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工耿”登上《华盛顿邮报》
一位挪威的“外国手工耿”也爆红ins

发明百种“凶器“
只为干一件不正经的事
   60万粉丝却看了大呼过瘾

大家对手工耿可能不会陌生,这位“发明界的泥石流”,因为制造了大量脑洞大开的“无用良品”在网上一炮走红。
靠着防地震泡面碗、脑瓜嘣辅助器、童年三大件等发明,他不仅收获了百万粉丝,还上了央视,冲出亚洲,被国外《华盛顿邮报》等媒体接连报道。
虽然,不少人吐槽手哥这些东西没用,但和最近,一位在ins上爆火的挪威大叔相比,手哥绝对算得上发明界良心了。
这位名叫Jan Hakon Erichsen的光头大叔,他制作出了上百种“凶器”,每一件看起来厉害得不行。
但它们只被用来干一件“不正经”的事,那就是用来虐气球、意面、薯片等等,反正一副没用的样子。
比如,他会精心制作一个插满刀的架子,为的是干脆利落地把地上所有的气球扎破。
又或者,头戴“双刀帽”,直接将气球咔嚓咔嚓。
要不就,一脸艰难,在墙上拴个绳背个插满尖刀的板子。
在干嘛,哦,还是在扎气球……
在大部分的片段中,Jan都是顶着一张生无可恋的脸,用刀子、斧子和锯子乃至自己的大脑门子,将一些东西毁灭掉。
这样看起来貌似无聊的发明,到目前为止,Jan在 Instagram已经发布700多个,吸引了60多万的粉丝在线围观。
许多网友看了直大呼过瘾,减压,甚至还@好友“天呐,好奇怪,看了Jan的毁灭视频有一种满足感!
01
一位没感情的“毁灭机器”
在所有道具中,Jan跟它最过不去的可能就是气球了,对于如何破坏气球,Jan使出的是千奇百怪的方式。
他最经常的是精心设计一个个复杂的“毁灭机器”来摧毁气球,让气球齐刷刷被瞬间集体击爆。
像是制作一个风车旋转机,用来扎气球。
或者做一件插满刀子面具和盔甲。
更厉害的,就连暗器“吹箭”都能想得到。
有时候道具很简单,同时也很匪夷所思,像电风扇、仙人掌、香蕉都是他扎破气球的武器。
时不时还带上自己的好基友,一起来弹奏一曲气球“啪啪”……
在大部分视频中,Jan真的是用在生命做破坏,各种尖锐、沉重的物体危险地飞向他的头部和身体。
这过程中,Jan的安全措施也做得十分到位,除了要戴护耳罩,动作也是特别小心翼翼的。
当然,他自己本身也是一个巨型毁灭武器(只希望别人开Patry可千万别请他)
除了气球,Jan也没放过其他的东西,他会用他的头的力量击毁意面或者薯片等硬物。
虽然是在破坏,但Jan 在视频中却表现得异常平静,几乎像是没感情的机械人一样。
原本应该狂躁的破坏视频,搭配Jan冷漠光头造型,硬生生有了一丝荒诞和滑稽的既视感。
虽然这一类的视频让网友们看得很爽,但Jan却有更深的想法。
在他的眼中,这些被摧毁的物品就好像一个个普通人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人们日复一日地重复昨天做过的事,在不知不觉中就建立一台隐形“毁灭机器”,毁掉了很多东西。
02
充满“北欧愁思“的无用主义者
其实,Jan的本职工作并非什么视频搞笑博主,按他的话来说他是一位“视觉艺术家和气球破坏者”。
2004年他从奥斯陆的挪威国家艺术学院毕业,创作的艺术作品曾在挪威40多个个展和双人展中展出,视频也出现在多个国际电影节上。
但直到他最近的病毒视频在ins上爆火,别人才发现了他这么个“宝藏大叔”。
作为一个气球破坏者,Jan的视频好像看似很简单,但其实这背后准备工作少不了,光是气球道具就要进行批发,“一次买100个装的大包,每个月大概会用掉一到两大包吧”。
而那些脑洞奇大的的破坏道具,据Jan的描述一开始可能只是个模糊的想法,但实施起来却很困难,必须要经过持续的构思和多次实验后才可能成功。
比如踢瓶盖的装置,想要顺利完成,是需要费好几次功夫的。
失败
成功
作为一名全职艺术家,在没开始扎气球前,他的一些创意可能带有更多艺术反思含义,比如用一张真皮沙发模仿狩猎。
整个过程,Jan用倒回的手法,将真皮沙发当作动物还原成最初的捕杀过程,在开膛破肚的残忍行径里,启示人们善待动物。
还有他的粉尘机,透露着一种人类文明进程中,自我“毁灭”的反思意味。
这些融入了最日常的创作道具的视频系列,Jan为它们起名为“DestructionDiaries 毁灭日记”。
在今年早些时候接受《political》杂志采访时,Jan讲述了他的艺术背后的灵感。
“因为早期受到视频艺术家克里斯冒着生命危险做视频的影响,我认识破坏的反面就是创造力,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像朋克摇滚或恐怖电影”。
Jan的家乡北欧,暗自流行着一种心态和处事方式,在斯堪的纳维亚语中称为:“Nordisk tungsinn”,翻译过来就是“北欧愁思”,意思是说要时刻惦记着生活中的沉重和挣扎。
这也是为什么Jan所有的视频里,似乎都没有情绪,但总透露着一丝忧郁。
当然,Jan也面临了争议。人们每次看到他身边危险、尖锐的机器和刀子,常常要紧皱眉头,倒吸一口凉气。
今年一次采访中,他告诉Vice,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他从来没有受到严重伤害,只有一些擦伤和瘀伤。
ins上唯一po出的受伤是因为滑冰摔的
在保护自身安全上,他有着自己的一套办法: “我尽量不仓促行事,总是在拍摄前彻底测试那些更危险的装置。
相比较别人担心他,这位大叔更害怕别人在模仿他时会受伤。
他在所有社交媒体页面上都有免责声明,警告观众“你绝对不应该在家里尝试这个”。
对于Jan的视频,许多人也在刨根问底问“这些摧毁东西的视频到底有什么目的”?
Jan的答案很干脆,没有意义。
“人们不会从我的作品中得到什么,希望我的观众在看完我的视频后,能以稍微不同的方式来看待他们周围的事物。但如果人们只是认为它有趣和娱乐,这样也没错。
文 / 圈圈
图片来自于ins:janerichsen
采访资料来自网络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微信号:the-bund)
已授权律师对文章版权行为进行追究与维权。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 THE END-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外滩TheBund(the-bund)"
来就送!10月19日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免费领取礼品酒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