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了影帝的演技。/《深夜食堂》
“中国的深夜食堂,应该是撸串烧烤夜市摊、扎啤毛豆花生米,三五成群,吹吹牛×聊聊八卦,吃的就是这股子人间烟火。
日本的夜食文化注重的是一种孤独和慰藉感,而在中国,夜宵的关键就在于聚会、热闹。这也是中国屡次翻拍《深夜食堂》失败的原因。
这个无片可看的暑期档,让广大影迷们对国产烂片的态度越来越举重若轻。
先是那部被网友戏称“关上了中国科幻电影大门”的《上海堡垒》,上映不到十天,就携带着豆瓣评分3分和1.2亿的票房成绩灰溜溜地下架了。
然后是8月底,梁家辉版的《深夜食堂》上映,同样是发生在上海的故事,同样是延迟了2年时间才上映,这部高分IP日剧的又一次本土化翻拍,这次却没有激起一丝水花。
比起之前黄磊版的《深夜食堂》,这个国产翻拍电影版可以说是“诚意满满”。
影帝梁家辉亲自上阵,自导自演,邀请了一大堆圈内好友来助阵,有刘涛、金燕玲等中青年实力派演员,也有魏晨、杨祐宁等“小鲜肉”来为票房保驾护航,可看来我们的观众对此并不买账,态度依旧不凉不酸。
豆瓣评分毫不留情。
《深夜食堂》上映将近半个月,平均每场入场人数只有个位数,票房仅仅两千万出头;在豆瓣网上,网友对于影版的评论(多为差评)也不及电视剧版的零头。
《深夜食堂》翻拍的两次滑铁卢,反映的不仅是翻拍剧本土化的失败,更是中国在美食剧领域长期以来的短板。
梁家辉勇气可嘉,可他败在哪
看得出来,梁家辉试图延续原版《深夜食堂》的精神内核,一位经营深夜小餐馆的大叔,为每一个深夜到访的食客做一份专属于他一个人的食物,并倾听这些都市夜归人的故事。
学得了形却学不了神,中国影版的《深夜食堂》虽然把故事背景搬到了上海的一个小弄堂里,但餐馆内部仍旧是日式居酒屋的装潢。
植入广告虽然没有电视剧版那么肆无忌惮,但老坛酸菜方便面变成了纯甄酸牛奶,扑面而来的还是便利店的廉价味。
不好意思,我在路边小饭店里只能找到豆奶可乐。
影片一开始就是一段极具小时代气息的上海夜景航拍,镜头里的每一帧都在诉说着上海这座城市的热闹繁华、纸醉金迷。
不禁让人担心,下一秒帘幕拉开,四个自称为时代姐妹花的女孩就会出现在舞台上,用堪比小学生广播体操的舞步跳起《友谊地久天长》。
没有四朵金花,但影片还是给我们安排了四段“荡气回肠”的情爱故事,它们夹杂着亲情、友情、爱情、梦想,熬制成一碗事业爱情双丰收的浓浓鸡汤,赤裸裸地告诉观众“人生有百味,不管你吃下去的是什么味,但最后打的嗝都是鸡汤味”。
杨祐宁饰演的开源在深夜食堂里偶遇刘涛饰演的单亲妈妈,两个人不过说了两三句话,祐宁哥就对着离开涛姐的背影露出如同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生怕观众看不明白:这个女人他看上了。
毫无悬念的喜欢,毫无惊喜的铺垫。
杨祐宁在剧中是一个业余拳击手,他在一场实力悬殊的比赛中,前半场被打得眼冒金星、不成人形,后半场突然想到了在深夜食堂吃的炒蚬子,立刻如有神助,把对方直接KO,获得了比赛胜利。
在这里,深夜的美食成了大力水手的菠菜。接下来,没有任何铺垫和推拉,祐宁哥和刘涛姐像青蛙王子和白雪公子一般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第一个故事圆满结束。
观众能说什么呢,你们开心就好。
接下来的故事就更加虚无缥缈了。
郑欣宜饰演的小美即将重逢自己学生时期暗恋的学长,决心要在那之前摆脱肥胖的身材。
可等到相逢那天,陈建州饰演的学长却抛出了那句让每个女孩都又爱又恨的两个字“爱过”,然后顺势教了小美一个普世的爱情真谛:爱情,就是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爱上对的人。
只想翻个白眼回敬一句:闭嘴吧你。
失意落魄的焦俊艳在深夜食堂因为哼唱了一首丝毫说不上惊艳的小调,被在场的音乐制作人邓超赏识,两人在深夜食堂惺惺相惜,如同伯牙子期。
可就在邓超给她出了第一首单曲之后,焦俊艳就因癌症离世,深夜食堂从此成了邓超每年纪念故人的场地。
把小餐馆变成好声音海选现场,真的不会尴尬吗?
魏晨在剧中饰演一个来上海打拼的出租车司机,他的梦想就是有一天攒够了钱回老家盖房子,和女友过平平凡凡的日子。
他的女友思思却梦想着成为模特,不甘心平凡地过一生。她幸运地遇上了赏识她的演艺公司老板,也不知是看上了她的天真还是无邪,在没有任何潜规则的情况下,铁了心地就是要捧她。
后来思思为了出国培训拒绝了魏晨的求婚,两年后他们再次相遇,一个已经功成名就,一个还是出租车司机,两人在深夜食堂的巷口深情对望,一如往昔。影片就此结束。
在国产影视剧中,出国堪比生离死别。
平心而论,这部梁家辉版的《深夜食堂》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糊穿地心”,但原版珠玉在前,之前的电视剧版又消耗了网友太多炮轰的火力,所以这版才落得一个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
它不像其他烂片,让你在观影过程中时不时产生头昏目眩的航海体验,可它带给你的是每隔几分钟就会自然而然在你脑海中升腾起的羞耻感。
导演梁家辉似乎也知道这样有点不像话,所以在片中用了大量不合时宜的背景音乐来渲染气氛,还用了很多琐碎的旁白试图拼接这四个完全独立的故事,情节走向和立意挖掘完全靠梁家辉这个核心人物的口述来串联。
看着梁家辉,总觉得他下一秒就要捏碎眼前的茶杯。
坐在荧幕下的观众就像用一张电影票换来了一张四大页的高考语文试卷,打开试卷就是四个情爱解答题。
每当一个故事结束,观众还在回味这则故事到底想向我们传达什么精神要领时,梁家辉的旁白就会适时响起,像卡通片里的神奇博士一样告诉我们答案。
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否认梁家辉在这部片子上所做的努力,原版中的很多故事情节都经过了复刻和改编,大荧幕上制作美食的镜头也唯美了很多。
但在一部90分钟的片子里塞进4个独立的故事,我们实在有理由怀疑这部剧演员的平均拍摄档期不超过3天。
金燕玲等影后级别的人物撑场,也拦不住整部戏垮掉的宿命。
中国为什么拍不了深夜食堂
今年是日版《深夜食堂》开播的十周年,从漫画到电视剧再到系列电影,深夜食堂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引进中国之后也广受好评,在豆瓣网甚至得到了9.1的高分。
原版的《深夜食堂》之所以可以跨越时间、地域和语言的限制,引起人类普遍的情感共鸣,关键在于其治愈性。
在原版中,美食是工具,人情是主线,治愈才是其最终目的。美食具有抚慰心灵的作用,也成为了打通人与人隔阂的通道。
喧嚣都市中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来到这个逼仄弄堂里的小小一角,深夜食堂的大叔将所有的生活琐碎和人间温情包裹进那份独属于他们的美食中。
人们在白天受的伤都在此刻被美食化解,深夜食堂里的人和美食成了抚慰人们伤痛最好的良药。
龙井虾仁、糖藕、馄饨等菜品的出现,可以说是国产改编版的一大进步。
治愈既是妥协,也是抵抗。食客们来到深夜食堂,既是对自己身上敏感、脆弱属性的妥协,也是对程序化的工具社会的抵抗。
原版《深夜食堂》能够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对社会边缘人物的塑造和城市暗面的包容,来到深夜食堂的食客有脱衣舞女、变性的酒吧老板、黑社会老大、流浪歌手……
在深夜食堂这个特殊的私密空间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黑社会大哥虽然外表穷凶极恶,但每当他吃起初恋为他做过的章鱼香肠时,心底里的柔软一面就会显露出来
茶泡饭三姐妹因爱情观念不和产生矛盾,最后在深夜食堂和好如初;
爱吃厚蛋烧的变性酒吧老板与爱吃章鱼香肠的黑社会头目在互相品尝对方食物后成为了好朋友……
同样是远离观众的角色,但原版就能通过情节的设置、美食的串联、人物白开水般的讲述准确打击到观众内心的柔软深处。
这些生存在社会阴暗角落的人同样孤独、敏感,同样渴望与这个世界交流,深夜食堂成为他们情感的出口和灵魂的避风港。
食客们将自己入夜之后泛滥的敏感、脆弱情绪摊开在深夜食堂这个方寸之间,从而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
有这群可爱的怪胎,让我刷多少遍都愿意。
原版《深夜食堂》为观众们创造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大相径庭的乌托邦世界,而梁家辉同样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更广阔的异世界。
在影片中上海这座城市里,无论是魏晨口中皎洁的月亮,还是思思梦想中的繁华都市美景,都给人一种虚幻感,生活在其中的人物也全是漂浮的,演员们仿佛在竭尽全力给观众们演一场我们注定不会相信的戏剧。
原版《深夜食堂》处处体现物哀式、此岸性的日式温情,而梁家辉版却让观众陷入“我知道现在该哭了,可臣妾实在做不到”的坐立不安的尴尬之中。
连买个菜,背景里都是格格不入的围观。
中国拍不好美食剧?
两年前,黄磊版《深夜食堂》播出后遭到网友铺天盖地的负面评论,网友们纷纷表示这不是我们中国的深夜食堂:
“中国的深夜食堂,应该是撸串烧烤夜市摊、扎啤毛豆花生米,三五成群,吹吹牛×聊聊八卦,吃的就是这股子人间烟火。”
日本的夜食文化注重的是一种孤独和慰藉感,而在中国,夜宵的关键就在于聚会、热闹。这也是中国屡次翻拍《深夜食堂》失败的原因。
中国不仅拍不好深夜食堂,近些年来连像样的美食剧都屈指可数。
利落的烹饪手法,令人一见难忘。/《饮食男女》
回顾这几年拍得比较成功的美食剧,搜寻到的记忆甚至要追溯到上世纪。
李安做了6年的家庭“煮夫”,创作出《饮食男女》中老朱经典的烹饪片段,至今仍被影迷津津乐道。
《食神》中,星爷更是用其搞笑无厘头的风格,靠一碗“黯然销魂饭”给观众传达出了一种“只要有心,人人皆是食神”的美食观。
同样是以一场关乎荣誉和命运的烹饪大赛为线索,徐克的《金玉满堂》(别名《满汉全席》)又把美食背后暗藏的江湖武侠气挥洒得淋漓尽致。
美食片,故事与美食缺一不可。/《金玉满堂》
这些在上世纪90年代末爆发的美食电影在20多年间的中国电影浪潮冲刷之下仍旧历久弥新,反观进入新世纪之后的这几年,无论是大陆还是港澳台,正经的中华美食电影都寥寥无几。
《魔幻厨房》《味道男女》《鸡排英雄》《喜欢你》……这些美食电影从片名开始就自带扑街气质,实在让人很难有一探究竟的兴致。
因为受市场和以往成功美食片的影响,这些美食电影的剧情也往往以剧情+励志或喜剧+爱情的单一形式出现。
2017年的《喜欢你》靠着金城武和周冬雨这对大叔萝莉的搭配还尚且能收割2亿票房,但除此之外的美食片在市场上都激不起一丝波澜。
看罢全片,只记住了一个堪比黑暗料理的玄学女巫面。
中华美食在大荧幕上频频受挫,但在纪录片领域却屡次火爆小荧屏。
《舌尖上的中国》成为2012年的现象级产品,让中华美食文化第一次以官方形式“飘香海外”。
《风味人间》以美食串联起人文自然,“人间饿爸”陈晓卿以全球化的视野探究中国美食的流变,再次勾连起深夜观众的口水。
《早餐中国》和《人生一串》则选取了中国人一早一晚这两个重要时段,把镜头从庙堂拉到街头摊铺,缓缓叙说着中国人儿时美食记忆中的市井气息和江湖风味。
烧烤摊、大排档,才是属于中国人的夜生活啊。

中华美食在小荧幕上大放异彩,一在于摄影剪辑对纪录片的质感影响很大,二在于其传达的独特美食观。
而美食影视剧对于剧情、人文的要求极大,想要仅仅通过几个精美的美食镜头就让观众“通感”可以说是天方夜谭。
这也是日本几乎所有的美食剧都以治愈、孤独为切入口的原因,日本那种对于美食的敬畏和对私人情感的深入探索,中国的编剧学不来。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在中国确实拍不出好看的美食剧。
参考文献:
[1]电影版《深夜食堂》的温情叙事.谭苏.电影文学.2017年第7期
[2]治愈系美食剧功能探析——以日剧《深夜食堂》为例.位迎苏、吴晓荣.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年第6期
[3]消失的国产美食电影.一起拍电影.2019-08-27
[4]《深夜食堂》抄得那么好,怎么就崩盘了.蛋挞网大数据.2017-06-16
✎作者 | 赵皖西
欢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周刊原创出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推 荐 阅 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想毁掉一段关系,就向对方借东西

别人都在说英语,只有中国人在说口音


我太难了,酒店竟然连牙刷都不给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