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评论员 李勤余
这首歌真的很“洗脑”,而且还很“上头”。没错,它就是《野狼disco》。
有人把它称作东北伤痕文学,我不置可否,我只知道,自己的大脑里满是“在那深夜酒吧,哪管他是真是假(ga)”。古时的余音绕梁,也不一定能达到这个效果。
在中国的互联网时代,《野狼disco》不是第一首神曲,也不会是最后一首。我们为什么爱听神曲?因为它魔性,因为它好记,还是因为它有趣?要我说,这是因为我们真的很需要神曲,是的,不要不好意思承认。
神曲为什么能成为神曲?因为,它总能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表达人们的内心情感。千万别小看了这一点,对生活在当代社会的我们来说,这并不容易做到。
还记得“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吗?还记得“老婆老婆我爱你”吗?还记得“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吗?恐怕,不会有这些神曲更直接的表白了。
现实生活中,已经有太多顾虑和障碍将我们紧紧缠绕。在《编辑部的故事》里,张国立说出的经典台词,如今看起来仍然扎心——“好了遭人嫉妒,差了让人瞧不起,忠厚人家说你傻,聪明的人家说你奸,冷淡了大伙说你傲,热情了群众说你娘……”。用当下的流行语来说,难,实在是太难了。
所以,人们可能太需要一次无所顾忌的宣泄,一次肆无忌惮的呐喊。神曲,来得正是时候。什么浪漫的爱情,什么人生的理想,都比不上神曲带来的感官刺激。
然而,刺激终究只是刺激,它的有效期总是短暂的。这大概就是那些神曲在辉煌之后,又迅速消失在江湖的原因。道理很简单,说一次“我爱你”可能会让心爱的姑娘面红耳赤,但要是时时刻刻把它挂在嘴边,只会让对方怀疑你是否真诚。
文艺作品也是这样。同样讲爱情,用更酷炫的技巧包装,就有可能成了周杰伦。用更深刻的手法讲述,就有可能成了托尔斯泰。只有洗脑,没有回味,神曲,就只能是神曲。毕竟,再着魔,也会有清醒过来的那一天。
现实生活更是这样。面对过不去的坎、绕不过的墙,每个人都有可能选择逃避、畏缩,用各种“神曲”来麻醉自己。但最终,我们总要面对自己的人生,迈出那艰难的一步。那时,能帮助我们的,不会是“神曲”。
滋养生命,总是需要养分的。沉迷于神曲,只会让我们的生命变得单调而贫瘠。
那么,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动力的,到底是什么呢?可能是文学作品里的共情,可能是历史哲学里的思辨,可能是古典音乐里的高雅……和神曲一样,它们就在我们的身边,唾手可得。
问题只在于,你愿不愿意直面生活,勇敢向前?

本期编辑  周玉华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