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Vista看天下

ID:vistaweek
纪录片《美国工厂》(American Factory ),火得很必然。

不管是“奥巴马夫妇投资推广的第一部电影”的名号;本就颇具争议的中国亿万富翁“玻璃大王”曹德旺自带的关注度;还是正好赶上的中美关系微妙时刻中,那些难以跨越与抚平的矛盾鸿沟。
都让《美国工厂》一经播出,就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大媒体与影评网站毫不吝啬的夸赞之词。
烂番茄新鲜度直飚95%,英国《卫报》更评价:“奥巴马夫妇的首部电影是否会成为2019年最具影响力的纪录片?”
而在中国,也好久没看到大家因为一部纪录片,争论得如此不可开交了。(本文字幕来自博主@猛犸君侯等)
01
“再次让美国伟大吧”
《美国工厂》之所以引发这么大争议,还得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讲起。

它的故事发生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本就位于“铁锈带”(传统工业衰退地区)的这里,无数蓝领得以生存的最后一家通用汽车工厂在金融危机后也倒闭了。

一夜之间下岗的无数当地居民,在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中挣扎了好几年。
直到2013年中国企业家曹德旺在通用汽车的废弃厂房里,办了一家占地上百英亩汽车玻璃厂,几千个美国工人才得以再就业。
曹德旺为在美国开设的福耀工厂剪彩
这本是一个听上去“双赢的故事:
低廉的能源成本和便于运输玻璃的地理优势,让曹德旺离自己为美国企业输送汽车玻璃的“走出去”计划更近一步;
而福耀同时赋予了这个荒凉的小地方全新的生命力,无数重获工作的人欣喜若狂。
当地政府为表感激,专门把一条街改名叫做“Fuyao Ave.”(福耀大道);中方高管甚至直接在美国工厂的培训会上,自信地说出了“咱们再次让美国伟大吧”的口号。
但梦想,很快就被泼了冷水。
首先是管理人员发现,美国工人并不适应中国式工厂快节奏、流水线的模式。吐槽老外不仅手指粗大干不了细活,还又老又懒又事儿妈。
只能在每个老外旁边都安排一个中国主管监工,一边催一边教,以避免他们嘻嘻哈哈耽误工作:“用胶带奉上美国工人聊天的嘴,他们会做得更好。”
而干了几天后,美国工人也渐渐从再就业的巨大兴奋中缓过神来,同样发现“中国模式”的工厂里,竟然有这么多他们从没想象过的问题。
让他们“不能忍”的,一是工人缺失安全保障
美国工人拒绝“按规定”用一个站驾式叉车承担两倍负重;有人哭诉自己在通用15年都健健康康,来福耀第一年就柱了拐;
有人震惊为什么分类捡拾废弃的玻璃碎渣时,不给工人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器具?
也有人质疑,为什么厂房没有按照美国行业固定配备逃生出口,如果发生火灾,工人将无处可逃。
美国工人反对的第二点,是长时间的机械化劳作他们认为中方强迫他们加班加点的同时,并没有提供足够安全和舒适的工作环境,“有时他们甚至都不想让我们午餐休息一下。”
抗议声音席卷而来之后,中方管理者给出的回应,其实是隔靴搔痒了。
如果说应对安全隐患问题时,还略带着一丝“我也没办法”的无奈:“谁不想安安全全的?可安全不会付账单。
那么对于加班问题,明显没有任何退让的可能性:“在中国这是强制的,我不在乎美国人怎么想,你要告我随便你。”
双方鸡同鸭讲一顿的结果就是,美国工人们完全不想罢休。
他们联合向OSHA(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控诉工厂不符合对于劳动者保障的相关规定,直接导致福耀面临22万美元的罚款。
02
活下去,还是要尊严?
可比起22万美元的损失,曹德旺更不能接受的,是美国工人成立工会的诉求。
虽然工会并不是美国的专属,但和福耀在中国的工会比起来,就能发现其中的差别——
《美国工厂》里,中国福清总厂工会主席、也是曹德旺的妹夫,强调每个中国员工都是工会成员。而工会和企业在一条船上,“要是船翻了,大家连饭碗都没了”。
但美国工人们理想中的工会,却都是带着更强、更激烈的目的性,比如减轻繁重的劳务等。
这在中方管理人员看来,显然是只顾工人权益、不顾工厂效益的“蠢举动”。而OSHA借机处理自己,也是因为中国企业树大招风,要给一个下马威。
于是,曹德旺多次明确地表示:“(美国工人)要是办工会,我就关门不做了”
根植于中美文化中的差异,其实在福耀建厂之初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美国人表面上大大咧咧,被中方管理人员在培训会上形容是“随心所欲“在美国这个地方,你只要不违法,甚至拿总统开个玩笑,都没人会把你怎么样。
但真遇到急事却十分“认死理”、守程序。比如曹德旺视察新建成的厂房时,发现烟雾报警器安的位置不太美观,要求把它挪到低一点儿的地方。
但美国施工方却坚决不同意:“法律要求,烟雾报警器必须在那个高度才能保障安全。”双方为此一扯皮就是半天。
中美管理人员的思维不断碰撞,而中美底层员工则不知道彼此都在追求什么。

因为操作电脑动作太慢,被福耀辞退的美国大叔,时常会想起自己的中国籍工友,“尽管在他们的眼中,效率大于友谊”

每天上12小时班、只有过年才能回老家看孩子,还要挤出微笑的中国流水线工人,最常疑惑的却是:
“美国人为什么不开心?为什么有工作有收入还要搞工会闹事?为什么每天八小时工作、30分钟午餐时间、外加两个15分钟休息依然不满意?
“明明连生存都保障不了了,为什么还要死要面子地为尊严挣扎?”
很多看完《美国工厂》的观众都提出了这个问题,而片子里的美国工人同样动摇了。
正是因为无数美国工人被中方管理者“不支持工会的,一小时加薪2美元”的物质奖励所吸引,并同时施加“开除刺头员工”的威胁。
最终办工会的诉求,才以444票赞成、868票反对的内部投票结果而落空。
工会支持者的照片在中方员工的微信里传阅,从而让那些“不配得到合作的人”尽早因为效率低下而被终止用工合同。
美国工人和中国工人之间的差别,还体现在对窘迫生存环境的忍耐力上。

中国福耀总厂外的标语
片中,一位美国叉车操作员诉苦道,自己没工作那几年只能住姐姐家的地下室,根本活不下去。可画面中,她的屋子不仅是个独立卧室,还有超大的床、电视和衣帽间。
对这位美国工人而言,突然的失业让她再回到中产阶级的希望十分渺茫,生活条件的落差感扑面而来,无所适从;
但在很多中国观众眼里,这虽然算不上豪华,可绝对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陋室水平,居住面积甚至比很多在北上广合租的年轻人还大。
尤其是当镜头随后又拍到了中国工人的简朴生活条件,对比就更加强烈了,“老美真的娇气”的评论不绝于耳。
03
“我们看的是同一部纪录片吗?
《美国工厂》纪录片中,两国工人有过一次直接冲突。生产出的玻璃质量不过关,大家互相指责、互相甩锅,有的用中文吵、有的用英语吵,结果是始终得不到一个解决方案。
一位围观大叔在旁边默默叹了口气:“大家都心烦地用自己的语言讲话,然后各自走开
不同利益群体自说自话的态度,其实贯穿着整部片子的始终。
而从——中国富人阶级带着“救世主”光芒,去“解救”资本主义穷苦工人——这个本就充满了戏剧性的设定,出现的那一刻。

来自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环保理念、不同教育方式、不同劳资关系的冲突,其实就已经直面交锋、并被成倍放大了。
事实上,如果你站在《美国工厂》镜头中不同利益群体的角度上会发现,他们的诉求都有理有据:
老板投了那么多钱自然不愿落空,管理人员只能不断维稳保生产;
希望建立工会的美国工人坚持:“70年前劳工运动的成功,证明我们已经找到了一种既能赚钱又能公平对待员工的方法。”因此认为自己有权利、更有义务拒绝改写规则,拒绝牺牲工人的利益来给他人捞好处。
可中国工人和被说服一起反对工会的美国工人,图的就是个能吃饱穿暖、养家糊口,出发点同样足够有说服力。
如此水火不容又极具复杂性的矛盾,任何二元对立式的解读都可能辜负了选材,变成带着目的性地站边。
好在《美国工厂》的制作团队Participant Media,最擅长的就是呈现一个复杂矛盾下的多个侧面。此前,他们就因创作了奥斯卡影片《聚焦》著名纪录片《食品公司》,在业内留下了客观公正的口碑。
而奥巴马夫妇在谈及投资《美国工厂》的原因时,也表示看中了导演
给予每个被采访对象表达权的拍摄手法,无论他们坚持何种声音。
并提示观众,观看本片最需要记住的一句话就是——“不要有预设视角。”
于是,目光投向全球化与自动化中的个体,你既可以看到中美工人身上不同的劣根性,也无法忽视他们各自的人性光芒、与为生计颠沛流离的心酸。
而把视线放诸中美企业不同管理方式的矛盾,甚至是“两国经济合作将何去何从”等更复杂而庞大的问题。不同的观众,更能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在这两天的舆论场,甚至出现了一种“100个人在看100部不同的纪录片”的感觉。
有人越看越对中国制造业更有信心,认为在全球化回流的过程中类似“拯救美国”的故事只会越来越多;
有人持完全相反的悲观态度,为中国工厂把高强度、低保障的鸡血模式移植到大洋彼岸而担忧着,为最终都要被自动化机械臂所掩盖的个体诉求感到无奈;
也有不少受996所困的中国网友带入了自己,跟着片中的抗议一起,在心里默默喊出一句“去他的工作”。
但扭头想想“中国模式工厂不可能持续发展,但至少能给我饱饭”,也就只能在赖以为生的唯一法则前噤声。
当《美国工厂》最大可能地抛开了立场先行的固有思维,以纪录片这种最不留情面、又最直白易懂的方式,把那些无法一刀切解决的矛盾,一一列举在观众面前,供大家各取所需、尽情思考。
我们虽然很难异口同声地得出某个非黑即白的结论——
或许是人们尝试着放下全靠想象得来的偏见,走进矛盾真实的症结、个体真实的想法里看一看,并品到人性中的些许共通之处;
又或许只是矛盾冲突现场的真实样貌。接受者带着目的性地筛选后,一步步印证了偏见,并在心中建起了更高的壁垒。
但对习惯了被爽片和激烈情绪牵着走的观众而言,都不失为一件好事。
毕竟只有这样的表达越来越多,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才能越来越被凸显。
内容已获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独家授权,禁止二次转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