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讲述中国企业美国办厂的纪录片《美国工厂》,在美中两国引起较大反响。该片今年初在美国圣丹斯国际电影节首映后好评不断,获纪录片单元最佳导演奖。在当前中美关系陷入僵局、逆全球化抬头的背景之下,这部“抓住了文化碰撞,用一种人们熟悉的方式讲述在全球化面前的适应过程”的纪录片,引发人们对中美文化差异、全球化利益再分配等话题的深入思考。
2014年,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与美国PPG工业公司副总裁Richard Beuke出席在福建省福清市举办的Mt.Zion工厂产权交接仪式。(图片来源:中新社)
位于美国“铁锈地带”的俄亥俄州代顿市郊区莫雷恩(Moraine),随着通用汽车工厂于2008年底关门而走向没落,当地工人失去工作,有人还因断供失去住所。制造业外流,失业问题严重,经济和治理衰败,这是曾经以制造业繁盛为傲的美国“铁锈地带”的大趋势。 而中国玻璃大王曹德旺,为了解决向大客户通用汽车就近供应玻璃的问题,于2014年投资重建了工厂,被当地政府和居民视为“中国救星”。
一座工厂,两种文化,中国管理者与美国蓝领工人相互博弈、相互适应的过程就此开始,有泪有笑,有不解有和解,有强硬有妥协,有失望有希望……从不同的视角去看该片,可以读出一个故事的不同棱面,而每个棱面都映射着这个时代的宏大命题。
从中国vs.美国的视角看,这是一个中企出海后如何应对本土化难题,如何在企业效率、盈利与工人福利、保障等方面进行平衡取舍的故事。“我们将融合两种不同文化,中国的文化和美国的文化”,这样的愿望不能说不美好,但却显然不现实。聘用美国人管理工厂、中国技术人才悉心指导美国工人,这些融合尝试却在成品质量不过关、工厂迟迟难盈利、美国人要求更多休息时间之际宣告失败。中国文化强调勤劳、效率、服从,美国文化强调自由、福利、权利,两者发生了冲撞。一旦处理不好,就会重蹈富士康美国工厂“水土不服”这样的覆辙。
聘用深谙美国文化的华人管理者,引入美国反工会文化组织,开除刺头工人和技能不合格工人,曹德旺更新了融合思路,以中西合璧的组合拳赢回了对美国工厂的掌控,实现了一家海外初创工厂的积累,同时也为工人后续稳定就业提供了保障。这表明,在中企海外经营过程中,两种文化的融合绝非简单融合,不仅需要技巧,有时也难免牺牲。但这也不代表以低价为优势的中国海外工厂的胜利,也恰恰反映出这类工厂的短板。启示在于,除非转型为以创新为优势的企业,产品在海外市场更有话语权,与当地的融合才有望更加顺利。
从资本vs.工人的视角看,这是一个美国“铁锈地带”能否抓住新的全球化机遇重振、美国能否依靠制造业回流再次强大的故事。
过去,美国“铁锈地带”是钢铁业、汽车业等制造业十分发达的区域,汽车业在当时是先进工业,代表着创新、发达,因而在全球化版图中处于“丰厚”的环节。美国蓝领工人为此享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红利,赚到了时薪29美元这样的高工资,轻松过上了中产生活。随着全球化演进,美国的汽车业不仅受到日本车企海外工厂的冲击,同时也出于成本考虑向外转移,当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重新配置后,“铁锈地带”却成为了被全球化遗弃的地方。
随着中国企业成为当前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机缘巧合,中国玻璃大王选择在此推进自己的全球化重要一步,当地工人得以再就业,那么,他们的待遇同样将不可避免与其所处全球化链条上的位置息息相关。遗憾的是,这一次,他们处在“瘦削”的环节,这个当初发展中国家工人所长期所处的环节。时薪不到当年的一半,福利保障不及当年……他们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不少人选择调试自我,有工作总比没有工作好,也有人选择抗争,最终失去工作。历史出现了戏剧化的“反转”。
老一代工人的素质与技能短板,当地产业配套情况……对于回流的制造业而言并非是利好。乔布斯曾说过,那些已经离开美国本土的工作,再也不会回来了(Those jobs aren't coming back),代表了一种观点。美国“铁锈地带”如何振兴,尤其是在自动化时代来临、更多工厂选择用机器人代替工人的情况下,依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来源:侨报网
版权声明:除原创类稿件,其他均由本小编整理,仅供参考,不作为税务法定依据,具体操作请咨询美国相关专业人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请第一时间在公众号留言,我们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声明;如觉侵权,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谢谢关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