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合拍。
中美合拍。
终于正式上线了。
网飞出品,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投资拍摄;中国“玻璃大王”曹德旺特别出演。
说的是。
中美两种制度和文化的剧烈碰撞。
奇的是。
片子在两边都广受好评。
而且,我们居然还看得到。
《美国工厂》

American Factory

故事从一场“行业寒冬”开始。
2008年经济危机,受到波及的俄亥俄州代顿市,没能躲过这波浪潮。
龙头企业、税收和就业的大户——
通用汽车关闭当地工厂。
致几千多个当地居民被迫下岗,生活难以为继。
难怪现任美国特朗普不得不说要“让制造业回归美国”。
喊口号容易,制造业回暖却慢得多。
对于代顿市的这个工厂而言,转机出现在2015年。
他,来了。
曹德旺看上这个前通用汽车的工厂,投资6亿美元,在这里建成全球单体最大的汽车玻璃制造工厂——
“福耀美国”。
不得不说,真是起了个动听的名字。
福耀玻璃集团一开始找到当地的纪录片导演,希望给工厂拍摄一部宣传片。
对方拒绝。
福耀董事长曹德旺开明回应:
“那让他们拍一部他们想拍的影片,怎么拍都可以。”
于是,我们看到了现在《美国工厂》的样子。
当年曹德旺到美国投资建厂,是备受瞩目的,《华盛顿时报》刊发了头版。
在国内,议论更大。
联系到当时的资本外流,许多人纷纷猜测“曹德旺要跑了”。
曹德旺解释过,这一举动只不过是利润驱使而已。
虽然美国人力成本高,但在三方面有利可图——
能源成本。
美国电价是中国的40%,天然气更是只有1/5。
运输成本。
如果在国内生产,再把玻璃运到美国去,那么运费就会让成本增加15%~20%。
税负。
这笔账不容易算清楚,但曹德旺根据在美国办厂的经验,总结到“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负比美国高35%”。
《美国工厂》的出现,替曹德旺回应了争议。
但没想到的是,纪录片却牵扯出更复杂的问题。
讽刺啊,讽刺。
最开始,是貌似“双赢”的局面。
曹德福选择在这里开工厂,是看上了美国的成本都比中国低,还有当地政策扶持。
当地政府和居民也敞开怀抱欢迎。
既能缓解严峻的就业问题,又能提高GDP。
利益驱使,大家也是奔着求同存异去的。
经验丰富的中国员工要集体参加培训,提前了解美国人的风俗和脾性。
工作中用Google翻译毫无保留地同美国工人交流学习。
领导层的姿态也够低。
在福耀美国工厂的展示大厅里,有人提议挂两幅壁画,一中国风,一美国风。
董事长曹德福立马否决:
“全挂成美国的,不要去刺激他们。”
另一边,许多美国工人开始学习简单的中文对话。
还积极示好,知道中国禁枪,于是邀请中国同事来家里过把瘾。
美国管理层也尽可能满足中方的要求。
大会上发表讲话,总怀着感恩的心。
一个曾经凄凉的社区
被你们给予了希望
面子,一团和气。
里子,暗流翻涌。
当工厂正式投入生产,潜在问题暴露无遗。
各方面成本都占优的情况下,福耀美国工厂整整一年都处于亏损状态。
究其关键,还是出在劳动力
纪录片《美国工厂》第一次向我们直观展示,中美劳动力的截然不同
先看看中国的工人们——
心态平和,笑对996,每个月两天假,一年回一次家。


认真专注,工作期间不许闲聊,对领导指示言听计从。
迎难而上,面对危险恶劣得让美国观察团飙粗的脏活累活,仍泰然处之。
这些在美国人看来的“牺牲自我”,换来的是高效的生产力。
用数据说话——
中国工厂的其中一条流水线,一天能够生产7000片玻璃。
美国管理层叹为观止,不由感慨:
美国员工就是太烂了
“烂”,倒不至于。
从纪录片里看,美国工人并非一无是处。
个人权益意识爆表——
告诉我为什么这块区域(工人食堂)要用作生产
车间安全意识爆表——
我们工作的这个房间
只有一个入口(万一火灾……)
环境保护意识爆表——
我看到一个中国人
往码头后面的排水沟倾倒化学试剂
就是工作态度和能力……一言难尽。
生产期间,美国工人经常嘻嘻哈哈扯皮,愁眉苦脸抱怨。
一位开叉车的大姐,工作时间翻腾垃圾箱解闷。
流水线上的一位大伯,因为手指太粗频频失误。
一群人齐心协力好不容易造出一块玻璃,一碰即碎。
当中国工人每天工作十二小时,强制加班。
大洋彼岸的美国工人只回一句:
“我,到点下班!”
这,产量怎么可能上得去。
那把中国式管理移植到美国工厂行不行?
看片中最有意思的一处对比。
中国工厂,实行军事化管理。
开工之前,先开例会。
身材精瘦的工人们排排站好,立正、稍息、报数。
齐喊口号:
好,很好,可以更好!
对不起、对不起!
请,请!
谢谢,谢谢!
前来取经的美国领导,瞳孔震动。
——显然受到很大的冲击。
他们决定把这种管理方法带到美国去。
效果如何?
立正、稍息、喊口号就别想了。
稍显臃肿的美国工人们,连排排站都费劲。
哈哈哈……
中国工人“面目模糊但性价比高”,美国工人“个性鲜明却懒惰又事逼”。
两种形容,不含褒贬义。
《美国工厂》并没有宣扬歌颂中国工人的“奋斗”,也没有刻意批判美国工人的“不上进”。
“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的背后,是“土壤”的迥异。
各自观念根深蒂固。
理论上,你可以一辩对错。
但两种观念,都有背后的现实和无法摆脱的无奈。
当它们试图融合时。
一场矛与盾的交锋,在所难免。
2016年10月,福耀美国工厂的竣工典礼盛大召开。
一片鲜花掌声之中,也出现刺耳的杂音。
美国参议员上台讲话,不合时宜地提到“工会问题”。
台下工作人员闻之色变。
因为对福耀集团来说,“会”二字是大忌。
随后福耀董事长曹德福召开紧急会议。
再次明确态度:
“如果工会进来,我关门不做了。”
早在建厂之初,福耀集团就摆出坚决拒绝工会的立场。
原因很简单:
一旦工会介入,福耀的管理就会碍手碍脚;而且会越是要求权利保障,就越会影响效益。
某种程度,美国一些制造公司因为不想承受这种负担,而转移到了海外——
那些拥有“低人权优势”的地区。
那些地方的工人,不会像这样,要求会进驻工厂——
随着矛盾不断升级,福耀美国部分工人指责不按工会流程走的福耀集团,“不把工人当人”。
工资比工会标准低、得不到领导鼓励,工人的心理有落差。
福耀单方面掌握开除大权,工人的饭碗得不到保障。
多项安全措施不达标,工人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同时另一方面,最初保障工人权益的会,有时候也会被工人视为累赘。
保障了消极怠工的人,让企业低效。
工会唯一会做的 就是留下烂员工
而像我们这样的优秀员工
就会随波逐流
对我有什么好处
僵持不下,福耀美国的员工投票表决。
为了拉票,两边卯足了劲
支持工会一方的做法,还是美国电影里常见的两把刷子。
举着牌子站在工厂门口,对着来往车辆呼喊:
工会,Yes
自发组织动员大会,慷慨激昂地讲美国精神。
工人和劳工运动建立了美国
是这些让美国伟大起来的
我们70年前就打过这些战役
相比之下,福耀集团明显更具中国特色。
软硬兼施。
先涨一波工资,稳定工心。
但相应的,干活也要“狠一点,久一点”。
实行强调竞争的奖励机制,年终考核选出十名美国工人,到“中国曼哈顿”上海团建。
住五星酒店,享空中泳池。
福耀集团还花了一百万美元聘请一家反工会咨询公司。
在工厂强制开会,对工人进行思想教育:
“你也许不会被开除,但可以被永久地替换掉。”

2017年11月9日,投票结果公示。
444票支持工会,868票反对。
福耀美国工厂成立工会的动议被否决。
然而就在局势稳定不久,工厂开始秋后算账,找各种理由辞退当初参与建立会的积极分子……
看到这你是不是已经产生了不适的心理错位——
资本主义,居然更坚持建立会和工人权益保障。
这确定不是搞错边了吗?
而更大的启示在于——
全球化进程,可能让两种制度之间传统的矛盾,发生了转移。
姓社姓资,正在被另一个阴影笼罩。
是什么?
理性、中立、客观,是Sir看《美国工厂》的感受。
但也不乏感性爆发的心酸时刻。
发生在工人身上。
中国工人小王,18岁进福耀工作,在同个岗位干了20多年,依然奋斗在车间第一线。
他听从公司安排到美国,至少工作两年。
离开老婆孩子,没有额外奖金。
忙起来,没时间吃饭。
经常带一盒小面包当饭,不多吃,一次就吃两块。
他笑着捋起袖子,展示自己工作时受过的伤。
仿佛是一枚枚军功章。

每天收工之后,小王会静静抽上一根烟。
那是他一天最放松的时刻。
对着镜头,他第一次吐露心酸:
最后一次哭是十几岁的时候
但来这里哭过一次
我不敢跟别人说
夜深人静的时候
越是想家
最初,小王也是带着心理滤镜来到美国。
几十年来“美国梦”的大型输出,让不少中国人以为那里有着“向往的生活”。
但关掉“美颜”之后,难掩失望。
到了“远方”之后,发现眼前不过是同一种“苟且”。
我还以为他们的生活很优越
以为他们不用为了生活牺牲很多东西
同样是苟且。
然而在影片最后,他还选择了带领家人到美国来,在这里“苟且”。
美国工人同样也在为了他们的美国梦而挣扎。
甚至,处境更难。
女工人吉尔,之前在通用工作。
工厂倒闭后,她没了收入,房子也被收走。
几年来,她住在姐姐家里的地下室,一间只有一米阳光的小卧室。
身处狭窄、杂乱的空间,她显得有些局促。

在福耀上班之后,她的生活明显有好转。
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公寓,也有心情好好收拾房间。
好景不长。
福耀和工会对抗时,她毫不犹豫加入支持工会一方。
她坚信工会能胜,自己的生活水平也能进一步提高。
但事与愿违。
她再一次失业。
那些她曾经笃定的,开始动摇。
我应该这么投入吗?
整个人生都押上去吗?
不管是中国工人小王的苦苦坚持,还是美国工人吉尔的摇摆困惑。
其实都是时代巨轮转动中,个人的无力和不得已。
说到底,《美国工厂》还是在讲“人”的问题。
如何对带有不同文化基因的员工进行有效的管理。
如何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大程度保障工人的权益和需求。
直到纪录片结束,仍然无解。
福耀集团似乎找到一种越过问题的解决方案
实现工厂自动化。
越来越多标准化的工作,被机械臂一步步取代。
它们不出错,不喊累,不提额外的要求。
解放劳动力?
纪录片结尾,领导们踏着自信又坚定的步伐,指点车间,排兵布阵。
我下次要做的就是把这四个人取消掉
“取消”。
这词用得准确又冰冷。
科技进步的确能让工业和资本走得更远。
可那些“被取消的人”呢?
他们的出路和未来在哪里?
这是这部不轻易下结论的纪录片,留下的终极问题。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阿拉灯神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