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小椰子
桃子妈又日常提问啦,各位有没有和桃子妈一样,偷用妈妈的化妆品给自己化妆的同款童年呢?
被家长发现后,家长又是怎么做的呢?
桃子妈就要感谢自己的母上大人,做出了对的引导,教会了我从小有美的追求,这样我也有了经验去教会桃子:有了审美能力,生活会更有趣。
01
前几天,黄磊一家在机场引起了围观,多多的金发更是上了热搜。
照片中的多多,穿着利落的黑色T恤和简单的牛仔裤,搭配小礼帽和墨镜。
看得出,13岁的她已经对时尚很有自己的见解,出落得更加亭亭玉立。
不料,新闻底下的评论区,却出现了许多骂她的字眼:
“小小年纪就染发,像什么样子?”
“才13岁就这样打扮,像初中时候那些混混。”
“好俗气,野模气质,孩子被爹妈毁了,已经自然做作了。”
其实,据说多多的头发是之前染发褪色后的效果,并非故意染成这样。
而且,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就因为喜欢打扮而被群起而攻之,是否太过了?
多多也并未因为爱打扮而变成坏孩子,反而成长得十分出色:
8岁能翻译英文小说,12岁自己设计衣服、出演话剧,13岁获得5个乐器类国际一等奖......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对美都有自己的见解,黄磊也尊重孩子勇于自我表达。
然而,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像多多一样,有着开明的父母。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注重实际的民族。太多孩子,一直是接受着这样的教育长大的:
“学生就应该专心读书,小小年纪打扮给谁看?”
“学什么音乐、美术,长大能干吗?必须给我选好找工作的专业。”
“去什么博物馆?有那闲钱不如给你弟弟多买点肉吃。”
缺乏审美力的人,总喜欢打压别人爱美的天性。

还想把这样的观念,传递给下一代,使下一代变成彻头彻尾的“美盲”。
殊不知,毁掉一个孩子,只要打压他的爱美天性,忽视美学教育就够了。
02
前段时间,贵州一中学老师,在校门口给女生卸妆的视频火了。
一群女生提着行李排队入校,一位男老师手提一桶水堵在门口。
他粗暴地将抹布呼在女生脸上,抹完往水桶里一投,又抓下一个。
桶里的水,已经污浊不堪,男老师却毫不在意,边擦边说:
“学生就要有学生的样子。”
抹布和水那么脏,如果有学生患有皮肤病、结膜炎等,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而且,一群女生如同犯人般站在校门口,被粗暴地抹脸,还被拍下最丑最狼狈的样子。
这不是当众羞辱是什么。
据说,这个学校的孩子,很多都是留守儿童。
缺乏父母的陪伴、教育,她们更渴望通过让自己变美,寻求同伴的认可。
然而,一块抹布,一桶水,把她们爱美的天性、敏感脆弱的自尊打击得荡然无存。
多少学校,总是要求学生们丑得整整齐齐,过分纠结着学生的头发长度、衣着打扮。
肥肥垮垮的校服和超短的头发,用来压制孩子对个性的追求;
以爱美为耻、学生就该有学生样的观念,用来扭曲孩子对美的探索。
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培养出了越来越多的“美盲”。
吉林大学教授曾在毕业典礼上发表过这样的演讲:
“看看我们的校园里,许多男同学穿着一条大短裤,露着带毛的双腿,穿着一双拖鞋,身披庄严的毕业礼服满校园逛。你们觉得美吗?
今天,走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中国人的标准,基本上就是服饰与行为。
“相对于其他亚洲人,中国人的服装搭配比如衣裤、鞋帽、鞋袜等基本是不合体的,远远一看便知道是中国人。”
不禁让人脸红反思。
03
我们进入了一个低美感社会。
这是街边的一家Ins风麻辣烫小店,从门口到店内,无不粉红一片。
想要模仿国外的Ins要素,却土味得令人迷惑不已。
这是当代青年过年回家时,看见自己的房间被父母装饰成了农家乐。
大红大绿的配色,窗户上的彩灯,让人恍惚中以为来到了蹦迪厅。
这是城市里最常见的招牌,简单粗暴的设计丑得整整齐齐。
高饱和度与低美感的强行统一,令人受到了视觉上的强烈震撼。
这是在家族微信群里经常能看到的H5页面。
80年代风格的配图,两句毫无逻辑可言的鸡汤寄语,还有魔性十足的配乐,令人尴尬不已。
这是某地幼儿园的外观造型设计,设计师也许很有自己的想法。
不乖的小孩子就送到这个幼儿园里,保准被吓得哇哇大哭。
这是国内短视频里爆火的睫毛膏,涂了就能让睫毛长出天际。
且不说效果如何,这画面实在太过猎奇,真的觉得美吗?
主持人窦文涛曾在节目中谈到,自己有一位来自美国的艺术史研究家朋友。
这位朋友自海南游历到北京后,所发出的感慨是:中国进入了一个恶俗的时代。
审丑成为流行,土味变成文化,荒诞才能出名,猎奇点击量最高。
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对于审美教育的缺失,想要通过后天的弥补,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这些需要沉浸在美的环境里,日积月累的熏陶,才会逐见成效。
这就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努力。
04
网上有一位摄影师Takeshi,“偷拍”自己妻子和女儿的照片,引起了网友的疯狂转发。
春天,让孩子穿着小裙子,在樱花树下散步;
夏天,带孩子海边玩耍,让她的小脚丫踩在沙子上;
秋天,让孩子去捡枫叶,用手去触摸四季的变化;
冬天,带她打雪仗,荡秋千,逗得她在雪地里咯咯大笑。
生活需要点仪式感,让孩子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
教孩子用不同的食材自己动手做简单的一餐,亲自感受食物的美好;
(图片来源:一条)
认识不同的花草树木,观察它们的形状,识别它们的特征;
(图片来源:一条)
当孩子偷偷用你的口红,穿你的高跟鞋,不要急着打骂,那是她的爱美意识在逐渐萌芽。

看过这样一段话:
用故事喂大的孩子,自然通达人性;
用诗词喂大的孩子,自然拥有格局;

用音乐喂大的孩子,自然通巧灵性;
用绘画喂大的孩子,自然富有创造力;
用舞蹈喂大的孩子,自然肢体协调、团队合作能力强......
童年的审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审美倾向和生活品质,而父母则是孩子在审美上的启蒙老师。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生活无趣枯燥,正是因为缺乏了恰当的审美能力。
正如余光中所说:“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
愿我们,能够守护那珍贵的爱美之心,不粗暴地剥夺他人爱美的权利。
珍惜生命中的小美好,才能将每天过得更有诗意。
共勉。
END

作者简介:小椰子,人气专栏作者,写自律,谈人性,椰子陪你一起读书。个人微信公众号:小椰子专栏(ID: xiaoyezizhuanlan)。微博@小椰子专栏。新书《你的自律,给你自由》正在热卖中。本文首发于精读微信公号(ID:jingdu999)。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父母是孩子在审美上的启蒙老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