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老宅  
温柔的阳光跨过窗棂,
盈盈款步走向11点钟方向。
一夜安眠让精神
像挂在架上的葡萄,
饱满水灵。
推开窗,
莲叶田田入目来,
携着清泠荷花香。
热乎乎的早餐还备着,
就像在自己家一样。
这里是呈坎,
一个有1800年历史的古村落。
拥有从东汉到清
历代古建筑180多处。
粉墙黛瓦、青砖绿苔,
如一张铺展开的水墨长卷。
流水边,
石桥荷叶历经千年,
风姿依旧

宿地叫“澍(shù)德堂”
苏东坡家族后人——
那个叫苏彤的徽州女子,
用两年时间,
将永兴湖畔的7栋老宅,
改造成了16间面朝荷塘的客房。
她曾跑遍
无数大大小小的古村落,

想要寻找一处“留住心”的地方,
做一所家一样的民宿。
01
两年前的夏天,
她来到呈坎。
永兴湖中的碧波莲叶,
永兴湖畔的粉墙黛瓦,
苏彤醉了,再也迈不开脚步,
“对,就是这里了!”
她给7栋老宅定名为
“澍德堂”,

这是苏彤祖上延用的堂号:
“澍”意为及时雨,
雨水在徽州为大善,
与“德”相得益彰。
不起眼的酒店入口,
古朴幽静,
若不细心寻找,

极容易与它擦肩而过。
经过青苔小径入门来,
才发现别有洞天。
“接天莲叶无穷碧”,
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行走在蜿蜒的青石板路上,
一侧是古朴淡雅的建筑,
一侧是碧绿的莲叶。
前厅玻璃下,
潺潺流水通往荷塘,
两旁古树自由生长。
让建筑退让,
是因为对自然的敬畏
做修复时,
为了更换两根坏掉的梁柱,
她甚至从乡下买了两栋老宅。
看到农户家有漂亮的门,

苏彤也总会驻足,
磨破嘴皮,
直到人家乐意交换给她

徽州古宅多阴暗潮湿,
苏彤与设计师花了极大精力,
在不改变大体结构的情况下
换了简约家具、清浅色调。
阳光进来了,风进来了。
远山进来了,碧荷进来了。
16间房,
16个诗一般的名字:
“静思”、“时雨”、
“观荷”、“梦溪”、“拂柳”......
捧杯茶坐在长廊里,
捧本书坐在大树下,
仿佛听见
时光安静流淌的声响。
美景配美食。
荷叶粥、荷叶糯米鸡、
荷叶排骨,

清香沁到骨头里。
如果没有雨,
徽州大约就少了一半的气韵
雨来时,
只静静张开所有感官就够了。
自会有滴答乒乓的雨声入耳,
潮湿清新的空气入鼻,
氤氲如画的景色入目。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或许正是这一场场烟雨,
让无数斑白墙、
小青瓦映衬着青山
沉沦其中,

成就一幅幅天然水墨。
画中景,
就是我们向往已久的原乡。
既然我们谈到苏轼后人,那么我们就此重温一下轼:
当轩冕荣华和踽踽独处,
在一个人生命的历程中交替出现。
当无休无尽的磨难袭来,如环无端。
智者总是可以在岁月变换中学会洒脱,
以足够的勇气和力量蔑视身外的一切。
 重拾苏轼  

01
年轻时的苏轼,
才华足以碾压所有同龄人。
北宋中期,公元1037年,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
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大家,
生下三男三女,
前四个孩子相继夭折,
最后只剩下了苏轼和弟弟苏辙。
曹晓凌《三苏图》
公元1057年,
21岁的苏轼和18岁的苏辙,
在老爸苏洵的带领下参加科考。
当时礼部出的命题作文,
名字叫《刑赏忠厚之至论》,
意在论述君王在奖惩上
宽大为怀的原则。
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
考卷收上来后,
欧阳修读到其中一篇,
发现立意高远、
文笔老道,该拿第一。
欧阳修的学生曾巩也在考生之列,
他心想:
“嗯,老子文笔天下第一,
写得这么好,
肯定是我的学生曾巩。”
为了避嫌,
他就把这篇文章列了个第二。
欧阳修本来是为了“大义灭亲”,
结果揭开卷名一看,
不是曾巩写的,
就这么阴差阳错,
苏轼只拿了第二。
欧阳修书法
此后,欧阳修逢人便说:
“后生可畏,我不行了,
三十年后,
估计就没有人记得欧阳修的名字,
以后文坛就是苏轼的了。
的确,苏轼,一个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人。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写道:“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这些品质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不可数见。苏东坡正是此等人,他保持天真淳朴,终身不渝。”

谢灵运尝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若谢临川遇上东坡,只怕也会分他一斗。
02
苏洵对苏轼说:
“我给你起名‘轼’,
就是希望你如‘轼’一般,
不显山不露水,
做人,不要那么锋芒毕露;
你有才华,
你也给我憋到肚子里,
一点一点地渗透出来。”
结果,苏轼完全没理会
他老爸的良苦用心。
金榜题名后,苏轼步入仕途,
因为科考的成绩实在太优异了,
又有欧阳修把他捧得那么高,
朝廷就让他
去帮凤翔知府处理公务。
苏轼傲啊,
觉得凭借自己的才华,
将来一定能成就一番伟业。
刚到凤翔时,
知府宋选非常器重他,
对他写的公文一字不改,
苏轼的能力得到官民的交口称赞,
因此而落下“苏贤良”的美名。
可没多久,
来了个新上任的知府,
为官30年的陈希亮,
行事严厉、为人刚直,
对苏轼所拟公文严格审查,
大动“刀斧”。
心高气傲的苏轼一看这光景,
心想:“你这是对我有意见啊?”
更有一次,
一个衙役在陈面前称苏轼
“苏贤良”,
话音未落,
陈希亮当面训斥道:
“小小签判,何以称贤良!”
直接叫人把衙役拖出去当众鞭打。
苏轼说:
“别别别,我不是贤良,
但您也犯不着这么打人,
他有口无心,
您就放过他这一次吧。”
可陈希亮根本不予理会,
照打不误。
到了这年七月十五的中元节,
按照官府规定,
官员们应该聚餐,
谈谈最近为官的体会和心得。
苏轼想:
“你不是让我当众下不来台吗?
你这个破聚会我也不稀罕去了。”
陈希亮看苏轼没来,
那行,罚款吧,
一口气罚了苏轼整整八斤铜。
这样一来,苏轼就更不爽了。
嘉祐八年十二月,
陈希亮命人土建一座
“凌虚台”,
想让苏轼来写一篇《凌虚台记》。
苏轼觉得“报仇”的机会来了,
非得找个机会讥讽一下陈希亮,
于是他在文章里怎么写的呢?
“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
“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
而况于人事之得丧,
忽往而忽来者欤!”
意思是说:
事物的废、兴、成、毁,
难以预料,凌虚台也一样,
何况人的得与失?
言外之意,其实非常的明显:
人啊,别看你现在春风得意,
总有一天你会从山上跌下来。
读过《凌虚台记》后,
陈希亮却不恼,对身边人说:
“我和苏家世交,
是苏洵的长辈,
视之就像自己儿子,
看苏轼就像孙子一样。
平时之所以那样对待他,
就是因为他少成大名、
年轻气盛,
怕他会因为太顺而目空一切栽跟头,
没想到他对我意见这么大!”
随后对手下的官员说:
“《凌虚台记》一字不改,
刻于高台。”
陈希亮是做事非常严谨的官员,
绝对不是一个心胸狭隘的小人。
多年以后,
经历人生跌宕的苏轼,
回望自己的年少气盛,
非常惭愧。
可当时的苏轼,
觉得自己是上山的人,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苏轼的才气是上天独给他的礼物,二十岁出头,就受到当时的大文人欧阳修的推崇,此后文名渐显。父亲苏洵走了十多年的路,苏轼一朝就做到了。这得天独厚的才华,仿若垂天之云,是常人所不能拥有的,“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
03
凤翔三年任期结束,
苏轼被调任回中央任职。
这一年,力图变法的宋神宗,
正式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
准备大刀阔斧地改革变法。
新党和旧党之间的斗争
也越演越烈。
苏轼觉得,变法不是不好,
他当然是希望改善民生,
但不赞同王安石
暴风骤雨般的改革。
彼时,苏轼与反对改革的
元老多有往来,
王安石深知苏轼在
文人学士中的影响,
必须得把这种影响力降到最低。
王安石
宋神宗两次要提拔苏轼,
都被王安石给坚决拒绝了。
同时,革新派不断打击苏轼,
苏轼这一看,完了,再弄下去,
我就要成为政治牺牲品了。
于是乎,
苏轼主动提出离开朝廷,
神宗就把他安排到了基层。
这一去,
苏轼在地方待了八年
当时,苏轼到了湖州,
写了一封谢主隆恩的
《湖州谢上表》。
新党的人拿着文章研究了大半天,
说这里面有许多讥讽朝政的地方。
苏轼在文中说自己
“性资顽鄙,文学浅陋”,
新党的人就对神宗说:
“这不是明摆着正话反说,
不服朝廷吗?”
苏轼写这篇文章,
多少是有些牢骚,
说自己
“见识短,跟不上变法的形势”,
但还不足以酿成大到杀头的罪过。
于是新党又去翻他的诗集,
翻到“根到九泉无曲处,
世间唯有蜇龙知。”
便对神宗说:“皇上才是真龙,
他不写您,写什么地下的蛰龙,
这不是明摆着谋反吗?”
七月二十八号,
皇甫遵带着两个士兵来到湖州,
用绳子把苏轼捆回汴京受审。
北宋最高司法机关
御史台的大院里,
树上经常落有乌鸦,
因此被称作“乌台”。
苏轼被关押在
深井一样的监狱里,
日夜遭受狱卒们的辱骂。
在被关押的这一百多天里,
苏轼明确认识到了自己的处境,
儿子苏迈来给他送饭时,
他说:“如果真的要判我死刑,
你就给我送一条鱼来吧。
不久后,饭送来了,
一条鱼摆在了苏轼面前。
看着碟中鲜嫩的鱼肉,
苏轼觉得一切都完了。
有傲人的才华,
能有何用?
有建功立业的襟抱,
又能如何?
过不了多久,
自己将成为断头亡魂,
世上的一切声名、
雄业都将与自己无关…
然而,
令苏轼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乌台诗案”最终带给他的,
不是生命的结束,
而是心灵的觉醒。
04
原来,苏迈因盘缠耗尽,
决定暂时离开汴京筹钱,
便委托亲戚给父亲送饭。
亲戚想着给苏轼改善生活,
才好心送了一条鱼过去。
最终,苏轼被贬官黄州,
任团练副使。
身为犯官,
他不得擅自离开黄州,
既无决策权,
也得不到朝廷俸禄。
苏轼生平
“俸入所得,随手辄尽”,
当他带着一家人来到黄州时,
连个安身之所都没有。
在黄州定慧院废弃的小屋暂住时,
苏轼对人生产生了极强的幻灭感。
建功的理想变得如此遥不可及,
内心的孤傲变成了无尽的落寞,
在彻骨悲凉中,
他写下一首《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面对人生灰暗,
每个人都想知道,
未来茫茫的日子里,
当如何自处?
在晨钟暮鼓中,
苏轼选择自省人生,
一点一点用平静驱散内心的积郁,
力图坦然面对眼前的一切。
内心渐渐安稳后,
苏东坡开始着手生计。
每个月拿出四千五百钱,
分成三十串挂在屋梁上,
每天只用一百五十钱。
但这样下去,
只能坐吃山空,
幸好朋友马梦得出面
联系徐君猷,
为苏轼找到了
城东的一块无名荒地。
苏轼将这块地叫“东坡”,
自称“东坡居士”。
公元1081年,
苏轼脱下文人长衫,
穿上农夫的短打,
带领全家躬耕农事。
以前,
看着田园风光,觉得是美景,
如今亲自下地劳动,
才知其中辛苦。
但最终,
他欣然接受命运的安排。
在日出而耕、
日落而息的生活中,
在与农夫们讨教耕种秘诀,
共话桑麻的日子里,
苏东坡很快发现了
人生新的乐趣。
潇洒和聪明的人,
绝不会困于烦恼,
他会在人间烟火里,
以灵光照亮生活,
于贫瘠的土壤上
掘凿出甘甜的泉水。
身处逆境,
苏东坡并不自颓,
他去集市、田间、
水畔和山野,
追着农民、渔夫、
樵夫谈天说笑,
给他们讲各种有趣的故事。
“上可陪玉皇大帝,
下可陪卑田院乞儿。”
在他看来,
路上处处有趣可拾。
余光中曾对朋友说:
“如果要出去旅行的话,
不跟李白,因为他不够现实,
不跟杜甫,因为他太过严肃,
只有苏东坡,是个有趣的人。”
黄州的苏东坡想的
不是沉湎于痛苦,
而是选择竭力融入平凡生活。
和农夫在田野喝酒,
把病牛宰掉杀了吃,
喝到城门关闭,
他就醉醺醺地翻墙回去。
有一次,
跟继连和尚下棋,
下到深夜,肚子饿了,
便让小和尚弄夜宵。
小和尚拿出一碗剩面条
放在小麻油里热,
结果睡意沉沉,
醒来时,
面条成了糊掉的面饼,
苏轼一尝,非常美味。
结果第二天,
他特意去街上找糕点作坊,
和厨师一番交流,
就这么做出了传世的
“东坡饼”。
黄州猪的肥肉,
富人不喜,穷人不会做,
生活窘迫的苏东坡
买回家仔细研究,
终于另辟蹊径,
研究出了“东坡肉”
为此,
他还特意写了一篇《猪肉颂》。
逆风之境,现实的巨大重压下,
他并没有退缩和自怨自艾,
而是选择自造快乐。
每天从城门下走过,
那些守门的士卒,
会嘲笑这个落难的大诗人。
苏东坡听了,也不往心里去。
在酒楼里,一位醉汉将他撞倒,
非但不道歉,还对他很不客气。
苏东坡起初还有些气愤,
后来一想,却又开解了自己:
“我现在不就是个平凡人嘛!”
他发现,
一切困苦皆可笑着面对,
自己能平和地接受眼前的生活。
不再是高高在上,但那又如何?
即便不为人知,也能乐得逍遥,
远离忧愤,多一份宽容和温暖,
就会有笑纳一切的达观。
为了解决一家人的温饱,
他决定去沙湖购买一块土地。
在半路上,
暴雨突然从天而降,
同行的人急着躲避,
唯独他不在意。
雨停之后,
面对大自然的阴晴不定,
苏东坡悠然地吟出那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几乎致死的政治动荡后,
在磨损心志的窘迫环境里,
苏东坡最终用豁达,
超越了苦难。
一个人,面对人生的起伏无常,
必须努力做到这样的达观与从容,
才能体悟到生活的乐趣与真谛,
去创造一个又一个小确幸。
你越是把自己当一回事,
把自己跟普普通通的人区分开,
就越是无法体味到平淡的快乐,
体会不到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苏轼这一生,偶有隐退的念头,
想着远离世事的一切纷杂,
可最终,他还是选择驻足红尘,
努力去实践自己内心的理想。
一个人一生中会有三次长大,
第一次,是发现世界不以自己为中心,
第二次,是发现有些事自己无能为力,
第三次,是明知道无能为力还会去做。
知难而懂得坚持,就是最可贵的成熟。
可见苏轼虽处于人生低谷,
却有了豁达、超脱的乐观,
能够随缘自适,
从无常中得到解脱。
至此,面对不甚如意的人生,
苏东坡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凡事只要看开了,
以达观悦之,
就不会纠缠于
无尽的苦闷和惆怅。
唯有如此,
才会专注于生活每个瞬间,
从那里面挖掘出
真实而细腻的快乐。
因为他知道,
不如意的人生里,
更要用琐碎的快乐去支撑。
苏轼问自己:
为什么非要登到那个高顶上去,
难道人生就是
不断地必须往上爬吗?
为什么我现在不能做一个决定,
我从半山腰上站起身来,
拍拍身上的尘土,然后我下山了,
我一样可以生活得很好。”
很多时候,
人们都只顾着上山,
却忘记了该如何随遇而安。
苏轼没有建立政治上的伟业,
回顾一生,
他把生活极窘的三地,
视为来到这世上的重重历练,
视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功业。
在人生最后时刻,他终于领悟到,
一个人在苦难岁月里的不断超越,
远远比心中理想的到达更重要,
当他跳脱世间功与名的束缚,
不因行路之艰而失去行路之趣,
这才是人生最伟大的修行。
潇湘竹石图
在他这一生中,苏轼将自身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以大才华创造出了大成就:

论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他的文章包罗万象,作品数量大,体裁多。确如他自己所说:“吾文如万斛源泉,不择地而出。”
论词,他是一代词宗,词开豪放一派。自五代以来,词风皆为婉约柔美,没有雄奇悲壮的风格。苏轼以诗为词,大大开拓了词的境界与表现范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贯雄浑的意境具有首创之功。
论书法,他用笔行书自成一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创立了“尚意”书风,史称“苏字”。
他是中国“文人画”的倡导者,其绘画理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
他还是“雪泥鸿爪”“对床夜雨”“胸有成竹”“河东狮吼”“水落石出”“化为乌有”“燕瘦环肥”“坚韧不拔”等成语的创造者。
他是谪入人间的全才,是集儒、释、道于一身,医学、饮食、天文、地理皆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皆有深厚造诣,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能冠军”。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长袖善舞,在多个领域都达到了领先的高度。
枯木怪石图
大家都在看

部分内容来自:一日一度
关于我们
加拿大之声是汉加风平台之子品牌,聚焦于加国政治、财经资讯、社区动态。致力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度、温度;传递正义、担当;体现社会责任。旗下品牌栏目:《加拿大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汉加风系列》为时事评论;传递百姓之声,为华裔融入加国社会而奔走努力。
新闻线索:[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