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不想因为一个韩国艺人写这么多
但是雪莉的死背后
折射出太多值得抨击的东西
细节里有太多令人惋惜的东西
今早看到一条读者留言:
不论怎样
能让一个25岁的女孩
断然结束自己生命的世界
一定有一些问题
昨天下午开始,关于韩星雪莉之死的新闻就像一个突如其来的炸弹,在互联网惊起层层巨浪。
很少有重磅消息能在微博热搜持续两天热度,但已经逝去的雪莉今天仍在热搜上,并且高居不下。
人们无比惊叹、哀惋,那个表面看起来花一样美的蜜桃女孩,怎么就这样在她的25岁陨落了?
很多人对韩星并没有过多关注,但在如今网络开放的环境中,还是对雪莉这个名字有所耳闻,也看过一些她的报道。
印象里,雪莉是个很美的女孩子。
她的脸庞独具清纯和诱惑两种特质,糅杂在一起,诠释着女性美,是那种容易令人过目不忘的面相。
对她印象比较深的一段话,是她在采访中面对穿衣争议做出过的一段回复:
其实这个话题放在欧美国家,根本不值一提。
很多欧美明星都对此有自己的见解,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向世人展示她的生活态度。
这可以说成是女性穿衣自由。
但在亚洲国家,这种观念不被多数人理解,打破常规的就会备受争议。雪莉却选择迎难而上,不惧人言。
面对质问的声音,雪莉有自己的坚持。
她说在网络上引起争议甚至被很多人骂却没有逃避的原因,是因为她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打破人们的固有思维。
然而想要靠个人的力量去对抗长久以来形成的文化观念,无疑是蚍蜉撼树。
有人说这是公司给她设定的人设,也有人说这是雪莉抑郁症的表现之一。
但小编更愿意相信,这个有自己独立见解的女孩,就是雪莉原本的样子。
很多人怪罪,雪莉的这种行为过于放荡。认为如果你只是个普通人,可以自己在家为所欲为,但作为公众人物,就应该遵守“偶像的行为规范”。
但从童星一路走过来的雪莉,已经站在这个位置上太久。生活和事业带给她的巨大压力,让这个才25岁的女孩选择不顾约束,靠自我感知来释放内心的痛苦。
面对国内国外的谩骂声,她也曾面对镜头乞求着:
“感觉有很多人唯独对我戴着有色眼镜,
观众朋友们,也请疼爱我一些吧,
记者们,请疼爱我一些吧。”
现在翻过来再看这些她曾经说过的话,明晃晃的让人心疼。
梵高死后,画作的艺术价值才被发觉,
雪莉死后,这个世界才开始爱她。
15日,也就是今天,青瓦台国民请愿网站上登载了“希望严惩把艺人雪莉逼上绝路的恶意留言者”的请愿文章。
发文作者表示:“如果不修改法律,这样的事情还会再次发生。应该进一步加强法律力度,使恶意留言者受到严厉处罚。”
同时,请愿公告栏上还出现了许多要求提高恶意留言处罚力度的请愿文章。
雪莉之死,是在抑郁症下对网络暴力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为什么那么多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在她生前不尊重她、诬蔑她、用所有难听的话指责她,如今又反过头来惋惜她的死?
面对生活的重压还有可怕的网络暴力,谁也不知道哪里是压倒雪莉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在屏幕后面,只要不触及法律,谁也不用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键盘侠们尽情在网络上发散恶意。
人性的阴暗面在网络中得以成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备受压抑的心理在网络世界中找到出口。
雪莉ins上几乎每条推文下都有人骂“荡妇”
他们如今可以反过来说“走好,蜜桃女孩,愿天堂没有伤痛”,也可以说“我就知道她是精神有问题才会做出之前那些不可理喻的事。”
甚至他们曾经说过什么,在网络上留下过怎样的恶言恶语,他们自己也记不得了。
可是如今,雪莉却因为承受了太多痛苦,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两天有句话在微博上火了起来,用来形容这次雪莉的死:“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那些曾经在背后对她释放过恶意用言语唾弃她的人,多数一转身就淹没在人海里。
而被伤害的人,只能一个人在原地被万箭穿心。
疑似雪莉ins小号过去发过的绘画作品
你曾经伤害过或是被别人伤害过吗?
想起曾经看过的用来描述当今网络环境的一段话:
我们充斥在一个互相批判的网络世界中,人人都成了“人性批判家、截图小能手、原意曲解师、文字杠上花”。
人们惯于用恶意揣测评论他人,来让自己人性的恶得以释放。于是,网络世界的“垃圾场”越来越大。
却鲜有人去考虑这样做可能引发的后果。人肉一个人太容易,可要想修复伤痕,太难了。
雪莉走了,键盘侠们跑去曾为女团f(x)队长的宋茜微博下留评:
不是只有在微博发声才表示本人真的伤痛,你又没有跟她本人在一起,你怎么知道她不伤痛?
何况,她是真正与雪莉有过交集的人,而非那些现实中没有交集如今却来肆意批评她人的网友。
两人曾经的合照
不止是明星,任何发声的公众人物在网络中都或多或少的遭受过不同程度的网络暴力。
网络世界的言论更加自由,也因此言论变成双刃剑。背向而指,就会变成杀人不见血的利刃。
当一个人仅仅用情绪来思考和表达问题,而非理性分析和判断时,往往不知不觉就会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有人说,明星由于暴露在公众视野,自然要承担这些。有人喜欢你,就会有人讨厌你。
这话没错。但你也可以选择独立去思考问题,而非盲从人语、宣泄情绪,来净化这片共生共存的网络世界
更何况,这个网络环境下,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
今年6月份的时候,一位乘客因为飞机上轮到她的时候没有毛毯了,在网络上发发牢骚:
结果,当天这篇原文和该乘客的微博账号就被发布在某公众号里,标题是:《大家快去给这位旅客发条毛毯?》
配文中写道:“我好怕她快冻死了”、“真是气死了!!!”言语极尽嘲讽。
由于这个公众号的关注者也大多是乘务人员,这篇推文一下子点燃了众人平日里的“积怨”。
大批网友跑去这位乘客的微博下“发毛毯”:
“裹尸袋”这个词让人不寒而栗,不负责任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对素未谋面的人施加任何恶毒的用词。
原本极为普遍的抱怨,却演变成“毛毯之争”,引发一场对无辜之人的网络暴力。
可怕的是,去网暴他人的人,起初多也是出于关怀。
为了表示关怀雪莉,去宋茜微博下刷存在;为了表示关怀乘务员的不易,攻陷那名原本只是日常发抱怨的乘客微博。
这种“关怀”,更多是为了迎合自己情绪的产物,人们变得扭曲而不自知。
在TED演讲《网络暴力的失控》中,Jon Ronson阐述了他的观念:
“推特(社交网络)本身是一个彼此肯定的媒介,我们与三观相同的人聚在一起,然后彼此肯定,这是一种非常棒的感觉。
如果有人妨碍我们,我们就把他们挂出来。但这样的做法违背了民主的理念。
我们希望别人觉得我们富有同情心,导致我们做出了如此残忍的行为。
网络没有回应,就是一滩死水。
在不明情况之下,与其迎合不如反驳。比如“你怎么知道他/她是这个情况?”、“你怎么知道他/她是这么想的?”
TED演讲:网络暴力的失控
一旦形成讨论,那大家就会分成不同阵营,被网暴之人所受的伤痛和压力,也相对会小很多。
感同身受很难,但换位思考很容易。
一个人站出来做“出头鸟”很难,但这正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回复“雪莉”可以调取文章看一下她死前到底遭遇了什么
为何会引起网上这么大的舆论
新闻|故事|留学生
编辑|阿宴
排版|阿宴

校对|商日葵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