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快速阅读的人,他可能会如何阅读读?
阅读这么快有没有用?
如何能够读书那么快?
顾老师发现,一本她只需要15分钟看完的书,有人仍需7小时完成。于是,顾老师直接把她思考出来的关于快速阅读的秘诀告诉我们。
1
快速阅读是需要一定相关知识作为铺垫的
我花了5分钟读完《真实的幸福》,一本关于幸福学的书,里面引用了很多心理学上的实验,很多详尽对话的案例,很多关于冥想积极思考等普遍被应用来提升幸福学的方法论。如果你看到我以前读书的书单,你可能会了解到我至少阅读了50本以上和这些内容相关的书籍了。所以对我来说,这些案例方法论我都不需要细细的去读下去,因为我之前读完的50多本书已经给我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我相信可能会花7个小时去读这本书的人,不一定之前对这方面有这样广泛和密集的涉猎。如果我去读一个我之前完全没有任何基础的书,我也不可能在5分钟内读完,我可能会花一个小时。
因此快速阅读的第一个秘诀就是沉淀,这也是为什么我两年前定下每年读100本书的目标的原因,我过去工作创业,在阅读上的沉淀太少了,只能从现在开始弥补。
其实,在人生中,任何东西你想要做到极致,沉淀都是非常重要的。
2
任何有效的阅读都需要一定的应用场景
我读过这么多书后,我会发现,那些我记忆的特别深刻的书,是那些在阅读的时候,我会带着一定的问题在寻求答案的书。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定义有效的阅读为真正能把里面的你感兴趣的知识内化,那么拥有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能够帮助记忆,加快知识内化的过程。
还是拿《真实的幸福》这本书举例,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带有一个非常单纯的目的,我希望看一下这本书里面有没有提到什么我还不知道的知识点。
因此当我在读的时候,我需要观察的唯一重点就是知识上的补漏。有可能我会错过一些细节,但是不可否认,这节约下来的7个小时,足以让我看完另外几本书,学到很多其他的知识点。
在阅读的时候,如果是我已经知道的知识点,我就会特别快的掠过,而不去细细的一个个字看, 这样子速度自然会很快。
所以带着目的去读,是快速阅读的一个基本条件。
3
快速阅读的核心是抓重点的能力
可能会有人注意到,我在分享第一点的时候,最后留了一个伏笔:我说如果我没有任何之前知识的基础,这样一本400多页的书,可能我会需要花一个小时。
事实上,如果你能花一个小时读完一本400多页的书,这速度也是非常快的了。
那么我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归功于长期训练下来的抓重点的能力。我给大家细细剖析一下我是怎么看书的。
如果是在手机上看,我最快速度可以0.5秒扫完一整个屏幕上所有的信息,并且通过几个关键词抓取,大概率上知道它主要讲的是什么。背后的原理是我通过长期的训练,已经把我自己的眼睛的着力点,从一个个字放到一整段甚至一整屏上。
其次我的大脑配合眼球及时处理重要信息,大脑在眼球快速扫描这一整屏的时候及时的分析所看到的字眼,并且从里面找到最核心的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通常总领了整个页面上内容的纲要。
这个方法应用的前提是文章结构合理,如果写得特别杂乱的文章,那么这个方法就不太管用了。不过通常那样的书或者文章也没有必要阅读了。
还有一个前提是你需要摆脱手指跟读和声音跟读的习惯。 很多人阅读速度提不上去就是因为需要默念出来。而我阅读是以面为单位,不是以字为单位,效率会高不少。
不过这种阅读方法有两个后遗症,一是我的词汇记忆很多时候是前后顺序颠倒的,因为阅读时候是跳读,大脑不会按照正常顺序去处理,而是跳跃性处理信息,所以经常我会把四字成语的前后顺序搞错。第二是很多字我都不会发音,只知道意思, 因为我阅读的时候没有发音的需要。所谓有得必有失,只不过我更看重快速阅读这个“得”。
当我的阅读过程满足前面说的两点秘诀:带有目的性的去读以及具有充沛的基础知识的时候,我可以轻松达到一分钟在手机上阅读60页的速度。
而利用以面替字的阅读方法,即便阅读一些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内容,我基本上也能做到在一分钟之内读完3~4页。如果书中比较多案例可以忽略细节只看核心意思的话,那一分钟内读完10页是完全不成问题的,这就能达到在一个小时内读完400页的书的效果。
因此,任何事情,你如果能学会抓重点,就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4
快速阅读的唯一提升方法就是刻意练习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从小就喜欢读书,所以有的人会认为,你能够提升到这样的阅读速度也很正常。
但是我想说的是从小喜欢读书和能够很快读书是两码事。我也认识一些很喜欢读书的人,但是他们阅读速度并不快。
这是因为快速阅读是需要大量训练的。
我在12岁的那个暑假,拿自己的零花钱在报纸上按广告买了一整套快速阅读的教材。(那个年代没有网络,只有一种叫做“函授”的东西。)寄到家里后,我花了一个暑假练习以面替字的方法,把阅读速度提升了一倍。 
后来,我会经常刻意的去训练自己快速阅读的能力。举个例子来说,科幻世界曾经发行过30周年的一套光盘。两个光盘里面估计可能有几千万字的内容。我当时是以每天9~12小时的阅读时长,在电脑上把这两个光盘上的内容全部看完。其中有的内容我看的慢,有的则刻意的快速阅读。暑假完毕后,速度又提升了不少。
在练习刻意快速阅读的时候,有2个要点:
1. 了解你通常的阅读速度。
微信上的一页大约等于真实书籍一页的1/2内容,就是说按我正常的阅读速度,如果拿实体书来测的话,小说类是一个小时400多页。然后工具型的书可能是在200页左右。 
这个数据如何测算呢?
你可以找几本书测试一下。 
比如说《癌症之王》这本书,差不多是700多页,因为它里面牵涉到很多我并不懂的生物学病理学的知识,我花了4个多小时读完。而像《最后的香格里拉》这样的小说,一般是15-17分钟读完。 
那你就知道阅读小说类你的速度是多少页/分钟,阅读功能性书籍你的速度又是多少页/分钟。
2. 根据你的速度设定截止日期或者时间。
练习的目标是超过你之前的阅读速度,所以设定截止日期或者时间很重要。
你可以根据自己通常的阅读速度预估读完一本书的时间,然后争取在理解大部分内容的情况下以更少的时间读完。这样子不断练习,你的阅读速度就会越来越快。
我有时候会做一个极端练习。
在手机上拼比眼速和手速。
在读书app上,你手指触碰一下就会翻一页。手指是可以飞快的翻页的,而这时你需要眼睛和大脑在手指翻页的间隙看完那一屏的信息。 
我现在练习到我的眼睛,能够跟上我手指差不多一秒翻30页的速度。
当然,在这种速度下,专注特别重要。一旦注意力有一丝丝的不集中,你就无法在这样子的速度中读取任何信息,所以这也是一个训练专注力的练习。
以上就是我对快速阅读所有秘诀的解析。
虽然7小时和5分钟差距实在是很大,但是我希望通过上面4个方法,你也可以做到在一小时内读完一本书。
当然读书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情,每个人读书的习惯也不一样。但是当阅读速度还不是很快的时候, 选择书籍就非常重要的。
很多人会好奇:
我怎么知道一本书应该花多少时间去读?
什么样的书需要精读?
什么样的书可以快速阅读的方式粗略的读?
请关注“ZhenAcademy”公众号下一期内容,

「快速阅读的限制 - 如何选书?」
相关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