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侍酒师小田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分三部分来说。
第一部分:为什么国内市场主流都是白酒?为什么中国以前那些米酒、露酒、黄酒、水果酒现在都不是主流,甚至消失了?
第二部分:觉得白酒不是一种好喝的酒饮。而且认为正是因为这种不好喝的酒饮占据中国主流市场,导致中国酒品在世界没有地位。这部分我想探讨一下这种观点是否合理?
第三部分:我们为什么不能复兴古代的名酒,让中国酒产品别开生面?我想分析一下为什么古代名酒很难复兴。
下面我来逐一分析这三个部分。
问题一:为什么国内市场主流都是白酒?为什么中国以前那些米酒、露酒、黄酒、水果酒现在都不是主流,甚至消失了?
首先,白酒在中国占据主流地位,是最近150年以内的事情。更确切的说,白酒在中国一家独大的局面是1949年以后形成的。
如果参考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中国的参展酒品,会发现当时国内酒类产品还是比较多元化的。既有白酒,也有各地的葡萄酒,黄酒,露酒,白兰地。(这一点可以参看巴拿马世博会事务局局长、国会议员陈琪撰写的《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纪实》)
在民国时代,读张恨水的小说(《啼笑因缘》中关寿峰请樊家树吃饭的桥段就非常明显),看唐鲁孙的美食文章,我们会发现当时白酒在北京、武汉等地还是低端酒类产品。到1930年代,唐鲁孙记录武汉士绅喝的还都是黄酒。他们连茅台都喝不习惯。当时白酒主要是在西南、西北地区流行和崛起。在华北、华东、华中地区,黄酒地位更高,白酒则偏向低端酒饮。
再看1952年的全国第一次酒评会,当时评选出的八大名酒是:茅台,汾酒,泸州大曲,西凤酒,绍兴鉴湖加饭酒(黄酒),张裕金奖白兰地,张裕葡萄酒,张裕味美思。其中既有黄酒,也有葡萄酒和国产洋酒。可见在刚解放的时候,国内酒类产品仍然具有一定多元化。
可到了1963年的第二次全国评酒会,情况就变了,选出的八大名酒全部是白酒:五粮液,汾酒,古井贡,泸州老窖,全兴大曲,茅台,西风,董酒。
从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看出,白酒成为中国最主流的酒饮,是在1949年解放以后。所以认为白酒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主流酒饮,这是个误区,而且白酒真正成为各消费阶层主流酒饮的时间非常短,从解放以后开始,到现在也才六七十年。
那么,为什么1949年以后,白酒会成为国内消费的最主流产品呢?黄酒,葡萄酒,国产洋酒,露酒的市场地位为什么会下降?
首先,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解放六七年后,中国酒饮的高端消费市场几乎就消失了。资本家没有了,大地主没有了,江湖大哥没有了,买办小开没有了,官僚也都成了拿工资的干部。
高端消费市场全面萎缩,那些从绍兴、镇江运到北京、天津的成本高昂、多年窖藏、勾调复杂的高端黄酒就没了主顾。没有市场,加上公私合营后酒厂外行领导内行,酿造工艺退化,直接导致了占据酒饮中高端的黄酒在全国市场的萎缩。
举个类似的例子,陆文夫的小说《美食家》里,苏州著名的酒楼国营化之后,因为干部提倡群众路线,渐渐就成了快餐食堂。黄酒酒厂的情况也差不多,所以市场萎缩的同时,产品还在降级。
直到最近十几年,黄酒才开始精品化复兴,出现了宋十一这类精品品牌。可从工艺上,我们已经不知道乾隆爷喝的是什么黄酒,曹雪芹家织造府里当年喝得又是什么口味了。
最终,从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后,直到现在,黄酒在国内市场已经退回到它的基本盘——华东地区,工艺水平也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萎缩(最近才开始复兴)。
接下来我们再看葡萄酒。解放前,葡萄酒在国内的消费层次,整体上比黄酒更洋气、高端(整体上)。国内葡萄酒厂的客户,主要是教堂(弥撒用酒),国际酒店,中国的老外,买办阶层,富商巨贾,官僚军阀等等。
那时国内的葡萄酒厂,例如张裕酒厂,北京上义洋酒厂,酿酒师也都是老外,葡萄也是赤霞珠、霞多丽这些国际化酿酒葡萄品种。
50年代后,上述消费人群基本上都不存在了。没有了市场,加上工农干部成为酒厂管理层,酒厂缺乏酿酒技术人员,国产葡萄酒行业就进入了全面退化。最早是开始用佳丽酿这些更简单的葡萄酿酒,后来甚至开始用水果葡萄酿酒。
再往后,解放后到改革开放以前,中国葡萄酒基本上就成了“发酵葡萄汁+糖+食用酒精”的产品。我们以前喝的中国红、夜光杯、通化葡萄酒,都是类似的产物。
当时国内葡萄酒酿造技术落后到什么程度。我举个例子,当时的北京葡萄酒厂(原来是隶属教会的上义酒厂)解放后因为涉及到教会问题,酿酒师走了。
50年代酒厂要生产国宴用香槟酒(起泡酒),本来有一台香槟机,但国内生产不出耐压的酒瓶(起泡酒瓶内压力大,需要抗压力强的酒瓶),机器就废置了。工人只能用一种“摇棒”来人工加气,他们称之为“金箍鲁棒”,通过手摇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让酒瓶上下旋转,给酒里加点气泡。(这是我采访时,酒厂老员工亲口说的)
国宴用的葡萄酒都是这种品质。这种没有文化根基,没有工艺,自己瞎折腾的葡萄酒文化,肯定是没有市场的。也就是说,1949年以后,以前从欧洲舶来的葡萄酒酿造文化基本被掐断了。
1978年以后,张裕、长城、王朝、龙徽这些酒厂才开始改革,重新从国外引进酿酒葡萄苗木,聘请酿酒师,中国葡萄酒文化才又重头开始。到2000年以后,宁夏,山东,河北的精品酒庄开始越来越多,中国葡萄酒产业也越来越丰富。也许再过二三十年,中国葡萄酒在酒饮市场的地位会有一个大幅度提升。
国产洋酒和葡萄酒的情况类似。解放后张裕白兰地原来偏高端的消费市场没有了,加上企业技术、管理退化,金奖白兰地只能低端化、低质化,当年的八大名酒之一,现在沦落到超市里几十块一瓶。
最后说说露酒(广义一点,说配制酒)。露酒没发展起来,一个原因是六七十年代物资匮乏,如果有苹果、梨、樱桃、梅子……在生产层面,一般不会大量拿这些水果去泡酒。
另一个原因,很多露酒、配置酒被纳入了白酒或其他酒品体系。例如莲花白酒,菊花白酒,它们都是配制酒,但我们一般视为白酒。超市常见的桂花陈,它就是一种白葡萄酒为基酒的配制酒,我们视之为葡萄酒。
基于以上,黄酒、葡萄酒、国产洋酒、露酒在高端市场全盘萎缩,酒厂技术退化的情况下,1949年以后,白酒渐渐成为中国酒饮市场的主流。(不谈啤酒的话)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白酒大企业为什么没有像黄酒、葡萄酒企业一样,出现高端市场萎缩,管理、技术退化的问题?
白酒企业之所以没有退化,要得益于两个情况。
情况一,茅台、五粮液等名酒的特供、专供制度。这些名酒一经出厂,就被“卖”(分配)给了中央、地方、涉外酒店、涉外商店、出口部门这些渠道,只有极少部分流入商品市场。
这些酒永远有“市场”,所以不存在高端市场萎缩的问题。当年茅台十几块一瓶,但你拿着钱也买不到,因为它几乎不再市面上流通。至于其他普通白酒,本来针对的就是中低端,更不存在市场萎缩问题。
情况二,国家对白酒的重视。以周总理为首的一批开国元勋,都非常喜欢茅台等名优白酒。1963年第二次全国酒评会,茅台品质下降只得了第五名(原因是当时国家缺粮食,茅台开展了增产节约运动,致使品质下降)。周总理亲自责成相关部门派专家组去茅台酒厂蹲点,分析了原因,同时第一次用科学方法分析了茅台的成分,提出了香型的概念。
随后五粮液、泸州老窖等酒厂都进行了类似的分析。整体来说,国家对这些名牌白酒厂的管理、工艺都很上心。相比葡萄酒、黄酒工艺的断层和倒退,白酒却不退反进。(这大概也是当时社会的特点吧,领导关注什么,下面就重视什么)
正是由于市场、技术两方面的此消彼长,从1949年开始,白酒开始成为中国最主流的酒饮类型。
以上就是我对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国内市场主流都是白酒?为什么中国以前那些米酒、露酒、黄酒、水果酒现在都不是主流,甚至消失了?——的回答。
顺便多说一句,白酒绝对主流的情况其实已经在改变,现在酒吧里威士忌、白兰地等洋酒也很多(可惜国产的不多),KTV里RIO等配制酒也很多,超市里有不少国产的梅子酒、桃子酒。宁夏、山东的一些酒庄葡萄酒也不错。
问题二:认为白酒是“我不想评论的产品”,也就是说觉得白酒不是一种好喝的酒饮。而且正是因为这种不好喝的酒饮占据中国主流市场,导致中国酒在世界上没地位。这种看法合理吗?
我认为,这种看法不合理。
首先,认为白酒不好喝,甚至觉得它不好喝到“我不想评论”。这是个人看法。也就是说这只能代表他自己。每天都有数千万人在喝白酒,在中国喜欢白酒的人也是数以千万计。所以不能仅以自己对白酒的感受,就对白酒下不好喝的定论。
其次,是不是因为白酒占主导,所以中国酒在世界上没地位?
我认为至少不完全是。这种观点有它合理的地方,因为酿酒哲学、口感审美的不同,老外一般很难接受酱香型、浓香型白酒的味道。这给中国酒文化走向世界带来了难度。
但我们不能据此就说白酒品质差、不好喝,因为中国与西方的酿酒哲学不同。
从技术文明的角度,茅台的“七蒸八酿+盘勾”比干邑要复杂得多,干邑就是把葡萄发酵成“葡萄酒”,再蒸馏两三次,放入橡木桶里陈酿,最后再勾调。但茅台是固态发酵,按月份多次烤酒,还要下窖,封窖……工序非常复杂。
在法国人的酿酒哲学里,他们希望干邑反映自然风土、花香、坚果香气、葡萄香气,这个酿造审美是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
中国人却用更加复杂得多的工艺,酿造出了一种自然没有的“檀藿”之香。只有进入了这个文化、这个审美的口感“语境”,才能品味它的复杂与不凡。只要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一定是不凡的东西,这个就是所谓的“林迪定律”。
你觉得不好,但周总理不是觉得好吗?每年那么多人买,如果仅仅是为了名牌、为了面子,那不可能半个多世纪经久不衰的。
酿酒哲学的差异,是导致中国白酒在世界上没地位的一个原因。但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文明、文化在百年以来一直都是弱势文明、弱势文化,没有话语权。优势文化一方对我们的文化根本没有敬畏之心,甚至连重视之心都没有。随着国力增强,现在好了一点,例如电影《华尔街》里高级宴会上就有中国白酒,安东尼·波登纪录片里也提到中国白酒。
酿造哲学的差异+文化的弱势,才是中国酒(白酒)在世界上没地位的原因。
第三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不能复兴古代的名酒,让中国酒产品别开生面?
因为,工艺文明的断层。你翻看宋伯仁的《酒小史》等古人关于酿酒的著作,看来看去,也只有一堆酒的名字,至于具体酿造技术都较为笼统。我觉得宋伯仁自己都未必真的实践过。古代士大夫和匠人是两个阶层,我们要把士大夫提到东西还原成匠人技术,基本做不到。
既然书本不能把古人酿酒技术原貌流传下来,那就只能靠师徒传承。可王朝更迭、兵灾战火,就有可能让一些技术失传,或部分失传。
现存最老的酒窖是1573年的“国窖”,万历年间的。再往前,既没有保存下来的设备,又没有技术说明,复兴就太难了。
 — THE END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