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诺贝尔和平奖宣布颁给了埃塞俄比亚总理。至此,2019年除经济学奖外都官宣完毕,可惜今年又没有我,不过我还是电脑前蹲完了所有的颁奖直播,感触颇深。
作为一个特别喜欢关注诺奖的人,我有着过硬的理科素养,甚至早在去年就预测了锂电池之父Goodenough爷爷会得奖。
然而诺贝尔文学奖对我来说却一直是个盲区,很难参透。因为从小到大,文学就是我的盲区。
一直以来,我都不知道如何判断一部作品是否伟大。小时候读诺贝尔文学奖作品集,读了几页觉得这踏马写得都是什么玩意。后来我明白了,只要我看不下去的作品,就是伟大的文学。
这也直接导致了我连得奖的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的名字都读不对。你要能连读10遍不错的话在评论区告诉我,我认作你父
18/1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另外一位作家叫彼得·汉德克,是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怀着一个理工男对文学的崇敬和好奇,我仔细翻阅了这位大作家的作品和过往采访,结果发现真是趣事多多啊!

一、彼得·汉德克本人
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出生于1942年,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当代德语文学最重要也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重要是因为他的作品在欧洲人眼里真牛逼,争议是因为他的一些政治立场比较极端,属于“国际知名愤青”。
老爷子对诺贝尔奖也毫不留情面。历史上曾经两次开怼。一次是在2014年,他公开表示文学奖应该被废除,它唯一的意义就是让报纸一口气做6个版...
还有一次是在2016年,当媒体问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鲍勃迪伦后你怎么看时,汉德克直接骂诺奖评委,说他们简直是在反对阅读!侮辱文学!
图文源自中国新闻网
而今年,当反对阅读侮辱文学的评委把这个应该被废掉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他时,老爷子的反应是——挺开心,组委会采访的时候甚至还整得挺紧张的,结巴了好几次
采访中,当诺奖这边的人问彼得得知自己得奖后的心情时,老爷子说自己真的很happy,简直都不知道怎么描述心中的喜悦之情...
果然人类的本质是真香啊...
采访过程中,老爷爷回答的也很萌!我摘了一段给大家感受一下
  • Can you say which of your works has given you that feeling to the greatest extent?
    你可以说出自己的你觉得最好的一部作品吗?
  • Oh hhhhha i can't.....
    哦哈哈哈哈我不能...... 
  • You look at it in the past tense the life of the writers you...
    你看………(被汉德克打断)
  • I forget a lot of what i owe my sentences. sometimes readers are telling me about what they read my books and i don't remember at all.....
    我记不住自己写的句子,有时读者来告诉我他读了我的书的哪里哪里,但我真的一点没想起来......
所以,你本来以为彼得是个国际老炮儿,但实际上也是一个逃不开真香定律、会在采访中说自己忘性大哈哈哈的老爷爷啊。

二、彼得·汉德克的代表作品
怀揣着对文学的好奇,我又查了一下他的作品。然后立刻就被牢牢抓住了眼球。下面是他的一些代表作品
  • 《骂观众》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一定不是平庸的作品。《骂观众》是个剧本集,当年一经推出,就在德语文坛引起空前的轰动。全剧人如其名,全篇没有一句废话,从头到尾就真的是在骂观众!演出时就是4个人在台上对着下面骂!
图为百度百科对《骂观众》的内容介绍
以下是演出剧照和台词节选,我真的没有骗你们...
大家可能很难想象这对我的震撼。作为一个只看过开心麻花话剧哈哈大笑的人,这种艺术形式真是太太太太AMAZING了!我觉得如果国内要演的话,我妈一定可以荣膺全国最优秀的话剧演员!
这种别出心裁的戏剧形式,一推出就受到了观众的热捧。演出时座无虚席,被骂的时候都面带微笑,时不时还响起热烈的掌声...
《骂观众》演出现场
我国著名话剧导演孟京辉是老爷子的死忠粉,一直觉得他早该得诺奖了。孟京辉也看过这个话剧,并表示前一个小时骂的都是英语,听不懂,所以挨骂起来无所谓。
下面是他真实的观影体验...
莫名让我想到了中国“熬鹰”这个训练方法。
不过老爷子自己对这部作品不是很满意。他表示自己作品的中译版本太少了,导致中国读者只知道自己的《骂观众》,这其实是自己最早期的一部作品,几乎没有代表性,这让他觉得非常遗憾,甚至心痛。
我觉得很可以理解。毕竟这都是彼得22岁的作品了,如今77岁的他,每次看到大家评论《骂观众》,就如同我们看到自己五年前的QQ空间动态一样羞耻
  • 《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
这本小说也是名字很吸引我。如果不告诉你这是诺奖获得者的小说的话,你可能会以为这是心理医生针对守门员出的治疗方案,或者足球教练出的教你如何扑点球攻略
事实上,在这部小说面世的时候,确实立即在足坛引起了轰动,各家训练营纷纷将此书作为守门员指定读物。
然而全文讲的是一个守门员误以为自己被解雇了、漫无目的的游荡掐死了一个女人的故事。全文只有最后一页,男主久久的驻足在一个点球现场这里提到了点球...
所以很多人读完评论是:整本书跟书名一样,非常让人焦虑。
但总之,大师的这些作品都非常有意思,我觉得大家可以多看看!

三、诺贝尔文学奖真是有趣
至此,我已经对文学产生了强烈而浓厚的兴趣。于是又顺着研究了下文学奖,又有一些重大发现。
1.能不能获奖,翻译很重要
目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来自欧洲的占比超过70%,英文作品占绝大多数。
因此有个好翻译就很重要。2012年莫言获奖,有一个原因就是当今世上最优秀的汉英翻译家葛浩文是他的死忠粉丝,莫言出一本他翻一本,人称“莫言唯一首席接生婆”。像村上春树这种一直陪跑的,可能就是翻译没找对。
当然最好是自己英语就很棒棒。1940年、1950年被提名诺贝尔奖的林语堂,本身就是个语言学家,很多作品就是用英文写的。
甚至还自己出了本词典

2017年获奖的石黑一雄,是一位日裔英国小说家。他的创作思路别具一格,
“用日语的叙事方式写英文小说,从而达到一种故事人物仿佛在说日语的效果”
。我想可能是这样的:

正常说话:“我告诉你们,我决定从今天起开始追求幸福!”
日式说话:“虽然很抱歉,但无论如何也希望诸君能看完,我实在是很想用这样的方式来传达此刻的心情呢。麻美酱决定从今天开始,努力追求幸福哦!”
有趣...有趣...
2.诺贝尔虽然没有数学奖,但数学家可以拿文学奖
1950年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文学家亚瑟·威廉·罗素,凭借作品《哲学—数学—文学》获诺贝尔文学奖。
颁奖词是"in recognition of his varied and significant writings in which he champions humanitarian ideals and freedom of thought",就是“以表彰他在各种重要著作中倡导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
以后谁再说学数学不人道,诺贝尔委员会第一个不答应。
3.丘吉尔很想拿和平奖,但他最后拿了文学奖
前英国首相丘吉尔一直很想拿诺贝尔和平奖。1939提名别人和平奖,到1945、1950年终于被和平奖提名了,可惜没拿。
没想到几年后他拿到了1953年的文学奖,也算是个安慰了。
当年瑞典文学院院士齐凡尔茨的颁奖词是这么写的:“一项文学奖本来意在把荣誉给予作者,而这一次却相反,是作者给了这项文学奖以荣誉。
4.会写歌也可以拿奖
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凭借自己出众的歌词和音乐造诣,获得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
我觉得他的履历是众多获奖者中最牛逼的!
感觉再过几年他就该拿奥运金牌了。
当年他的获奖致辞是:“开始听到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我非常惊讶,不明白我的歌到底跟文学有什么关系。真是一位直言不讳、措辞尖锐、揭露现实的伟大艺术家啊。
5.最强大的领奖亲友团
据说以前诺贝尔奖获得者接受颁奖时,可以带不限数量的亲戚朋友。大家一起搞搞气氛拍拍照,非常开心。
后来198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卡米洛·何塞·塞拉,领奖的时候带了足足六十八人的亲友团,把一个正经的颁奖典礼搞成了自己的家族聚会
组委会一看吓坏了,尼玛要是人人都像塞拉一样,每次颁奖都来大几十号人,吃喝留念一条龙,这诺贝尔奖金迟早要被吃垮啊!于是大手一挥,宣布从此诺奖观礼只能报销14个人的差旅…
至于为什么是14名,我估计是获奖者的对象、孩子,加上双方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正好14个吧...

结语
大家都知道一句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界的事情可能那些大家们也都各有各的看法,我一个外行人其实也啥都不懂,也就翻一些史料看个热闹…
但无论如何,通过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奖项,更多人认识了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彼得·汉德克,还有之前我们熟悉的莫言。我觉得还挺好的。
以及,多读书,总是没错的。
欢迎扫码关注毕导↓↓↓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