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之路是我们最为熟悉的道路。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父亲骑着二八杠自行车载着我们去学校,坐在自行车上的我们睡眼惺忪,眯眼、补一下觉。这就是上学的幸福。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二八杠自行车上,一定会有一个坐在横杠上
而在物质富足年代里,交通发达。私车代步,高铁穿行,“飞的”直达,上学的幸福被延伸着。
然而,世界上似乎没有一条路是这样的:小孩要穿越沙漠,忍受酷暑与严寒,还要翻山越岭,边划船边舀水,徒步2小时才能到达学校。这些危险与困境装点着他们的上学路。
《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二季海报
说姐曾介绍过第一季《翻山涉水上学路》,豆瓣评分高达9.6分。如今,这部9.6分神作的第二季已低调上线。孩子们为了摆脱命运的束缚,依旧在上学路上那么拼。
在50°的沙漠穿行,炼狱般的上学路还要走吗
在埃塞俄比亚东北部,达纳吉尔凹地的沙漠地区颇为闻名。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
因为这里是世界上环境最恶劣,气候最炎热的地区之一。日间气温高达50摄氏度,地表气温则更高,达到60摄氏度。
过着半游牧式生活的阿法尔人则世代居住于此,生活简朴,蓄养的骆驼、牛羊就是他们宝贵的财富。
11岁的哈米德正在沙漠地区行走
但在一些开明家长的眼里,最宝贵的财富恰恰是有个坚持在龟裂的沙漠中穿行,去接受教育的男孩。男孩能去镇上学校读书,毕业后在外面世界找体面工作,不再当盐矿厂工人,就是父母的希望。
11岁的哈米德有6个妹妹,他是全家唯一上学的孩子。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
凌晨6点,哈米德出发去学校。此时,他的小妹阿西娅已经穿上衣服,去有草地的地方放羊。阿西娅天天放羊、赶牛、打水、做家务,皮肤晒得黝黑。
她低着头说:“哥哥去读书,我照顾家畜,挺好的。”每天,哥哥哈米德在放学回来的路上,顺路去接放羊的妹妹,给她分享今天学到的最新知识,这是兄妹俩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
妹妹虽然想上学,但仍然会说:照顾家畜也挺好的
平日里,哈米德会到村子的另一头,叫上自己的同学穆罕默德一起去学校,等待他们的将是一段艰险的路程。
他们要在沙漠中穿行2个小时,这里没有水源和阴凉的地方,所以他们在出发前拼命“灌水”。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
他们的脚踩在滚烫的沙子上面,备受煎熬,只有依靠毅力才能走下去。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
还没有到达第一个“关卡”,哈米德就无法忍受这样的高温。大哥穆罕默德讲着学校的开心事,以此转移哈米德的注意力。很快,他们来到一块由绿油油的植被覆盖的沙地,然而,这片看似是大自然赠予牛羊的恩赐,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危险地带。
在被植被覆盖的“灰色地带”,带有毒性的蛇与蝎子常常出没于此。哈米德踏进这片“绿地”,恨不得能“插上翅膀”,一飞而过。这也源于曾经的惨痛经历。
他曾在这片绿地里,被蝎子咬过,至今想起身体曾承受过的那种刺痛感,就头皮发麻、全身打哆嗦。不过,他在心里窃喜,这片植被在半个月后就会枯死。
哈米德胆战心惊的走在这片蛇蝎作怪的沙地
而另外一大困难便是沙漠里的“妖风”,当“妖风”来袭,他们不能停下脚步,即使黄沙刮满天,眼前什么都看不见,他们还要继续穿行。
终于,哈米德与穆罕默德走过沙漠地带,安全抵达学校。
哈米德和同学们要在烈日下进行升旗仪式
即使最小的7岁孩子也要立正站好
在唱完国歌后,哈米德开始上课。虽然一早上的长途跋涉让他精疲力尽,浑身无力。但他眼里只有对知识的渴求,即使再累,也要做好笔记、认真听课。
哈米德被老师点到黑板上去答数学题,一溜烟的功夫,答题全对。但他表情凝重,并没有陷入狂喜的状态,反而以更认真的状态去听讲。
哈米德正在用心答题
在老师看来,哈米德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学生,坚持克服困难,专心致志上学,毅力非凡。
哥哥穆罕默德是一位学习不太好,但相当懂事体贴的大男孩,他在回家路上和哈米德分道扬镳,因为镇上的盐矿厂货车来接人去打工,穆罕默德为了给年迈的父亲减轻负担,放学后就要去盐矿厂做临时工。
穆罕默德正赶上货车去盐矿厂打工
当这些男孩子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拼命读书时,9岁的卡迪嘉用花布包裹着全身,她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罕见地出现在男孩成堆的学校里。
在这个村子,小女孩长大到15岁就可以嫁做人妇,男人娶了她们,打水、蓄养家畜就是她们的日常职责。
极少有像卡迪嘉父亲一样智慧的家长。虽然,思想传统的他也会认为,女孩子应该做蓄养家畜、打水的工作。但他坚信:让卡迪嘉接受教育,会是她这辈子最宝贵的财富。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
顶着高温,卡迪嘉带着弟弟一起穿行在干涸的沙漠中,父亲担心不已。因为在这条上学路上,村里有个小孩曾在沙尘暴里迷路失踪,连人都没有找到。
但卡迪嘉和弟弟相依相偎,聚成一股力量。沙尘暴正在酝酿,也有可能刮上一整天。卡迪嘉和弟弟走得越来越快,靠得越来越近。在漫天的黄沙里,他们的眼睛被吹得生疼。她多么期望睁开眼睛,就能置身在学校。卡迪嘉真的很想摆脱这片“地狱”,但她不得不在沙漠中继续勇敢前行。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
等到达没有电、没有水的学校时,卡迪嘉和弟弟已经筋疲力竭,但出于对知识的渴望,卡迪嘉克服身体的疲倦,迅速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
然而,等她放学时,她会和弟弟分道扬镳。弟弟回家写作业,而自己却要去帮着大人在干涸的沙漠里挖井。为了挖到干净饮水,卡迪嘉站在井坑里,用铁盆把泥巴水舀起来,她不断重复着这个动作,直到能挖到干净的水。
 翻山越岭的孩子,错一步,坠入悬崖
孩子们像超人一样,穿越沙漠,用毅力与勇气去克服大自然的恶劣天气。同时,这些孩子们也会翻山越岭,脚踏陡岩,完成追梦之旅。
位于墨西哥西北部的西马德雷山脉,是拉拉穆里人的家乡,这是一片远离现代文明的广袤地区。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
为了上学,孩子需要翻山越岭,走4个小时才能到达学校。
孩子的脚下是世界上最危险的道路之一,1000米海拔高度的陡峭山峰,让孩子一脚踏错,就会坠落悬崖。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
但出于对知识的渴求,孩子们已经忘记摔下悬崖的危险,他们知道,知识就是希望,是通往坦途的幸福钥匙。
像往常一样,6岁的特蕾莎五点起床,“生火”是她周一上学前的“必备功课”。她和妈妈、大姐菲洛梅娜、二姐安赫拉都要靠这个火堆取火。除了生火这个家务活,特蕾莎还需要喂10只鸡。特蕾莎说:“做完这两项家务活,我马上就可以开心地去上学。”
三姐妹要在每周一去惠苏齐村寄宿学校就读,工作日在学校住校。求学之路虽然危险,母亲还是坚持让孩子上学,去学校学会西班牙语,就能在镇上找到好工作。
学校9点上课,三姐妹换上手工缝制的鲜艳上衣和大摆裙去上学。另外,她们还穿上了用旧轮胎和皮革自制的系带凉鞋,这也是唯一的足部御寒措施。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
大约半小时后,三姐妹就来到了高原的边缘地带。这一段路是最轻松的,大姐菲洛梅娜的包袱里面,装的是一周的换洗衣服。书包就像是一个摆设,没有任何书籍,因为她们回家没有太多时间学习,要在家做家务。
学校与家有1.5公里的直线距离,但走起来却要很久。她们得走下陡坡,再穿过山林,最后翻过一座山,才能到达学校。
三姐妹看到岩边一棵阿帕奇松树上已经结满松果,她们垂涎已久。于是三人搭成人梯状,去摘果子。虽然果子的味道很苦,但因为长途跋涉,没有食物,苦也要往肚子里塞。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
眼前的第一个挑战就是断崖,妈妈曾在这里摔断过手臂,所以,妈妈嘱咐她们要格外小心。不过,三姐妹还是蹦蹦跳跳走下去了。在她们眼里,大山并不像大人所说的那么危险,反而很像一个大型游乐场。
这时,特蕾莎的皮鞋坏了,但她还是得穿着坏掉的鞋子继续前行。在当地,一双新鞋的价格是10美元,相当于工人两天的工资。收割庄稼后,爸爸就去外出打工赚钱补贴家用,而且,挣来的钱首先要用来购买面粉、玉米,鞋子则在购物清单的末尾。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
眼下,三姐妹要当心脚下300米的陡坡,每一步都不能出错。
因为岩石酥松多孔、容易碎裂,岩石层随时都有可能脱落。如果下雨,她们可能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在陡峭的山石和草丛之间,她们要格外小心,因为可能有毒蛇出没。这里人烟稀少,半天都看不到一个人影,如果三姐妹发生什么意外,可能要好几天才能被人发现。
在长达3个小时的路途跋涉后,三姐妹终于成功抵达寄宿学校。可是,到达学校后,她们都已是筋疲力竭,累瘫在桌子上,也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了。尽管如此,她们仍然很高兴,在学校有免费的米糊吃,还能读书,和同学玩耍很幸福。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
墨西哥教育制度日臻完善,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时间是15年,很多家境贫困的孩子得以有免费上学的机会。然而,在老师看来,镇上的孩子,与偏远地区长途跋涉来上学的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时,有很大的差距。显然,那些住在学校附近的学生能更好地吸收知识。
《翻山涉水上学路》这部纪录片共讲述了埃塞俄比亚、尼加拉瓜、蒙古国、巴布几内亚、墨西哥、蒙古等地的孩子们“艰难求学”的故事,每一集都看得说姐潸然泪下。
在这条炼狱般的上学路上,风景或壮观或优美。孩子们将自己全副武装,用成熟而又敏捷的思维在满是悬崖峭壁、荆棘丛生的困境里寻找出路。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
上学,对他们来说,是逃离这个地方的唯一捷径,知识与智慧,是他们心里的光。
道路虽然艰难,孩子们却用毅力和勇气,踩出一条光明的求学之路,更收获到最单纯的美丽。
作者: 精英说作者Anna,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公众号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二字,并按照转载要求来转载,违者必究。

海外留学、文化、生活,尽在精英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