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很开眼界的书籍《财富的本质:1%的人如何实现爆炸式财富增长》,作者威尔金用经济学家的敏锐眼光认真审视和梳理了历史上不同时期位于财富金字塔顶端的富豪,分析他们是如何发家致富成为最顶尖的富翁。
2019年第94本书
书中的很多内容角度跟常规的理财书籍完全不同,可以跟以前介绍过的《邻家的百万富翁》、《财富自由》、《富豪的心理》和《富人的逻辑》这几本书一起阅读。
第一大秘密:不追求最好,追求唯一
任何正儿八经讲商业策略的书籍都会告诉你,利润是由许多内因和外因共同决定的。如果你考察一下超级富豪的第一种习惯做法,你就会把这些理论统统抛到脑后。
经济学家会告诉你,即使是没有任何竞争压力(就连竞争威胁也没有)的法定垄断企业往往也会寻找最优价格点(当然,不是对消费者最有利,而是对垄断企业收入最有利的价格)。
不要追求最好,而要追求唯一。
可惜,在现代社会,要想找到一个能授予你垄断权的政府是很难的。不过你不妨去新兴市场找找看。卡洛斯·斯利姆在墨西哥成功实现了这一目标。阿尔及利亚国内的“政治金融势力集团”(拥有强大政治势力的商人)依靠受政府保护的贸易垄断公司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俄罗斯寡头弗拉基米尔·波塔宁也一度拥有电信垄断企业Svyazinvest的部分股权。
就连发达国家也有几个这样的案例——比如,美国有三家评级机构分享法定垄断权,这种垄断虽然不是由一家机构独占,但至少比自由市场竞争要好。任何需要政府许可或者涉及政府供应或采购的行业都是寻找这种机遇的风水宝地。比如,美国有一家叫必能宝的公司,依靠与美国邮政署的密切关系,该公司最终占据了大宗邮件市场100%的份额。到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约半数的邮件都是由必能宝的机器处理的。该公司当时的利润率也顺理成章地超过了80%,其垄断地位更是维持了40年之久。
当然,还有科技行业。科技业大佬们常说“科技公司利润高是因为它们创新能力很强”这样的话。但这其实只是冰山一角,许多行业的公司都具有创新能力(比如,金融业拥有一批拿诺贝尔奖的数学家)。但金融公司的创新无法申请专利,因此它们必须通过其他途径来寻找利润。此外,即使是在科技行业,利润最高的公司也未必是最领先的创新者(比如,微软在图形用户界面、多任务处理、网络、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等领域均落后于竞争对手)。科技公司之所以利润高,是因为它们拥有专利,而这些专利为它们带来了微型垄断。如果竞争对手企图以侵犯版权的方式模仿一家科技公司,政府会出面干预并予以制裁。
商业策略的最终成就并不是公司的发展壮大,而是把竞争对手斩尽杀绝。
第二大秘密:规模依然是王道
许多商界领导者会追求“软性”管理。但也有一些富有远见的人懂得规模依然是王道,因为规模仍是财富的秘密,只要设法发挥规模优势即可。比如,在迪鲁巴伊时代的印度,规模是许可证制度下的制胜法宝。企业主会以规模效率为由说服官僚向他们发放产能巨大的许可证,把所有竞争对手都挡在门外。的确,对多数新兴经济体(包括当代印度)来说,规模仍然是财富的秘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国内资本市场大都不够成熟,无法连续几年甚至几十年为尚无盈利的大企业提供发展所需的资金。
在美国实施宽松的反垄断法之后,零售业成为另一个靠规模产生稳固优势的行业,因为零售商能够利用自己的规模来要挟供应商。对于这一点,可以说没有什么人比沃尔玛的萨姆·沃尔顿理解得更透,而全球排名前12的富豪中有4位都是沃尔玛缔造的(这4位富豪全部属于沃尔顿家族)。沃尔玛的低价极其出名,但这种低价是靠挤压供应商利润,而不是压缩公司自己的利润实现的(沃尔玛利润还是很可观的)。亚马逊的经营理念也与之类似。尽管亚马逊创立以来大多数阶段的利润都很低,但华尔街还是积极向该公司注资,期望亚马逊有朝一日能变成一家“一网打尽”(亚马逊的宣传口号)的店铺,大到能榨取全世界每家生产商的利润,把它塞进自己(及其投资者)的口袋里。
真正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自然垄断”的行业确实为数不多。在全球范围内,制造大型客机的其实只有空客和波音这两家公司,它们都能从政府那儿获得巨额补贴。如果没有补贴的话,也许就只剩一家公司了。另一个规模经济效应非常强的行业是资产管理行业:管理大笔客户资金和管理少量客户资金往往成本相当(从营业间接成本的角度来说)——你做的投资是一样的,只是用更多的钱来做。但到了某个阶段,规模不经济就开始显现了,由于资金规模太大,这些投资开始影响市场走势——LTCM在鼎盛时期就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该基金不得不抛弃其基于模型的核心策略,转而采取其他交易策略。
规模经济强大到能在全球范围内产生自然垄断的只有计算机软件行业,而属于该行业的微软曾在全球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市场占有逾90%的份额。有人也许会说,计算机软件并不是“真正的”产业——它之所以能以现在这种形式存在,完全要归功于知识产权法。多数“真正的”产品都不可能以零成本无限复制,因此无法享受这种惊人的规模经济。(还有一个建立在知识产权法之上的行业是地方报纸,该行业到最近为止都是趋于垄断的,不过垄断范围仅限于发行报纸的城镇。
但这些行业(零售业和软件业)都拥有实实在在的利润。对寻找财富秘密的现代人来说,这些显然都是最值得关注的领域。
不过,有时候我们也应该关注一下不那么显而易见的东西。
第三大秘密:去商业环境最恶劣的地方淘金
世界上有许多地方仍然是财富秘密的天堂。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俄罗斯。俄罗斯经济1998年出现危机,并以债务违约告终(这起债务违约拖垮了LTCM),到2004年,俄罗斯经济规模只相当于美国经济的零头。莫斯科怎么可能有这么多亿万富豪呢?
这些人之所以感到惊讶,只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财富的秘密。对企业来说,是否拥有巨大的市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市场上占据支配地位。没有竞争才是关键。而寡头们在俄罗斯可谓如鱼得水,他们使用的一些赚钱手段比马库斯·克拉苏搞的公敌册好不了多少。比如,有些国企管理者设法以每吨30卢布(当时30卢布大约是一包香烟的价格)的计划价向俄罗斯国企购买石油,再以市场价把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石油倒卖到国外。这种做法实在太普遍了,到1992年,当改革者试图填补漏洞时,他们遇到了来自既得利益者的重重阻力。这套手段一直到1999年还有人使用。当年,刚刚私有化的尤科斯石油公司从子公司那儿以每桶1.70美元的价格购买石油,而当时的市场价在15美元左右。尤科斯仅以4.08亿美元的总价就买到价值应该高达36亿美元的石油。随后,该公司将1/4左右的石油出口到国际市场,仅用短短36周就赚到高达8亿美元的利润。学者安德斯·阿斯伦德估计,通过倒卖自然资源(使用这种手段的公司远不止尤科斯一家),俄罗斯寡头总共获得了近240亿美元的利润——相当于俄罗斯年经济产值的30%。
这些俄罗斯新富改变了很多人对贫穷和中等收入国家的看法。这些国家也许比较穷,但从财富秘密的角度来看,它们却是充满机遇的乐土。如今,“寡头”或类似群体活跃在世界很多国家,其中不仅包括俄罗斯、墨西哥和印度,还有菲律宾、埃及和委内瑞拉。如今这批人在《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中占据主导地位。他们获得的财富印证了迪鲁巴伊的财富秘密:商业环境最恶劣的地方才是风水宝地。
大多数商人会像飞蛾扑火一样,本能地被最大、利润最高的市场所吸引。他们眼里看到的是以很多零结尾的数字,这些数字冲昏了他们的头脑。他们以为,只要能赚到那一大笔钱的零头就已经够好了。按照这种逻辑,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走向全球是商业策略的终极成就,因为全球化能够增加他们涉足的市场数量。
但他们完全搞错了。巨大的市场确实很有诱惑力,但之后你不得不开出有竞争力的价格,这样一来,你多半就赚不到多少钱了。你也许能在巨大的市场上分享到少许份额,但这样做并没有多大价值。更好的做法是在小市场上追求大份额,这样市场就可以任你左右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去那些没人愿去的地方。就拿迪鲁巴伊·安巴尼的公司瑞来斯来说吧,在20世纪90年代,这只是一家不起眼的合成纤维公司,以国际标准来衡量,这家公司的规模简直是微不足道。1989—1991年,瑞来斯合成纤维业务的营业利润率在14%~15%。当时瑞来斯几乎不出口什么产品。直到21世纪初,瑞来斯仍有97%的销售额来自印度,而以国际标准衡量,印度只是一个很小的市场。合成纤维行业的巨头都是跨国化学品公司,比如荷兰的阿克苏诺贝尔、德国的Hoechst和英国的ICI。这些公司都在全球范围内运营工厂,销售网点遍及全球约100个国家,但它们却几乎赚不到什么钱。迪鲁巴伊的利润率高达14%~15%,阿克苏诺贝尔的利润率则徘徊在2%~5%,ICI的利润率就更低了,仅为2%~4%。Hoechst则仅能勉强赚到迪鲁巴伊的一半。
第四大秘密:争取政府担保

在融资渠道不畅时,规模经济就是财富的秘密(因为建立上规模的企业需要很多资金),在商业环境恶劣的地方做生意也是财富的秘密(因为如果其他人筹不到资本,他们就无法与你竞争了)。
融资渠道换句话说就是“别人把钱借给你”。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无限制的融资渠道就可算是最激动人心的财富秘密了。如果别人无论如何都愿意把钱给你,你就无须担心决定盈利水平的“五力”,无须担心规模不再是财富的秘密,甚至无须担心竞争了。你只要把投资者的钱拿在手里然后跑路就可以了。你甚至可以拿着他们的钱,再向他们索要更多钱。问题在于,在多数情况下,除非人们对收回投资比较有把握,否则他们是不会爽快地把钱给你的。
那些大而不倒的华尔街银行也利用了这个秘密。银行是坚不可摧的。你也许以为全球金融危机会让摩根大通等银行的资金告竭,因为它们公开宣布自己承担了极大的风险,但事实上,危机及其余波产生的效果恰恰相反。金融危机清楚地证明,有些银行是大到不能倒的。所以,危机之后人们反倒更愿意把钱托付给那些银行。
有没有政府保证投资者和贷款人免受损失的其他例子呢?答案是肯定的。在18世纪的英国,政府曾出手救助过南海公司和东印度公司(不过南海公司的一些董事不幸被关进了伦敦塔)。在大萧条期间,美国政府救助了许多银行和铁路公司,不过政府对这些公司提出了苛刻的监管要求。近几十年来,各国政府开始更加积极地迎合业界的这种需求。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救助了大型国防承包商洛克希德公司,而且几乎没有附加约束条件。
而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俗称“房利美”)和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俗称“房地美”)这两家政府支持企业采取了一种更有野心的方式。两家机构分别成立于1938年和1970年,它们的业务是从银行手中购买抵押贷款,并将其出售给投资者。房利美和房地美最终都成了准公共机构。也就是说,它们有私人股东,在一定程度上是作为私营企业运营的,但它们都遵循政府主导的商业模式,并能获得政府的潜在支持。
一开始,这些半公共机构的运营状况和政府官僚机构差不多。它们的员工挣不到多少钱,但干活也不用太卖力(想想美国邮政署或Amtrak吧)。但到20世纪90年代,房利美新任首席执行官詹姆斯·约翰逊开始意识到自己坐在一个金矿上。房利美的债务其实相当于美国政府的债务,因此评级为AAA(当有传闻称政府将立法允许房利美破产时,评级机构曾不厌其烦地强调这一点)。所以,和大到不能倒的银行一样,这些准公共公司不论承担多大风险,人们都会继续把钱投给它们。约翰逊及其前任戴维·马克斯韦尔引入了一种冒进的工作作风,把损失准备金减少到接近零的程度(相当于资产的2.5%,而即使是最大胆的银行准备金率也有8%左右),然后把所有资金都投入风险巨大的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而投资者并不担心,因为房利美拥有政府担保。
当全球金融危机来临时,房利美和房地美都被击垮,不得不依靠政府救助。与针对银行业的救助不同,这项救助条件相当苛刻,但仍不失为一种很棒的财富秘密。
第五大秘密:尽量拥有产权

要想致富,不能靠工资,也不能靠广泛投资股票,而要拥有自己的公司。
这是一条建立在合理经济逻辑之上的明智建议。因为对经济学家来说,资本成本是公司运营成本的一部分(运营成本还包括薪资、生产设备等)。
手里拥有一些东西的产权确实是不错的致富之道。关键在于要能纵观全局。
你一旦拥有某样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专属于你的了。这不仅适用于知识产权,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产权:产权让你拥有一种微型垄断,垄断对象不是市场,而是资产。因此,如果你拥有一种能持续产生收入的资产(比如克拉苏通过迫害“公敌”而攫取的“无数”银矿),那么该资产产生的任何收入流肯定永远都属于你。没有竞争对手能把它们从你手中夺走(只要你能捍卫自己的产权)。这实际上就是马库斯·克拉苏的财富秘密行之有效的原因,也是俄罗斯寡头在苏联解体之初暴富的原因。此外,继承大笔财产的人无须特别努力,甚至根本无须努力也能过得很好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
在手握滑溜溜的财富之竿向顶端攀登的过程中,每一项能产生收入流的资产都相当于一个安全抓手。房地产能产生租金,矿山出产的矿产能带来收入。当然,和知识产权一样,这些产权收入的价值也各不相同(美国和爱尔兰许多以为房价会永远上涨的人就领教了这个沉痛的教训)。
在现代社会,大多数产权都来之不易:是要花钱买的。在一个法律体系完善的世界里,军事征服和盗窃都充满风险,挑战也越来越大。不过,当出发点良好但考虑欠周的自由化方案导致法律体系突然崩溃时(比如苏联解体),铸就新财富的大门就敞开了。此外,现代社会至少有一个舞台能够重现古罗马时代随意掠夺他人财产的英勇和荣耀,这就是知识产权领域。在知识产权界,确实会有大批律师(我在第六章提过,这些律师通常受雇于非专利实施实体)抢夺他人的资产,他们的目标通常是那些自卫能力有限的小公司。
总体而言,拥有产权是《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呈现出来的一个常见财富秘密的基础。发达经济体的顶级富豪有75%都来自基金管理或知识产权行业。包括逾1 600名亿万富豪(含新兴经济体富豪在内)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虽然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征,但总的来说,很多人手中的财富还是要归功于产权。比如,在1 600名富豪中,约有130人来自房地产行业,还有约40人从事油气开采,约有120人从事时尚或零售业,而这些行业的公司通常既拥有价值可观的品牌,又拥有价值不菲的资产。
约有65名富豪从事制药或医疗行业,约90名富豪来自科技行业,还有70名左右的富豪来自传媒业。换言之,估计至少有1/3的富豪都是依靠某种产权致富的。这还没算上苏联解体后获得的那些财富。亲爱的,尽量拥有产权吧。
第六大秘密:变法律为金钱

在强盗贵族时代,农民想要的每一项立法似乎都会在最后时刻出岔子。他们要求过一项限制铁路定价的法案,得到的却是允许铁路公司总裁创建同业联盟的法案。他们还要求过反垄断法,却得到一项措辞非常模糊、被用来起诉工会组织的法律(至少一开始是这样)。
但如今世道变了。美国农民现在已经结成团结、高效的游说团体,他们将几乎无人关注的美国《农业法案》 (每5年修订一次)等农业项目变成了摇钱树。仅与2008年《农业法案》相关的游说支出就达到1.735亿美元。到20世纪90年代初,联邦政府每年为农民提供的直接补贴超过200亿美元。仅2008年《农业法案》这一项法律就将3 070亿美元的联邦支出导入了农业。
在政治学研究者眼中,美国甜菜农几乎具有一种传奇地位。他们发现,20世纪80年代美国甜菜农(当时只有11 000人)从美国政府获得的福利相当于每年产生15亿美元左右的总收入,平均到每个农民身上超过10万美元(约相当于今天的217 000美元)。(无意中产生的代价是,美国每户居民每年要为买糖多花6美元左右)。
法律变为金钱的关键就在这里。美国幽默作家P. J. 奥罗克说,政府官员可以“为所欲为,因为每当普通人试图搞清真相时,他们总会感到无比头疼和困惑,就好像落了一个月的高中代数课一样”。
财富秘密隐藏在极其复杂、枯燥的法律和监管规定之中,就算这些法律和监管规定普通人都能看到,他们也不可能从中发现财富的秘密,更不用说利用这些秘密了。比如,旨在彻底解决美国金融业“大到不能倒”问题的《多德–弗兰克法案》长达848页,监管机构又制定了约400项规则和解释,总共长达3万页。据估计,欧洲在危机后实施的金融改革会让这一数字翻倍,产生6万页新规。
每一项产生财富秘密的监管规定(比如知识产权法)对大多数人都只会产生微弱的影响。此外,每一名社会成员通过投票对这些监管规定产生的影响也非常微弱。(你有没有因为不喜欢国家的农业政策而改变过投票选择?
理解复杂的问题非常耗时,了解哪些政客看问题的立场与选民自己的观点一致要花费更长时间。而监督政客,以确保他们真正履行诺言也许是最耗时的一件事。面对复杂的政策问题,选民往往会选择“理性无知”(政治学家喜欢使用这个词)。问题越复杂,选民个人受到的直接影响越小,就越容易被忽视。
对寻找财富秘密的人来说,这些复杂的监管规定(不论是农业法案、知识产权法还是金融业监管规定)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也许很枯燥,却极有研究价值,因为对一些受益者来说,它们值很多钱。因此,在变法律为金钱的战场上,复杂法律的受益者与普罗大众之间展开的是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
第七大秘密:发挥网络效应
在19世纪60年代中期,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掌控了纽约和哈勒姆铁路,当时仅有两条铁路直通曼哈顿,纽约和哈勒姆铁路便是其中之一。做到这一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范德比尔特收购纽约和哈勒姆铁路时,该公司已经快拿到运营通往曼哈顿最南端炮台公园的有轨电车线路的许可了。
为筹集必要的资金,范德比尔特卖掉了自己的蒸汽船帝国,全身心地投入了铁路行业,接下来,他又把哈得孙河铁路收入囊中。哈得孙河铁路以及纽约和哈勒姆铁路都是短途铁路(长度分别为144英里和130英里),但范德比尔特通过同时控制这两条铁路垄断了通往曼哈顿的铁路交通。接下来,他控制了纽约中央铁路,这是一条长度超过500英里、从布法罗到奥尔巴尼(范德比尔特两条纽约铁路的起点)的铁路干线,控制着连接纽约和中西部地区的要道。纽约中央铁路规模比范德比尔特的公司要大得多,轨道长度远远超过范德比尔特已有的两条铁路,但范德比尔特却能巧妙地以小博大。他向纽约中央铁路发出了一项令其无法拒绝的收购要约(通过禁运手段)。他禁止来自纽约中央铁路的车辆经他手下的两条铁路开往纽约。由于范德比尔特控制了通往曼哈顿的铁路,而纽约中央铁路仅仅是几条干线之一,因此范德比尔特拥有较大的优势。纽约中央铁路最终被迫认输,到20世纪60年代末,范德比尔特获得了对这家公司的控制权。
而范德比尔特发现,铁路的价值不仅限于传统上那种点到点线路,也可以来自对网络连接的控制。事实上,他成功地控制了纽约与全国铁路网之间的连接。
从财富秘密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项重大突破。到1870年,范德比尔特合并的铁路公司已成为美国历史上股息最高的公司。1873年市场崩溃后,大多数铁路公司都无法盈利了,但范德比尔特的铁路公司却仍能继续派息。
即使在今天,网络效应也是一种有些恐怖的力量。最有希望在本地乃至全球范围内实现自然垄断的往往都是某种形式的网络企业。即使在政府赋予的垄断权到期之后,卡洛斯·斯利姆的帝国也几乎没有出现任何被竞争压垮的迹象,直到墨西哥反垄断机构威胁分拆斯利姆的公司之后,他才遇到了真正的压力。
在美国,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最终在20世纪初主宰了电信行业。AT&T这种支配地位直到1982年才最终被打破。当然,采用平台战略(利用间接网络效应)和社交网络(利用直接网络效应)的计算机软件行业也缔造了许多垄断企业,或者至少是在各自的分支行业内占据支配地位的公司。
如今,各国政府试图通过强制企业互通网络来限制这类优势。担负这项使命的法律被称为“公共承运人”法,它要求铁路、航空、出租车和电话公司等行业无歧视地为公众提供服务。
有一些网络企业的表现依然很出色。比如,美国的铁路公司一般都有稳定的利润。
《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上的许多富豪都是从事电信业的,在新兴市场尤其如此。其中大多数人的公司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比如中国的香港电信、加勒比地区的Digicel、埃及的Orascom、黎巴嫩的Investcom、土耳其的Turkcell、俄罗斯的MTS、印度的Airtel和马来西亚的Maxis。这些公司都缔造出了亿万富豪。包裹运输网络联邦快递和DHL(敦豪快递)也缔造了一批亿万富豪。
即使在现代,邮政业也一样能有不俗的表现。
亿万富豪的个人特质

第一是喜欢数学。

是指基本的数字、会计、簿记和资产负债表。本书写到的财富秘密实践者们大都对这种东西极其热衷。皮尔庞特·摩根一辈子恐怕连一句条理清楚的话都没说过,但他却是数字高手
身为作家和公知的卡内基最得心应手的也还是数字。他工厂的一名员工看到他走过时会说:“该死的簿记员来了。
约翰·D. 洛克菲勒身上也许最鲜明地体现了我要描述的特质。他说,第一份工作(也就是簿记员)“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我喜欢那个职位的全套方法和体系”。后来,洛克菲勒在成为巨富之后表示:“数字,唯有数字才能为我指路。

另一种共通特质是对金钱始终不渝的热爱和占有欲

比尔·盖茨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曾多次对同学说,到20多岁时他的身家将达到100万美元。洛克菲勒和盖茨差不多大的时候也许下了类似的豪言壮志,他的目标是10万美元——似乎比盖茨的目标低多了,但当时的10万美元在今天相当于300万美元左右。
迪鲁巴伊年轻时曾梦想过建一堆炼油厂,他建炼油厂应该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而不是追求炼油厂内在的美。最完整地体现出这种特质的依然是洛克菲勒,据说他曾多次打开办公室的保险柜,张嘴凝视着他这辈子见到的第一张大钞。

超级富豪的另一特征是,他们愿意抛弃早期的生意合伙人

约翰·D. 洛克菲勒先是抛弃了一位和他一起创建克利夫兰炼油厂的合伙人,后来又以欺骗手段说服他的合伙人克拉克兄弟拍卖公司,而他则暗中筹集了一笔足以在拍卖中战胜他们的资金,从而成功独揽了控制权。迪鲁巴伊·安巴尼与昌巴克拉尔·达马尼合伙创建了瑞来斯贸易公司,但不久之后他就独揽了控制权——不过据说两人是和平分手的,迪鲁巴伊花钱购买了合伙人的股份。
比尔·盖茨与微软早期的商业合伙人保罗·艾伦则是在激烈的吵闹中分道扬镳的——或者说至少艾伦觉得盖茨先是图谋稀释他的持股,之后又企图以低价购买他的股份。如果你要成为富豪,就不要和别人分享战利品——尤其是那些一开始和你一起打天下的人

最后一个特点是,精通财富秘密的人往往都冷酷无情。

为积累个人财富而杀戮罗马最富有公民的马库斯·克拉苏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为垄断而战的范德比尔特也一样孔武好斗。
比如,一位退休的印度实业家曾对我说:“迪鲁巴伊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他很野蛮。其实我不想跟他这种人竞争。”能把合伙人的持股比例记到小数的盖茨显然也有着强烈的求胜欲——他的竞争本能极强,甚至想要挑战那些根本不是他商业竞争对手的人。财富的秘密通常包括在只能有一个赢家的市场上制胜。因此,以此作为职业路径的人必须得残忍一些。
但中也有例外,书中两个例外都来自金融业。因为一个人获得政府担保并不妨碍其他人也获得政府担保。

还有一点要注意:他们似乎并不是超人

认为超级富豪之所以能成功,肯定是因为他们比一般人聪明得多,或者意志更加坚定,认为他们从本质上说是超人。
本书描述的超级富豪无疑都是一些令人惊叹、富有魅力的人。但他们的巨额财富并非来自个人努力,而是拜他们所在行业的运行机制所赐。在高度竞争的行业,即使是最优秀的竞争者也只能比其他人多赚一点点,因此只能略优于其他人;
而处于自然垄断行业(如软件业)的最优秀竞争者最终则能获得巨额利润,并能逐渐积累庞大的财富。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是否是超人,而在于行业本身的运行机制。

100天行动读者反馈
@李振军
1、50俯卧撑+50仰卧起坐+keep10分钟-第114天
2、至少学习2个番茄-第46天
@未未周
站桩第11天 15分钟
现有付费课程  
① 
打败拖延症:
我是如何战胜拖延症的?
② 
养成好习惯:
不需要意志力的习惯养成法:100天行动
  关于warfalcon公众号  
①目前有2000+篇自我成长相关实用类文章
4年进入有道云笔记最有价值公号top10
6年占据印象笔记收藏服务总榜top1
④知乎同名,回答被100万+人收藏
文章搜索传送门
↓↓↓
加入一百天行动
↓↓↓
喜欢记得点在看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