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川普政府發佈了最終版的“公共負擔”法規,在申請人可能依靠政府補助的情況下,聯邦官員有更大能力拒發綠卡。新規將於今年10月15日起實施。

重新定義什麼是公共負擔”
特朗普政府將“公共負擔”定義為:
36個月內獲得過一項或多項
指定的公共福利超過12個月的移民
所指的福利包括社會安全補助金(Supplemental Security Income,SSI)、家庭急救金(TANF,Temporary Assistance for Needy Families)、醫療補助計劃(Medicaid)的絶大多數福利形式及糧食券(SNAP)。
誰會受到影響?
此法規將適用於任何申請赴美的移民,除了難民或尋求庇護者、軍隊服役者、受自然災害接受援助者外。它還將打擊那些在美綠卡申請者申請延長逗留期限的人
保守估計,每年會有近40萬已經在美國的移民受到影響。去年年底,城市研究所衛生政策中心的另一項研究預測,多達680萬已註冊使用Medicade或CHIP(兒童健康保險計劃)的美國兒童可能受到新規影響(這裡要注意CHIP是不算公共負擔的)。
該規則將影響移民生活的大多數方面,從醫療健保、英語語言能力,到食品券和其他福利計劃。受影響最大的,將是那些符合“公佈負擔”的民眾。
紐約州府市府怎麼看?
紐約州檢察長詹樂霞表示,將就移民新規起訴聯邦政府。“特朗普總統的新公共負擔規則,再次成為他的政府拒絶民眾為他們及其家人爭取更好生活的又一個例子。”
詹樂霞說,“在這個規則下,孩子們會挨餓,家庭會沒有醫療保健。我承諾為整個紐約社區進行辯護,這就是為什麼我打算就這一令人震驚的規則起訴特朗普政府。”
紐約市議會議長莊遜說新政是聯邦政府又一項仇恨並且具破壞性的政策,目的是攻擊移民社區。「這些規定將不成比例地衝擊低收入社區,特別是少數族裔社區,迫使移民家庭因為懼怕移民申請受到影響,必須放棄醫療、食物與住房的補助。
這種做法並不人道,事實上,當這些規定開始被提出的時候,我們就已經見到福利項目的申請因為恐懼而減少。」他說。
市長白思豪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譴責新規,並說:「移民紐約客,我們現在和將來都將跟你們站在一起。總統,咱們法庭見。」
而紐約市醫管局亦發出詳盡說明,告知移民醫療相關福利受影響的程序。醫管局說,移民在紐約市公立醫院接受治療不必擔心會觸發「公共負擔」的制裁
市府針對無保險市民新推出的全民健保NYC Care項目也不受公共負擔新政的影響;醫療補助(medicaid)福利在新政限制的範圍之內,但緊急醫療補助(Emergency Medicaid)和懷孕婦女醫療補助(Medicaid for Pregnant Women)不受影響
對此有任何疑問的病患, 可以致電212-659-6188, 獲取免費保密的法律諮詢。
本文由紐約華語最好聽編輯整理。內容與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紐約華語最好聽微信公眾平台保留法律權利。
-  推 薦 閱 讀  -
WZRC AM 1480 紐約華語廣播粵語台,一週七天,每天24小時。WKDM AM1380紐約華語廣播國語台,一週五天,每天24小時。 收聽範圍涵蓋紐約大都會地區,長島,康州及新澤西。紐約華語廣播的節目以快速步伐為聽眾提供新聞,金融,天氣,交通,娛樂,社區服務等綜合內容。廣告咨詢電話:212-219-6487
喜欢就点一下在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