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两本书看懂朝贡模式的兴衰
作者:猫斯图
 制图:孙绿  / 编辑:棉花
今天还是老规矩,推荐两本很有意思的书。
但是和平时有些不同,我们在文末准备了一个大福利,性子急的读者可以直接拉到最后去看。
不过这样的话你就会少看很多精彩的东西,可不要后悔哦。
朝贡是中国帝制时代的一项重要的外交制度。对于东亚乃至远及中亚、北印度洋的各民族来说,朝贡曾在千年里维系了可贵的地区稳定,有其历史意义。
而在朝贡制度存在的年代,作为朝贡制度的核心,中国历史上的中央王朝,无疑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中国人至今都想要恢复朝贡,想要体验那种朝上国坐镇中央,海内外番邦来朝的优越感。
朝贡制度的雏形是畿服制度
以天子为中心,按照地理距离的远近,安排周边地区与天子的亲疏关系
(原图来自Wikipedia)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朝贡模式并不适应新的经济、社会、技术、信息结构,在近代化的过程中被淘汰了。今天人们接受的是由欧洲定义的威斯特伐利亚模式的外交系统。这意味着一个更平等、更公开的外交环境,却也让国际争斗变得更激烈和赤裸。
但这不妨碍我们深入地了解朝贡。这是一个很好的历史切口,能带领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明、亲近自己祖先的思维、反思当世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定位
西周何尊铭文中的“中或”(中国)字样
(图片来自Wikipedia@中国青铜器全集)
所以今天我们带来了两本叙述着朝贡历史起点与终点的书——《唐朝与东亚》《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
《唐朝与东亚》的作者冯立君是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的硕导,是近年来声名鹊起的一位历史学者,在东亚历史研究领域颇有建树。这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史学领域,它关注的对象既不是中国、朝鲜、日本这样单独的国家,也不是世界史,而是一个宽泛地区的历史
换言之,这门学科的关注重点有两个:该地区内部的国家、民族交流历史;或是这个地区与其他地理、政治板块的交流。大于国家,而小于全球
尽管朝贡制度从汉朝征匈奴之后就已经出现,但汉朝的朝贡并不具有太高的包容性,只接受自己控制范围内的番邦。此后随着汉统衰落,朝贡制度也多年没有进展,一直到了隋唐统一时代,朝贡才开始真正具有了天下的视野。
这也只有唐朝这个疆域空前广大的朝代才能做到。
这是一个陌生的传奇的史诗般的中国
唐朝成为蒙古高原和中亚绿洲的秩序仲裁者
长安也成为半个亚洲的中心
而这本书,正是从唐朝与东亚数个国家、民族的朝贡互动开始,展开讲述当年的东亚史的。
唐朝与东亚各国的贸易,分为朝贡和官商两种形式,但和后来的大多数王朝一样,在中央政府强盛时,朝贡是主要的形式。但随着唐王朝中后期中央集权衰落,朝贡逐渐转向了民间贸易,这为后来宋朝发达的海运贸易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通过朝贡,唐朝还能对疆域外的土地施加一定程度的影响。比如朝鲜半岛三国时代的新罗国,本是偏居东南一隅的小国,但通过建立与唐朝的长期朝贡,他们得已逆袭强大的高句丽与百济,统一半岛。而唐朝的支持也得到了回报,新罗始终是最热心的朝贡者,这成为中韩(朝)古代史的一段佳话。
唐朝影响时期建立的新罗佛国寺
(图片来自Wikipedia@Asadal)
而与此同时,唐朝的经历似乎也找到了朝贡在东北亚的极限,那就是日本九州。相对于历代半岛王朝与中国的关系,日本与唐朝的关系就不是那么亲密,在接受朝贡模式的同时,也保留了很高的独立性。这是由当时的航海技术、通信技术决定的,此后的古代王朝也没能超越唐朝。
另外,在朝贡贸易中还诞生了一些作为中介的小国。这些国家虽小,但作为帝国庞然大物的依附者,它们却得到了巨大的利益。比如前一阵王城焚毁的冲绳(琉球)便是如此,在唐时期的东北亚,这个国家就是渤海国,我们此前也曾介绍过。
新罗、日本、渤海都属于在当时条件下唐朝难以长期占领的地区
以朝贡贸易羁縻是最好的办法,三国也在其中获益颇丰
一幅东北亚画卷,就此以朝贡贸易为线索,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当然书的内容并不止朝贡,唐代开始建立的汉字文化圈、唐朝对辽东的经略、站在其他国家角度看待这段历史的内容,均在本书中出现,这里我就不赘述了,你可以在书中细细感受。
中国皇帝、中亚民族的天可汗、兴安岭守望者、
西域的保护者、河西走廊的看护者……
从北九州到君士坦丁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唐太宗
这里要提醒大家一点:由于是一本文集,这本书各章之间的内容相对独立,并不能当作整体专著来看待,而更像是一本指引读者进入东北亚古代史研究的索引。书中(尤其是前言)提到的学者、理论、专著引用非常扎实,对于有一定文献功底,且对东北亚有兴趣的读者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由于作者有韩语功底,因此在作东北亚研究时经常站在中、韩两国的视角看问题。这是很宝贵的视野,因为东亚史研究曾是日本学者的专长,他们输出的观点也长期影响着中韩学术界,视角未免单一,有时还有私货。阅读本书能获得一种全新的视角,这颇为难得。
看完了奠定朝贡版图的唐朝,我们接下来就能在《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里看到朝贡崩溃的清朝。尽管朝贡是从清末才解体的,这和晚清孱弱的国力与列强连续不断的冲击有关,但其实从乾隆朝那场著名的马嘎尔尼使华事件中,我们已经能看出不少端倪。
作者何伟亚(James Hevia)是著名的美国汉学家,这本书是他80年代的作品,因其别具一格的观点,在当时的国际汉学界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即使在今天看来,这本书对清时期中国和西方互动的描写和分析,仍然让人印象深刻。
在我们过去的认知中,马嘎尔尼使华是一次清朝外交的大失败。由于乾隆皇帝和中国官员们的傲慢、自闭,导致中国失去了提前两百年进入世界格局的机会。
事实上乾隆也交代了要好好照顾使团
但在何伟亚看来,这个结论恰恰体现了西方的傲慢。
另有一派观点认为,乾隆朝对马嘎尔尼使团的抗拒是一种必要的封闭,这对清朝掌控国家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这种观点又太以清朝为中心,也并不能反映这次不愉快的外交活动的全貌,完全忽略了清朝决策之后受到的巨大损失。
这两种观点都有很大的问题,关键点就在于——我们是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在评价古人。我们假设了乾隆皇帝和英国使团都具有足够的世界知识,具有对对方文化、历史、传统、世界观的对称知识。但只要稍一动脑,你就会发现这个假设的荒谬之处。
明清时期中国对世界的了解相较唐宋又有进步
但和此时西方人的世界知识相比,已经有很大差距
(图片来自wikipedia@Thomas Kitchin)
在何伟亚笔下,这次外交事件完全不具有对称性,双方在整个过程中都在鸡同鸭讲,仿佛老相声《斗法》里,在高台上打哑谜的老道和屠户。双方都在以自己的世界观解释对方的言行,并且得出了和对方想要传达的观念截然相反的意见。
举个例子:
马嘎尔尼是代表印度东印度公司进京面圣的,所以他最重要的诉求,是希望最高统治者能批准英国在南方的自由贸易。可在千年来都习惯了朝贡的中国统治者看来,贸易=朝贡,他们并不知道平等外贸是什么概念(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地想象到)。
而在朝贡贸易中,作为大家长的中国是吃亏的,收进的是外国土特产,送出的是高级的丝绸、瓷器,朝贡国来得越频繁,帝国的羊毛就会被薅得越多。这时候如果你是皇帝,你也不会希望一个远方国家有事没事就来一次。
这种贩运到欧洲是颇具价值的奢侈品
但清朝民间对西方商品的需求却很小
“奇技淫巧”之物只能在宫里落灰
(图片来自Wikipedia@乌拉跨氪)
但为了体现皇帝宽仁为怀的胸襟,清廷还是同意了有限的贸易(=朝贡),要求马嘎尔尼给出一张朝贡清单。可对于习惯了自由贸易的马嘎尔尼来说,这又是一件令人费解的事。在欧洲,两国政府只负责签订贸易协定,具体的货物应该由企业和海关来确认,他实在不掌握这些信息,更不理解帝国大臣们追着要清单的目的是什么。
种种误解导致了贸易协定未能达成。而当信息传到英国时,更不了解情况的英国甚至以为这是远方的不开化国家在羞辱自己……
然后就画图嘲笑清朝皇帝和大臣
类似的矛盾还有很多,诸如马嘎尔尼是否要用跪礼、双方互相展示军事科技实力、进献礼物的作用、马嘎尔尼参加帝国宴会的礼仪等等,全都是一场场哑谜。
是乾隆皇帝愚蠢吗?似乎不是,他一直在很努力地思考英国人的目的。
是马嘎尔尼太傲慢吗?好像也不算,他始终在观察模仿帝国官员的行动。
可惜和大人不会外语,不能给外宾指点一二
但他们没办法跳出自己过去人生经验所设置的分析框架,根本没法理解对方的行为。在那样一个时代,东西方文化间的误解和冲突几乎是无可避免的。而当误会不断累积、升级,就越发趋向于通过一场暴力手段颠覆对方的世界观,鸦片战争便是第一个开端。
很可惜,被颠覆的是朝贡世界观,世界从此进入了西方设定的轨道,一直运行到今日。
已经习惯了现代世界观的我们再回头嘲笑过去的精英不开眼,还是太刻薄了,也没有什么意义。以历史之同情看待历史人物做出的决策,这个史学观点永远不会过时。
两本书,看懂朝贡贸易的生生死死,值得所有喜爱国史的人深入阅读。
价格更是美丽,两本书在我们的小店都是5折发售,喜欢的读者扫描二维码购买吧。
最后要揭晓今天的大福利。
除了上面推荐的这两本书,我们还向社科文献出版社申请到了一套5折书单,在双十一前就送来跟双十一相同的优惠~ 
这些好书覆盖了人文社科的各个领域,欢迎你选购品尝。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