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预言:20年后,中国将大面积收获诺奖
文 | 阿呆爸
昨天傍晚(北京时间10月9日),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日本的吉野彰与美国的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惠廷汉姆3人一起共获殊荣,以表彰他们在锂电池方面的贡献。
这条消息刺激中国人的是:这是日本最近20年里的第19枚诺奖。平均每一年日本人都拿到了1枚。
如果算上那些日裔、上个世纪的获奖者,那就接近三十位了
实事求是的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非常让人感佩的成就。
为什么日本能接二连三的斩获诺奖?
秘诀究竟在哪里?
我们中国,什么时候,也能向日本一样,大面积收获诺奖?
我的回答是:二十年后。
这是一个大胆的预言,不管你信不信,都可以听一听我下面的理由。
01
看别人拿奖,滋味不好受
每一次日本人拿到诺奖,中国的媒体就会连篇累牍的发表文章。
这些文章的主题,离不开日本实力的可怕、日本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日本50年30个诺贝尔奖计划,以及中国科学家的无能、科学界的抄袭、造假等失范乱象。
比如,今天,在我写作本文之际,就已经看到有很多自媒体大V,在跟着吉野彰获奖的热点,写了一连串文章:
“日本的教育秘诀有哪些?”“对比日本的高考,我们差在哪?”“日本诺奖大国,这几点中国可借鉴”。

当然,这些文章提到的中国科研存在的问题,大都是真实的,完全不必讳言。
其实,在诺奖这件事上,不仅中国人,还有韩国人的民族自尊心都很敏感。
看到一衣带水的老对手,闷声不响的一次又一次拿奖,心里滋味确实不好受。
我接触过的很多去过日本,与日本科学界、企业界打过交道的朋友也都公认:
本,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也依然很多,这也完全不必掩耳盗铃。
但承认对手的牛逼,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自怨自艾。
事实上,我认为,在拿诺奖这件事上,我们完全不必灰心。
因为,有一个很有趣的规律,被很多人忽略了。
如果明白了这一点,也许我们可以安心很多。
02
个人的奋斗,离不开历史的进程
观察近20年来,日本斩获诺奖的情况,可以发现一个规律:
最近20年来,日本拿诺奖的成果大都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取得的。
这些获奖者,当时大都在四十五岁左右。
比如今年拿奖的吉野彰,他能获奖的关键性成果“第一个可商用的锂离子电池”,就是在1985年发现的。当年他是38岁。
而去年获奖的免疫学家本庶佑,其获奖的关键性成果与癌症有关,也是在1992年发现的。当年他是50岁。
2016年日本的诺奖者大隅良典,关键性成果是在“细胞自噬机制”上,也是在1990年左右做出的,当时他不到50岁。
综观日本的其他的十几位获奖者,做出关键性成果的年代、年龄,也大多如此。而获奖的成果,也大多集中在应用科学以及革命性技术改良方面。
为什么会这样?
在我看来,最宏观,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
八十年代的日本,经济已经高速增长了二十多年,国民收入倍增,教育科研经费大幅增加,教育水平大幅提升,全社会提出了各种教育科研计划,社会活力前所未有的活跃。
在这种极其优越的环境里,那些出生于三四十年代的孩子,在五六十年代接受到了高质量的教育,在七八十年代逐渐成长起来,顺水推舟的扛起了大梁。
在整个社会发展最灿烂,活力迸发之际,他们刚好四五十岁。正是科学家的智力、体力、经验的黄金年龄。做出关键性的成果,自然增添了几分水到渠成的运气。
在科研这件事上,尤其是像化学、生物、工程、医学这些偏重于应用的科学领域,没有资金、政策的扶持,很难做出好关键性突破。
2015年,日本诺奖得主、物理学家梶田隆章在“中微子”领域做出关键性成果,凭靠的一项大杀器就是超级神冈探测器。
这个探测器建于1991年,耗资大约104亿日元。业界普遍认为,如果没有这台领先世界的仪器,梶田想要作出诺奖级研究几乎是不可能的。
综观日本的获奖者、社会背景,可以发现:国家的实力强大,为个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构成了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这是一条日本接二连三拿诺奖的根本性的规律,可惜被很多中国人忽略了。
03
再过20年,中国会大面积收获诺奖
作为中国人,观察日本获奖情况,给我最大的启发与信心就是:
从改革开放算起,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之路,才刚刚走过四十年。
从恢复高考,接受了完整的本科、研究生、博士生教育者算起,中国也不过在三四十年。
从全面接轨世界自然科学、工业应用领域,到能够掌握自主技术,时不时做出新的突破性成果,中国也不过二三十年。
这意味着什么?
做一个并不准确的类比,这意味着,近二十年来的中国,正仿佛是七八十年代的日本。
一般说来,一项科研成果,从做出发现,到应用,到获得普遍性的认可,再到获得诺贝尔级别的荣誉,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比如中国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得奖是在2015年,锂电池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发明,得奖在今年。
以此推论,中国大面积收获诺奖的时间,很可能会在二十年以后到来。
从这个大势看,我们完全不必过分焦虑,更不必因为近年来没有屡获诺奖而自怨自艾。
当然,这只是我的大胆预言,能否应验,就要看时间了。
04
中国科技,正在井喷的前夜
事实上,我的预言,不是信口开河,我有数据支持。
从各种数据看,在当今世界,中国和美国,已成双雄之势。
近些年来,中国和美国在科研方面的发展,已经有了甩开其他国家的趋势,而且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
目前,中国在互联网、通信、人工智能这些领域,就已经大幅领先,生物、化学等领域也屡有新突破。
本和欧洲的老牌科技强国,则相对有些落后了。
在应用科技领域,一个重要指标是专利。
从数据看,近些年来,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在快速上升,而日本则不断下降。
中国专利申请的许可量2014年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位,申请量则越居世界第一,每年高达100多万件。
这种中国在加速,日本在落后的情况,连日本人自己也注意到了。
2016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过一个报告,总结下来,其主要内容和结论是:
在2013年,中国的科技投入已经超过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科技投入国。
科技人才总量,中国在2014年已经有152万多人,美国则是125万人。
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中国也已经和欧盟处于同一水平,超过了英国。
在前沿科技上,另一个关键性指标是高质量论文。
如果我们再看论文引用方面的数据,中国也在飙升。
根据2017年科睿唯安的研究,在2005年到2015年,在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高频被引论文的科学家,中国增速最快。
中国有249人次入选,总人次位居世界第三。美国是1644人次,是中国的7倍。
在它们的背后,还有更多前沿领域,不为我们所了解。
还有更多的数据都在表明中国科技,在最近的二十年里,正在崛起,而且速度越来越快。
其实,只要略微关心时事,普通中国人也会发现,近些年来,中国在航天、军工、物理、工程等领域的大国重器亮相越来越多。
这些迹象,在我看来,它正好说明了一个事实:
中国的科技成果,正在井喷的前夜。
甚至于我们可以再大胆一点推测:
也许我们已经有了很多足够获得诺奖的成果,只是还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不被公众熟知,尚待时间证明了。
20年后,一切将会揭晓。
05
中国人,真的不用急
当然,说这些,并不是沾沾自喜,也不是妄自尊大。
特别要提到的是,因为历史上日本侵华给中国造成了沉重的伤害的缘故,国人对日本的一举一动非常敏感。
日本近年来,在外交、军事、贸易等问题上,也确实小动作不断,给中国造了不少麻烦。
在中国国力走强之际,一个很常见的情况就是:
在日常口语中,中国人经常以“小日本”蔑称对方。
中国人也习惯性的认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日本经济不振,仍在经历“失去二十年”,国力在下滑。
但平心而论,日本绝对不“小”。
无论从国土面积、经济、军事、人口、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看,日本都与小无缘,是当今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国。
即使从诺奖看,日本能拿诺奖的成果,还有不少。不出大意外,未来的二十年,他们还会接二连三收获。
而中国呢?再次强调一下我的预言:20年后,中国将开始大面积收获诺奖。
真正应该注意的是,在中国崛起之路中,不应忽视:
当下中国科研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巨大。这是常识,不必讳言。
中国的科学界,也存在种种问题,亟待解决,这也是常识,更不必忌医。
我们的关键是:
正视自己,正视他人,平常心看待日本连获诺奖的事实,自信一点,沉着一点,开放自强,取长补短,不要那么急,中国崛起的步伐会走的更加平稳。
从个人的角度看,观察日本诺奖历史、中国的科研情况,我得到的一个最现实启发是:
在21世纪成长起来的中国年轻一代,他们的科研大环境是最优越的。他们的科学素养、经济实力也是最强的。他们做出诺奖成果,领跑世界科技的,也是最有可能的。
所以,每当看到一个又一个90后博导的新闻,我就很高兴。形势比人强,中国的强大,会水涨船高带动着个人的攀登。
有一句话说得好:个人的奋斗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这就是历史的进程。
有时候,我忍不住想,也许我的微信朋友圈里,就藏着一位即将做出诺奖成果的科学家,我家三岁的阿呆,说不定未来也能做科学家。万一拿了诺奖了,那就大发了。
毕竟,尊师重教的中国国力在向上走,中国的父母,也从来不吝啬在教育上为孩子花钱,牺牲自己。
而那些满地的机器人班、英语班、绘画班、围棋班,都藏着中国发展的种子。
那也是我这个80后父亲对未来,对“20年后,中国将大面积收获诺奖”预言的信心之源。
PS:你觉得我的预言,有道理吗?
欢迎留言分享,我将随机抽取3名读者,各免费赠送一本经典科普。
阿呆爸:一个80后奶爸,不错过孩子成长每一步。添加我的微信:adaiba520,期待一起成长,在日常里洞见真相。公众号:阿呆爸(adaibaba520),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