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8点,学院的New Talk分享会邀请关雅荻老师来和大家分享电影《双子杀手》和《小丑》,直播过程中加入的小伙伴越来越多,并且反响效果也很好。
可能有的同学没赶上直播,还有看过直播的小伙伴觉得意犹未尽。稳住,别慌!
想了解以上两部电影的同学可以去听分享会直播的回放,也可以看这篇文章是关老师专门针对《双子杀手》这部电影写的文章,篇幅比较长,但保证你看完收获满满,绝不会后悔~
关老师从个人的制片角度出发,通过不同侧面角度,分析《双子杀手》对电影本体底层逻辑革新的进阶测试
从“观察”到“感受”的渐近线
(文:关雅荻)
“120帧+4K+3D”三个关键词里,最核心的是120帧。

电影的帧数可以理解为,对于人眼而言,银幕的刷新率,帧数越高越接近肉眼,观察这个世界的观感条件之一。
很多人在谈高帧率都在谈对运动镜头的感受方式不同,当然没错,但本质上高帧率是银幕信息量指数级的叠加。
因为通光量增大,观众直接感觉就是银幕变更亮了,其实是摄影机镜头捕捉画面的宽容度加大了,这就是为什么在120帧版本的《双子杀手》中多个夜景戏会让人惊叹。
所以之前有人说高帧率看着“像看电视”,这个描述是错误的。如果上一部《比利林恩》还让你有这种感觉,那是那部电影整体电影结构和场景设计侧重舞台化带来的副作用。
这一部《双子杀手》虽然我没有看到高帧率版本,但通过普通版我应该可以判断出这次观众看高帧率版本,不会再得出什么”像看电视“这样的观感体验。
因为,120帧高帧率从根本上改变了观众与电影银幕的关系,也就是在从根本底层逻辑、底层结构上,在重新定义电影。
传统观众与电影银幕的关系,是一个在三维时空环境下的人,在对一个二维银幕上具有纵深感的影像与声音进行“观察”的关系。
120帧+4K+3D在模糊这种“观察”的关系,逐步转向沉浸式“感受”的关系。
因为传统相对低亮度的“观察”关系下的电影,本质是模拟古人类洞穴内围着篝火,看着墙壁人影进行的故事讲述场景体验,所以中国电影诞生期的电影理论有一种”影戏理论“,也是源于此。
这种从古人类洞穴围火谈话模拟而来”观察“式场景,从电影诞生之初摄影机改造成可以公开银幕放映后形成,一直延续到现在,基本没有本质的变化,直到现在120帧+4K+3D的出现。
要知道这种“观察”式的电影观影体验,与人类日常生活中使用感官功能感知世界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看电影是在封闭黑暗空间中通过有限度的亮度,在一个平面上观察一个心里知道是幻觉的影像世界,这是与现实不同的一个造梦世界
这一切是由电影最初技术发展样态与最初人类愿意专注倾听故事、神话讲述的底层需求而来
在现实生活中,白天、黑夜,我们对自然环境的反应机制完全不是“观察”式的,而是你我自然觉得我们就是生活三维空间中的一部分,这主要是以视觉为主的感官系统,对周遭复杂环境获取大量信息,不断累积训练和遗传演化的漫长过程。
比如视觉,人类的眼睛的宽容度和对远近自由快速变焦距离的迅速判断,是目前任何镜头无法实现的。
我们是”沉浸“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在现实世界中获取信息的模式和彼此交流的方式与传统看电影银幕上的世界时获取信息的模式完全不同。
这就是我理解电影银幕对于我们,正在从传统的“观察”关系向“感受”关系快速发展的原因。
这种快速发展的紧迫感和真正动力,我不认为是来自电影内部,而是外部,最有可能的就是过去几年大型游戏的快速迭代和发展,从最初的理论到现在视听感受层面,开始具备了在网络上建立了与大脑信息处理模式可以接受的虚拟世界的能力,而且发展越来越快
简单说,120帧+4K+3D是让大脑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幻觉机制,比传统更像是让自己置身于三维现实世界中,但又不是。
比如银幕上中近景特写,人物在画面比例很大的时候,明显是不符合现实生活人眼透视关系,现实你要想看清楚一个人面部细微变化,你得贴得很近,但在电影院里通过120帧+4K+3D,你坐在影院最后一排可能也是看得一清二楚。所以,它又是明显超越现实世界感官感知的。
所以现在很多人对120帧+4K+3D还并不能完全理解,是因为我们的大脑目前还没有形成对此认知和理解的模型,所以需要一系列全新的电影视听语言,来帮助观众逐步接受和理解一种全新的视听表达方式。
《双子杀手》李安呈现出来电影底层创新的内容,目前很多观众在看高帧率版本时,必然要经历一个从“看到”到“看见”的过程
因为需要理解一个貌似容易理解,但其实本质已经发生变化的内容,需要大脑神经元重新建立彼此信号交换形式的认知模式才可以,这明显需要一个过程。
在“120帧+4K+3D”中,120帧是关键的关键,4K是为了满足承载信息量的画面格式,3D是模拟人类两只眼睛立体成像的前提条件。所以,后两者是为120帧服务的,最终三者叠加,你会发现你跟银幕世界的关系彻底被改变了。
记得IMAX电影宣传口号吗?
Be part of a movie(成为电影的一部分)。现在“120帧+4K+3D”让你成为电影的一部分向前又推进了一步。
或者换句话说,如果要做120帧,4K就是套餐必选项,3D是可选项,如果都选,就是顶配。但李安这次还不满足,在顶配上还加了一个担任主角的以面部表情捕捉的数字虚拟角色。
为什么已经“120帧+4K+3D”了,还要再加一个虚拟角色?

先说结论,我个人判断李安应该是认为虚拟角色是未来电影实现更高级“感受”型观影关系,最终实现完全“沉浸感”电影体验的必经之路。
虚拟角色从最早的动作捕捉(动画片为主),到现在的表情捕捉,对计算机技术与各种算法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下一个可能很难逾越的技术高峰,就是对眼睛的动感捕捉,人类眼睛目前可能是人体在传递情感层面,细微变化最丰富的一个感官。
对于目前计算机水平来完全模拟人类眼睛的细节,还有距离,但我认为这是虚拟角色最终极的方向。卡梅隆的《阿丽塔:战斗天使》已经做出了第一步,为什么把阿丽塔的眼睛不断放大,是有道理的。
那《双子杀手》到底为什么要加入一个虚拟化的年轻版威尔·史密斯角色呢?这个还是要从《少年Pi的奇幻漂流》开始观察和理解李安。
李安像很多伟大的导演一样,电影是用来理解人性的重要手段。从《少年Pi》开始李安就开始通过电影技术边界的探索,试图对人性的思考更进一步,结果是相当成功的。
实际上电影银幕上实现漫画感的视听语言系统,直到今年早些的动画片《蜘蛛侠:平行宇宙》才算给了一个相对成功的视听探索案例,李安对《绿巨人》漫画英雄电影在视听语言上的探索当年是非常超前的),然后他迈向了下一步——《比利林恩》。
三年前的11月,我买票去博纳悠唐看了120帧版本的《比利林恩》。
当时我对120高帧率几乎没有什么认知,当时觉得彼得杰克逊已经在测试48帧,可能是什么电影极客的业余爱好,并没有从电影本体论角度想太多。
直到看到《比利林恩》在现场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异样感觉,我认为是当时我对大脑运作机制知之甚少导致,所以我看完更多的还是对电影内容上做了一些感观和评价。但有一点我很明显还是感知到——就是120帧对人物特写镜头的重新发现
所以我才从李安对人物内心世界、精神创伤角度,通过高帧率来塑造人物有了新的理解——通过特写(特别是眼神)让观众坠入比利林恩内心的无底深渊。
而这,正是李安对未来电影展现复杂人性的给出的一个答案——通过高帧率与4K+3D的组合,彻底改写传统电影语言的底层逻辑。现在回看几年前,李安实在是太先锋了。
但题材的原因,《比利林恩》在预算限制下,只调用了一部分电影视听语言进行测试和探索,比如相对固定的场景、内景谈话为主,外景也是体育场舞台光效为主等。这才是真的所谓戴着镣铐也要起舞。
正是因为我连续看了两遍120帧的《比利林恩》,所以这次看到普通版《双子杀手》,我就更加理解为什么明明视听语言测试范围进一步扩大的同时,还要特别塑造一个虚拟角色,因为这是一个继续观察复杂人性的升级版本的《比利林恩》。
真实演员表演传递出的复杂情感,通过表情捕捉的计算机生成的虚拟角色是否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结果很明确,李安还是做到了,这回大大的拓展了电影展现复杂人性的技术边界。
我上面提到技术发展对电影底层逻辑创新的压力,更多来自外部,就是大型游戏的发展。
以前虚拟角色的巅峰曾经是从《本杰明巴顿奇事》开始,包括《指环王》里的Andy Serkis扮演的Gollum,基本还是一个动作捕捉加上面部捕捉的非人类形象。
此后很多电影都开始尝试把演员做年轻化处理的虚拟角色,但一般都不是主要角色,比如新版《创战纪》里年轻的杰夫·布里奇斯等这种。
可是在我几年前第一次玩到重制版的PS4独占游戏《The Last of Us》(美国末日)后,我才发现原来游戏行业已经突飞猛进到这种程度。
《The Last of Us》是一款高度电影叙事化的冒险动作游戏(也可以按照潜行类游戏来玩),完整的末日世界观,精湛的美术风格,完美的音乐和角色人物表演,最终通过游戏终端的操纵杆,快速实现了游戏角度的“沉浸感”。
同时你对两个主人公的人性复杂面,越来越了解,几十个小时后,你的心情会彻底被主人公的命运所牵挂。最后游戏结束后,的确有种看完一部超长电影的怅然若失的感觉。
最近《底特律:成为人类》和《荒野大镖客2:救赎》的出现,又让游戏中对角色人物人性的探索和游戏层面的沉浸感体验达到了新高度。
那对于电影来说,时间很短,如何在两个小时,让观众体验到未来游戏所提供不了的呢?
李安给出的探索方式就是高帧率画面,因为他发现了高帧率下,人物的面部表情包括眼神的复杂情绪,将会准确捕捉到更多展现人性复杂化的信息量,并且可以在相对封闭的观影观景下,集中性提供给观众这种特殊体验感。
游戏产品中,用户操作体验其实是区别于电影的一个重要维度,所以并目前高帧率的视听作品,目前暂时不是游戏产品强调的方向。
所以,如果更多的观众这次通过《双子杀手》开始接受虚拟角色的复杂性,并引发了强烈共鸣,李安通过“造人”来探索复杂人性的诱惑。他说,应该是一种内心在不断召唤自己的使命感,在让他无所畏惧的尝试高帧率对电影本体的革新。
抛开之前所有作品,仅凭《少年Pi的奇幻漂流》、《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和《双子杀手》三部通过探索电影技术新边界展示人性复杂化的电影作品,他对电影本体论的革新程度之大,放眼电影史,整体的开创性至少是格里菲斯级别的。
在我们过去二三十年,能同步见证李安逐步在电影艺术、技术与经济支持多角度同步探索边界的全过程,这是我们这一代观众的幸运,这个毫不夸张。
所以,如果你已经看到120帧+4K+3D的《双子杀手》,从观察人性角度,你会有什么新的感受呢?
《双子杀手》这回能赚钱吗?李安自己焦虑就怕自己后面没片子可拍了,这是真的吗?

昨天看李安和张昭的访谈,突然想起来了去年金马他那尴尬的表情和紧紧握住的双手的画面,看着开始花白的头发,莫名有种心疼的感觉。
他跑来中国宣传自己突破创新的电影作品,但始终却不断传递着“自我质疑”和对未来焦虑的情绪,可以想见他一方面内心无比坚定,但同时内心缺少知音而感到痛苦。
我个人表示基本乐观,虽然这次《双子杀手》网上预估是1.4亿美金制作费。
三年前,我预测《比利林恩》本质上是一部“实验电影”,因为关于新技术的应用,到底出发点是什么并没有一套让大众默认接受的成熟理论或说法。
目前的说法是,达到一种“浸入感”体验,这个方向我完全同意,但我其实也不确定120帧+4K+3D是否是通往这个目的地的唯一路径。
这个路径本身还需要大量的论证,而非结论,所以李安新片,给我们看的就是他的一次论证,是一次大胆的实验,实验制作层面预算4000多万美金,这基本证明了好莱坞历史上可以接受实验电影的预算上限了。
从这个角度,李安目前在好莱坞的“权力值”一点不比卡梅隆差,要知道看看《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的剧本,就知道那是一个多么求商业安全的套路,而李安导演如此大胆。
4000多万美金应该是经过测算的临界值了。
所以为什么影片主要场景如此安排,想来都是从整体制作规模,技术测试和挑战面对的制作周期,还有整体作者实验电影市场前景综合测算的结果。
理论上,只要这部电影整体不亏钱,李安下一部势必会选取一部制作费一亿美金到两亿美金的大规模商业制作项目,来继续他在电影本体层面的探索和实验。
这种事的确只能在好莱坞去实现,所以读懂李安这部电影,除了单部电影层面外,李安对电影的企图心是在尝试让自己的作品同时完成“戈达尔+黑泽明”的效果,在先锋实验推动电影本体发展的同时如何保障足够的娱乐性。
所以《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其实是一场“李安导演的垫场热身”。
看来上面三年前的我的预判基本在谱上,这次《双子杀手》预算刚好1.4亿美金,风格传统的科幻动作片,制片人是杰瑞布鲁克海默呀,这风格还真是他制片人的风格。
李安如何能安心拍下一部继续探索的电影呢?我个人粗略估计——大概全球票房能够达到制作成本1.5倍,应该就不太影响他下一部继续大预算的电影制作,对于《双子杀手》大概就是全球2亿美金票房左右。
当年在《少年Pi》取得全球市场成功后,《比利林恩》作为先锋技术实验性作品预算只有4000万美金,最后全球大概收了将近6000万,大概北美和全球各收了一半,其中全球部分基本都是中国市场提供的
中国大陆1.64亿票房里,120帧+4K+3D完整格式全国就当时好像就两块银幕,占了国内总票房的将近20%。
我按上面逻辑在推导一下,李安导演的下一部他自己内心真正想继续探索的电影的样子。
1、继续将高帧率电影探索推到另一个高度。可能会是类似《阿凡达》《星战》那种更彻底未来世界美学观念的电影故事,因为可以配合出现更多可以展示复杂情感表达和人性的虚拟角色。
2、也可能预算会更高。因为前面我一直在说电影本体论的底层理念,但从理念到执行是非常花钱的。
这次在《双子杀手》中,有特别多高帧率下的夜景(HDR高宽容度效果)、海上、水里的镜头、高速移动拍摄镜头,特写镜头也升级成虚拟角色特写镜头,这是全方位的测试升级。
摄影与后期制作的变革最大,比如打光的逻辑应该全变了,镜头调度与后期剪辑的思路也要变,表演连贯性就变得很重要,因为可能很多戏都不再依赖以前镜头剪辑出来的动作效果。
高速动作戏拍摄,现在实景拍摄带来的感受就跟传统加绿幕拍摄再合成明显本质不同(后者比如《John Wick 3》里面摩托车对砍大戏)。
然后拍摄时画面亮度提升之后,后期电影院放映的亮度也是提高了高几倍才对,当然还有对应的声音系统,估计也要全换。
所以钱包只要预算够,尽量选你所在城市的Cinity影院去感受一下,其次选择60帧版本看,应该大概2000家影院可以看60帧吧,够选了。
还有后期制作因为都是超大数据内容,整个剪辑软件、调色软件,估计全部都要升级换代,应该很大的创新开发工作量和学习适应的时间。
所以,上面付出的这些所有的积累,都会顺着这个方向上,继续向前探索。在这种前提下,完全基于眼下时代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可能并不能发挥高帧率电影的核心价值。
最后,120帧+4K+3D就是电影的未来吗?我真不知道。
我只知道,我们最熟悉的那几个名字的好莱坞电影大师都已经或多或少尝试过高帧率电影了,只有李安一骑绝尘,冲在了最前面。
它到底是不是电影的未来我不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不能有更多像李安一样敢于大胆创新、不断拓展艺术、技术与经济共同推动电影革新的边界,电影就没有未来。
如果你觉得关老师讲的不错,也欢迎大家来学院跟关老师一起,从经济、技术、艺术的“三位一体”角度来重新理解电影。
课程结合国内外多个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电影案例带你重新理解电影,帮你建立认知电影的全局观念与鸟瞰视角,提升对电影的综合认知能力。
↓新课有优惠,省150元↓
原价299,新课价149元
戳【阅读原文】跟关老师学电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