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精算视觉」的 第313篇 原创文章
导读:低利率环境下,我们为什么总是觉得过去的保险产品更好?
“低利率环境”这个词,保险业有两个时期讨论得比较热烈。
第一次是2016年。
2008年金融危机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施行了相当长时间的量化宽松政策,部分欧盟国家甚至进入“负利率时代”,全球利率降至“5000年以来的新低”。
那个时期,虽然中国距离“零利率”和“负利率”还有相当的距离,但是国债的收益率也是明显下行,2014年到2016年间就下降了约2%,令以债券为主要投资标的的保险公司很是紧张。
在这一波热议中,保监会(当时还未和银监会合并)下发了2016年的76号文——《关于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精算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将万能险的评估利率上限由3.5%收缩至3.0%
从此之后,搭配着年金险销售的万能账户,再也不见“保底3.5%”的踪影
后来,美联储开启了新一轮的加息周期。
从2015年12月起,到2018年12月止,美联储共加息9次,逐步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从接近“零利率”的0%~0.25%提升至2.25%~2.50%的水平。
虽然欧盟、日本等国家仍深陷于“负利率”的泥沼中不能自拔,但是在美联储的带领下,全球货币政策终于又出现了一定的紧缩迹象
美国处于加息周期,其他国家自然是不敢轻易降息的。

所以在那个时期,讨论“低利率环境”的人又少了一些,保险公司也不再显得那么担忧。
在中国内地,以监管上限4.025%定价的普通型年金产品越来越多,实际收益率也有所上升;万能账户的实际结算利率也居高不下,多数处于6%左右的水平。
在香港地区,美元保单又开始出现了一些“高现价”的储蓄产品,甚至有公司开发了一些保证收益接近4%的终身美元储蓄产品。
不过,美联储最近一轮的加息周期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伴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与美国经济数据的不景气(还有特朗普不停地在Twitter上对美联储发牢骚),2019年7月底,美联储正式宣布降息25个基点,是自2008年12月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一次降息,并且在9月19日进行了第二次降息。
美联储的接连降息,宣告着全球新一轮的量化宽松再次开启。
在经济复苏方面同样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各大经济体看到美联储降息,终于也像松了一口气一般,接连着地跟随降息,来刺激经济增长。
对于中国来说由于在贸易摩擦中也过得不太自在,美联储降息后“降息”和“降准”等工具自然都是“箭在弦上”
8月17日,中国央行发布公告,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变相“降息”,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
9月4日,总理李克强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落实降低实际利率水平措施,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工具,为后续的“降息”和“降准”做好了铺垫。
9月16日,央行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
于是,“低利率环境”这个被中国保险业搁置了好几年的议题,在2019年又第二次“重出江湖”。
面对又一次“来势汹汹”的“低利率环境”,中国的保险监管部门也没闲着。
2019年8月30日,银保监会发文,宣布将普通型长期年金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由之前的4.025%降低为3.5%。
这是继2016年下调万能险评估利率之后,又一次收紧人身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
待到市面上这一批4.025%预定利率的年金险全面停售,从2013年开始出现的“4.025%顶格预定利率”保单,也将永久性地退出历史舞台。
对于这次年金险预定利率上限的下调,保险监管部门的意图已经很明显:通过限制高保证收益率产品的开发,来减小保险公司投资端的压力,防范“利差损”风险
所谓“利差损”风险,就是保险公司在高利率时期开发的保单承诺给予客户的投资收益太高(比如年化5%),而当市场逐步走入低息环境、债券等固收类资产投资收益率不断降低,由于保险公司的实际投资收益(比如年化3%)无法覆盖其成本(5%)而产生亏损的风险。
因为绝大多数的年金险产品都是存续终身的,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属于超长期的负债,在市场上想要找到投资期匹配的超长期资产已经很难,想要找到保证收益率高于产品预定利率的优质资产就难上加难。
即便是当下我们看到投资市场上仍有一些高收益的资产,但是只要这个资产的投资期不够长,很大程度上也不能消除保险公司的“利差损”风险。
因为保险公司在这期投资结束后还需要继续投资,如果市场利率进一步走低,在未来,我们就未必能找到收益等于或高于定价时所使用预定利率的新投资。
因此,不管是保险监管部门,还是保险公司,都不得不对“低利率环境”充满警惕
相比于欧洲、日本、美国等“负利率”或“低利率”地区,中国目前仍处于正利率的状态,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概有3.2%左右的水平(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仅为1.7%)。
但是从目前国际利率环境的走势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皆会进入一个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后续中国跟随着降息也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降息一定会带动固收类资产收益率的整体下行
所以在今天这个时点,中国各家保险公司的投资部门都已经意识到,债券等固收类资产一定要赶在降息之前及早进行配置。
尤其是那些近期在卖4.025%定价年金险的保险公司就更不能怠慢,收上来的保费一定要尽早投资出去,否则央行一旦宣布降息,保险公司遭受“利差损”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虽然我们今天看到,在银保监会宣布下调普通年金险预定利率上限之后,仍旧有不少保险公司还在积极售卖4.025%定价的年金险,也有一些保险公司提前备了一些4.025%定价的年金险准备等到开门红再拿出来卖,但其实这些保险公司心中都有数,那就是在央行正式宣布降息前,趁着年金险的风口再卖最后一波
因此,大家就不要再问“以后会不会有更高保证收益的产品出现”了,在我看来,至少在这个经济周期里,就不可能再有了
而按照正常的经济周期理论,下一个经济周期,我们起码要等将近10年
想到下一次保险业再出现高保证回报的产品可能要等将近10年,就连我自己都会感到有些忧虑。
尤其是一些“居安思危”的同业伙伴们,最近大家卖4.025%定价年金险都卖得还不错,可是大家普遍都在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假如未来4.025%定价的年金险全面停售了,还有什么其他的保险产品可以卖?还有什么其他的保险产品值得买?
如果我们参考以美元保单为主的成熟保险市场,在美元低息环境里面,香港主要在售的保险产品是保证收益率只有1%、预期收益率6%~7%的长线分红储蓄保险,美国主要在售的则是与股市指数进行挂钩的变额年金。
这两大类产品的资产配置思路,都是权益类资产为主,固收类资产为辅,目的是想要博取权益类投资的高预期回报。
这种资产配置思路实际上也并没有问题,毕竟从短期来看,央行只要降息,大概率会促进股市的增长,带动权益类资产的投资表现(这也是为什么特朗普一直嚷嚷着让美联储降息)。
所以,当市场走入低利率环境,保险公司开发产品的策略,自然而然地会由“高保证收益”产品转向“低保证、高预期收益”产品,减少固收类投资的占比,同时增加权益类投资的占比。
我们可以大致预测,未来中国保险市场上,替代4.025%定价年金险地位的储蓄型保险,大概率将会是3.5%定价的普通型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和分红型年金险
当然,至于分红型年金险在中国会不会成为主流,还是要看中国股市的表现
前两天朋友圈里不是一直在传一张图片吗?中国的上证指数,2009年10月16日是2976点,2019年10月16日是2977点。
10年过去,只进步了“1点”……
(注:经核实,上证2009年10月16日收盘价是2976.63点,2019年10月16日收盘价是2978.71点,实际上是上涨了2点)
这种表现,与美国股市真的差了不是“一点半点”,也注定了中国内地做不出预期收益很高、权益类投资占比很高的保险产品
因此,投资环境不同,也决定了不同保险经验未必有很强的参考意义。
不过,无论未来行业会用什么其他的产品替代(4.025%定价的年金险),不容否认的一点就是,“低利率环境”对于保险业来说,永远都是不好过的,只能靠行业与消费者一同去“慢慢适应”
我倒是不太担心保险业会因此而消沉下去,毕竟中国曾经已经经历过一段漫长的、人身险预定利率不超过2.5%的时代。而且低利率环境下,具有固收属性的投资产品收益都会降低,而不仅仅是保险产品的收益变差
3.5%预定利率的产品,如果放在今天的日本,也是非常好的产品,也一样会被大家抢购。
所以,当大家都慢慢适应了低利率环境之后,大家有可能会忘记在今天,我们还可以购买4.025%定价的年金险,那是一款比3.5%定价的年金险多了0.5%的终身年化复利的产品
就好像是今天我们在抢购4.025%年金险的时候,好像也忘记了2016年时附加的万能账户,保底收益率是3.5%,那是一个今天3.0%保底收益率多了整整0.5%的万能账户。
说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会感到一丝遗憾,那就是当我们处在一个利率不断走低的环境里,回头去看几年前的保险产品,总是会觉得过去的产品更好(注:2013年以后的人身保险产品)
这不是我们的错觉,因为从预定利率的角度来看,确实是过去的保险产品更好。
我相信,再过上几年,大家回头来看今天4.025%定价年金险,应该也会发出同样的感慨
不要再给自己留遗憾了。
想了解更多前沿的保险市场资讯吗?
欢迎加入我们的星球——
(已有超过1,680人加入)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所有历史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