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头条Vancouverheadline 编辑]
乐活按语

在国外做父母更难
培养有体育特长的孩子,除了兴趣、热爱、一点天赋以外,父母需要付出的成本还是蛮大的。(话说,哪里有轻而易举就得到的优秀?)
金钱和精力的付出只是基本项
2019年花样滑冰世锦赛上,获得冠军和季军的是两名美籍华裔少年——19岁的陈巍(Nathan Chen)和18岁的周知方(Vincent Zhou)。其中,陈巍蝉联2017–2019年三届美锦赛冠军,2018、2019两届世锦赛冠军。此外,他还是耶鲁大学统计学专业一年级的学生。
比赛之后,这两个家庭的故事被很多人知道了,他们是海外华人中最普遍的家庭:二代移民、出身中产。
很多华裔都为他们骄傲的同时,他们的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从金钱到精力,倾尽所有付出的故事一下子广为人知起来。吃瓜群众们这才知道,这惊人天资的背后,是倾尽全家之力的付出,和他超乎常人的努力
成功的背后,并不仅仅靠天赋,还要拼父母。
这种拼父母还不是单纯地拼背景,更多的是拼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在这个世界稳定发展六十年后,在上层阶级的护城河已经落成的今天,中产阶级要想打破壁垒,成为名校生,获得上升机会,除了家庭倾其所有的金钱付出之外,每一个孩子咬牙拼搏的日日夜夜恐怕很多人都难以想象。
陈巍获奖之后,网络上盛传的一张照片是他母亲苍老疲惫的笑脸,还有那一双操劳过度看起来极其粗糙皱巴巴的手。我记得在一篇文章上看到陈巍整个家庭付出的事迹,下面的留言非常有意思,绝大多数人看到陈巍母亲的照片表示自己绝对做不到这样的,也不愿意搭上自己的半辈子为孩子牺牲,很多人表示钦佩,很多人感叹冠军背后的付出。在了解了冠军的辛苦和整个家庭的付出后,我觉得起码有80%的父母就已经放弃了。
这是真的。
在体育生这条路上,太多的人还没开始就放弃了,还有很多人倒在半路上。
我身边有很多朋友聊起这件事的时候直言不讳表示自己就做不到。尤其是体育竞技这条路上只有一个冠军,谁都不知道付出之后的结果会不会是一场空的时候,倾尽全力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太过沉重,无论金钱还是精力,都负担不起。
毕竟,读书是成本性价比最高的投入,而体育则是风险值最大的教育投资。
一般来说,在一个体育生家庭中,父母二人各有分工。一个陪着孩子到处训练、比赛,一个工作赚钱提供经济支持。
就拿花样滑冰这个领域来说,韩国的金妍儿,陈巍的母亲,刘美贤的父亲,他们都辞职了,形影不离孩子左右,交通、后勤、保健、秘书、助教,一手包办。而另外一个人则负责赚钱。
除了一个人全职陪伴外,一个体育生一年的教练费,比赛费用,平时训练费用,服装和装备等等这些,一年2万美金是最低限度。团队运动可能要少一些。
个人运动项目花费巨大,一般是每年四五万美金。这对普通工薪家庭来说,这样的投入不但风险巨大,还没有回头路可走,一旦中途放弃,沉没成本也不小。如果没有极大的决心,还真的做不到。
父母的学识、智慧帮助孩子提升能力
金钱投入仅仅是体育运动的基本门槛,大多数非天赋异禀的孩子背后还是父母学识、智慧、毅力的PK。
比如,花样滑冰冠军陈巍的妈妈是知识分子,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可她为了孩子的热爱和未来的可能性,不得不辞掉了工作。为了让孩子达到最好的效果,也为了省点教练费,每次上课时,陈巍的妈妈都在一边做笔记,之后再自己训练孩子。当陈巍去南加州的俱乐部训练时,妈妈要负责开车频繁两地往返,每次都是12到15个小时的车程,路上要关注孩子的吃饭、休息、学习和情绪疏导。因为比赛训练耽误的课都要在网络上自学完成,辅导安排功课,一般的父母根本做不来。
这不是一年二年,而是十几年。
另一名花滑天才选手——周知方出生加州,3岁开始接触滑冰的周知方一路包揽各年龄段的冠军。2013年,12岁的周知方成为全美史上最年轻的青年组花滑冠军,入选国家队。他家两个孩子,比陈巍家五个孩子多少宽裕一些,但进入职业花滑后也是捉襟见肘。
周知方9岁时,母亲格非辞掉了年薪十余万美元的工作,全职陪伴孩子学习花滑。这位妈妈可是清华的高材生、甲骨文公司的软件工程师啊。为了训练,周知方一家人不得不分居。妈妈带着弟弟搬到南加州训练,爸爸带着姐姐留在北加州工作。
据媒体报道,花样滑冰冠军刘美贤的奶奶专门从四川赶来帮了8年才返乡养老。在她最初练习溜冰的几年中,父亲刘俊国每天4:30起床,做饭、洗衣,带大女儿去冰场练习2个小时,再将4个幼子送去幼儿园、学校,之后去上班。冰童会缺很多课,他周末还要监督女儿使用在线系统自学学校课程。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样高素质的父母为孩子解决了很多训练方面的技巧和情绪问题,辅导孩子跟上功课,统筹安排好生活和学习时间,孩子不一定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
在竞技场上,政府包办的体校生背后是强大的专业的教练、保健、营养、陪练团队,而其他国家的体育生,妈妈/爸爸一个人身兼数职独自应对,试想一下,没有极高的综合素质,各方面的协调能力和强大的心理,怎么比得过举国体制?

比如在咱们BC省,冰球和花样滑冰还有游泳都是比较热门,也比较有竞争力的项目,巧合的是,这三种运动都是在早上训练。
家里但凡有这三种体育运动爱好的孩子,父母一方长年累月5点起床,不到六点出门,6点30或者6点整开始训练,8点结束训练后,安排孩子在车里吃饭、换衣服,然后赶去上学。
兴趣班阶段都是下课以后,一周二次而已,一旦想进阶,想略微专业一点的训练,每天二个小时,都是凌晨,这是最基本的。
任何一种体育运动从兴趣到特长,都是无数的辛苦和努力换来的。
一位棒球妈妈的日志
贴一个朋友巧叶子写的日常,她九岁的儿子打棒球。她也是非常支持孩子长期坚持一项体育运动的妈妈,我们的理念一样,她写的日常很生动的诠释了家有体育健儿的妈妈都是怎么样日复一日付出的。他们一家生活在日本,但体育运动,除了在街头随便打篮球踢足球玩的孩子们,但凡认真对待,哪里的妈妈都差不多的。
打棒球的孩子背后⚾️2019/09/22
——By 巧叶子   
每一个打棒球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位内心强大的母亲,至少在日本是这样的。
送哥哥打球之前,就有人劝我三思而后行。所以我并不是头脑发热做的决定。日本的棒球场,多是泥沙操场。而棒球服,大部分都是白色。
棒球的配备也不少:除了棒球服全套,还有棒球手套、球棒、两双鞋、帽子、背包、饭盒、水壶等…每次出发都是干干净净,回家时就白裤子变黑裤子,满身泥沙,走路都掉沙子。可怕的是鞋袜,泥沙混着汗水,纯棉的白袜子,特别难清洗。
每次哥哥打球后回到家,第一件事肯定是脱掉所有,进浴房洗澡🛁。而作为妈妈的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先把所有的东西抖一遍,衣服里,鞋子里,背包里…连帽子里都有沙土。然后把衣物泡在水里手洗。接下来刷鞋、刷帽子、擦洗背包、洗饭盒&水壶…这些都做完也要30-40分钟。
接下来清理地面,满地的沙子,要一点点收起来扔掉。然而,就算把所有的东西都洗刷完毕,也没有完工。最后是棒球手套的养护。孩子的力气小,时间少。而棒球手套是要养的。光护理这手套就一堆讲究:先用小刷子刷掉泥沙,利用专门的清洗剂、皮子养护剂、又揉又搓后,还要用的木槌捶打,令其变软(我用大球也是这个目的),最后固定形状,包好才算完工。
直到第二天所有衣服都晒干,散发着洗衣液的清香,叠工整后装包,等待下次变脏,再清洗…我曾经疑惑:为什么棒球要穿白裤子,每次都连滚带爬,一身的沙土;也想过用洗衣机,但泥沙多,也洗不白;最终,每次孩子打完球回到家,都是这一套工序重复一遍,历时一个多小时。所以,每一个在日本玩棒球的孩子背后,都有着一个靠意志力洗衣服的妈妈…一个漂亮的投球,一次帅气的挥棒,妈妈们热烈的鼓掌;接球失利的痛哭,跑不完垒的遗憾,妈妈们担心的眼神…这些都深深打动着我,更是激励着我。
一天,哥哥泥猴般站在我面前,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今天的衣服很脏了…”
我说:“没事,回家妈妈给你洗干净。”
听到哥哥的歉意,教练走过来摸着他的头说:“妈妈送你来这里,就是让你把这身衣服弄脏了才能回家的。”
原来这才是日本妈妈的境界:孩子带着一身的泥泞,是“我努力了”的最好的证明。
棒球孩子的背后,都有妈妈坚强的守护,日复一日的洗着,也是日复一日地等着孩子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金钱方面的投入
团体运动好一些,初期只是花费时间,少量金钱,如果要去比较好的球队或者俱乐部,会有很多比赛,都是自费,有时候需要家长陪同,有时候教练带队。如果进入更好的球队,大量的集训,去其他城市或者国家的训练,比赛费用逐渐增加。不过总得算下来,团体运动是所有运动项目里花钱最少的。
个人单项运动最花钱。兴趣班阶段不用说了,一般家庭都可以负担,如果要高级阶段,私教课必不可少,装备升级,大量比赛,这都是自费。在北美,任何单项运动的高级阶段,每年花费都在2万美金以上。
我听过一个拿到加拿大某项运动冠军的妈妈笑谈她陪孩子出去比赛,她说去年一年去各种比赛的飞机票差不多攒到了一百张。这还不算酒店,吃饭和比赛费用。
马术这种运动门槛更高,不是富豪家庭的孩子是没办法支撑的。反过来说,这个运动的竞争当然也是最小的,1%的家庭才有能力投入,有兴趣的孩子不到10%,坚持到出去比赛的学员最多有10%,这样算下来,根本没有多少人竞争。所以,越是贵族运动,越是容易拿到成绩,获得好结果,就是这个道理。
相反,越是草根项目,因为太过普及,越难脱颖而出,越是需要非同一般的付出和非凡的天赋才有好成绩。中产阶级无论在哪里都是最辛苦的,枣核的中间基数大,阶层不上不下压力大,要想拼出一条路,金钱+努力+精力投入+天赋,缺一不可。所以说,中产家庭想培养出个精英,死磕是必要条件,天分是充分条件。
这样说起来,陪写作业、做个简报、亲子阅读这些,只是入门级家长的标配。
堂主有话要说:说句心里话,如果实在当不了这种和自己、和孩子“死磕”的父母,也别过于强求,孩子活得开心,比什么都重要。
作者:王婷婷

来源:乐尚她乡chicvancouver
责任编辑:林伯宴
平台:
温哥华头条

微信ID:Vancouverheadline
往期经典回顾

[小心]列治文华人最常用的这种广告牌被禁 违者罚款1000刀

[瞩目]全聚德来了!加拿大第一家5D体验餐厅就在温哥华

[提醒]中领馆:从加拿大带零食回国要小心 不要误犯中国法律 如何识别

[震惊]加籍恐怖组织成员 透露恐袭惊天机密......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