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24楼影院” →进入新页面,点击右上角“...” → 点击第一栏“设为星标“。记得把我们设为“星标 ★”哦~

*注:笔者观看的是CINITY影院系统4K+3D+120帧版本。
李安的《双子杀手》IMDb评分5.7分,豆瓣评分7.1分,果然,中国观众对李安每一次新技术的尝试总是更为宽容。
但是,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拿到的8.4分相比,《双子杀手》显然没能满足影迷的期待。
三年前,全球只有纽约、洛杉矶、北京、上海、台北五个城市可以看到顶配版《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而今年,为配合《双子杀手》的上映,国内诸多一、二线城市的影院都进行了影厅升级。
技术的革新推动放映系统的更替,这一举动令人联想起影史上一桩著名事件。1926年,已经深陷财务危机的华纳兄弟希望借助新技术扳回一城,开发全新的声音技术,收购戏院,改装戏院声音设备,但是,这些投资让华纳兄弟濒临破产。
在这样的情形下,华纳兄弟用最后的资本拍出了“发声”的歌剧片《唐璜》,并乘胜追击,在1927年推出了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有声片《爵士歌王》,大获成功,起死回生。
《爵士歌王》
电影的发展历程上有着诸如此类的节点,声音的出现弥补了听觉的缺失,彩色的出现让银幕世界更为逼真,1950年代电视机的普及,催生电影推出宽银幕、立体声、3D电影,吸引观众重归电影院。
随着电脑特效的介入,数字电影的诞生,以及更多技术的升级,电影早已突破“完整电影”(巴赞语),提供着超真实的影像。
如今,4K+3D+120帧降临,超真实影像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级别。在众多屏幕争夺用户的影像时代,它是否能让观众重回影院,并且乐意付出更昂贵的票价?
01
鬼魂,而不是灵魂
抛开所有高端的技术外壳,《双子杀手》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式剧情片,克隆人这个话题并没有在众多前作的基础上有太多的突破,从核心主题来看,依然是李安钟爱的父子模式,只是这一次他由“儿子”的身份转变为“父亲”的态度。
▲美国国防情报局特工Henry(威尔·史密斯饰)与自己的克隆人小克。
20年前,数字技术在《黑客帝国》中开创出传统摄影技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子弹时间”,并在日后成为一种数字美学风格,被不断模仿。然而,以大卫·波德维尔为代表的众多学者指出,尽管《黑客帝国》的创新带来华丽的视觉风格,但是,从叙事上说,依然是经典结构,并无新意,并且在意识形态的构想上也是浅显的。
20年过去,《双子杀手》也如出一辙。高超的数字技术外壳,内里包裹的仍然是传统、保守的通俗叙事。当然,这样做比较对《黑客帝国》不算公平,毕竟它以新技术构建全新的视觉想象力,其革命姿态为数字电影时代的到来创造了一种新语言,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新体验。
而《双子杀手》不但剧情浅薄,叙事乏力,尤其是视觉想象力的匮乏,以致于我们不得不问,这部电影真的需要看4K+3D+120帧的顶配版本吗?
▲这是24帧的效果,60帧可以看到每节车厢里的人,至于120帧效果自然是更好了。
最前沿的电影技术都在强调沉浸式、互动式、增强现实感,以调动观众具身感的体验,试图以影像直接触动感官心灵。然而,所有的这些尝试都不足以替代叙事的魅力和能量。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里,特写镜头中比利·林恩超清晰的眼神触发泪腺,那是因为在整个叙事情景中,所塑造的这个人物已构建起情感的认同。
电影,尤其是大众观看的主流电影,依旧没能超越叙事的掌控。如果丢失灵魂,再尖端的技术也只沦为华丽的躯壳。
02
“旧”电影VS“新”电影
尽管有过度阐释的嫌疑,但是我还是执意将《双子杀手》解读为李安对于“新”“旧”电影的态度。父子关系/模式、镜像对立、衰老与年轻,这些表象无一不透露着李安的言外之意,抑或潜意识。
亨利代表的“旧”电影对应的是传统胶片电影,小克代表的“新”电影对应的是数字电影。亨利是本源,是物质的肉身,他拥有丰富的人性,隐忍、善良、宽容、有爱。而小克是虚拟的肉身,他年轻无暇,身手更敏捷,认为亨利“又老又丑”,他最初的情感十分单一,唯有憎恶和仇恨。但是,正如亨利总说的一句话,“我就是你”,他们同宗同源,拥有一样的基因。
因此,最终父子言和式的大团圆结局,仿佛昭示着导演投身这场革命性探索的本心,以传统电影充沛的情感对新技术予以召唤,以父之名,达成和解。
03
我们需要“4K+3D+120帧”吗?
我们需要“4K+3D+120帧”吗?或者,更进一步的问题是,在4K+3D+120帧的条件下,电影应该是什么?
美国学者D.N.罗德维克在新世纪之交出版了《电影的虚拟生命》,梳理了他对一个问题的思考——“如果电影研究的对象变成了数字的和电子的,而不是摄影的的话,那么它将会改变吗?”
书中,罗德维克用来分析的对象有《侏罗纪公园》《阿甘正传》《黑客帝国》《俄罗斯方舟》等等。这个时期正是数字电影广泛商业化的时期,但还没有当今如此普遍和深入。罗德维克预见性地提出“电影的一种新的美学和新的本体论,是否正在出现或者已经出现,仍然需要理解。
《阿甘正传》
从“旧”电影过渡到“新”电影,如今数字影像几乎独霸天下,但是,如戈达尔所言,“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电影语言似乎并没有所谓革命性的演进。
不过,回到有声电影诞生之初,爱森斯坦、卓别林等著名的导演们都反对声音的到来,因为为了迁就声音的录制,摄影机运动停止了、呆板了,这是电影语言耻辱性的倒退。
但今天再回望这段历史,仿佛只是毫无波澜的涟漪,没有谁会再质疑声音的合法性。或许“4K+3D+120帧”的未来已至,而《双子杀手》的失意只是表明我们还未准备好?
好文推荐
在看点这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