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未及帝位,才华血统终成困境
大唐李世民三皇子李恪(619年—653年)一生未及帝位,史书上关于他的记载更是寥寥,可就是这样一个千年前的人儿,喜欢他的粉丝随着时间流逝不减反增,而且遍布全球,蔚然成风。
李恪的形象也多次被搬上银幕,聂远、李解等人都在饰演他后走向了C位,不过其角色大多是男三,男四,甚至配角,倒不是其咖位不够,实在素材太少,用之受限。

▲ 电视剧《武则天传奇》中的李恪,李解饰
高贵出身:融合三大顶级政治豪门血脉
现代人爱看家庭出身,古代人也不例外。
隋末唐初有三大顶级政治豪门,分别是:建立了隋王朝的弘农杨氏家族;建立了唐王朝的陇西李氏家族;西魏八柱国之一、出了三位皇后的独孤氏家族。这三大豪门相互通亲,交融水乳,吴王李恪便是三大家族血脉之结晶。
▲ 电视剧《武则天传奇》中的李恪,李解饰
其出身可谓尊贵无比:父亲是明君典范、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祖父是雄才大略,誓创大业的隋炀帝杨广,母亲是淮阳公主,曾祖母元贞皇后和曾外祖母文献皇后皆为西魏大将军独孤信的女儿。毫不夸张地说,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也没有几人的血统可以与李恪比肩。
尊贵的出身在李恪身上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性格的自信与人格的健全。《新唐书》中记载:“恪善骑射,有文武才。其母,隋炀帝女,地亲望高,中外所向。”在很多人眼中,李恪是继承大唐王朝的最佳人选,即便李世民也曾说过:“吴王恪英果类我。
▲ 李世民画像
可就是这样一位血统高贵的皇子,最终不但没有拥有皇位,反而被冤杀惨死,人生结局堪称悲剧,成为大唐王朝最璀璨的一颗流星,这又是为了什么?
毛泽东感慨:“李恪英物,李治朽物
贞观十七年之前,李世民对于李恪的定位一直是起辅佐之能的贤王。李恪也的确做到了。新旧唐书中都有类似“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以才高辩悟,为长孙无忌忌嫉”等记载,至于与此相对应的事例,墓志铭上只说“国史为详”
▲ 李恪墓志铭盖石
出于各种原因,我们今天已然看不到国史上的记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然而,这也为以李恪为男主的文学作品《长安骊歌》的创作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想象。《长安骊歌》中李恪在面对各种内忧外患之时所表现出的大仁大义应不愧于史书上这样高度的评价。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李世民在处置了先后谋反的嫡长子李承乾和嫡次子李泰以及五子李祐后,立李治为法定继承人,然而在局势刚刚平复,人心尚还惶惶之时,突然提出要更换李恪为太子。
▲ 李治画像
究其原因,无非有两个:其一,李治太弱;其二,李恪太强。
在李世民看来,李恪文武双全,处事明快果决,若自己可以缔造一个贞观之治,何愁李恪不能缔造第二个?至于李治,或许真的只能做一个闲散亲王。于是,他迫不及待地将这想法告诉了长孙无忌。
后世常有人说李世民此举实属昏招。明代王夫之就为此扼腕:“太宗一言之失,问非其人,而不保其爱子,不永其宗祧。”毛泽东也曾感慨:“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 长孙无忌画像
然而,在当时形势下,这或许是最无奈却也是最明智之举。因为一旦搞定了长孙无忌这个李治最大的簇拥,就再不可能有人反对李恪上位。毕竟在法定继承人上台没多久,又无过错的情况下贸然更换,想要不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李恪和李治,最好与最合理之间的博弈
让李世民没有想到的是,长孙无忌竟会毫无留情地驳回了他这种“荒唐”的想法。李世民在极怒之下,说出了“公岂以非已甥邪?且儿英果类我。若保护舅氏,未可知”这样的重话。
这几句话说得太有意思了。其一,直白地点出了长孙无忌的私心。你站队李治的原因只是因为他是你的亲外甥;其二,肯定了李恪英武果敢的“类我”才能。在夸赞李恪的同时顺便安利了自己一把。这两个字可不是普通的好评。刘邦说过刘如意“类己”,刘彻说过刘据“不类己”。这可都是动了实打实废立念头的。其三,肯定了李恪的人品。意思是,如果他登基,一定会像我一样重用你的。
▲ 玄武门之变
长孙无忌当时估计有点懵,可很快,他就开始“固争”。不过,他并没有否定李恪的才能。而是换了个角度,说李治是“守成之良主”。适时转换论题,确实是个很高明的辩论选手。史书上没有再记载更多“固争”的内容。或许,他们谈到了武德年间的兄弟之争,谈到了玄武门之变。李恪不是“英果类我”吗?
或许,当一个盛世王朝传到第三代继承人的时候,“名分”是远比才华和能力更重要的东西。因为朝臣和百姓习惯了安定,王朝也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守成之君。李恪的血统再尊贵,品性再好,能力再强,终究只是庶子,差了一个“名分”。
才华血统终成困境:无解的人生命题
就在太子风波过去没几年,唐朝打了次高句丽,结果失败了。这对于一个像李世民这样在马背上争天下的常胜帝王而言,当是致命的打击。他更没有心思和力气去为李恪争一把了。虽然李恪也未必想争。
李恪没有经历过祖父辈建国的凶险,生活于一个相对安稳的大环境和一个充满温暖的小环境中,从小受的都是忠君守规的传统教育。所以他不愿、不能、不敢,甚至从未想过去主动打破。尽管他所展现出的出类拔萃的才华和由此而生成的如日中天的名望已经足够能支持他如此去做。这样的矛盾是他死亡的必然原因。并且,无解。这是历史导致的遗憾,也是时代造成的悲剧。
史载,李恪在受冤被害之前,说了九个字的诅咒:“社稷有灵,无忌当族灭”(不久果如其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只是将元凶归结给了长孙无忌,却只字未提他的皇帝弟弟。从李治敢在李世民病重之时与庶母武才人生出私情的大胆作风,以及后来处置长孙无忌等一班顾命大臣时的果断态度来看,若说冤杀李恪一事没有他在身后默许和支持,恐怕连他自己都不会信。而无论李恪知不知道真相,他都不可能对着李治说出那样“大逆不道”的话。这是他的心性和教养,也是终生束缚着他的枷锁。
武氏屠尽李家后人,唯独放过李恪一脉
李恪死的那年只有三十四岁,当时朝野扼腕。《旧唐书》中说李恪死后,“绝天下望,海内冤之”。真是好惊人的措辞!
然而,令长孙无忌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们设计害了李恪后不久,大唐江山会被一个女人,一个嫁了李世民又被李治纳入后宫的女人搅得天翻地覆。长孙无忌死在她的手中,王皇后与萧淑妃死在她的手中,褚遂良、韩瑗、来济等贞观老臣也因她而被贬。
虽然,这个女人的底气从来都是李治所给的。
▲ 武则天画像
可是李治也料想不到,终有一日,他会控制不住她。她所要的,是大唐江山。现代人都习惯于叫她——武则天。
为了巩固权位,武则天在掌权后几乎杀尽李氏子孙。然而,她却在临朝称制后的第一年(光宅元年,即公元684年),开始重用李恪当年被流放至岭南的四个儿子。
长子李仁(李千里)拜左金吾大将军,益州大都督,后被封成王。
次子李玮病逝于永淳元年(公元686年),后被追封朗陵王。
三子李琨历任缁州、卫州、郑州、梁州、幽州等地刺史。政绩斐然。后被封张掖王,追封吴王。
四子李璄任宗正卿,后被封归政王。
其中以李琨一脉为最荣耀,子孙多有任宰相高官者,青史留名。
 ▲ 《长安骊歌》,作者:郁馥,天地出版社
◇ 《长安骊歌》 以正史为准绳,以李恪一生的爱恨情仇为蓝本,以推理探案为叙事形式,将那个风云际会的大时代和大人物及大事件有机串联及演绎,讲述了一段浩浩汤汤、荡气回肠的动人故事,精彩还原了一个拥有完美人设和悲情人生的大唐皇子。书中有名有姓人物多达二百余个,跨度从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至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充分演绎了李恪风云戏剧的一生。
◇ 责任编辑:华妹 微信(misshua2017)
【世界华人周刊出品】
— 回复 晚安 送你一句晚安心语 —
告诉好友你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购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