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转载的这一篇文章很有价值、引人思考,特此分享给大家。
为什么我支持女权?可能因为我是潮汕人,这个广东境内著名的“重男轻女”地区。我生于斯长于斯,我知道她所有不好的地方,所以,我对于这个地区男性莫名其妙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其实特别不喜欢。
在我看来,男女是平等的,这也是我爸从小给我灌输的男女观念。每个人都应当有平等追求自己生活的权力。小的时候,我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班级里读书成绩很好的女同学,第二学期或者过个周末突然就不来上课了,只因她是女性,如果家庭环境一般,那些重男轻女的家长们,一般会把钱留着供养男孩子,这些女娃只能去打工,供家里人生活。
她们哭闹,想去上学,想有自己的梦想,可是最后呢?大部分人只会换来一顿毒打,然后默默收拾行李开始过上背井离乡的打工生活。
电影《傲慢与偏见》
我的父亲是一位乡村教师,也常常去这些学生家中家访,希望劝说家长让她们那些女娃能够回来上课,对于读书成绩特别好的学生,父亲甚至表达过愿意帮着出学费的想法。只是事与愿违,最后能挽回的学生少之又少。
在父亲看来,这样的行为和思想,其实扼杀了很多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材,有些女学生确实很聪明,只是因为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当中,她们没有办法,十几岁的身躯就要开始默默承受这些不公的命运安排。
所以,虽然我是一名男性,也是很多人口中的“直男癌”,但我想为这些受到不平等待遇的女性写点东西,今天,我想聊聊女权。
女权,在中国很多男性同胞眼里,这或许是一个被过度“妖魔化”的词,在中国,我们出现了“田园女权”这样特殊的词,用来讽刺那些只想获得和男性一样的权利,却不想承担任何义务的女性。
那么,女权的本质是什么呢?是追求平等,它不是要求特权,它只是在追求平等。而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平等、自由的权力,那既然是追求平等,那么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女性自然也应当去承当,这才是女权主义者真正追求的东西。
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我问身边的女性朋友,你觉得在中国男女平等呢?她们都会统一回答我——不!
但是我接着问,你有没有想过怎么去追求你的平等权力呢?她们普遍是答不上来的,有部分人会和我说,等这个社会进步呗,等男性开始懂得尊重女性的时候。
我会告诉她们,权力是争取来的,现在是男权社会,你要求男性把属于他们的权力拱手让给你,可能吗?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想上网找些资料,于是我百度了“女权”这个关键字,带出来的搜索关键词是下面这样的。
我觉得有点荒谬,又去微信搜索了一下,结果是下面这样的。
在现阶段的中国,主流的声音是反对女权的,或者说是在反对“田园女权”。除了因为这是一个男权社会,还与我们国家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文化有关。
在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当中,以男权为主导的儒家思想占据了我们几千年的思想主流,也由于中国有几千年男权制统治的历史,女权主义与中国传统价值的冲突又是也是真实存在的。
比如,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下也仍然若隐若现的男女双重标准;再比如人们对成功男人包二奶这类丑恶现象私下里的羡慕与赞许态度;更不用说在2011年,为了解决失业问题,有政协委员竟然提出让女人回归家庭的议案。
女性选择工作还是做专职太太是她们自己的权利,他人无权剥夺,国家无权决定让某个性别的人回家,因为宪法规定公民有工作的权利,女人是公民,女人就赋有决定自己参加工作还是回归家庭的权利,谁要是剥夺了女性工作的权利,就是违背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
那为什么这样初级的错误也能犯呢?证明男权制思想还真实的存在着,女权主义还在同我们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儒家男权思想发生着真实的冲突。
在我国,如果你是女性的话,甚至可能连来到这个世界的权力都没有,在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时候,有张“出生儿性别比地图”,或者也可以说这张图就是我国“重男轻女区域地图”
那么,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在开头讲的那种现象是否有所改善呢?根据全国妇联今年9月19号发布的《平等 发展 共享:新中国70年妇女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显示,全国15岁及以上女性人口文盲率由新中国成立前的90%降至2017年的7.3%。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女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达52.5%。至少在教育上,我国的男女平等有了一些进步。
那么放眼全球,中国的男女平等怎么样呢?
2019年,世界银行发布了
《2019妇女、营商与法律:改革十年》
,这份报告里世行推出的新评判指数聚焦妇女职业生活中的里程碑,8个指标分别为出行能力、找工作能力、得到报酬能力、结婚、生育、创业、资产管理以及领取养老金,以及与这八个阶段相关的法律保护。
满分为100分,该数据横跨十年,根据上述8个指标对187个国家进行评分。
我国的得分是多少呢?76.25,排在第100位;一直被我们内地嘲笑穷的台湾是多少呢?91.25,排名37!香港86.25,排名53!
来源:世界银行《2019妇女、营商与法律:改革十年》报告
这份报告里,全球范围内,拿到满分100分的国家只有6个,分别是——
比利时、丹麦、法国、拉脱维亚、卢森堡和瑞典
,这意味着它们在所衡量领域赋予了男女平等的合法权利。

那么为了得到这些平等的权力,这些国家的女性都是怎么做的呢?这里我以女权运动源头之一的法国举例。
在法国,女权主义从来都是个革命字眼。几乎每一场剧烈的革命运动,都有女权的身影。女性权益的命题最早就诞生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其对自由平等的追求为女权运动的萌芽提供了政治土壤,第一共和国的奠基人之一孔多塞侯爵还根据“天赋人权”的原则,干脆提出“男女平等”的主张,为妇女争取公民权和政治权。1968年的“五月风暴”中也兴起了风起云涌的平权运动。
可见,平等的权力从来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你希冀着别人赋予你权力,这是不可能的。
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让女性参政,让她们能够拥有和男性相抗衡的权力。

只可惜,在我国女性参政议政程度仍然很低,并且往往被排斥在权力的外围参与。
中国女性参政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在权力核心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央女委员(包括候补委员)在2002年只有7.6%。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央女委员从5%上升到13%;1977年后明显下降,1982年跌入谷底,然后有所回升,到2003年女中央委员的比例未曾达到60年代的水平。此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与同期的民主党派女委员相比,执政党的女委员比例是最低的。
如何提高执政党女性参与决策的比例,赶上并且超过民主党派女性参政的比例,是中国女性参政面临的又一挑战性课题。
此外,我国女性的政治参与主要表现为非权力的外围参与 。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机构有三类:第一类是执政党的中央机构,如中组部、中宣部等,它的政策和措施对于政府决策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处于权力核心地位。第二类是政府机构,国务院以及各个部委,如劳动保障部、人事部等,针对其所分管领域的现实或潜在问题制定政策措施,形成国务院和部委的政策法规。第三类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及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订国家法律并监督其实施。恰恰是在这些决策部门,我国女性领导的比例非常低,资料显示,1995-2005年间公务员中的女性负责人一直在8%左右徘徊。而全国人大女常委占24.9%。可以说男性主导了决策层的75%左右。
无论是从社会层面还是政治层面来看,我国离男女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为一个男性,我支持女权,但我不支持什么“女王”“女神”这样的称呼字眼,女权追求的是平等,而不是特权,更不是霸权。
独立的女性一直都是我欣赏的,她们不依附与另外的个体,她们靠自己就可以过得很好。
在我看来深圳实行的“女士优先车厢”反而是对女性的轻视。在工作上我从来不会让着任何女性,有话直说,就事论事,虽然常被人说“直男癌”,但我只是把她们当成和我一样平等的个体,期望得到任何男性优待,都不是我所欣赏的女权的本意。
我也从来不会说“因为你是女孩”这样的话,乍一看没什么,其实也是一种对于女性的歧视,为什么女性就需要被优待呢,就需要因为性别的不同被差别对待呢?她们应当有完全公平的追求个人梦想,个人人权的权利,而不会因为这个社会的偏见而被扼杀于摇篮。
我一直觉得,如果有什么最伟大的发明,那应该就是发明怎样去限制权力。任何的权力都需要被限制,被予以监督,男权也是一样,只有真正的女权兴起,男权才能被予以监管。
所以,我支持任何女权运动,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
你与世界
只差一个
公众号
欢迎您扫描下方二维码,一起看世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