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里献礼片三巨头的票房实时滚动着,数据不停刷新上涨,一片大好。截止10月4日上午11点,《我和我的祖国》14.41亿,《中国机长》11.45亿,《攀登者》5.65亿。《攀登者》越来越显出高开低走的趋势,但落后《中国机长》这么多是在上映前没想到的。
在三部献礼片中,《攀登者》的题材是最好的,但被拍烂了。

影片讲的是在珠穆朗玛峰归属权产生国际纠纷时,1960年中国登山队决定攀登珠峰,以示主权,最终3名队员成功登顶,但由于相机遗失,没拍下照片为证,所以国际登山界始终对这次登顶有所质疑;1975年,中国登山队重新组建,3名老队员带领着这支年轻的队伍克服重重困难,再次登顶,并测量出珠峰的“中国高度”,8848.13米。
这么好的故事,本可以做到宏大而细腻,国家主权、政治诉求、登山精神、兄弟情深都在里面,想象中,它会成为中国一部难得的冒险片,一部史诗级的爱国主义电影。

但现在槽点主要集中在莫名其妙的感情线和对不上口型的台词上,情节硬伤也处处都是
,比如导演安排了一个五六十年代的废弃工厂给男女主谈恋爱,那可是60年代啊,哪来的废弃工厂?

还有一个bug一直困扰我,影片有大段的旁白,叙述口吻是徐缨(章子怡 饰),很多电影都会用旁白讲故事,尤其战争题材的,讲故事的人通常是经历过生死关头最终活下来的,他去回头看往事,更生感慨。可影片中徐缨在方五洲(吴京 饰)
冲顶的过程中去世了,没能坚持到最后,她应该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去回顾这段往事的呢?没弄明白。

高亢激昂的BGM从开头贯穿到结尾,就像吴京如赫拉克勒斯那样,永远能完成不可能的任务,神勇无比,BGM也容不得半点松懈与低沉,每一个音符都必须燃。燃得只剩燃了。
可以感受到导演试图以个体人物的视角去讲宏大叙事,但人物的性格塑造还是没能摆脱程式化的套路,让人一眼看到了头。
两个小时看得我好几次坐立不安,扭头一看旁边的小姑娘被燃哭了,我想一定是我不够投入。

不过,雪崩、灾难、极端天气、珠峰的崇高与神圣还是在视效处理下让人深深震撼。


所有的人物中,我更偏爱曲松林,张译演得也好。虽然也是轴,对登山有执念,但从1960年到1975年,15年的时间中是有变化、有成长、有脾气的。
其是最后的冲顶过程中,曲松林从冒进转向保守和有责任担当,你能看到一个中年人应该有的样子,顾忌越来越多,但初心仍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难以平衡才是中年人内心挣扎的根源,这个理放在什么年代都立得住。

曲松林的原型是中国登山运动员屈银华,原本是一个川西地区的伐木工人。50年代中苏关系好的时候,中国登山队有一批队员去苏联训练,屈银华就是其中之一,方五洲的原型王富洲也去了。
1960年第一次登顶时,在最后关头,屈银华要脱掉带钉的登山鞋,踩着另两位搭成的人梯上去。
但天寒地冻的,光脚在冰雪中持续时间太长,脚部肌肉坏死,下山后屈银华不得不把脚掌截断,从此落下了残疾。

这一段是真实的历史,也是影片的泪点之一。
由于曲松林不是男主,整个过程在言语中轻描淡写地带过,反而更有时过境迁的感动。

片中还有一个片段被删了——1975年第二次登山训练时,曲松林提出要在3分钟内完成一套特训流程,包括拖轮胎、爬梯子、水下憋气一分钟等等,井柏然、胡歌演的年轻一代都觉得不可能完成。这时曲松林准备脱下棉衣,亲自示范,但他的脚残疾了。
方五洲很快就看懂了曲松林要干嘛,立刻自己上阵,做完了全套示范,这里细微的兄弟默契也很动人。

被删掉的那段是张译一瘸一拐地做完整套特训,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改成了吴京做示范,如果是张译,那种没人能撼动的信念感可能更震撼人心。

1960年首次登顶的那次,影片讲得很少。当时的国际局势比第二次复杂得多。开头就说了,三年自然灾害的环境下,登山队的物质条件也非常匮乏,缺设备,这次登珠峰原本是计划与苏联共同完成的,但此时中苏关系已破裂,苏联希望推迟登顶,可对中国来说,登顶迫在眉睫,如何与尼泊尔解决珠峰的主权归属问题是当务之急。登顶珠峰是当时周总理给登山队下的政治任务,因此,攀登并不是单纯的个人理想主义行为,而是一项国家使命。
1953年5月29日,人类第一次登顶珠穆朗玛峰,直到1960年,所有的攀登都是从南坡登顶,现在成熟的商业登山团队也多会选择南坡。
北坡寒冷多风,难度更大,即使是四五月,风力也非常大,而且总体路程比南坡长,也更陡峭。

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三人是世界上第一批从北坡登顶的人,另一位同行的刘连满则没能登顶,但他最后活下来了。他们当时随身带的东西极少,只有氧气筒、一面国旗、日记本、铅笔和相机,以及一个20厘米高的毛主席半身石膏像,可见他们对国家的信仰是高过登山本身的。
1975年的第二次攀登是影片的重点,这一次即为了巩固珠峰主权,更带着科学任务——测量出珠峰的高度
,还有一个任务是必须有一名女性登山队员登顶,于是就有了戏中的黑牡丹,原型叫潘多。

两次攀登,都是国家情怀至上,个人登山理想次之。片中还有一位多次被cue的登山界灵魂人物马洛里,对他来说珠峰就是“最狂野的梦”,他倒是更个人理想主义的登山者。
马洛里是珠峰攀登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那句名言也是胡歌饰演的杨光的执念——
“人为什么要登山?
“因为山就在那里。

这个回答是1923年马洛里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的。
他从1921年到1924年三次登珠峰,但最后一次没能回来,队友在雪地中用睡袋摆出一个十字架形,宣告了马洛里的离世。直到1999年,他的尸体在北坡被发现,75年后尸体依然完好可辨,也是登山界的一大奇迹。
去翻看登珠峰的真实历史,会看到与影片不一样的更细腻的感动,潘多的爱情故事、刘连满在死亡面前的虚惊一场都可以成为更生动的细节,在家国情怀面前,更带着人性的拷问和拷问之后散发出的光。
《攀登者》真是一个难得的好题材,无论用何种方式讲述或许都会有遗憾,所有的遗憾也都是一种期待——“它本可以更好”。
不过遗憾总比没有好,值得记住的历史是值得反复讲述的,或许未来还会诞生以此为题材的其他作品,从各个层面和角度,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这段历史。

    大家都在看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甲骨文】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周刊书店,购买更多好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