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蓝字关注婚与恋
这个世界上,没有“聪明药”,更没有“后悔药”。
作者 | 白青
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聪明药”的存在吗
成人吃了脑子清醒,孩子吃了成绩提升。
只要你吃一颗,立马走上人生巅峰。
这样的“神药”,你吃吗?
“考前吃一片,成绩跳一跳”
当高三女生田静(化名)接过妈妈递来的一片指甲盖大小的白色药片时,毫不犹豫地就着水吞了下去。
可这一吞,就出了事。
事情要从高考前的那段日子说起。
眼看着高考逼近,可田静的成绩就像跷跷板一下,时高时低,时好时坏,更要命的是,最近还呈现直线下滑的趋势。
这可急坏了田静的妈妈。
不知道打哪听到的消息,XXX的孩子吃了一片“聪明药”,成绩马上变好了。
知道有“窍门”的妈妈,经过不断地打听,终于买到了梦寐以求的“聪明药”。
有了“聪明药”之后,以为万无一失的妈妈,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片:
“有人吃了成绩就变好了,你试试。”
就这样田静吃了人生中的第一片“聪明药”。
还别说,吃了药之后,田静的成绩真的上升了,甚至还挤进了班机前10名。
可是,副作用也慢慢出现了:
服药一个多月后,田静开始掉发、失眠,几乎每一个夜晚都在辗转反侧中度过;
甚至一度出现幻觉,总感觉有人要杀她。
意识到不对劲的妈妈,让田静停了药。
可是,一切都晚了。
停药之后,田静的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开始头疼、恶心,浑身上下说不出的难受,课又听不进去了,看书、做题也不行。
成绩再度下滑的田静,不仅没有心思上学,反而每天找各种借口向妈妈讨要“聪明药”。
为了吃药,说话轻声细语、从不跟父母吵架的田静,开始和妈妈大声争吵:
“当初是你给的我这个药,现在为什么不让我吃!”
“聪明药”不但没有让田静变得更聪明,反而让一个脾气温和的小姑娘变得暴躁易怒,而且对“聪明药”产生了依赖性。
简单来说,就是上瘾了。
在多方求证下,“聪明药”的真面目曝光:
这种所谓的“聪明药”,真正的商品名称叫“利他林”,“专注达”等,主要成分是哌醋甲酯,跟冰毒有相似化学结构,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可以促进脑内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最后经过医生检查,他们才知道这根本不是什么聪明药,而是摇头丸,是毒品!
他们打着“聪明药”的幌子,利用大家对“智慧”的渴望,利用家长想要提升孩子成绩的焦急心情,贩卖着令人上瘾的毒品。

而这种毒品还防不胜防!
在很多保健品商铺里,那些标着“保健品”,正是家长们给自己正在备考的孩子们首选的“礼物”。

可是,这份礼物的背后,没有人知道,是不是真的合规?是不是打着“保健品”幌子的“聪明药”?是不是正在蚕食着年轻一代的身体?
虽然医生们反复提醒:
不能盲目相信所谓"提神健脑"的保健品,更不能在考前给孩子盲目进补,否则可能会透支身体,带来反效果。
可是,这个世界上,又有几个家长能抵抗得了“聪明药”的吸引?那些药丸很可能会给他们孩子的未来铺上一条通向成功的康庄大道啊。
抱着“宁可用错,不可放过”的心态,他们兴冲冲地将这些保健品捧回家。
而那些被动“吸毒”的孩子们,他们并不理解什么是毒品,他们只知道这是父母为自己精挑细选的“保健品”。
当上瘾了之后,他们才意识到,自己非但没有踏上成功的捷径,反而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为了缓解毒瘾带来的冲击,他们不得不欺骗父母,换得一点零花钱来购买毒品,甚至铤而走险,在违法的边缘徘徊。
2018年中国有51.8万所学校,在校学生3亿人。而那些穿着保健品外衣的毒品,市场容量在3000亿以上。
而我们的孩子就是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时时刻刻面临着“毒品”的威胁和诱惑。
这个世界上,没有“聪明药”,更没有“后悔药”。
所以,各位家长们,和即将成为家长的你们,一定要万分警醒:
无论是保健品,还是一杯奶茶,一个糖果,都有可能藏着毒品的内核,悄悄地向你的孩子伸出了毒手。
不要再去盲目相信“聪明药”的存在,与其靠捷径为孩子赌一个未来,不如踏踏实实地让孩子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走完一生。
而那些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的毒贩们,请你们记住:
天道好轮回。你现在做下来的孽,总有一天会还到你身上。

这个世界上,最该死的,就是那些把毒手伸向孩子们的恶魔。

既然我们无法阻止恶魔的存在,那么希望我们可以对孩子做好安全教育,识别毒品,并远离毒品。
也希望大家可以奔走相告,也许你无意的一次分享,就能让一个孩子免堕毒品的苦海。
(部分素材和图源自网络)

- End -
作者:白青,一个世俗撰稿人,婚与恋专栏作者。认认真真码字,清清白白做人,生平不慕权与贵,愿做半生一闲人。
猜你喜欢
◢ 上 过 床,不 戴 套 ◣
 床 上,别 睡 不 该 睡 的 人 
△ 

(点击即可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