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出国内转向支持区块链技术发展的这个当口,国产公链跟区块链概念的A股遥相呼应一齐暴涨。比原链、本体和公信宝领涨整个币圈市场,截至发文时,24小时内BTM上涨85%,ONT上涨34%,GXS上涨25%,近半年的阴霾似乎一扫而光。
A股也不干示弱,上市企业齐齐蹭区块链热点,纷纷掏出区块链计划。区块链板块、数字货币板块突破天际,双双破8%,更有大量相关概念股涨停,一副百舸争流的繁荣光景。
然而,与呼啸的币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们忽然发现狂欢之后,高性能公链的黄金时代并没有真正的到来——不论通过爱西欧和交易所的一轮轮炒作拿到了何种地步的大量融资,国内外绝大部分的公链依然是空气,除了以菠菜DAPP为支撑的用户量就是以发行USDT为支撑的资金量。伟大的创新?不好意思,根本没影。
最近比原最大的新闻不是上线侧链,而是CEO离职。为蹭Staking热度,上线的侧链用的还是长铗曾经反对的POS共识,反而主链的资产上链没有实质进展。
量子链刚上线2.0,可惜没有什么亮点也没人关注,不过pr和招聘没有停,这值得表扬。
今年6月是本体上线一周年的日子,这一年有亮点的技术比如分片和跨链上线的全是测试网,不知距落地还有多久。还有在一周年的总结会中,只字不提应用,反而写了自己参加了很多会议。
币价一轮快过一轮的起落昭示着这一批的公链发展已近黄昏。
目前的公链基本上都是在以太坊范式内的做的微创新。可以说,看明白了以太坊的问题就能看明白所有现行公链的问题。
1“住进ICU”的以太坊
截止目前的今年的几波行情,都没有以太坊什么事。
在它不断下跌的过程中,也逐渐有V神走下”神坛“,退居二线等传闻流出,前段时间甚至被扒出他在以太坊高位套现4000万美金,加上大量删除今年发表的推特,加剧了以太坊社区恐慌。
为了对外传递“别慌,团队在做事”,中秋节期间以太坊团队没有做月饼送人,而是V神亲自深入中国腹地,重新活跃于各种区块链论坛和大学,向下一代开发者拼命宣传以太坊2.0。然而,以太坊2.0上线时间一拖再拖,最近的预期是第一阶段的版本将在明年1月份上线。
(V神演讲图)
谁知道呢?
以太坊的拥堵早已备受诟病,从以太猫到Fomo3D,从Fair Win到USDT,每一次用户增长都带来了严重拥堵。Blockstrem CSO廖永权发文讽刺,以太坊用的人越多,死亡速度越快。
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拥堵问题,以太坊开发者们踢开V神,上马了小修小补的方案,即提高每个区块的Gas limit上限,也就是通过简单的扩大区块大小方式扩容。虽然V神认担心此举会损伤以太坊的安全性,但以太坊区块还是突破了17年设置的800万上限。
不过,扩大区块大小只能暂时解决燃眉之急,并不能完全解决拥堵。现在以太坊的Gas limit仍然接近1000万上限,扩容还是要寄希望于能够提高1000倍效率的2.0版本。
拥堵问题还会导致原本可作为以太坊发展利器的DeFi陷入尴尬的境地。
DeFi,Decentraliz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这是在智能合约之后出现的概念。DeFi要做的简单来说是去掉传统金融机构中的中心,减少交易摩擦,同时降低人们参与金融服务的门槛,无需银行开户也能享受到金融服务。
目前以太坊上比较著名的DeFi项目有MakerDAO,0x,Compound、Dharma、ETHLend等等。其中,MakerDAO是通过超额抵押借贷获得稳定币DAI,0x 是去中心化协议,Compound、Dharma和ETHLend是点对点借贷平台。
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他们优势很明显,去掉中间商,让交易和借贷双方互相选择接触,能够大幅度减少中间费用。同时智能合约在网络上透明公开,抵押物也锁仓在合约里,不会有其他人挪用,很大程度避免了曾经出现过的P2P暴雷事件。而且链上操作快速高效,除去了中心化机构审核的时间。
由于依赖智能合约执行,DeFi极有可能因为受到黑客攻击导致用户资产受损。所以DeFi平台需要随公链迭代保持智能合约的开发和版本迁移,时刻保持对安全问题的警醒。之前有人测评过,在ETHLend借贷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智能合约操作,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错就会导致借贷失败,非常繁琐。而以太坊拥堵的网络会大大降低用户体验,当时测评者多次调整gas费用都没能成功创建合约。
以太坊拥堵不仅是交易造成的,另一个原因是执行了大量的智能合约,这与DeFi项目脱不了干系。这就造成了矛盾,DeFi在以太坊上发展越好,使用人数越多,网络就会越拥堵难用。
变还是不变?公链的两难处境
好的公链应该什么样?无论是公链还是产品,成功与否还是要靠用户数量定夺,用户和项目方会在性能、安全、去中心化这三者之间寻找平衡。如果说过去的以太坊为追求去中心化牺牲了部分性能,那现在为了提高性能,以太坊做出了很大改变。
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太坊在设计之初就决定了要最终转为PoS共识。以太坊在2.0阶段将采用Casper协议实现PoS,验证者需要抵押以太坊作为保证金,如果验证的区块被加到链上,验证者会获得奖励,但如果验证者作恶,包括离线,那么他们会立刻受到惩罚。
共识机制的转变从来就不是轻轻松松就能达成的,以太坊为此付出了代价。
从POW转为POS,以太坊的不少矿工弃局,因为他们是POW矿工,感觉自己被抛弃了——最近,以太坊不断增加难度,升级一次改一次难度,难度越来越大,收益越来越小,逼矿工转向POS。
但POW矿工大多数还是会寻找其他的POW项目,而不是转变为POS矿工,以太坊会需要重新聚集矿工端的共识;同时,一些目前的以太坊项目方会拒绝迁移到新链上——因为他们在目前的以太坊上耗费了大量的心血。
不过,能像互联网产品一般快速迭代的下场似乎要更惨一些,比如,BCH是怎么活生生把自己改死的:
BCH不满足于做一个“P2P现金系统”,而是羡慕其他2.0、3.0公链具备的功能,所以增加了智能合约,可惜画蛇添足的智能合约用者寥寥无几——大家用P2P系统就是为了付钱收钱的,不是为了其他东西。
公链是区块链的底层操作协议,类似于TCP/IP协议于互联网一样,操作系统于计算机一样,是各式应用程序的基础。作为底层,公链的性能决定了应用的可操作性以及用户体验。公链的性能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在比特币诞生这十年间经历了公链1.0和2.0阶段。目前的公链的性能各不相同,甚至出现了针对某种特定应用打造的公链。
比特币就是使用区块链技术诞生的第一条公链,也是公链1.0的代表。究其本质是去中心化账簿,所有人都有权限查看整个账簿,也可以自由加入,成为节点,即记账者。记账者使用共识算法,维护整个网络的安全稳定,验证和记录交易。虽然比特币协议中出现彩色币以及的Omni协议,但由于出现时机过早,并且受限于比特币的性能,发币功能没有在比特币区块链上大放光彩,在无需信任的前提下进行价值转移是比特币协议带来的创新。
以太坊作为公链2.0的代表,在协议中增加了智能合约的功能。智能合约的概念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提出,但由于缺少可信的执行环境,直到区块链技术诞生之后,以太坊才将智能合约的概念发扬光大。智能合约是执行合约条款的计算机协议,可以对输入进行反应,也可以对外发送信息。传统的合约或称合同是由人执行,智能合约则是由计算机执行,数据透明和不可篡改是智能合约受到追捧的原因,也是“code is the law”的实践。
总之,公链在做的是一种基础设施。因此,它的发展哲学应当具备相当高的稳定性,任何存在于底层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整个生态的没落甚至崩溃。
对于公链来说,前来开发的应用数量越多,用户数量越多,公链的前景越大,更容易在市场存活。但公链的问题在于同质化严重,在公链2.0的大环境下,各条公链都具有智能合约的功能,其主要区别在于去中心化和拓展性。
在公链大同小异的情况下,除了性能,扶植力度也成为应用选择公链的原因。公链基金会对应用开发团队会给予一定补贴,除了用户基础比较深的以太坊和EOS,哪里扶植力度大,应用就会去哪里。这就有些类似互联网市场的烧钱补贴大战,大家的目的都是拉拢开发者,早期看谁力度越大,烧钱越多。
但问题是,公链性能不佳,开发环境和用户体验不如传统互联网,所以很难吸引到圈外自然流量。像波场就烧了N多钱去补贴开发者,开发者也心照不宣的去薅补贴,做开发,但就是没有除了炒币投机菠菜之外的其他用户。
在区块链行业的存量市场里,作为头部公链的以太坊都已住进ICU,更别提其他公链了。
那么改了失去共识、失去开发者和矿工,不改有没法用,公链到底要咋办?
答案是凉拌。
从广义上来讲,能支持高性能应用的、共识强大的基础设施一定是行业的共同追求,也是不断发展中的未来。V神也在分享中表示,给公链5年的时间,公链的扩展性会更高,也许会更好。
但问题是,5年之后在智能合约、跨链、链下数据上链等多种技术成熟,并且和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合流之后,也许未必会再是“公链”这样一种东西。
太阳还会照常升起吗?
会,但你只能看到公链的黄昏,而重新升起的,或许是“太阳”,或许是另一种形态的新星了。
至于最近飙涨的国产公链?嗯,有资金盛宴,大家高兴就好。
· 免责声明 ·
本文仅用纪实目的,非交易或投资建议。
在购买或投资任何加密货币之前,请自行研究。
扫码添加邦德小助手
【社群、开白】
你还不能错过
“在看”我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