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导演郭帆恭喜《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超《流浪地球》成国内票房总榜第二名,他发布恭贺消息时配了两张自己画的手绘图,很多小伙伴都惊讶于他优秀的画工。
早前导演徐克《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的分镜头手稿流露出来的时候,也惊呆一众网友,徐导真的是“漫画家本家”了,不由让人感慨这些人当导演真是耽误他们当画家了。
实际上,分镜头脚本是影片创作前期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通过脚本将导演对自己创作构思具象化表达,电影创作团队的每个成员能够更直观的领会导演的意图。比如说摄影团队进行拍摄,剪辑师进行后期制作都需要参照它来理解剧本内容,这是团队进行再创作的依据。
因此,故事板是非常重要的。著名的电影导演黑泽明创作出很多部为世人称赞的作品,他在拍摄之前就会花很多时间精心手绘他的电影中的所有故事板,通过这种方式将他的艺术视野分享给每个创作团队的成员。
黑泽明(Akira Kurosawa)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导演之一,他是世界公认的日本电影天皇,带领日本电影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导演,也是日本近代电影史的重要人物,被誉为“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黑泽明的风格有些印象派和抽象表现主义的痕迹,这幅手稿中梦幻、天马行空的笔触,不由让人想起俄国现代绘画大家马克·夏加尔的作品。同样地,在电影《梦》中关于梵高的故事也表明他对绘画的热爱。
他对绘画的理解对电影创作的表现也有不小的帮助。下面我们分享一组他的电影分镜手稿,包括《梦》、《乱》等广受好评的作品,都是高清大图,可以拿来当屏保的哦。
《梦》是黑泽明对人生中梦的勾画,全片包括太阳雨、桃园、隧道、灾难中的富士山、水车村等八个场景,这些梦贯穿了人类生活的所有主题,战争与和平、社会与人生等等主题。在不同的梦境里有着不同的场景,配合不同的色彩,把人类所面对的所有主题都依次呈现。

这个场景是《梦》里最让人难忘的场景之一。它是狐狸的居所,在小朋友在偷窥了狐狸的婚礼之后,妈妈让孩子到狐狸的居所请求原谅。
这是妈妈让小孩去给狐狸道歉之前,在家的场景,这样的全景、平视的角度拍摄,有一种在戏剧舞台上表演的感觉。

这个梦境是小孩子的梦,梦里的森林气氛诡异阴森,有一种祭祀或盛会的感觉。从服饰上来说,狐狸的服装采用深而冷的色调。
场景中无论是布景、光色还是剧情设计都充满了朦胧、奇幻的感觉,并且装扮运用了日本传统的戏剧风格,体现大自然的神秘神圣。

《乱》是一部史诗级神作,展现了人性的贪婪与乱世的悲惨。全片充满象征隐喻的乱云,与辽阔无边际的荒原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悲剧效果。
另外,色彩的运用也会让观众过目不忘,尤其是每个角色都有专属的色彩搭配。
《乱》虽然取材于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但故事背景已从中世纪的苏格兰荒原移到了同时期的日本列岛,人物也不再是欧洲的骑士与君王,而是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士与霸主。
虽然黑泽明借用了莎士比亚的故事情节,但赋予了新内涵。因此他不是单纯照搬原著,故事内核是完全“日本化”的。
这是《梦》的第三个梦境,画面灰蓝,能见度很低,几个登山队员艰难走在一片冰雪世界里。呼吸声、脚步声和其他动作的声音都被不同程度地放大,全程没有一句对白,更强调他们恶劣的处境。这样的开场给人一种绝望的感觉,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人物的疲惫和艰辛。
梦》整片由八个梦境所组成,各自陈述,没有贯穿全片的具体一位主人公,但是电影中似有连贯出现的人物就具有了象征意义,在表达主题和情绪营造上也彼此呼应。通过这些梦的展示来传达导演对人类进行深刻的反思。
黑泽明早年热衷于绘画,成为画家可能也成为他终生都未能实现的梦。但他有着和凡高一样的艺术激情与执着。他们都尝到过不被世人理解的辛酸。黑泽明之于电影,就如他塑造的武士一样有殉道者的执着,甚至带着疯狂的意味。
对于很多人来说,电影最多只不过是生命中的价值之一,但对黑泽明来说,电影就是他的生命本身。黑泽明曾经因为不能拍电影导致精神崩溃,并躲起来尝试自杀。他还说过自己没了电影就一无所有,这种执着多少可以从这段梦境中反映出来。
火海中的富士山下,惊慌失措的人类四下逃窜。这里的构图有非常强烈的隐喻和对比,富士山所代表的自然阵营与人类之间力量悬殊,这种上下级的构图使得冲突更加明显。
这个梦境是导演的理想国展现在世人面前。美丽的乡村里的水车转动、流水潺潺的安宁祥和场景与灾难的场景形成极大的对比。从他的手稿中可以看出,高饱和的配色与梵高颇为相似,他们都是对热爱自然的艺术家。
从这些分镜头手稿以及电影最终呈现的场景,都可以明显感觉到黑泽明为他的作品注满明亮的、活力的原色,这些表现主义者的风格的色调辅助作品的内涵表达,他非常谨慎地绘制它们,使每一种颜色都使用的十分准确。
黑泽明将象征意义融入他对色彩的运用中,他知道观众的眼睛会被画中最明亮,最大胆的配色所吸引。
因此虽然框架简单,但重要的道具,人物或布景以大胆的颜色突出表现,以便将它与画面中的其余部分区分开来,引导观众的目光关注到导演希望他们注意的任何内容。
通过他的电影,我们会感觉到无论是构图、拍摄技巧、思想深度都达到了一定的境界,精妙的配合下产生了他作品中的独特的意蕴。
《梦》是黑泽明导演一部非常成熟,且极具个性的电影,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窥探了导演大师的梦境,领略到了黑泽明对电影阐释方式的自如掌控,以及他关注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情怀。
里尼曾经说他是“电影作者应该成为的最伟大的例子”。这部《梦》是黑泽明在八十岁高龄还勇于尝试挑战的精神值得电影人学习。
无论是对战争的厌恶、对艺术的追求,对人类的反思还是对死亡的看法,这些都是萦绕在黑泽明的大脑,伴随他度过一生的问题。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