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投资的纪录片《美国工厂》突然火了。
不仅在美国,连同中国的观众看了,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大平台上的争论数不胜数。
抛开这部纪录片本身不说,其内容引起的争议,其骂战已经点燃了海内外的各类网站。
从IMBd到豆瓣,从知乎到Quora,骂声连绵不绝。
今天,印象君就给大家聊一聊,这部争议颇大的电影
《美国工厂》
American Factory
我想多年前,许多人跟印象君一样,都听过曹德旺接受采访时说的这样一席话,
税务上,美国没有增值税,只有所得税,因此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务比美国高35%;
能源方面,电价是中国的一半,天然气价格是中国的五分之一;
运输成本上,美国的运输成本换算成人民币每公里不到1元。
而且在美国许多中部城市投资达到一定数额,不仅政府会给予许多优惠政策,甚至连土地都几乎是免费的。
这看似比中国要好很多的条件,自然能吸引人去试一试。
于是,中国玻璃大王曹德旺大手一挥,
投资数十亿,在美国建了一个厂。
故事,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2008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后,随着通用汽车在当地工厂的关闭,
俄亥俄州代顿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窘境。
当然,这只是美国铁锈带的一个缩影,
产业空心化,大量制造业外移,
导致当地蓝领大量失业,
许多人在家待业数年,靠救济金度日。
福耀的到来,对当地人来说,可以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拉动当地经济。
对于曹德旺来说,美国拥有众多天然优势,如果运作得当,极具潜力。
然而,就是一样一个看似双赢的决定,
却险些翻了车。
来到美国投资设厂,不外乎是利益驱使,抱着赚钱来的。
结果让曹德旺没想到的是,
这里的工人工资成本高,
效率又低,诉求又多。
美国工人因为无法承受中国企业的低薪、高压、危险的工作环境,怨声载道。
这里产的玻璃
质量不合格,新玻璃做出来,一碰就炸...
员工动不动就抱怨,
为什么食堂会变成生产区域。
宁愿不干,也决不让叉车超载的女工。
上班时间出来倒腾垃圾箱玩
对工作区域安全要求严苛(当然,这肯定是好事)

跟中国员工无法沟通
一点点小问题都会爆发冲突
像在通用公司15年的大叔
从未受过工伤
然而在福耀上班后...
因为工作不熟练,受伤了...
这些看似七零八碎的问题,导致的直接结果,
就是工厂持续亏损
10个月亏损4千万美金

这些是不是问题,是问题,也不是问题。
对工作安全的高要求,以及美国工人一直以来的习惯,没有人会认为是错的把。
但对于曹德旺来说,这么亏下去,也不是办法啊。
于是这些福耀美国工厂的人,
来到了中国总部考察。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看到中国工人行云流水的工作效率,他们脸上满是大写的吃惊。
这些中国工人的效率,
比美国工人高了整整一倍不止。
不仅是工作效率极高,而且中国工人几乎把加班作为常态、工作时间再长也毫无怨言。
中国女工,一天工作十二个小时,孩子放在老家,一年到头只有春节才能回去。
因为工作太忙,许多人一年只能回家一两次,而工厂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家。
即便是家人在本地的工人,因为时常加班,也几乎很少有时间陪自己的孩子。
考察人员看到工人在一地碎玻璃上用手分拣不同的玻璃,没戴护目镜和防割手套,发出了“fucking crazy”的惊叹。
相比之下,
美国工人一个月放八天假,
一天上八个小时,
在中国工人眼中,
那简直是神仙日子了。
反观中国工人,
个月休息一两天
一天工作12个小时,
工资还不到美国工人的20%。
就连美国人自己都吐槽
美国员工太烂了,
上班就知道嘻嘻哈哈开玩笑。
然而,美国工厂低效率和持续亏损
还不是最致命的,
最致命的是这些美国工人想要工会...
从新厂落成那天开始,
关于建工会的声浪就没有停息。
而不断有工人上街游行,举着标语抗议
甚至在工厂内大肆宣传工会的好处
其实,这些美国工会的诉求也是合理的
提高工资,更短的工作时间,
安全防护、权益保障

但是,工会本来是为工人争取合理权利的,
但往往却因高福利要求,
导致工厂不堪重负而关闭,工人最终失业。
可以说,自上世纪以来美国制造业的倒闭潮,工会的壮大不是主因,但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影响因素。
就连美国工人内部,对于工会的评价,也是十分两极。
对于曹德旺来说,那更是拦路虎,绝对不能让工会进厂。
“我是很明确态度,
工会来了,我关门不做了!
而面对美国工厂建工会的声浪不断升高
曹德旺也果断出击,换成一个华人管理者,专心对抗工会
为了抵挡工会进入,新任管理者第一件事就是
稳住军心,加薪!
建工会积极分子?统统开除
花上百万美金
找来专门对抗工会的咨询公司
当曹德旺再次来到美国时,看到了效果

最后,是否建工会投票结果出炉
868反对,444支持
最终,工会还是没能进来,
因为这场是否要建工会的战争
也改变了许多工人的命运
女工人吉尔,此前在通用工作。
工厂倒闭后,她没了收入,房子也被银行收走。
几年来,她一直没有工作,只能领救济金,住在姐姐家的地下室。
身处狭窄、杂乱的空间,她显得有些局促。
福耀的到来,给了她一个转机。
她可以自己赚钱了,
租得起一件属于自己的公寓,
也有心情好好收拾房间。
好景不长,福耀和工会对抗时,
她毫不犹豫加入支持工会一方。
她坚信工会能胜,自己的生活水平也能进一步提高。
但事与愿违
她再一次,失去了工作...
在电影的结尾,出现了更为讽刺的一幕
大量的自动化机械入驻工厂,
开始逐渐取代人力
对于管理者来说,既然机械更高效,
那我就把人“取消”掉
那些还在为了一点点工资
怨声载道的劳工
下一秒,就成为了被取消的对象
经过一轮又一轮地淘汰
和更多采用自动化机械运作
经历了许多风波之后
这个工厂终于艰难地扭亏为盈...
该说什么呢,这片子什么都说了。
美国工人的低效率,却希冀高福利。
中国工人的高付出、权益少,
却愿意和工厂同心同德。
其实,这不电影除了展示中美文化、制度、习惯的冲突以外,更多地展示了一种无奈,资方、劳方、成本、市场、当经济不能蓬勃发展时,一切都回不到过去,没有一个最佳平衡点。
其实说来说去,就两个字,
无奈
有中国工人的无奈
也有美国工人的无奈
其实看完这部片子,印象君也是感慨颇多
中国曾经非常穷,为了改变生活,这里的人真的是拼命,只要能赚钱怎样都行,别说996,中国的工人付出的远比996更多。
中国,在过去三十多年,能够以堪称奇迹的“中国速度”腾飞,一跃成为世界工厂,世界第一工业大国
就是那些拿比美国工人低80%的工资
忍受着残酷的环境的工人们创造的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其实中国的工厂也需要在未来做出变革,而管理者也需要思考
如果给予工人更多权益的保障,
人性化的工作方式和更高的待遇
当然,这一切应该符合实际,毕竟有美国的前车之鉴,
如果一味只提福利而不考虑企业效益,
最后企业撑不住,倒霉的还是工人。
美国广大的蓝领,其实早已深刻感受到了这一切。
这部电影中有太多的点,印象君就不在这里一一展开来讲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Netflix上看看这部纪录片。
其中滋味,我相信每个人心里自有分说。
对于中国工人和美国工人,网友已经有太多讨论,印象君也不在这里做褒贬的评价。
《金融时报》认为,《美国工厂》的导演们虽然本身对工会运动报以同情态度,但大体上不失公允:
“无论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
基层工人还是管理人员,
该纪录片对他们既有品德高尚的描述,
也有人性弱点的披露。
但其实到电影的最后,让所有的争论都失去了意义。
自动化将越来越多地淘汰人工,
无论是懒惰的美国工人,
还是勤劳的中国工人,
在不久的将来,
都会在时代的浪潮中,成为一粒沙。
编辑:Derek

来源:Netflix、知乎、Sir电影(ID:dushetv)

悉尼印象开始卖票啦!
莫文蔚演唱会门票
小野丽莎、藤泽麻衣演唱会门票
已经上线
有需要的赶快加客服号↓↓↓
微信又双叒叕改版了
为了防止在信息流中走散
点击上方蓝字进入悉尼印象主页
给印象君加星标吧

回复关键字获取更多信息:
悉尼美食推荐 | 关键词:美食,美食1,美食2,美食3
■  主编微信:917883334(印象哥)
■  广告合作微信:917883334 或 azyxapp
■  广告合作Email:
■  爆料微信:sydneyyx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
澳洲印象APP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