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后的一点碎碎念:听说,人类是这样一种生物,为了回避思考的痛苦,愿意去做任何事。这话听起来很残酷,但事实就是这样。即使没有朋友圈,还有抖音、微博、Bilibili……太多外界信息的诱惑,无止尽地争相占用我们宝贵的“被碎片化”的时间。它们好像在周围争相引爆的炸弹,呼唤我们给出某种迅速的反应,大笑、悲伤、沮丧、鄙夷、自卑、侥幸、感动……沉溺社交媒体,其实是我们选择主动把自己长时间地曝露于“应激”状态,长此以往,情绪会变得不那么稳定吧。现代人中蔓延的情绪病,社交媒体,是否要承担一部分责任呢?上期推送的“过了30岁后,我不放弃,也不珍惜”,讲述的便是情绪病人的真实故事,点击下方图片链接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
脚 本 | Zoey  插 画 | 陈 晟
出 品 | 这都是命工作室
这都是命工作室长期征集话题、故事,直接在评论区留言或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往期回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