“零死亡愿景”(Vision Zero)交通计划,将纽约车祸死亡率降至历史最低
陈文业(右)和太太尹绮连(左)见证儿子陈立成(中)的毕业时刻 (杨澄雨摄)
  陈文业待人非常谦逊低调,在采访过程中很健谈,有时候为了解释一个交通安全细节会拿起笔画图演示,并让记者在报道中提醒纽约驾车者:“在城里开车请大家务必放慢速度,因为速度是造成车祸的主要原因。”纽约自从1920年开始有交通事故记录以来,车祸死亡最多的40年代,一年的死亡人数超过1000人,去年纽约车祸死亡降至203人,再度破历史最低记录。这是陈文业从警近38年来最大的政绩之一,可他却谦逊地说,“我从没那么想过。”
在下东城政府楼成长
陈文业的父亲12岁来美国,参加过二战,战后回台山娶亲,夫妻育有两女两男,陈文业是最小的孩子。小时候他住在华埠旁边的政府楼Alfred Smith House,他记得童年过得很快乐,虽然住政府楼,但该楼因为地点好而成为全市最抢手的政府楼。在这里,他和各个族裔的孩子一起打球,一起上公立学校。那时候市警总局大楼还不存在,十多岁的陈文业和伙伴在空地上玩耍,被保安轰走,他当时完全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在屹立于此地的警局大楼工作,距离童年住家只有一条街的距离。“以前我母亲还住在那里,从她窗口可以看见我办公的地方。”
  从小陈文业便是个孝子,他记得父亲在中餐馆当厨师,夜里下班回家时曾两次被打劫,每天晚上他和母亲会在窗口守望,当看见父亲的身影从远处走来时,他便赶紧下楼,陪父亲一起走回家。
紧急为华人母亲接生
高中时陈文业就读名校史岱文森,大学在John Jay主修生物,打算将来成为一名药剂师,但有机化学这门课让他很头疼,他于是转到医院管理专业,毕业后当紧急救护员,在圣云仙等多所医院工作过。这份工作需要跟着救护车去接病人,应对紧急医疗事故,陈文业很喜欢,也得心应手。
  有一次,一位住在东百老汇公寓楼的华人母亲即将分娩,陈文业和搭档开着救护车赶到现场,看见孕妇的羊水已经破了,婴儿的双脚已经伸出母亲体外,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必须立刻将孕妇送到急诊室。可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3个星期前陈文业刚上过一堂课,医生教授如何进行臀位分娩,陈文业靠着所学知识当场为孕妇接生,所幸一切都很顺利,华人母亲生下一名女婴。这个过程才5到10分钟,陈文业说,“当时根本没有时间感受害怕,幸好那位母亲已经生过两个孩子,最后才平安无事。”
  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能帮助别人,让陈文业意识到这份工作就是他想要的。他说,“那件事让我感到,我处于对的地方,正在做对的事情。”
为非裔小孩找回自行车
  1982年陈文业当上警察,被分配到曼哈顿上城哈林区。他接到一个非裔母亲报警,称儿子的自行车被盗。几天后,陈文业开车巡逻时偶然看见一群孩子在玩,旁边还有一辆自行车,他发现那部自行车跟非裔男孩描述的一样,于是走过去问那些孩子,自行车是谁的?他们说是一个朋友的,但过了好一会儿,那个所谓的车主还没出现,陈文业于是拿走自行车,去敲非裔男孩的门,当男孩看见失窃的自行车被送回来时当场欢呼起来。陈文业说,“自行车虽然并不值钱,但对那个男孩来说很重要,当我看到他眼睛顿时发亮时,我感到很欣慰。”
  以前纽约警察、地铁警察、房屋警察是分开的,后来才合并。从下午4时到夜里12时,陈文业牵着警犬在哈林区巡逻,本来125街地铁站不是他管辖的范围,但他想起以前父亲夜里下班时被打劫,于是决定走到站台去巡逻。他说,“当乘客夜里下班,看到有警察站在站台上,不管你是什么肤色,他们都会感到放心些,我无法护送他们回家,但我像一面盾牌一样立在那里,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
处理学生示威获局长赏识
1995年陈文业成为华埠5分局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局长,华埠遇罪案不报警是一大治安问题。由于没身份无法开银行户头,很多华人只好把现金放在身上,于是他们成了抢劫的最佳目标。为此陈文业特地做了个视频告诉民众,遇到罪案警察不会询问受害人的移民身份,请民众务必报警。
  接下来陈文业在职场上一步步高升,每到一个新岗位都有突出成绩。谈起成功经验,他借用一个警官的话说 :成功说到底就是3个“P”,准备(prepare),准备,再准备。他指着手上的文件夹说,“就像今天我出席记者会,之前我做了很多准备,这样我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还有一点,“你在做事情时,永远不知道谁在看着。”
  这是陈文业的切身体会,大约2007年到2009年,他在曼哈顿南区工作,有一次,一群纽约大学学生约20多人在13街和五大道示威,他们堵住五大道,令车辆无法通行。当时只有几个警察在场,警察先逮捕了两个违规的学生,然后陈文业拿起话筒大声说:“女士们先生们,我需要你们回到人行道上。”
  那些示威者看到有人被捕,知道警察来真的,于是从街上撤走。就这样,在没有发生任何冲突下平稳解决了问题,这时候一个警探走到陈文业身边说,“头想见你。”(The boss wants to see you。) 陈文业有点纳闷,“头是谁呀”。这时候他抬头看见半个街区外停着警察局长凯利的专车,顿时明白过来。凯利对他说:“干得漂亮。”(Nice job。)  2010年,凯利提拔陈文业为二星警官。
找出症结 成功控枪降低死亡率
  陈文业在巡逻部布碌仑南区任职时,掌管着13个分局,在任时大幅降低区内犯罪率,再获凯利好评。
  在犯罪率高的区域控枪很不容易,关键是要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陈文业说,身上非法携带枪支的人,不会把枪放在枪套里,而是塞在腰带,这样一来他们走路便会担心枪不小心掉下,会不时地摸一摸。便衣警察受过专门训练,懂得从这些细微动作辨认出非法持枪者。陈文业于是也对普通警察进行相关培训,这样警察看到行为可疑者便会拦下,发现枪支将其逮捕,从而把很多非法枪支从街上清除掉,这个控枪策略现在警局还在使用。
  在交通安全策略上,陈文业同样也是找出问题所在,用有效办法解决它。他指出,汽车左转造成的伤亡是右转的3倍,“我让警察站在路边,不需要开车去巡逻,当看到汽车没向行人让路时,便开罚单,一旦他们拿到罚单,就会吸取教训。”2019年,针对“不避让行人”(failure to yield to the right of way),交警开处64000张罚单,比2018年增加了40%。自从“零死亡愿景”实施以来,每年车祸死亡率都在下降。“我很高兴自己能做些事情,产生影响力,”陈文业说。他的儿子陈立成追随父亲足迹也加入警队,刚从警校毕业,陈文业感到很自豪。
  陈文业办公室墙上挂着许多照片记录难忘时刻,还摆放着一个大鱼缸,他说,“每天早上来上班,有5分钟时间,我先喝杯咖啡,看看我的鱼儿,然后便敞开办公室的门开始工作。”
精彩推荐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